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V

来源:六九路网
1.默写(10分)

【小题1】问渠那得清如许? 。 【小题2】正入万山圈子里, 。

【小题3】 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小题4】 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题5】我寄愁心与明月, 。 【小题6】绿树村边合, 。

【小题7】心中的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荷叶母亲》) 【小题8】我想那 __________,定然有(《天上的街市》)

2.填空背诵(7分,其中默写6分,书写1分) 【小题1】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小题2】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小题3】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小题4】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__________,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童趣》)

1.阅读《最完美的礼物》,完成第 1—3题。(共15分) 最完美的礼物 ①2000年5月,考古学家郭教授和其他四个人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带上足够的食物和淡水,分骑五峰骆驼从大沙漠边缘的小城出发,深入沙漠腹地300公里,对大沙漠中新发现的一座古墓进行考察。

②几天后,他们胜利完成了考察任务,踏上了归程。一天中午,天空中突然涌现出巨大的蘑菇云,随着黄色蘑菇云的翻滚逼近,万里晴空顷刻间变得灰暗阴沉,五峰骆驼惊骇得踌躇不前。

③“沙暴!”郭教授大声呼喊着,“快下骆驼,用睡袋罩住头!”

④罕见的特大沙暴持续了近40分钟。渐渐地,沙暴的呼啸声减弱了,人们陆续掀开了头上的睡袋。昏暗的天空中出现了亮色,沙漠恢复了先前的寂静和燥热。

⑤“骆驼呢?”有人惊叫着,驮着食品和水的骆驼在沙暴肆虐时受惊跑掉了。大家开始寻找。半个多小时后,只找到一箱饼干、几袋牛肉和一些行李。恐惧袭上队员们的心头。这时,向导在一块突起的石头前发现了一只羊皮水囊。大刘抢先冲上去想喝水,向导一把抢过来:“不要抢,水是大家的。”“我也有份,我先喝!”大刘毫不示弱,其他人随后也加入到争抢之中„„ ⑥“都不许动,把水囊给我!”一向和蔼可亲的郭教授突然取过向导手中的猎枪,以不可抗拒的口吻厉声喝道:“从今天起,由我决定水的分配。”他从水囊中倒出一杯水,说:“每人只能喝两口,谁也不许多喝。”大刘咄咄逼人地问:“你也只喝两口?”郭教授平静地说道:“我只喝一口。”

⑦杯子最先递到向导手中,他慎重地喝了两口,宛如品尝世上最醇美的甘露。轮到大刘了,他地喝了两大口水„„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

⑧太阳像顶发烫的钢盔扣在头上,遍地的黄沙似乎都在燃烧。大刘忍不住喊起来:“教授,我的喉咙又冒烟了,再给我点水吧!”郭教授似乎没有听到,未作出任何反应。突然,大刘猛然向郭教授冲过来,想抢夺水囊。“乓”一声枪响,子弹射在大刘脚前的沙地上,郭教授真敢开枪!大刘悻悻地回到了队伍中。

⑨一连三天,因为每次只喝一小口水,郭教授已感到头晕目眩,全身乏力,他不由担忧起来。

【A】第四天早晨当人们醒来的时候,郭教授已倒好了大半杯水,分喝了水后,他宣布了新的用水规定:“从现在起,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喝水囊中的水!”没有人反对。因为郭教授每次喝水比谁都少,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⑩下午,向导突然惊叫起来:“我们快到了!”萎靡不振的队伍开始活跃起来。大刘回头朝郭教授喊道:“教授,明天就要到小城了,我们可以喝点水吗?”的确,整整一个上午都没有喝过水了。郭教授没什么反应;身体踉跄着要摔倒,大刘跑过去扶住他。郭教授将猎枪递给大刘,【B】就晕倒在大刘的怀里。

⑾有人提议给郭教授喝口水,大刘拒绝了。他命令大家轮流背着郭教授继续赶路,自己则提着猎枪和水囊走在队伍后面。走了一段路后,有人提出要喝水,大刘断然拒绝:“还不到时候!” ⑿遇到沙暴的第五天,这支历尽艰辛的队伍终于回到了小城。直到这时,大刘也没有再让大家喝一口水。有人抱怨大刘比教授更苛刻。大刘没有辩解,轻轻打开水囊的盖儿,将口朝下,一堆黄沙被倒了出来„„

