一、 教学目标
材料话题作文写议论文比较方便,也不易走题,所以应该教会学生材料话题作文的议论文写作。教学重点是:探究材料话题如何提炼观点,确立主题;学习议论文的结构及表达。 二、 教学设计
(一)根据下列材料提炼观点,确立主题。 材料一:青蛙比赛
一群蛤蟆在进行比赛,看谁先到达一座高塔的顶端。周围有一大群围观的蛤蟆在看热闹。竞赛开始了,只听到围观者一片唏嘘声:“你们无法到达塔顶的!”
其他蛤蟆都被说服停下来了,只有一只蛤蟆以令人不解的毅力,一直坚持了下来,竭尽全力到达了塔顶。
其他蛤蟆都很好奇,纷纷向他讨教成功的秘诀,结果大家才发现——它是一只聋蛤蟆!
学生提炼观点。 教师点拨:
如何提炼观点,确立主题?要打造材料话题中的亮点。
材料抓不准,主题也就无法表达,因为理解水平不一样,理解角度不同,因此必须把握亮点打造的技巧。一般材料提供的亮点有以下几种类型:一个亮点(一点式),两个亮点(两点式),多个亮点(多点式)。如《青蛙比赛》就只有一个亮点,这里定位在“聋蛤蟆方面”,主要亮点是“聋”,聋可以引申为人的缺陷、遗憾是人生的一部大书。聋还是缺点、过失„„
材料二:穷人和富人
有个人很穷,有个富人很可怜他,想帮他致富。富人送给他一头牛,嘱咐他好好开荒,春天播下种子,秋天就可能脱离贫穷。
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是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比过去还难。于是他想,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了一只吃,剩下的可以生小羊,小羊长大了可以卖更多的钱。
穷人的计划如愿以偿。只吃了一只羊之后,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忍不住又吃了一只。穷人想,这样下去不得了,不如把羊卖了买些鸡,鸡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日子立刻就能够好转。
穷人的计划又如愿以偿,但是日子没改变。更艰难了,又忍不住杀鸡,终于杀到只剩一只鸡时,穷人的理想彻底破灭了。他心想,致富无望了,不如把鸡卖了,打壶酒,一醉解千愁。
春天来了。富人兴致勃勃地送来了种子,发现穷人醉卧在地上,房子里依然一贫如洗。富人转身走了,穷人继续贫穷。
很多穷人都有过梦想,甚至有过机遇,有过行动,但最终没能坚持到底。
学生提炼观点。 教师点拨:
“穷人与富人”是一个两点式话题,站在两个角度均可,只是有主次之分。站在富人角度,亮点可以定为“给之以牛不如给之以致富的方法”,因为给了牛,吃了它也就没有了,而给了方法却无止境,由此可以引申为:
a)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网 b) 致富要从根本上转变
c) 无论何事要因人而宜
站在穷人的角度分析其导致“穷”的原因,可以引申出: A、 任何决策不要想当然 B、 理论符合实践才能成功 C、 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规律
而有考生定位在“坚持就是胜利”、“要学会忍耐”则是偏离话题的表现。 材料三:
中午我吃饭的时候,看一只老鼠在猫的面前徐徐走动,我想一场激战马上就要开始了,瞬间,老鼠“噌噌”钻进下水道,猫愣一动也没动。
学生提炼观点。 教师点拨:
针对这一话题写作文,就有三个角度都可以代表一个主题,并没有主次之分,其亮点可以定为:
A、 站在猫的角度:为官者不要饱食终日,玩忽职守。 B、 站在老鼠的角度:抓住机遇,敢于冒险。 C、 站在下水道的角度:要铲除腐败环境。
但在此应申明一点,对于考生来说最好抓主要亮点,一般的多点式材料话题极少,否则容易因角度分不清主次而脱离主题。例如2006年高考作文“鹰抓羊,乌鸦学鹰。结果,羊没有抓住却被牧羊人逮住”。这样的材料就定位在乌鸦身上较好。“人有自知之明”、“要量力而行”这一主题站在鹰的引诱角度、羊的反击角度都不好。
(二)议论文“一三一”结构
用议论文应试,其结构最好采用“一三一”式。“一”就是一个中心论点,开头提出,单独成段;“三”是三个分论点,这三个分论点是并列关系,每一分论点单独成一段;最后一个“一”是用一段话总结全文,呼应上文。这样可以避免议论三段式。
从形式上看可以称为“总——分——总”结构,运用这种结构应试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从段落分排上,一般不少于五段,更显得自然贴切。
学生补全下列结构提纲: 开头:善待自己不是放纵自己„„(中心论点)(一) ①善待自己的人,必定在行为上约束自己,在思想上放 飞自己(分论点一) ﹃ 善一② (三) 中间: 待三自一 己﹄ 式③ 结尾: 教师点拨:
开头:善待自己不是放纵自己„„(中心论点)(一) ①善待自己的人,必定在行为上约束自己,在思想上放飞自己(分论点一) 善待自己﹃一三一﹄式中间: ②善待自己的人,必定懂得如何充实自我,笑对生活(分论点二) ③善待自己的人必定会善待别人(分论点三) (三) (三)根据结构提纲,补充论据,进行阐述,完成下文。
善待自己
看到本文的题目,或许有人会发笑:谁不知道好好地对待自己?难道谁还会亏待自己不成?可是,朋友,你可别忘了,善待自己并非放纵自己,也不是拥有奢华的生活条件就行了,更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那么,生活中是不是有很多亏待自己的人呢?
