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收入问题调查报告
系部名称:化学系 专业:化学 XX:xxx学号:4班级:11级化学二班 实践单位:XX市郸城县
实践时间: 2013年1月23日至2013年2月18日共27天
摘要: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安康开展。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农民收入依然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构建和谐社会、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严峻的挑战。我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男丁的外出务工,其次就来源于庄稼的一些微薄收入。 关键词:农民工、工资报酬、受教育程度
正文: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我村在住人口,采用入户走访、实地 调查等方式。对于外出务工的男丁来说,每年根本上可以为家里带回两万元左右,这局部的钱根本上可以提供一个四口人家根本的生活、子女的学费以及就医等。之所以说庄稼的收入是微薄的,是因为我村土地少,每户人家所分的土地也就几亩,再加上劳动力外出,或者遇上灾荒,收获的粮食只够家里吃,更不用说拿去换钱了,如今粮食的价格也不高,所以大多数的劳动力宁愿出去,也不愿呆在家里
- . wordzl.
. - -.
二、调查的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分别针对农民工、企业〔用人单位〕、政府部门设计了三种问卷,主要从从业情况、工资状况、讨薪问题三个方面进展了调查研究。 (一) 民工的从业情况
1、农民工大多是通过劳动市场找到工作单位的,但也有相当一局部是通过亲友、同乡介绍工作的。
2、从事的职业主要有建筑工人、工厂临时工、餐厅效劳员、家政效劳人员、城市环卫工人等。而且农民工从事的工作大多工作条件比拟差、工作强度大,有些甚至工作环境极为恶劣,是城市居民所不愿从事的工作。没有休息日、工作超时、没有加班补贴更是家常便饭,比比皆是。
3、对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合同情况的调查发现,由于政府部门加大了建筑行业、加工制造业等农民工相比照拟集中的企业的监视管理,现在签订劳动合同、临时雇佣合同的比例大大提高了。但还是有不签合同的情况,往往出现在打短工、由熟人介绍工作、以及在无照经营的个体经营加工户打工的农民工身上。有的是因为不知道有订合同这回事,有的是根本不把签合同当回事,还有的那么是因为老板根本不理会这种要求。而且,即使有签订合同,也往往是企业指定的,存在大量不合理、不合法的霸王条款,明显不利于保护农民工权益。
〔二〕民工的工资状况
1、农民工工作报酬的计酬方式主要为计件制和计时制,计时制有按小时和按日两种。
2、农民工的平均月工资按工作的强度、技术要求、个人能力等有较大差异,从800元到3000元不等。但是一般都没有奖金、公积金、社会福利、医疗保险。
- . wordzl.
. - -.
3、薪资的发放有三种情况:打短工的一般是在完工以后一次性发放,不过可以预支一些作为生活费;建筑行业一般分为两局部,每月发放一局部生活费,年末或工程完毕时再发放另一局部;工厂以及效劳业一般按月发放,但会拘留一定的保证金。
〔三〕农民工讨薪问题
1、出现工资拖欠的比例不高,而且多为无照经营的个体经营加工户、黑工头等不正规的雇主。工厂、工地往往会因为资金没有到位而出现短时间拖欠工资,但都能很快补发。
2、老板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主要有技术上的和道德上的两方面:技术上的原因有上家汇款迟延导致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企业经营不善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等;道德上的原因比拟复杂,有的是工头卷款逃跑、有的是老板无视农民工的权利而肆意侵害其利益。
3、农民工在遇到长时间老板拖欠工资时,所采取的手段五花八门,包括直接向老板抗议、请工会之类的组织进展调解、向新闻媒体曝光、找政府部门投诉、求助于司法、仲裁等,其中,比拟极端的有“跳楼秀〞、绑架老板、报复包工头等,但一般很少会有人选择这种方式。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农民工选择向政府部门投诉,因为一旦发生拖欠,向老板抗议或进展调解很少有实际效果,申请仲裁和诉诸于司法对农民工来说都本钱太高,要上媒体又需要事情具有一定的新闻性,而找政府部门不但本钱较低且成功几率也比拟高。
4、各地方政府都有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并设有监察大队〔纠察大队〕专门处理这类案件,以切实保护农民工的根本权益,减少侵害的发生。从调查来看,各地政府部门都能比拟及时有效地处理问题,一经调查认定,坚决追讨回欠款,案件成功解决的几率在98%以上,而且对违规单位有处分、教育等手段。为了
- . wordzl.
. - -.