⒀原来,在第四天早晨大家喝完那杯水后,水囊里就已经没有一滴水了,看上去依然鼓鼓的水囊里,是郭教授悄悄装进的沙子。

⒁跋涉艰难绝境,有信心与勇气是穿越生死的唯一支撑,那就是希望啊。

⒂几年后的访谈中,这些死里逃生的人在被追问一生中得到的最好的礼物时,都不约而同地回忆起这次历验,几乎说着同一句话:“郭教授的‘骗局’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礼物。” (有删改)

【小题1】本文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结局出乎意料。请你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在【A】【B】两处分别对郭教授进行不超过30字的描写,达到情节前后呼应,上下文前后连贯的效果。(4分)

【小题2】依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第⑦段的横线上分别填入恰当的词语,并简述理由。(4分)

(1)“轮到大刘了,他地喝了两大口水„„” 理由:

(2)“杯子最后轮到郭教授手中,他只地抿了一口,然后将杯中剩下的水倒回水囊。理由: 【小题3】选文的题目是《最完美的礼物》,如果删去选文最后一段,你认为选文应该拟定的题目是什么,请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并解说理由。(7分)A.水囊里的水B.希望的力量C.走出沙漠D.水囊里的黄沙

2.(共14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题。 慢慢老去的故乡 牧云

①人们常说,城里是农村人的梦想,农村是城里人的精神家园。可是,我的家乡就像我们的乡亲一样,年复一年地老去。

②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田野依旧平静,炊烟依旧袅绕。除了平坦的乡村道路延伸着一些希望,其他的都早已定格在记忆里。

③我的故乡在湖北黄冈,坐落在倒水河畔,是著名的老区。那里远离都市,是一个被现代文明遗忘的角落。群山环绕的故乡被高速公路、铁路抛在一边,更不用说机场了。千百年来,人们或吃田地的出产,或靠一门手艺走村串户,或从事服务业,或在小型企业做手工活,养活着穷二代、穷三代。 ④老家有百多户人家,胡同连通,鸡犬串户。老屋的一条巷子十二户屋连屋,脊连脊。当年,人们吃饭的时候聚在某一家门前,尝“百家菜”;哪家有红白喜事,大家纷纷自愿帮忙,那叫一个壮观。月儿升起了,竹床、藤椅、小凳搬到一块,劣质烟点燃了,一壶茶,几瓶水,天

南海北地唠。小孩们财捉迷藏,从第一家一直藏到最后一家。月儿西斜,在大人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里,不知疲倦的孩子们才依依不舍地散了。

⑤如今,这条巷子只住着一个独身老人,今年七十多了。其余的都搬家做了城里人。有两间屋子因年久失修、雨水冲刷倒塌,其余的被铁锁封存。走在巷子中,满眼残破、衰败,连鸡犬猫都不见踪影。

⑥新房子很少,穷二代、三代们把从城里挣的钱还给了城市。

⑦村里少见青壮年,他们纷纷到城里打工去了,家里有大事才回来。女孩子开了眼界,宁可嫁给老头、多婚头、残疾人甚至做二奶,也要保留城里人的身份。只有老人、妇女和孩子,留守着祖传的家业。晚辈给年迈多病的老父老母雇来保姆,给田地请来小工。一句话,不差钱,缺的是宝贵时间。农村的扶贫款项很多,合作医疗也很完备,但是老人缺的是在身边尽孝心的孩子。

⑧小学荒废了。斯壁残垣,荒草藤蔓,紧锁的木门。也不知道没有玻璃的窗户里,除了藏着我儿时的回忆之外,还有什么宝贝物什。随着孩子自然和非自然的递减,农村学校大都被并到乡镇里了。孩子在家门前上学的时代就这样远去。

⑨村予旁有一个工厂,曾经机声隆隆。这里加工的半成品源源不断地送往武钢。能够到厂里做工是青年人的梦想。他们能够拿一份不错的薪水,每年还有几次去武汉的机会,的确让人眼馋。现在,这里已经办成了榨坊,虽然仍有机器声,但没有当年旺盛的人气。

⑩走近田野,澄澈依旧、碧绿依旧。虽然种植的面积与重点有些不同,但不外乎还是那些品种。欠缺和遗憾却太多了。水间鹭鸶呢?田埂上的王八、水蛇呢?塘梗上的桑葚、梧桐籽呢?望着绿得有些沉寂的田野,我怅然若失。

