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六九路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广东省深圳市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3高一语文小题专练:过秦论(word解析版)

广东省深圳市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3高一语文小题专练:过秦论(word解析版)

来源:六九路网
过秦论

1.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铸以为金人十二

B.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C.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D.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2. 下列语句中加线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②北收要害之郡 ③有宁越……之属为之谋 ④齐明……乐毅之徒通其意 ⑤焚百家之言 ⑥沛公引兵之薛 ⑦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A.①②③/⑤⑦/④⑥ B.①③④/⑤⑦/②⑥ C.①②⑤/③⑦/④/⑥ D.①②④/③⑥/⑤⑦

3. 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例句: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A.铸以为金人十二 B.委命下吏

C.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D.不拘于时,学于余

4.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 ①不要依赖译文。②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其实,③肯动脑筋,④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⑤,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着译文也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⑥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B C D / 最好 一定 尽量 这 当然 也 / 如果 一旦 如果 因为 而且 / 并且 进而 那么 而且 因此 所以 也 就 / 仍 5.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淅淅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6. 下列词语中画线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黔首(qiān) B.阡陌(qiān) C.隳名城(huī) D.谪戍(zhé)

合从缔交(tì) 逡巡(qūn) 崤函(xiáo)

鞭笞(chī) 猗顿(yī)

瓮牖绳枢(yǒu) 赢粮景从(jǐng) 锄耰棘矜(qín) 良将劲弩(nǔ)

钩戟长铩(shā) 作难(nàn)

比权量力(liáng)

7. 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蒙故业,因遗策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百有余年矣

8. 下列各句中没有介词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B.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C.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D.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9. 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才能不及中人

10. 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履至尊而制六合

翻译:登上皇帝的位置而控制天下

翻译:据守华山以为常都东城,以黄河作为帝都的护城河

B.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C.赢粮而景从 D.流血漂橹

翻译: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 翻译:血流成河,可以漂浮船桨

1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本文借古喻今,过秦的目的是劝唐玄宗施行仁政,以防重蹈秦始皇因施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

B.文章前四段是叙述历史事实,记叙了秦的兴亡过程;第五段则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

C.本文先叙述史实,然后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避免了空泛的议论,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文章除运用排比、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之外,还运用了丰富的辞藻,铺排渲染,使文章酣畅流利,极富文采。 12. 名句默写。

(1)履至尊而制六合,_______________,威振四海。 (2)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_______________。 (3)蹑足行伍之间,_______________。 (4)斩木为兵,_______________。

(5)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_______________。

13. 《过秦论》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最后指出“仁义不施

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请结合这一主旨,为下面对联写出下联。 上联:攻守已变不思变,江山焉能自保 下联:

14. 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四个关键词。

引力全称万有引力,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加速靠近的趋势,简单说就是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视野里,引力等价于弯曲的时空。而引力波就是在弯曲的时空这个大背景下,当发生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导致的扰动时,由此产生的波动如波纹一样向外传播的现象。

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但近百年来,科学家们并未找到证明它存在的直接证据。华盛顿当地时间2016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实验组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直接观测到了由两颗恒星级黑洞13亿年前并合产生的引力波。这是科学史上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

引力波的发现对普通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科学家们表示,一个新的重大科学发现,总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发展。18世纪描述电磁波的麦克斯韦理论确认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但是现在不管是电视机还是移动电话,都与电磁现象有关。 参考答案 1. 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关联词语。考查虚词的使用属于近几年来新课标卷都没有涉及过的考点。可能是绝大多数考生复习的盲点,大概会令人错愕。要分析句间的关系和前后关联词的搭配。第二处是针对前一处而言的,故使用指示代词“这”。第三处是表示假设,第四处和第三处构成递进关系,第五处与第三处的“如果”搭配使用的关联词是“那么”。依据这样的方式分析即可。 2. 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内容,解答此题,首先要根据平时所学,准确理解各选项中的诗(词)句的语境,然后再同选项的表述进行比较。D项,此项错误在于,选项中所引的词句是南唐后主李煜所写的透露出绵绵不尽的故土情思的婉转凄苦的哀歌,表达的是凄苦之情,不是如该选项所说的“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3. C

【解析】A项,“缔”读dì;B项,“景”读yǐng;D项,“量”读liàng。 4. 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通假字。B项,“景”通“影”;C项,“从”通“纵”;D项,“有”通“又”。 5. C

【解析】C项,省略代词“之”,以(之)为桂林、象郡;其他三项省略介词“于”。 6. A

【解析】恐惧:古今意义都是“害怕”。B项,古义: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C项,古义:崤山以东,指东方诸国;今义:山东省。D项,古义:平常的人;今义: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的见证人。 7. D

【解析】橹,指盾牌。 8. A

【解析】本文作者贾谊是汉代人,过秦的目的是劝汉文帝施行仁政。

9. (1)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3)而倔起阡陌之中 (4)

揭竿为旗 (5)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10.

C

【解析】C项,“以为”意为认为。其他均为“把……作为”。 11.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①②⑤结构助词,译为“的”,③⑦人称代词,④指示代词,译为“这些”,⑥动词,到,去。 12.

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的判断能力。 例句和D项都是被动句。 13. 14.

仁义该施未曾施,王朝果真瓦解

引力波 首次(或“美国”) 发现 影响(或“意义”)

【解析】这是一道提取关键词型压缩语段题。这种题型和普通的压缩语段有所不同,但方法大同小异。先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最终,压缩到词而不是句。本题同时还有逻辑方面的要求,也就是一个合理的次序。本题划分层次后,

分别概括。注意每个长句子的主语及特点。第一节主要讲引力波,第二节为美国首次发现,第三节主要讲引力波的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69lv.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