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

来源:六九路网
浅析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 郭冬冬 (河南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2—0142—02 摘要:体育精神就其实质,是・种心理资源、是一种具有能动作用的意识、是体育行为的动力源泉。独立的人格,究其本质是一 种财富。是一个人的良好尊严和意愿的宝贵财富,是一个人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现代教育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教育主张 就是对学生人格教育重视的一个体现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精神人格教育 一、大学体育中的体育精神 (一)人格的概念 (一)体育精神的涵义 所谓人格.究其本质是一种财富.是一个人的良好尊严和意 体育精神就其实质.是一种心理资源、是一种具有能动作用 愿的宝贵财富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人有了人格的尊严,必不甘 的意识、是体育行为的动力源泉。换句话说,体育的整体风貌、凝 堕落为禽兽,而品德也必自然提高。”由此可见.西方的哲人.都 聚力、号召力、特色、水平以及感染力共同构成体育精神。即,体 十分重视人格 东方亦然。“良将不怯死以苟且.烈士不毁节以求 育精神——是体育的信念、理想、情操及体育知识、审美水平的 生。”这止是东方圣贤具有人格魅力的完美体现。在我围.有的家 标志体 作为一种体育意识.对体育的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 长从小就会对孩子进行人格投资 这种投资.虽然不能直接使得 作用.是体育行为的动力的一种心理资源。体育精神,作为一种规 人们在物质方面变得更为富有.但孩子们则可以从获得的荣誉和 范力量.规定着体育文化模式的选择。奥林匹克精神就是体育精 尊敬中得到回报。而且.就是因为有了这种人格的力量.困难就 神的集中反映 可以战胜.邪恶也可以抵御。古人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f二)体育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 移.威武不能屈 ”正是人格魅力的伟大体现。 (二)人格的影响因素 众所周知,人格.是一个人的心理格局或者说是心理面貌。 即一个人的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以及一些意识倾向的总 首先.体育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求真务实以及诚实守 纪的良好品德。众所周知,体育比赛与做人一样,要不得投机取 巧、弄虚作假,要求所有参赛人员都要诚实守信、求真务实。古希 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入El处的宙斯铜像上就镶刻着这样一句 和。据研究表明,人格大致包含这些内容:信念、气质、理想、性 话:“在奥林匹克。只能用快腿和体力战胜对手,金钱不可能使你 格、兴趣、能力等 同时人格的塑造也是由于先天、后天因素共同 赢得胜利。”所以说.体育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求真务实、集 作用的结果 首先。我们来看先天遗传因素。古人云:“虎父无犬子”,俗语 体观念以及诚实守纪的良好品德。 其次.体育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有人认 也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说法。就其实质, 为.体育是一种竞技活动.是培养学生竞技意识的重要手段,是 则是指先天遗传因素对子女人格品质的影响作用 实践表明.人 以打败对手取得胜利为终极目标。其实,这里存在一个明显的误 的生命冲动、基本情绪等个性中的下层成分在一定的条件之下容 区 体育在是一种竞技活动的同时.亦是一种培养个体的合作意 易遗传.而所谓的信仰、世界观、理想等上层成分则会因为所处的 识.以及求得两者间的和谐统一的有效途径。“团结就是力量”这 社会环境而受到影响和制约 所以说.先天遗传因素为人格的形 句耳熟能详的话语在体育比赛中得到完美体现。所以说,体育精 成和发展提供的是一种可能性 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其次.我们来看后天环境因素 后天环境因素则包括以下几 最后.体育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法制意识.使其更好地养 点:其一,家庭影响。据某项实验表明,人格中的交往能力、信任 成大学生遵纪守法精神 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必须遵守裁判规 感、情绪的稳定性、语言能力等因素,其发展和形成都与自身所处 则.违规就得受罚.取得成绩则相应的受到奖励。所以说,把体育 的家庭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其二,社会环境影响。社会是个大家 文化中蕴涵的体育精神和大学生的纪律修养相结合,对加强大 庭.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位成员在其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受到来 自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所以说.在遗传与 学生纪律修养有着深远影响。 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后天的环境是将先天 f三 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的培养 有人说:“一所合格的大学,是把教育教学搞好;一所好的大 所形成的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必要因素。 (三)高校体育对塑造大学生人格的意义 学.更要注重人格养成;一所优秀的大学,除了前两者之外,还要 注重体育精神的培养。”所以对大学生而言,体育精神是其他知 首先.体育不仅是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发展 识教育所无法替代的一种独特的教育.也恰好是我们当前大学 其人格魅力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的不成熟到成熟的 教育中所忽视的。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精神则成为现今 发展时期,他们的道德、需要、理想等个性倾向性以及能力、气质、 高校体育教育的关键问题 在我看来.