善待自己是一种自我释放、自我调节、自我塑造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那么,怎样才算是善待自己呢?我认为有三个评判标准:
第一、善待自己的人,必定在行为上约束自己,在思想上放飞自己。放纵行为,破坏秩序,必然受到生活的惩罚。(补充事实论据:
) 只有按照法律和道德准则来约束个人行为,才能与人共享平安和谐,坦然自主地生活。在思 想上放飞自己,以满腔的热情开阔眼界,挖掘潜能,启迪智慧,品味美好,升华,岂不快哉?
第二、善待自己的人,必定懂得如何充实自我,笑对生活。庸人用物质享受麻木自我。智者用精神追求支撑生活。(用自己的话展开论述) 。
第三、善待自己的人必定善待别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斤斤计较于一己之私,常常苛求人、严责人。因此很难得到人的关怀,很难拥有真正的朋友。亏待他人,最终受伤害的肯定会是你自己。马加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容不下同学的一个玩笑,认为那是在贬损自己,竟然狠心杀掉了四位同学,当然也毁掉了自己的一生。如果能善待同学,怎么会演出震惊全中国的悲剧?把他人当作自己,一样宽容,一样尊重,就会收获他人的宽容和尊重。人们常说的(补充道理论据):“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朋友,生命可贵,青春难再,成长不易,请善待你自己,善待每一天,让生命之树缀满香甜的果实,让成长的路上开满艳丽的鲜花!
教师点拨:
本文是比较典型的“一三一”式的议论文结构。
结尾:请善待你自己(总结全文)(一) 出示范文:
善待自己
看到本文的题目,或许有人会发笑:谁不知道好好地对待自己?难道谁还会亏待自己不成?可是,朋友,你可别忘了,善待自己并非放纵自己,也不是拥有奢华的生活条件就行了,更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自利。那么,生活中是不是有很多亏待自己的人呢?
善待自己是一种自我释放、自我调节、自我塑造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那么,怎样才算是善待自己呢?我认为有三个评判标准:
第一、善待自己的人,必定在行为上约束自己,在思想上放飞自己。放纵行为,破坏秩序,必然受到生活的惩罚。君不见杨永明置法规与不顾,肆意妄为,骗取体彩大奖,结果把自己送上了审判台,其教训发人深思。只有按照法律和道德准则来约束个人行为,才能与人共享平安和谐,坦然自主地生活。在思想上放飞自己,以满腔的热情开阔眼界,挖掘潜能,启迪智慧,品味美好,升华,岂不快哉?
第二、善待自己的人,必定懂得如何充实自我,笑对生活。庸人用物质享受麻木自我。智者用精神追求支撑生活。在花花绿绿的大千世界里,在忙忙碌碌的日常生活中,在追名逐利的凡夫俗子旁,智者全然不见自己生活的清贫,全然不见自己遇到的挫折,而是以一颗积极进取的心,一头扎进工作和学习中,充实着自己的每一天。他们的人生,在追求中升华,在乐观中显彩。这,才是善待自己、实现价值的最好方式。
第三、善待自己的人必定善待别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斤斤计较于一己之私,常常苛求人、严责人。因此很难得到人的关怀,很难拥有真正的朋友。亏待他人,最终受伤害的肯定会是你自己。马加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容不下同学的一个玩笑,认为那是在贬损自己,竟然狠心杀掉了四位同学,当然也毁掉了自己的一生。如果能善待同学,怎么会演出震惊全中国的悲剧?把他人当作自己,一样宽容,一样尊重,就会收获他人的宽容和尊重。人们常说的“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朋友,生命可贵,青春难再,成长不易,请善待你自己,善待每一天,让生命之树缀满香甜的果实,让成长的路上开满艳丽的鲜花! 三、作业:以材料一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