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装模具自动化发展探究
聂宏骏(秦皇岛威卡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秦皇岛 066000)摘要: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现代化工业生产已经是社会生产的主流,这也就直接决定了现代化工业生产模具市场的逐渐扩大趋势。工装模具是现代工业大生产中重要的机械组成,直接决定了现代工业生产的规范化和高效化两个基本特征。可以说,工装模具的出现,是现代工业进入大生产的重要标志。文章主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对工装模具自动化发展有关问题进行了简要探究。关键词:工装模具;自动化;发展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487(2019)05-0116-020 引言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批量生产是生产的基本要求,更是现代化的基本标志,而工装模具,就是实现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工装模具是生产制造模具的技术与辅助工具,工装模具自动化,主要就是通过工装模具实现自动化生产,这对工装模具的设计、生产、应用、维护等都有严格的要求。模具自动化的整体水平。我国的工装模具自动化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在相关技术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欠缺,这就直接导致了工装模具自动化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此外,一些工装模具自动化核心技术,目前也仍处在探索阶段,一些成套的、系统的技术,目前也并不完备,更多的依赖于国外的技术支持,如在工装模具非标设计中,因为技术不够,很可能导致最终产品影响使用,进而影响到整个的工业生产。工装模具自动化技术有待提高,是目前工装模具自动化发展的一个基本现状。1.2 工装模具自动化生产水平落后当前工装模具自动化技术有待提高,这也直接影响了工装模具自动化生产水平。工装模具自动化生产以工装模具自动化技术为指导,技术的落后直接限制了工装模具自动化生产水平。工装模具自动化生产水平落后,对工装模具的规范应用,以及工装模具应用的高效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工装模具自动化生产水平落后,也是当前工装模具自动化发展中的一个基本现状。1.3 专业的工装模具自动化人才匮乏除了生产水平外,人员因素也是影响工装模具自动化发1 工装模具自动化发展现状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下,我国的工装模具自动化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工装模具自动化应用的增加,为现代工业生产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工装模具自动化发展,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成绩与问题并存,是工装模具自动化发展的基本现状。而工装模具自动化未来发展,需要建立在对当前问题的科学认知基础上。工装模具自动化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工装模具自动化技术有待提高技术是实现工装模具自动化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工装作者简介:聂宏骏(1990-),男,汉族,秦皇岛人,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非标自动化。
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专业的工装模具自动化人才匮乏,也是目前工装模具自动化发展中面临等问题。通过开a2改善油气比,充分燃烧燃油,解决燃油的充分燃烧问题,可通过调整钉、改变a2角度与N2的对应关系曲线。
气流道的损失;③控制工作环向与压气机转子叶片之间的间隙、控制风扇转子、压气转子与整流器之间的径向间隙,保证这两种径向音隙均为下限值;④加强对燃烧室机匣和高压涡轮导向器的内、外机匣进行检查,降低其漏气的可能性;⑤增大涡轮空气流量,提高涡轮效率[3]。3 基于故障分析的涡扇发动机维修决策方法研究
3.1 基于故障分析的维修流程改进
故障分析的修理模式是运用各种检测技术、分析方法,结合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工装来分析发动机的潜在故障,有针对性对涡扇发动机进行潜在故障分析,最终实现涡扇发动机寿命、各要素精准而高效的修理。发动机的维修流程是修理的体现,基于故障分析的维修流程是以故障分析为基础,结合发动机的修理手册和工艺流程,达到在发动机从送修、到修理合格出厂的所有环节,形成闭环。这有利于发动机在检修返厂时,就能及时发现问题,保证其维修质量的可控性。3.2 常规维修措施的固化和实施
依据涡扇发动机修理手册和工艺流程技术文件的要求,通过通用维修措施和维修方案,制定了涡扇发动机排气温度高的维修措施及方案,其内容如下:①提高三级、五级放气活门的密封性能;②对涡扇发动机中的风扇、压气机的转、叶片、整流器等要素进行光饰振动化,减轻空
4 结束语文章将新型涡扇发动机维修中的常见故障、故障引起的原因分析以及解决办法进行了阐述,并基于故障分析的涡扇发动机进行了维修决策方法的研究。与传统依靠维修经验方法相比,文章提出的故障分析能减少不必要的维修环节,降低维修成本。基于故障检测的维修决策方法,亦可应用于基它型号的发动机维修领域,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参考文献[1][2][3]黄宇生,倪伟,全飞飞,等.论新型涡扇发动机维修中的人为因素故障[J].装备机械,2019(1):50-53.张莹松,吴灿,唐海龙,等.基于故障检测的某涡扇发动机维修决策方法[J]航空动力学报.2017(1):82-88.杨立波.某型涡扇发动机停放漏滑油故障分析与排除[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8(4):65-66.116今日自动化·2019.5
科研与信息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formation
检测技术在机械自动化制造系统中的应用