大学体育教育中的体育精 神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培养 第一.教材与引导相结合。教师应从教材的基本理念出发, 深人研究并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体育精神并加以提炼和升华。 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都没有成熟和定型.就有很强的可塑性。而 体育教学的过程和内容都具有全面的教育性以及可模拟社会实 践活动.对其人格的培养可以发挥直接的作用 有人说:“体育是 育体与育心的最佳结合方式.它对人格素质的培养具有其他学科 难以替代的作用 ”体育科学研究证明 体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 质以及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可以对学生进 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智力、 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有 同时.引导学生以乐观豁达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体育 活动 同时,引导学生与他人的团结协作,使其能够更好的正确 处理与队友、同伴的关系 第二.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其体育精神。教师应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以及方法培养学生.使其在体育活动中 树立体育精神意识 同时.通过课堂学习或体育活动培养其公 正、公平的心态以及不畏艰苦的意志力 二 人格教育的概念 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所以说.体育不仅是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手 段.而且也是发展其人格魅力的重要途径。 其次.通过体育教学练就强壮的体魄 可成为良好人格塑造 的“载体” 大学生正处在学习的重要时期,处 (下转第147页) 142 从表3可以看出参加调查的学生对体育课的评价比较满意 体育改革的各项任务的贯彻和落实。增加体育经费投人,加强教 的只占了总人数的14-39%。很不满意的学生占到了总人数的 材、场馆、器材硬件建设和师资的进修培训建设,为广大学生参 提供各类丰富的、数量充足的体育 13.38% 说明了现在体育考核方式在高职高专院校已经很不适 加体育学习与课外体育锻炼.应现在学生的情况了 全省体育考核都是同一各标准,不能做到 场地和设备.为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提供强有力的后勤和教学 保障。 改进体育课考核和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体育成绩考核和 造成差生的心理波动:抑郁、自卑、害怕、沮丧,甚至对体育失去 兴趣.影响同学间的交往及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评价体系 考试成绩是学生体育方面受教育的水平和程度的反 映.学生对考试成绩的期望值及对考试的重视程度都是提高体 3.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进策略 育教学质量的原动力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激励机制 但我们必须 3.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思想 职业院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是创新过程,没有观念的转变 清楚地认识到.考试仅仅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考虑到学生的 是不可能产生创新意识和行为的.只有革除那些影响和束缚学 个体差异.在对其考核评价时应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学 突出考核评价的激励机制.制定科学 校公共体育课发展的思想和观念.建立起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理 过程中的进步幅度为中心.念.才能使学校体育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职业院校公共体育课 合理的考试内容、形式、方式和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的教学应该以促进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终身体育意识的 应注重将体育过程评价与体育结果评价紧密结合.注重个体差 培养.将来就业所需技能的提高为目标 异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变化.采用绝对评价指标与相对评价指 3.2改革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公共体育课课程体系 标相结合的评分方法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接受体育教育的 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 起点等,成绩增长幅度、健康指标增长幅度的评价,根据学生某 阶段的进步程度予以评分 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学生负担.充分 况出发,从学生的本时代的特点、年龄段、健康状况、兴趣、娱乐 性和所学习专业的特点出发进行设置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在 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并能更好地挖掘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的潜 我国教育事业进程中.还处在起步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并没有 能.使学生满怀信心和充满希望地进行体育学习。 区别对待.如:地区差异、个体差异、先天条件、兴趣爱好等。容易 一现成的体育教学模式和经验去参考.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体育 4.结束语 教学模式.参照了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模式。高职高专院校与普通 当下几年内也是河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高等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各有各的特点。 