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在艺术文化情境中陶冶情操-2019年精选文档

来源:六九路网
在艺术文化情境中陶冶情操

音乐学院或学校是艺术情境充盈的专业院校, 在这种情境中 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的身心应该是愉悦的,然而,人满为

患的就业分配现状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学生 感到前途渺茫,导致学习缺乏动力,大部分学生的心态是做一天 和尚撞一天钟,浑浑噩噩度日子。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

积极性,音乐院校应该立足课堂教育教学改革, 在提高自身教学 素养与教学能力的同时,努力发掘音乐艺术文化积淀, 让学生在 艺术文化情境中陶冶情操,实现“人”的发展。

、了解、感知艺术文化的历程,树立自豪感

每个音乐学院或学校都有办学历史。让学生充分认知学校的 办学过程和历史,了解学校的历史和过去的荣誉以及学院的文 化,树立学生对本院校的热爱以及作为本院学生的自豪感和归属 感。比如,在学生入学后,就开始让学生了解,什么时间成立的 学院,在过去的时间里学生、老师在专业上取得的成就,在国内 或国际的专业比赛中的获奖情况等。 上海音乐学院就是一个非常 好的例子,因为它本身的知名度,在读或已毕业的学生就非常有 学院归属感和自豪感,作为该学院众多优秀学生中的一员, 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也自然喷发。 这一切形成了学院的文化, 赢得了学 院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经常让学生了解学校 的艺术文化历程,促进学生自豪感的树立。

二、创建艺术文化情境,感受声乐艺术之美

应该十分重视声乐文化艺术的熏陶,传输给学生美的理念, 进而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一)创设乐曲优美旋律情境,诱发声乐艺术兴趣。在声乐 教学中,教师应该非常重视选择旋律优美的乐曲, 通过“音响播 放乐曲间接感知优美的旋律、钢琴弹奏乐曲直接体验优美旋律、

教师范唱歌曲感受优美旋律”等习前三部曲, 激发了学生爱音乐 的情怀。在学生跃跃欲试的时刻,让学生练唱,自主参与到学习

中,通过反复的听、唱、演来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

力,从而诱发他们自然而然地喜欢声乐课、喜欢声乐艺术。

(二)创设母语教育情境,感受声乐艺术魅力。著名符号哲 学家卡西尔说:在某种意义上,言语活动决定了我们所有其他的 活动。我们的知觉、直观和概念都是我们母语的语词和言语形式 结合在一起的,要解除语词与事物间的这种联结是极为艰难的。

但是,当我们领悟了歌词的神韵时我们总会有这样的感觉,

似乎

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有着它自己的理智结构的世界。 这就 像在异国进行一次重大发现的远航,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 以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我们自己的母语。

在教学外国作品时,应该总是先让学生用母语理解作品语词 的内涵,从中领悟歌词的神韵。通过对著名作品中包含的声乐语 言的领悟,提升学生对声乐艺术的感受力、欣赏力,启迪他们潜 在的艺术心智,体验声乐语言艺术的魅力。

(三)创设声乐艺术实践机会,体验丰富的文化生活。应该 通过创建声乐合唱团、舞蹈团、独唱团等多个艺术团队,定期开 展学生艺术展示活动。充分发挥自我艺术天赋,丰富了精神生活, 智力和情感也得到了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参与声乐文化的创建,培养责任意识

(一)激发创作欲望,感受声乐艺术的神圣。把艺术文化教 育作为突破口和载体,通过艺术文化的熏陶,学生渐渐提高了审 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出现了创作的激情。尽可能让学生直接参与

艺术文化的创建活动,各文艺团队的学生自编、自唱、自演,积 极参加各类声乐艺术比赛, 在编排作品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 声乐艺术的神圣。

(二)建立创作评价机制,树立责任意识。为学生建立比较

具体的评价内容,以奖励为目的,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弓I发 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自信心、责 任心、成熟感不断增强。

四、塑造教师艺术形象,美化学生优秀品格

(一)丰富知识涵养,积淀美。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全球一

体化,任何一门学科必须着眼未来,着眼全球,着眼自己的文化 传统,才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音乐学科的发展面临同样的问题。

音乐课程的改革和实施需要每一个音乐教师具备新的思维、 知识结新的 构,新的思维不再仅局限于传统模式,更强调多层、多元 复合的结构模式,创新的知识性结构。

从各门艺术学科来看,音乐学科的综合性相对比较强, 它包 括了历史、地理、舞蹈、律动、文学和歌唱等多门艺术学科知识 和技能。一个具有专业称职的音乐教师,应该博览群书,增加自 己各方面的知识和艺术修养。学习政治、文学、历史和有关音乐 的其他门类学科,能使教师对音乐有更深更广的理解能力和阐述 能力。不能只局限于对教学大纲的研究,涉及的艺术范围越广, 在课堂中,教师的满腹经纶如多元的活水, 能激活声乐中蕴含的 艺术生命力。

