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院所内部控制重点及解决措施
来源:六九路网
科学研究院所内部控制重点及解决措施 柴小莺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江苏・南京) 摘要:随着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颁布,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提上了议事 日程,科学研究院所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推动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治理的角度, 还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决算分析、绩效评价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将方挥更加 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析科学研究院所内部控制重点及解决措施、解决手段等入手,分析了科学研究 院所内部控制的重点以及解决措施和解决手段。 关键词:科研院所;内部控制;重点领域 2014年1月1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正 式实施,标志着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要求进一步明 确,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管理活动。实施《内控 规范》,有利于推动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 建设,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有利于 推进财政规范4L ̄I-学化信息化管理。因此,认真贯彻《内 控规范》,对于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业务行业,强化风险 管控、保障资金资产安全、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内控规范》共6章,总述了内控的总体要 求,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单位层面内部控制要求,业务 层面内部控制要求,评价与监督。科学研究院所作为行 政事业单位的一部分,内控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 一、科学研究院所内控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情况。科学研究院所预算管理分为二 方面,一方面是单位大的部门预算,二是项目预算。绝 大多数科学研究事业单位,都是全额拨款单位,但实质 上财政拨款补助是不到位的,大多数的资金来源取决于 事业收入,即自行创收部分。既然资金来源多样,也无 法保证预算的准确性,尤其有的科研院所的创收资金来 源于竞争激烈的市场或者财政的招投标项目。每年大 量的科学研究院所的预决算差异较大,主要是收入无法 把握。第二方面项目预算,很多项目预算的业务性很强, 财务人员除了把控间接费用额度之外,无法掌握项目的 实际情况,造成项目预算反复调整,或者无法实施到位。 (2)资产管理。科学研究院所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固 定资产设备列入资产外,土地房屋出租,尤其是专利、涉 及成果转化的无形资产,以及对外投资都是资产管理的 薄弱环节。目前的情况是不办理正常的投资或资产管 理手续,或者‘'Ye上车后办理”,更有甚者,私下转让专利 等无形资产,一部分人获利,造成部分国有资产流失。 (3)项目管理情况。科学研究院所其实质就是一 个个项目组成的。项目管理涉及项目的前期调研、项 目合同的签订、项目的实施、项目的经费管理、项目的 验收情况及相关成果提交,最终是项目档案的归档。 现在科学研究院所所谓的内控,重点强调收支管理的 内控,对项目管理的内控是不到位的。项目在实施过 程中,会遇到人员变动,项目中止,终止,暂停等各种情 况,项在基本没有单位可以详细全面反映一个项目完 整的工作流程及相关资料,造成领导对单位进行的项 目数不清,项目实施情况不清,项目暂停中止终止原因 不明,项目经费收支情况和项目实际开展情况是否匹 配不明。这些都是项目管理内控的薄弱环节,也是最 需要改进和调整的部分。 (4)合同管理情况。科学研究院所在合同管理上 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为:一是合同未实现归口管 理,很多单位都是部门各签各的,不提交到单位进行统 一汇总;二是合同签订极为草率,未明确合同应有的权 利义务;三是无人对合同的签订进行有效的监控及后 续履行情况的监控;四是没有对合同纠纷的应对机制。 虽然科学研究院所知识分子较多,文化层次较高,但很 多人法律意识淡漠,没有合同的法制概念。 二、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 视,认真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进 行统一协调,调整工作流程,解决以上几个突出的内控 问题,解决措施如下。 (1)预算控制。一是由单位主要领导负责,设立财务 部门、业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投资部门、人事管理部门 共同组成的预算编制小组,在保证单位基本预算的基础 上,对次年的项目由部门先行上报,再由预算小组进行逐 一审核和把关,并按照财政当年要求对预算进行细化,提 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在预算下达后在 单位内部进行指标分解,规范预算追加调整程序。三是 严格根据预算批复进行执行,并定期对各部门预算执行 情况进行通报,适时对预算执行进行分析,研究解决预算 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执行预算执行效率。四是每年决算 后与预算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原因,次年预算好进行重点 控制与调整。