乡间还有保留了数十年的行当,那就是货郎、赤脚医生(兽医)。自行车是主要的代步工具。只有在年关,摩托、各种小汽车才会多起来。

12在跟村支书的聊天中得知,虽然党的富民政策好,但青年人习惯了做城乡之间的候鸟,不愿意在老家生活。可喜的是,本村有一个叫二狗的青年,在外打工十多年,积累了千万身家,近来准备回乡投资创办绿色家园公司。他计划承包部分的山和坡,逐年改良山林品种,以山荼和意杨林为主。扩建山间公路,增挖鱼塘鱼池。并新建体闲餐厅、宾馆和体育娱乐场馆。二狗的计划提起了我的兴趣。也许,像这样的有志青年才是农村的希望,他们的投资能够给家乡注入活力,使古老的乡村焕发出无限生机。 (选自《散文百家》,2013年7月)

【小题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中作者说故乡“慢慢老去”,这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故乡地处偏远,远离都市,随时间的流逝,正慢慢地衰败。B.“新房子很少,穷二代、三代们把从城里挣的钱还给了城市”,这句话的意思是农村青年到城里打工,在城里生活,很少回乡修房安居的。C.文章第⑩段“我怅然若失”的原因是,农村田野澄澈碧绿依旧,但种植品种传统老旧,生态和农村风味欠缺和遗憾太多了。D.文章第12段写农村青年二狗的事迹,是为了突出作者的观点:有志青年回到家乡,建设家乡,才能使古老的乡村焕发出无限生机。E.全文用对比的手法,将过去的风味小村、淳朴的乡民和宁静的乡村生活与现今逐渐衰败的乡村对比,表达了对过去乡村生活的怀念之情。

【小题2】第②段叙写了什么?在文中取到怎样的作用?请联系全文作简要的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作者说故乡在“年复一年地老去”,结合全文,简要概括这样说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现在许多农村青年生活在城市里。请对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出师表》(节选)和《三国志》选段,完成第10-12题。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出师表》

尚书令蒋琬领①益州刺史,上疏②以让③费祎及(董)允,又表“允内侍历年,翼赞④王室,宜赐爵土以褒勋劳。”允固辞不受。后主渐长大,爱宦人黄皓⑤。允常上则正色匡⑥主,下则数责于皓。皓畏允,不敢为非。 ——《三国志·蜀书九》

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⑦仪,仪泣涕横集。(费)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⑧,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⑨者,祎匡救之力也。亮卒,祎为后军师。 ——《三国志·蜀书十四》

注:①领:兼任较低官职。②上疏:古代臣子向皇帝进呈奏章。③让:推荐。④翼赞:辅助。⑤黄皓:三国时期蜀汉臭名昭著的宦官。⑥匡:纠正。下文“匡”意为“辅助”。⑦拟:比划,用兵器作杀人的样子。⑧谏喻分别:分别予以劝解。⑨各尽延、仪之用:充分发挥魏延、杨仪各自的才能。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志虑忠纯虑: (2)裨补阙漏裨:

(3)宜赐爵土以褒勋劳宜: (4)延或举刃拟仪或: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悉以咨之翻译: (2)下则数责于皓翻译: 【小题3】结合三则材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哪些事可以体现诸葛亮的知人善任。(4分) 答:

2.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治水必躬亲》和《东坡先生墓志铭》(节选),完成小题。 (一)治水必躬亲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二)东坡先生墓志铭

(东坡)自密①徙徐②,是岁,河决曹村,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公履屦③杖策,亲入武卫营,呼其卒长,谓之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卒长呼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④,吾侪⑤小人效命之秋也。”执梃入火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⑥持畚

锸⑦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然雨日夜不止,河势益暴,城不沉者三板⑧。公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

①密:密州。 ②徐:徐州。③屦(jù):粗布鞋。 ④潦:积水。 ⑤侪(chai):辈、类。 ⑥跣(xiǎn):赤脚。 ⑦锸(chā):锹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的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流有缓急 事急矣B.自密徙徐使自招募C.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锸以出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D.如好逸而恶劳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非咨询不穷其致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谁与守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海忠介、苏东坡治水都做到了“躬亲”,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他们各自的表现。(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赏析诗歌,回答相关问题。(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小题1】请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的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春,新燕啄泥的画面。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湖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小题2】对“水面初平云脚低”所表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早春B.仲春C.暮春D.初夏

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共5分) 登楼 唐·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小题1】这是一首即景抒怀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小题2】试分析“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一句中“来”和“变”字好在哪里?(3分)

3.阅读陈与义《襄邑道中》一诗,完成校题。(6 分)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小题1】化用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和李白“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句是 【小题2】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3】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回答。(2分)

1.根据下面的内容,拟写信的正文,字数不超过90字。(10分)

张先生订购了一件衣服,店家发货时,误发了一条围巾给他。就此情况,请你以店家身份拟一份处理此事的信给张先生。地址、姓名等信息用××代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