王敦杭(丰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徐州 221700) 摘要:以检测技术为研究背景,对检测技术在机械自动化制造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先是分析了机械制造系统中自动检测技术的实践功能,其次对检测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机械制造领域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希望分析可以给有关人员提供参考。关键词:检测技术;机械自动化;制造系统中图分类号:TP2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487(2019)05-0117-020 引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机械设备制作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无论是产品的质量、加工工艺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对于检测机械设备质量的仪器所要也非常高,机械工程中的传感器技术、信息信息技术等领域中的研发成本在逐渐的增加。国外很多先进科技进入到国内,大量的精密检测仪器设备被应用到实践中,并且很多新型的检测仪器也被研发和应用。计算机与集成技术的全面化应用的过程中,检测设施功能也在逐渐的完善,而我国的机械设备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高精度、高技术水平的检测设备依然进口是主流,我国的技术水平还比较低。检测技术的高速发展,可以更好的促进我国机械制造系统能够更好的实现自动化生产,效率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提升。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充分的重视该领域。因此,有效的维护和促进机械产业的长远发展,并且加强机械制作中检测技术自的又一个问题。一方面,当前的工装模具自动化工作中,参与实践工作的人员对于新理论、新技术掌握不多,另一方面,有些专业人才,接受过专业的工装模具自动化相关知识培训,但却没有在对口岗位工作,这样的人才与岗位的不对接,直接导致工装模具自动化的人才匮乏。因此,组建专业的人才队伍,是工装模具自动化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当前工装模具自动化发展的一个基本现状。式,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进而提高工装模具自动化水平。其次,要注重对人才的引进,特别是注重在工装模具自动化方面具有一定理论储备的人才,通过专业人才的引入,一方面直接提高整体队伍的平均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专业人才带动现有人才。3 工装模具自动化发展方向3.1 新技术在工装模具自动化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从CAD到CAM,计算机技术的逐渐成熟,直接带动了工装模具生产技术的现代化,这也直接决定了工装模具自动化发展,将会有更多新技术的参与。高速和电火花铁削加工在工装模具中的应用,智能化、信息化工装模具生产也将成为未来工装模具自动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扫描数字化系统,也将为工装模具自动化提供更为规范精准的发展空间。3.2 工装模具自动化的应用领域逐渐增多应用领域增多,也将是未来工装模具自动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工装模具为现代化工业生产创造了更多可能,而工装模具自动化,同样也将成为未来社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3.3 设备保养维护的重要作用注重对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实现工装模具自动化发展过程中的高效节能,也将是未来工装模具自动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2 工装模具自动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针对当前工装模具自动化发展的基本现状,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是更好的实现工装模具自动化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必经途径。2.1 实现工装模具自动化技术提升实现工装模具自动化技术提升,首先要求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要做到在现有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实现技术提升,特别是结合工装模具自动化的实践,让技术更好的指导实践,服务实践,这样才能真正保证技术的提升对工装模具自动化的促进作用。其次,要注重对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学习,在工装模具自动化方面,我们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要注重对国外技术的学习引进,对于国外先进的技术水平,能够有效的利用。2.2 提高工装模具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工装模具自动化生产水平,对实现工装模具自动化也有重要帮助。一方面,提升工装模具自动化技术,对提高工装模具自动化生产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提高工装模具自动化生产水平,还要求在生产实践中,注重对相关模型器具的维护保养,保证生产器具的最佳工作状态,同时,也应当注重工装模具自动化与工装模具应用的结合,实现整个生产应用的完整体系,这对提高工装模具自动化生产水平,同样走重要帮助。2.3 组建专业的工装模具自动化人才队伍组建专业的工装模具自动化人才队伍,是解决当前工装模具自动化问题的关键。首先,要加强对现有工装模具自动化工作相关人员的理论和技能培训,通过培训的形[2][3]4 结束语工装模具自动化发展,是今天社会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课题,实现工装模具自动化的现代化,对于我国的现代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唐久昌.基于先进技术的复合材料构件成型模具及其工装技术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4):62-63.王永军,元振毅,杨选宏,等.先进复合材料构件成型模具和工装技术[J].航空制造技术,2013(10):32-35.査文陆,安鲁陵,王岩,等.复合材料成型模具的数字化设计技术[J].航空制造技术,2015(9):57-60.2019.5·今日自动化 1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