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喜欢讲水,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道家看来水最接近道的本质,清净无为,但又无所不为。它养育万物,但不求任何回报,哺育万物,但不强为主宰,任凭万物自由的生长。它总是处于低谷,但正是由于它处下,能容纳万物,才汇聚了江海。它是人类生命的摇篮,也是滋养万物的根源。
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到水,并阐述了它的内涵。他把水的品性看成是人生最高境界的善行。人的生存离不开水,人生的为人处事也离不开水的品质。现从以下七点水的品性阐述人生的哲理。 第一、居善地。
水总是喜欢处在低谷的地方,不与万物纷争。但它宽广的胸怀却容纳了万物,它的大度吸引了江河,汇成了大海。正是由于它居下,能容纳万物,才彰显了它宽广的胸怀。人生也是如此,我们要学会包容、宽容,要具有一种大度的思想。只有容纳别人、包容别人才能成就自己。 第二、心善渊
人的内心要像深潭一样清澈平静,不受外界的干扰。清净方能为天下正。只有摆平了自己的心态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估量,就不会在意一时的得失。其实得与失无时不在,互相依存,只是看我们怎么衡量这个结果。只有心放平了才能真正的认识到得与失的内涵。得是失的开始,失是得的结束。
第三、与善仁
水的本质至柔、至美。我们做人也要像水一样仁慈柔和。真正的爱,是发自内心的,付出不求回报。就像水一样,滋养万物但从不奢求任何回报。这是一种大爱的体现。不需要刻意去表现,对谁都是一样仁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第四、言善信
水的潮涨潮落如期而至,它体现了诚信。人生中交往也要像水一样真诚,信誉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石。如果失去了信誉,也就失去了信任,失去了朋友,注定人生的失败。所以为人处事一定要坚守承诺,心口如一。承诺别人,也等于承诺自己。
第五、政善治
水的本质清澈、透明,它无颜无味,无欲无求,体现了公正、廉洁的作风。在从政方面要像水一样清明、透彻、公平、公正,干干净净,本本分分的为国家和人民做事。善于为政,善于治理。对己要清政、廉洁,对不法分子要严治严惩。 第六、事善能
水至柔至清,能屈能伸,遇方成方,遇圆成圆。方圆刻画了规矩也刻画了人生。一个人若只能方不能圆,必然会经常碰壁,一事无成。相反如果一个人只有
圆没有方,智多机巧,却又是没有主见的墙头草。方圆有至才是智慧与通达的成功之道。
第七、动善时
水因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水遇热变成蒸汽挥发,遇冷凝固成冰,在不同时机表现不同的形态。为人处事应学习水因机而动的艺术,刚柔并进,在适合的时机做适合的事情。如果你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那么它的结果是正确的,如果你在正确的时间做了不正确的事情,或是在不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那样的结果都会是错误的。要随机而行,适可而止。只有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适应社会、适应市场才能赢得上峰。
文/蓝色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