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客户反映: .......................................................................................... 2 2.纠正: .................................................................................................. 2 3.原材料: .............................................................................................. 2 4.监督审查: .......................................................................................... 2 5.原因分析: .......................................................................................... 2 6.记录: .................................................................................................. 3 7.处理原则: .......................................................................................... 3 8.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5 9.不合格品的处理 .................................................................................. 5
1
1.客户反映:
对于客户反馈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企业应及时将售出产品召回,并 根据客户提出的问题进行检验、确认,确为企业责任时由企业组织技术人员对出现问题的工艺进行改进,并制定预防纠正措施,同时有目的的检查全部生产工艺,有效的预防再次出现质量问题。 2.纠正:
纠正对已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处理,适时处理不合格品,监审其是否能返修,是否能回用或必须报废,使物料能物尽其用,并节省不合格品的管理费用及储存空间, 3.原材料:
质量不符合规格的进料(含加工品,以下所称的进料,均含加工品在内)、半成品及成品且认为不能返修者,但不包括以下两项: a.进料检验时判定不合格的进料(应退货或特采)。
b.进料检验后发现的不合格的进料且责任属进料供应商的(应退货或交换良品) 4.监督审查:
由质量管理单位负责召集技术、生产、仓储等有关单位,组成监审小组负责监审。 5.原因分析:
不合格产品产生的原因集中在产品设计、工序管制、原材料采购等环节分析。
2
6.记录:
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以方便以后的品质追溯,以及为工厂品质改善提供原始资料。 7.处理原则:
处理不合格品必须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 (1)原因找不出不放过 (2)责任查不清不放过 (3)纠正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8.不合格品处理的程序:
(1)记录、标识、隔离
(2)预先处理:由质量检验员判定不合格的类别,然后决定提交哪一级处理
(3)做出结论,按规定权限,对不合格品做出结论(报废、返修、返工和超差使用)。 (4)处理结论的实施 9.不合格品的处理:
(1).纠正:针对发现的不合格之处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其达到一定的状态。
(2)返工:品质部将批准返工的不合格产品的评审报告交于各生产车间进行返工,使其达到正常的标准。
(3)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能达到顾客满意所进行的一定程度的再加工。
3
(4)报废:不能满足产品使用性能和工艺要求的产品、经过返修
或返工后仍不能满足相关要求的予以报废处理。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