期.以前高职高专院校使用多年的教学模式和指导思想已和世 另外就是要更新教学手段与方法.发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纪变迁,社会转型.经济改革,人才的激烈竞争等大环境不相适 有了适宜的教学项目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达到预期的结果.这里 应.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 只要我们更 还存在着教法手段运用的选择 高校学生是一个具有较强自我 新观念.增强我们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高职高专学 意识和合作性的群体.在学习体育技能过程中可尝试一下各种 校的硬件设施和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引导老师科学合理的用 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及培养其合 新方法.新思维去授课。改革陈旧的体育公共课教学模式.解放 作精神.还可以充分利用游戏、比赛的魅力来改变沉闷的课堂气 思想,拓宽思路,大胆突破,既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 氛。在上学习运动技术的体育课时.教师更应该注重教学手段的 创造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方法.不断提高体育公共课教学质量. 革新.应通过有趣昧的组织形式使体育技能的学习更具娱乐性. 才能从整体上促进河南省职业教育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以使学生能够顺利掌握这些运动技能.使他们在上体育课时不 觉得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 参考文献: 养体育的兴趣.把体育作为一种娱乐活动进行练习 f11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1.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_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管 『21王顺堂.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教育初探『J1.沈阳体育学院学 报.2001(11 理、考核和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高校体育的组织管理体系.增加学校体育经费投 【3]荆建怀.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J].管理学家,2olo(o8) 41秦侍林.当代中国群众体育管理『M1.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入。各高校行政部门应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贯彻落实《学校体育 『51吴龙.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形成成绩考核模式的理论探索『J1.吉林 工作条例》的重要性,积极支持体育教学改革.加强对学校体育 【2007(11 教学改革的领导、监督工作,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政策,保证学校 体育学院学报.・一 第二.体育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 生理发育上的敏感阶段.换句话说就是发育基本成熟阶段 进行 格。衡量人格健康的标准有以下几条:其一.必须在任何时刻都 体育教学,不失时机地促进其身体的的健康成长。使“体者。载知识 能客观实际地看待、认识世界;其二,必须时刻拥有一份坚定的、 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的身体得到行之有效的锻炼.可使之成 积极的价值观以及端正的道德心;其三,对待自己要客观实际. 为良好人格塑造的“载体” 认清自身;其四,具有真实的安全感存在;其五.对待所参与的各 三、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之间的关系 种活动都能专注其中;其六,必须具有爱父母、亲人、朋友的情感 第一,体育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完整人格 和能力;其七,能够更好的完成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与工作。在我 众所周知,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人格的完整。其中人格完整的 国.体育教学是一种具有竞争性、群体性特点的以培养学生团结 首要的标志则是:人格构成的各个要素都要完整、和谐、统一。即 协作、和谐相处、公平竞争、相互关心的体育精神为基础的教学活 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世界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将 动。其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集体荣誉感、责任感 自身的愿望、行为以及目标统一起来。众所周知在我国各大高 得到提升 校,体育教学是通过各种运动比赛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使 学生养成以规则来规范自身行为的良好习惯 同时通过体育精 参考文献: 神的熏陶,使其拥有公正、公平、客观的视角.并以此分析问题和 [1】李小剑.论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与人格教育[J].商情, 解决遇到的问题,引导其在体育比赛ee明确自身目标.同时制定 2009(25) 适合自己的合理的目标。正确对待体育活动和竞争并以积极的心 【2]刘强.略论体育精神的内涵及影响因素[J】.世纪桥,2009(15) 态迎接生活或者学习、工作中的一切挑战。所以说.体育精神在 [3]郭平,李梅.浅论体育精神与人文精神[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 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完整人格 会科学版),2004(01) .一(上接第14:9页)在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上 特别是大学生正处在 1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