减少事件的发生政府还有日常的巡查,主动进展监察工作,平时也经常展开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三、调查得出的结论
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较多,除了大多数的男丁外出务工之外,根本上所有的妇女以及年纪较大的人都呆在家里无所事事。
农民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不相适应。在农民素质方面,我主要调查了以下四点:一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只占7.8%。二是农民的科技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我村农民农业科技素质不高,进展农业活动大多依靠传统经历,接触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缺乏15%。三是思想观念。我村农民思想观念保守,缺乏进取精神。四是凝聚力。我村农民整体凝聚力不高,看上去像一盘散沙,缺乏必要的团结精神。 生产力低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矛盾凸现,随着生产力的开展,它的消极作用已开场显现。精细的生产模式不能形成规模,农业机械化和先进生产技术推广缓慢,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将大批劳动力禁锢在农业上,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城乡教育差距继续扩大,留守儿童教育受制约。我村由于经济开展水平低,当地教育开展受限,同时,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其父母常年在外,对他们的辅导、
- . wordzl.
. - -.
教育乏力,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像心理发育不健全、学习成绩下降等。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是农民在“起步〞方面就比城镇居民差。 社会保障措施不力,致贫因素增加。由于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缺乏,农民生产和生活保障能力差,致使农业根底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民在住房、医疗等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各地离乡务工3个月以上的农民有近1.4亿人。
他们承当了城市中大局部城市人不愿干的累活、脏活,却只拿着微薄的工资,过着困难的生活,而且还时常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农民工的工资报酬相比与他们工作的强度是很低,这仅仅是农民工收入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有时就连这微薄的工资农民工也难以得到兑现!
通过对地方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由于政府近年来的大力整治与监管,农民工遭受欠薪和被迫讨薪问题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遇到欠薪的主要是没有合同规X以及雇主为不法经营或经营混乱的农民工。但是,农民工在其他应享有的根本待遇上仍没有得到公正的对待!即使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了劳动合同,也对其中明显不合理、不合法、差异对待的霸王条款无可奈何。他们已经普遍习惯了没有社会保险、医疗保险,没有休息日和假期,长期的超时工作却没有加班补贴的不公平待遇。如今背井离乡的农民工已成为城市最大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存现状,与他们做出的奉献形成巨大反差。如果放任这种不公正持续下去,致使农民工不满情绪上升,是大大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开展的。
农民工之所以会受到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从其自身的来讲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农民工缺乏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受到侵害也不会维护自己利益,使侵害他们权利的人和准备侵害他们利益的人有恃无恐、趁虚而入;第二、农民工
- . wordzl.
. - -.
缺乏能够维护自己权力的组织,农民工在维护自身权益的过程中身单力薄,处于劣势地位。
由于经济状况、地理条件等原因,农民工大都文化程度不高,缺乏一定的专业技术,法律意识普遍淡薄。而且,由于来城市打工的农民来自五湖四海,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没有一个有力、团结的组织来保护他们的权益。所以,使得农民工始终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但实际上却没有最根本的国民待遇,依然被排除在城市各类保障体系之外。他们从事条件最差、负荷最重的体力劳动,而用工单位却不愿投入更多本钱给予改善。
四.对策与建议
从上述可以看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多管齐下,切实解决上述问题。
立足农业特色,开展乡镇企业,推动城镇化进程。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这个问题,我认为应立足农业特色,靠开展农业和相关产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据各乡镇的农业特色,建立与其相关的乡镇企业。整合社会力量,从多方面提高农民素质。一是要大力开展农村科技教育事业,积极开展农业知识的科普宣传,发放一些农业科普书籍,定期组织专家进展农业科技知识讲座,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二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一大批大中专毕业生等高素质人才回乡任职,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知识的传播者;三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农村公共文
- . wordzl.
. - -.
化效劳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宣传文化阵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土地集中到种田能手手中进展规模经营,将解放出来的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和其他非农领域。同时,农业部门加强对集约化经营的技术、资金、信息、机械、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广阔规模机械化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本钱,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抗风险能力,从而增加收入。 加大师资力度,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的教学环境,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前来任教,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使之安康成长。
多管齐下,切实提高农民工地位。政府应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切实保护农民工的权益,拿出一定资金用于解决农民工的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帮助农民工解决后顾之忧。同时,严厉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确保农民工劳有所得,应该切实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让他们享有法律所赋予公民的权利,对于侵害其劳动权利的个人与单位,进展有效的惩办,切实保障每个公民的权利。
- . wordz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