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读《一棵葱的故事》的随想

来源:六九路网


读《一棵葱的故事》的随想

看完了这个故事,最大的感觉就是这个农妇罪有应得。她在火海中挣扎了很长一段时间,却不反省,不思悔改。上帝给了她一次自我救赎的机会,她却并不珍惜。本性不改,即使被放出来依然会作恶,为害一方。

将爱施与他人,是基督的教义。而本文的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本身就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十九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俄国文坛上、政论界经常可以听到他充满宗教激情的声音,听到他“用爱来拯救世界”的号召。陀思妥耶夫斯基猛烈抨击资本主义,同情人民大众的苦难,但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他认为俄国唯一的出路在于宗教,在于使人们恢复对宗教的信仰,按基督的教导去生活,去忍耐、宽容、自觉自愿地受苦受难以获得道德上的“新生”,鼓吹爱“能征服整个世界”。这一基督教人道主义思想充分反映在他的这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而显然农妇没有将爱施与他人,生前是,死后亦是,其做法违背了基督的教义,下场就可想而知了。“凡人通过向耶稣对前世的过错进行弥补达到救赎与重生,从而达到天下大同”。农妇没有对犯下的过错进行弥补,当然无法获得重生了。这也许是在讽刺当时沙皇统治下的一些做了坏事却不思悔改而变本加厉的人吧,作者或许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很无奈吧,但他也只能把自己的信仰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让世人去评说了。

我有个同学,看了这个小故事,他有了个疑问,那就是这棵葱到底是女人说了那句话的缘故而断掉还是因为女人用脚踢而把葱晃断了。我认为这跟女人的罪恶的内心有直接联系,在文章里这棵葱只代表了上帝给她的机会,并不是真葱,要是真葱,不等快要拉上来,早就折了。上帝是想借这次机会测试下她是否悔改,而从她的话语中上帝没有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所以就重新将农妇丢入火海中历练。但上帝的这次考验我个人认为还是极其严格的,如果将农妇换做我本人,我看我未必能顺利通过。因为这棵葱在农妇看来只能承受一人的重量,如果自私些,那就违背了上帝的意图;而将爱施与其他罪人,那自己一样活不了。这关我想也只有品德绝对高尚的人才能通过吧。有句老话叫“疾风知劲草,日久见人心”“患难见真情”,只有在面临生与死的抉择时方显人的本性,平时说的再好也没用,什么叫勇敢?平时逞一时之勇的充其量是个痞子,只有在生死关头还能头脑清醒,镇定不慌的才是真的勇敢。在电视的相亲节目中我看到许多女孩子会问男嘉宾关于她与婆婆掉河里男嘉宾会先救谁的问题,男嘉宾为了不得罪人,通常会回答离谁近就救谁。我不知道女嘉宾们问的目的是什么,假若只是测测男嘉宾的智商,那我要说:“你们很无聊”;如果是测测男嘉宾对她们爱的程度,那我看是白费力气,现在站着说话不腰疼,真到了生死关头,男嘉宾为了保命,谁也不救也不是没有可能啊。这里我想说的是,不要试图去测试别人的人性,因为在不到生死抉择的关头,你无法得到准确的结果,而你若固执地为别人创造这种机会,那你的做法就属于犯罪。

作者是希望我们将爱施与他人,这样世界就太平了。这则故事有些夸张,我们平时并不会常遇到生与死的抉择。在平时遇到一些考验我们的事情时,我们会不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呢?比如说你是否会旁若无人地在宿舍里吃水果而不与舍友们分享?你在得了奖学金后是否会不顾朋友的想法而自己把钱花光?故事里的农妇振振有词:“人家在那里拉我,不是拉你们,那是我的葱,不是你们的”,而同时,我们可能也会挺直腰板说“我自己买的水果,不是给你们买的,那是我的水果,不是你们的”“人家学校给钱那是奖励我,不是奖励你,那是我的奖金,不是你们的”。话说的没有明显的错误,但我们想一想,如果人人都抱

有这样的想法,那我们的社会将变成什么?灰色的冷藏柜,我看再贴切不过了。那时,阳光将不再笼罩大地,人世间又与故事中的火海有何分别?还是那句老得不能再老的话——“假如人人都献出一片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话说到这里,我们也该从故事中那些罪人们的角度去思考了。上帝救农妇那是因为她也曾有过一次善举,而你们呢?显然是罪大恶极,根本没有让上帝救你们的机会,所以一直在火海中受煎熬。你们明知葱很细却依然抓住不放,最后谁也出不去,。这是种什么心理?不确切的讲,我认为是宁可损己也不利人的心理。这里我不禁联想到了螃蟹,装螃蟹的篓子不深,但渔夫却从担心它们逃走,因为一旦有一只螃蟹顺着篓壁向上爬,其它同类就会抓住它的腿不放,这样螃蟹们一只也跑不了。这里我们不禁要反思是否自己平时也做过螃蟹呢?你是否为了不与舍友们分享你的好吃的,而硬把口水往肚子里咽?你是否在看到别人学习时宁可自己不学习,也要捣乱影响他人学习?如果我们这么做了,那结果就是自己营养不良,成绩亮红灯。你又是否会因为舍友没把水果分给你而耿耿于怀?你又是否会因朋友得了奖学金后没请吃饭而忿忿不平?蛮全没有必要,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别人不给你也没有理由生气。如果你想不通,那你就会永远在自己制造的火海里接受煎熬。

好了,咱们的话再说回来,农妇为何如此悲惨,要下放到火海接受上帝如此严格的考验?是不是很不公平啊?没有人没犯过错误,上天堂的人未必一生没有后悔的事啊。我想这是因为她生前做的坏事太多了,如果她多做几件善事,那逃生的机会不就多了吗?甚至她如果如果做的足够多,有何至于送到火海中接受审判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知道监狱里是很阴暗的,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不例外,虐囚事件谁能保证不发生呢?有些监狱管理员就跟土皇上一般,家属不贿赂就打你,你还没处讲理。更何况犯人间也是等级森严,进去后免不了要挨打,很多开朗的人进去后,再出来像完全变了个人似的,须发尽白,只关了三个月,却苍老了三十年一般,这里我没有夸张,我父亲的朋友就是例子,接他出来时,他父亲都不敢认他了。我不禁感叹世事不公啊,但细细想想,又是公平的。谁让你触犯法律了呢?触犯了法律的人,有谁又能逃过法律的制裁呢?即便漏了网,也要接受自己内心痛苦的煎熬,生不如死。我们受不起监狱里的杀威棒,那我们就不要触犯法律,做个守法的公民。是啊,如果农妇不是恶到一定的极限,鬼又怎么会找到她呢?

嗯,就这些了,本人思想较为浅显,各位多包涵啊。(窄字体摘自百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