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____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2、1999年6月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____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3、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____
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4、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是____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技术教育
5、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称为____ A.课的目标 B.课的类型 C.课的任务 D.课的结构 6、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为____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7、下列情境中代表外部动机的情境是____
A.张翔每天早上自己阅读40分钟英语 B.课间休息时,王峰回到教室看书 C.全校大会上校长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杨阳每天晚上写日记 8、”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明了儿童的情绪情感具有____ A.不稳定性 B.可控性 C.深刻性 D.社会性
9、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决议,规定教师节的时间是____
A.每年的10月1日 B.每年的9月1日 C.每年的9月10日 D.每年的10月10日 10、《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____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1、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____ A.一 B.二 C.三 D.四
12、下列哪项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____
A.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 B.学生用谐音法记忆单词 C.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D.玩走迷宫游戏
13、____把教育和科技列为经济建设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14、科学家利用蝙蝠飞行的原理发明了声纳和雷达,其中促进科学家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____
A.问题表征 B.迁移 C.定势 D.原型启发
15、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____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6、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____
A.加涅 B.布鲁纳 C.桑代克 D.皮亚杰 17、与创造性思维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动作思维 18、三结合教育中的“三结合”是指____
A.学校、家庭、社区三种教育力量的一体化 B.教师、学生、教室的三结合 C.历史、现实、未来的三结合 D.教科书、实验室、网络的三结合 19、将猫、狗、鼠概括为动物的学习属于____
A.连锁学习 B.规则学习 C.概念学习 D.辨别学习 20、”洪堡式大学”的传统源于____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21、教师授课时,通过变化板书的字体、颜色以及讲话的语音、语速等来吸引学生的
A.有意后注意B.无意后注意C.有意注意D.无意注意 22、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____ A.赫尔巴特 B.卢梭 C.巴洛克 D.杜威
23、学生学完汉语拼音后,学习英语单词发音感觉比较困难。其中,汉语拼音对英语单词的学习的影响属于
A.正迁移B.负迁移C.一般迁移D.逆向迁移
二、多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我国古代思想家管仲说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计,莫如树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特点中的____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2、正规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是____
A.高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初等教育 D.幼儿教育 3、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
A.利托尔诺 B.孟禄 C.斯金纳 D.华生
4、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____ A.皮亚杰 B.布鲁纳 C.维果斯基 D.埃里克森 5、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我国的教育基本制度的是____ 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6、历史课教师在试卷中采用填空、问答题等题型。这主要是为了考察学生对知识的
A.识记能力B.保持能力C.再认能力D.回忆能力 7、教学是学校工作的____
A.基本方面 B.唯一内容 C.中心环节 D.第二位的方面 8、一个测验的效度不包括____
A.内容效度 B.构想效度 C.预测效度 D.直接效度 9、制约人们受教育权利的首要因素是____
A.经济水平 B.政治制度 C.文化传统 D.科技水平 10、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并将人格发展分为 ____ A.八个阶段 B.五个阶段 C.四个阶段 D.三个阶段
11、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第一人,他于1632年出版了其代表作____ A.《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学与发展》 D.《普通教育学》
12、学习源于对学习内容或结果的兴趣而发的学习动机,属于____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D.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13、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____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14、对教育性质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
A.生产力 B.意识形态 C.执政党 D.政治经济制度 15、下列关于影响小学生自我发展的因素说法完整、正确的是____
A.遗传素质 B.自我概念 C.认知能力和社会互动 D.社会环境 16、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____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7、____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 D.特朗普制 18、詹姆斯把自我分为____
A.主体我和客体我 B.自我和超我 C.本我和自我 D.本我和超我 19、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____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0、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____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21、教育目的的功能有____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调控功能 D.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
22、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____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23、道尔顿制的首创者是____
A.克伯屈 B.帕克赫斯特 C.道尔顿 D.布鲁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