五是加强绩效管理,对项目预算完成执行 情况进行监督评价,这也是适应国家要求的政府综合财 报的要求,全面、清晰反映单位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 2015⑩磊 磊 务39 息,为开展政府信用评级、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改进政府 合同应当同时提交财会部门做为财务处理的依据。五 绩效监督考核、防范财政风险等提供支持。 是加强合同保密管理。六是加强合同纠纷管理,对产 (2)资产管理。一是建立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将所有 生纠纷的,向单位负责人进行报告,同时聘请合适的法 资产实施归口管理,明确资产使用人和保管责任人。二 律顾问,选择合适的诉讼方式进行解决。 是对外投资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报主管厅局 和财政部门审批过后录入资产管理系统,并将投资合同 三、科研单位加强内控的手段 科学研究院所内控管理的手段是管理会计信息化 和条款一并录入系统,以便加强投资项目的追踪管理,及 建设。作为单位内部精细化管理的手段,把管理的理念 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对外投资的价值变动和投资收益,以 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掌握单位各个业务层面的执行程 免国有资产遭受损失。三是将所有专利无形资产进行清 度,从而达到加强完善内控制度的执行,提高管理效能, 理,录入资产管理系统,并将专利有效年限也一并录入, 推进科学研究院所全面预算管理、项目管理、绩效评价 以便审核专利年费支付情况,并定期去知识产权局核实 能够更高效、顺畅地运行和开展,有助于实现会计和业 专利有无私下转让,以维护单位的切身利益。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应由单位内部的技术、 务的有机结合,达到单位目标的实现。很多软件公司设 目管理系统、财务系统、档案系统、人力薪酬系统,让整 (3)项目管理。一是建立与项目有关的审核机制, 计了全过程管理的ERP管理软件,涵盖了办公系统、项 财务、法律等相关人员或者委托具要相应资质的中介 个单位的所有运作都一目了然,便于内部风险的控制, 机构进行审核。二是对项目执行过程中所有发生调整 也有利于数据的集中与提取,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进 决策,变更的都应形成书面文件,与相关辅助资料归 一步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流程。建立ERP管理系统,形 档,录入项目管理系统,以便财务部门及时准确掌握项 成内部管理流程和内控制度,让单位每个人都能感受到 目进度,进行价款支付审核。三是做好项目档案的管 成本的发生与控制,让单位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在阳光 理工作,所有项目从立项、执行、验收的材料要一并进 下运作,公开透明,也有利于防止腐败的产生。 行收集、整理,进行归档和保管。 参考文献 1.王斌,张庆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务操作 2.财政部会计司.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讲座. (4)合同管理。一是设立岗位明确合同的授权审 复杂的合同应聘请外部专家参与,保证合同的有效性。 批和签署权限。二是加强合同订立的管理,对重要或 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三是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控,对合同履行过程中签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订补充合同、进行变更、解除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 3.李心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导读.大连出版 (责任编辑:王文龙) 行审查。四是加强合同登记管理,与单位经济相关的 社,2008. (接48页)工作,有效地杜绝盈余管理等短视行为促进 到企业设定的预算标准,并且预算责任人努力工作以 企业价值增加。 取得高额业绩,又同时能促进责任人自觉追求预算目 (2)以联合基数法确立薪酬方案。当企业业务庞 标的真实准确。 大,采取从向到上的预算编制模式时,为了诱使责任人 真实客观预计预算目标,可采取联合基数法设立薪酬。 四、结论 各类研究表明,预算管理是涉及企业全方位、全过 Jensen在总结成功了许多企业成功的预算管理经验后, 程和全体员工的综合性管理方法,具有很强的控制力、 概括出薪酬激励方案。即执行者确立预算目标的最低 约束力、激励力,因而对企业的业绩和效益是有贡献 和最高值,那么最高(预计目标的120%)和最低目标(预 的。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种方法,服从和服 算目标的80%)之间的区域就是对预算业绩的奖励区 务于企业的战略目标,选择得当的策略可使预算管理 域。通过对预算责任人“各报预算,加权平均;少报受 能够有效发挥作用,为企业的健康运行提供保障。 罚,多报不奖;超额有奖,欠收有罚”等做法,引入奖励 参考文献 和惩罚性薪酬,如果业绩考核未能达到最低要求,那么 1.COSO.企业风险管埋——整合框架(中译本).东 预算责任人只能取得基本的固定收入,如果达到了最 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低业绩要求之后,那么再按比例进行加成的奖励,并随 着各类预算目标完成程度的增长(不超过最高业绩)而 2。财政部.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2002 3许艳辉.上市公司预算控制研无天津工业大学,2010. 4.JensenM,Kevird,MurphyK.Performance Payand 增加,对于超出最高限外的预算目标完成率,则不进行 奖励,在这种模式下,预算目标与真实的可能达到的业 Top Management Incentiv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绩越趋近,预算责任人就能获得更多的报酬,通过这种 1990. 模式,可引导责任人准预报预算,并努力工作,力争达 (责任编辑:王文龙) 40口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