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诗经。卫风。木瓜

来源:六九路网
《诗经.卫风.木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吟诵,读准字音

2、 通过吟诵,走进理解诗歌意义,感悟诗人情感;能简单赏读《木瓜》,懂得朋友之间“投木报琼”的方式来表达永结友好的意愿。

3、 复习吟诵规则:平长仄短、 韵字拖长。了解诗歌的押韵表达着诗人情绪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

学习吟诵

教学过程:

一、温故篇

学生背诵<<泊船瓜洲>>,老师吟诵古诗.

二、知新篇

(一)我会诵

1、引入:孩子们我相信你已经发现了,我的朗读和你们的完全不一样,今天啊咱们就走进别样课堂吟诵!

2、 关于《诗经》的一些知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自己创作的,后来有一位了不起的大教育家孔子,将人们所传唱的诗歌全部收录到了诗经这部巨作中,共收集了305首,因此又叫《诗三百》;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其中的一首《诗经· 卫风· 木瓜》.

3、齐读课题,自由朗读诗歌.(注意“匪”读第一声,通假字通“非”)

(二)我会吟

1.教师示范,并让学生根据屏幕上的特殊符号看看每个符号代表着什么,读的时候应该怎样读. 2.教师引领学生总结:

1.“—”是平声字读的时候要延长。 2.“!”是入声字读的时候要短促。

3.“〈”下面的字要重音延长。(押韵字押“ao”韵) 4.平长仄短押韵长 3.学生练习吟诵。 (三)我会悟

1、释义:琼琚 琼瑶 琼玖 匪等

请看这一组词,齐读,(点名说)发现有什么特点?

师:我们确实从可视的角度发现了它们的共同点。它们都有“琼”。琼是什么意思呢?是美玉的意思,非常美的玉就叫琼。”

师:我们来看一下王、 玉二字的渊源吧(出示图片)

2、理解诗意(诗意与诗句的对应)

师:既然“琼“都与玉有关,那就是说它们都是美玉。琼琚—玉镯 琼瑶—玉佩 琼玖—腰间的玉环。三样都是戴在身上的。再看右边这一组词,齐读,它们都与“木”有关,也就与瓜果有关。 师:刚刚还有不了解的字,根据屏幕上的释义送进诗句中你就理解了。 师:所以第一节的意思是:“你将木桃赠送给我,我拿琼瑶做回报。无以为报我会永远和你想好。” 师:相信聪明的孩子会举一反三,那么第二小节和第三小节的意思是?

(引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三)历史故事

师;一首诗就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在汉代的《毛诗序》中有过这样的记载。

1.学生朗读《毛诗序》 2.教师讲解故事

(四)我会吟

师:那么木瓜曲也成了卫国的一首民谣,被街头巷尾的人所传唱。 1.教师播放音乐,跟着吟唱。

2.复习四个声调

3.按声调标吟诵符号。

4.依据平长仄短、韵字拖长的吟诵规则,师生共吟

师:这就是我们中国古代的:“依字行腔,依意行调。”

5、 逐句学习吟诵 (强调相关注意的规则)

(五)我会背

师:我们一遍又一遍的读,一遍又一遍的唱,现在你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

1.学生根据屏幕填空,背诵,熟记。

2.总结这首诗歌的特点,重复复踏的地方多,易背诵,找到学习背诵诗的方法。

师:孩子们,卫国君回国以后每天都会思念起齐桓公的好,当他吃到木瓜时,他会轻轻地吟唱——(学生吟唱);当他拿起木桃时,他会忍不住的吟唱——;当他望着木李时,他会忍不住的大声吟唱——(学生齐唱)

师:卫国君啊,卫国君,你仅仅是在思念齐桓公赠送你的礼物吗? 师:原来这首诗说的不仅仅是在赠送礼物,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不管距离有多远,赠送的礼物怎么样我们都要永远记住别人对我们的好,别忘了对他们说上一句:“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师:在你们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叹呢? 3.学生发言

(四)我会演

师:孩子们就让我们记住这八个字“珍惜情谊,感恩他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赠送礼物不仅仅是礼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礼容》

1.学生朗读《礼容》

2、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学生自由练习或随老师一起表演)

师:这首诗是有礼仪的,它是一首献礼词。有一位剧作家把它编了手语。“投我以木瓜”木瓜这么大。报之以琼琚,琼琚放在手心里,那么小。然后“匪报也”男孩子左手在前,右手在里,女孩子右手在前,左手在右手心里,第一次30度鞠躬,第二次60度鞠躬,第三次90度鞠躬。表示礼特别的珍贵。全班起立,师生一起吟)

3. 以吟诵《木瓜》答谢老师,结束课程。

板书:

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依字行腔,以意行调。

教学反思:

今天鄙人第一次以吟诵教学作为公开课展示。

首先,这节课没能完全达成目标。虽然全班都已能背诵(已抽查),但是,在吟诵的时候,未能完全落实,因而最后的“我爱演”未能完全展示出应有的风采,同学们没有完全把握吟诵及动作要领。

其次,这节课教师讲得太多,留给学生回答的地方太少,没有把课堂的中心放在学生上。

第三,学生虽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是,并非完全算是乐学的一堂课,就这点,已足够我惭愧至极。

第四,教学内容太少,一节课只教了一首《木瓜》,且最后不够熟练。

第五,未能协助学生找出《木瓜》内容的规律,加速背诵记忆。因而,学生唱的时候出现了犹豫、生疏与自我怀疑。

凭着一腔热情,希望能陪着学生一起诵读经典,但若不得其法,则身心俱疲。如何在工作中协调好经典教学与语文教学,如何在不增加师生负担的同时,乐于其中,是我今后将不断追寻的目标,

最后,在此诚挚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展示自己的机会,更感谢语文科组的老师们,不遗余力地指导、支持我这个顽童,让我能更从容地站

在公开课的台上。接下来的时间我将不断的提升自己,不断的学习,将更好的知识带给我们可爱的孩子们!

龙山学校 程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