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 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理解平面镜中像的主要特点,知道平面镜
成虚像。
2、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特 点,用对称法作出平面镜所成 的像。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学习重难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请同学们拿起桌子上的小镜子,观察自己以及桌子上其它物体在镜子中的像;改变物体的位置,仔细观察
1、镜子中的你和现实中的你大小是否相等?猜测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大小是什么关系?
2、当远离和靠近镜子,镜中的像怎样移动,大小是否变化?猜测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离镜子的距离是什么关系?
3、举起右手,镜中的像举起哪只手?
4、小组交流总结,猜测一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 (1)平面镜成像时,物和像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 (2)物到镜的距离与像到镜的距离大小有什么关系? 。 (3)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
目标二、,探究平面 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理解平面镜中像的主要特点,知道平面镜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甲同学:在桌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一块平面镜,在镜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乙同学:能够拿一个相同的蜡烛放在平面镜的后面,直接和像实行比较。
丙同学:这需要透过平面镜,既能看到像,又能看到平面镜的后面。
丁同学:也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能行,我们来试试。 【实行实验、收集证据】
实验器材: 。 实行实验:
(1)将一张白纸对折后展开,平放在实验台上,将固定好的玻璃板竖立在对折线上;
(2)把一段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观察玻璃板后蜡烛的像,拿另一段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玻璃板后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3)量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及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4)改变点燃蜡烛在玻璃板前的位置,重复步骤(2)。 把实验数据填写在记入表中。 实验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1 2 3 (5)将白纸放在蜡烛像的位置,观察白纸上是否有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实像)。 【分析论证】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这种实验探究的方法称为 。 2、实验要求玻璃板和桌面垂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刻度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选择两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为什么要多次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中如果有两块玻璃,分别是 3mm 和 5mm 的,你会选择哪个?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评估、交流合作】分析数据,交流讨论,总结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
②像与物体的___________相等;
③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④像和物关于平面镜___________。
目标二、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特 点,用对称法作出平面镜所成 的像。 例:
2、下面是一个点光源S,以及在平面镜中的像Sˊ,请你作出平面镜所在的位置. S
.
. S 目标三: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1、平面镜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常用的梳妆镜就是_______ 镜;商场里常利用平面镜成像来扩大________;牙医借助 _______ 镜看清牙齿的背面;军事上的______ 在早期也是由两块平面镜组成的。
2、平面镜若使用不当,也会带来麻烦,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会造成“__________ ”;夜间行车时,车内景物在挡风玻璃上成的 __________ 会干扰驾驶员的视线。 【反思总结】
你想从那几个方面来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还有什么困惑?
【要求】
独立完成,时间5分钟,组内成员【检测反馈】
相互批改,小组反馈纠错. A组题(每题10分,共100分)
1.物理学中把能表现在光屏上的像称为________像;不能在光屏上表现,只能用眼睛直接看到的像称为________像。
2.小强身高1.5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米处照镜子,则他在镜中的像高______米,像到他本人的距离为_______,当他走**面镜时,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
3.一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______ (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4.古 籍《淮南万毕术 》有这样一 段文字: “取大镜高悬,置 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这是利用_________ 原理来观察周围景物,它类似于 ____________ 的装置.
5.某水池中水深为1.5m,池边的路灯高出水面5m,路灯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___形成的,倒影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______m。当鸟儿向水面俯冲的过程中它的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
6.如图所示为一时钟在平面镜中 所成的像,那么此刻的实际时间是 ( )
A. 11点20分 B. 2点35分 C. 3点55分 D. 12点4 0分
7.汽车夜间行驶时,驾驶室内不开灯的原因是( ) A.节约用电 B.光线会刺伤司机的眼
C.车外的景物经玻璃窗成像在车内,干扰司机的视线 D.车内的 景物经玻璃窗成像在车外,干扰司机的视线
8.如图,为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潜望镜看到物体AB的像是( ) A .倒 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等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9.如图所示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实行成正立的像
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变大 C.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
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
☆10.如图所示,小球沿水平面向左做直线运动,在小球运动的前面A点处有一平面镜,如果从镜中能观察到小球竖直向下运动,则平面镜与地面的夹角应该等于____ 度,.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位置. 【B组题】
(1)此实验最好在 _________ 的环境中实行(选填“较亮”或“较暗”);实验中,他应选择____________ (玻璃板/平面镜),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 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_______ (填“A”或“B”)这个侧观察。
(2)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刻度尺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如果在图a中 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 _____ (填写“有 ”
或“没有”)蜡烛的像,说明 ;
(4)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实验中若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完全重合,则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若实验中看到两个像可能是因为 _____________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 一人从平面镜中看到对面电子钟的示数如图,这时的实际时间为( ) A.10:21 B.21:10 C.10:51 D.12: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