(二)提高教学能力,酝酿美。上面已经提到,音乐是一门

综合性比较强的艺术学科,音乐教育更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艺术教 育学科,音乐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法,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只有通过研究这些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能力。

什么是能力?从心理学理论分析, 能力,就是人们顺利完成 某个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而能力总是和实践活动紧密联系的。 毋庸置疑,教师的音乐能力包括音乐理解能力、音乐表达能力、 音乐感染能力和其他影响音乐教育教学效果的素养。

因此,音乐

课程的改革要求音乐教师有更高的音乐能力,更广的艺术修养,

以及创新和研究的能力。 叔本华说:“读书是走别人的 思想路线,而创作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 只有经过自己的思想 路线,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变为自己的东西。”具备

创新能力的音乐教师也会有更深的分析研究能力, 性特征有更深的感受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对音乐作品的 个

音乐教师在学生面前还应表现出很强的研究和创作能力。 仅在音乐技能上要非常娴熟, 还要懂得很多的音乐历史、 识,具备写作教案、 教学随想、 论文写作, 以及学科研究等能力。

音乐知

音乐教师要从心底深处去感应、领悟和阐释教学生活和人 生。音乐教育科研非常艰难,是每个音乐教师历练自己的过程。

在教材的选择和应用上,针对不同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 在 课堂上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演示音乐表达能力、审美能力、感 受能力、感染能力 ; 在课堂组织中,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教 师互动 ; 在课后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在原来的教学经验 中迸发创新思维。 各种能力的完善结合才能使音乐教师高效完成 声乐课程任务。在学生的眼里,音乐教师就像一只勤劳的蜜蜂, 默默酝酿着甜美。

三)掌握声乐专业知识,传递美。一个称职的声乐教师,

不仅应具备基本的音乐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 也应该具 备各种艺术文化知识,熟读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中 史,以及其他

外文学 的音乐理论等, 这是评价一个音乐教师功底如何的 基本标

准,不过要强调的是音乐教师要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些知 识和理论,而不是机械地复制。在课堂上,声乐教师应该表现出 较强的歌唱能力, 无论什么歌曲, 声乐教师的演唱应具备相当高 的专业水准,应是字正腔圆,优美动听,声情并茂 ; 与音乐理论 学科的教师相比, 声乐教师还应该是钢琴弹奏家, 要有过硬的弹 功,为声乐作品的演唱渲染足够的艺术气氛。 声乐教师还要出口

成章,名篇佳段不离口,名曲名调不离口,准确传达专业知识, 让学生在愉悦之中接受音乐的熏陶,

从而培养声乐演唱能力。 学

生们在仰慕教师艺术技能和知识的同时, 主动学唱,跃跃欲试与 老师比高低,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艺术情感自然而然地得到激 发。教师若有学者的风范,学生就会如飞蝶恋花般地崇拜老师, 崇拜知识。

(四)积淀人格素养,赢得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音乐

艺术的教育目的,是净化人的灵魂,揭示人性美、自然美,并表 达美。学生在知识的成长时期,也是个性美、思想美、灵魂美的 成长时期,在这个时间内,音乐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塑造。美 的知识传播和表达美感受美的能力培育,是一个人成长中至关重

要的。教师的人格也是进行教育的“基石”, 教师要具备高尚的 人格魅力。音乐教师的人格内涵除了丰富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应具备公正、宽容和爱的人格魅力。启发、引导学生内心丰富的 感性世界,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自身人格发展中的能力、智慧, 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专业学习, 发挥理智的最大潜能。让学生在 美丽、谐和、舒适、友爱的氛围中体验成功。

老师的言行是学生的榜样, 我在跟学生上课时,很注意语言 的分析,以柔美、甜润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教师得体大方的衣

着打扮对大学生审美观的影响也是极大的。 在生活 中,我非常重 视自身形象的塑造,始终坚持以大方脱俗、高雅清新的仪表出现 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目之所及,赏心悦目,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 的同时,感受到生活的美。

教师的严以律己、宽待他人的人格更为学生的成长打下了烙

印,不管是课堂言行,还是日常行为,我们都应该自律,要以教 师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信赖。 在我们的努力下,学院形成了一 道亮丽的风景。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怎能不感到美在其中, 乐在其中。学生艺术情操的陶冶和提升也便水到渠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