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杭客运专线NHZQ-4标(DK229+936.12~DK250+97)
桥面附属
桥面系遮板施工
作 业 指 导 书
中铁二十四局宁杭客运专线
桥面附属仁和预制构件场
二0一0年六月二十八日
- 1 -
1、适用范围
适用于NHZQ-4标段桥面系遮板预制安装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等验收标准、技术指南,仔细阅读审核设计技术交底文件、轨道板施工图纸,掌握轨道板预制施工工艺参数。结合设计参数选择施工机械,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及应急预案。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机械操作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收集各种技术数据,为技术方案、施工工艺、机械选择提供依据。修建生产生活设施,根据施工方案配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试验人员、安全人员、施工机械、试验仪器等人员设备。
3、技术要求
3.1所有原材料及预埋件应有合格证明书和复验报告单,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3.2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合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保证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
3.3在大规模生产前,进行试制,确定各项技术参数,检验施工效果,确定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工序 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
钢筋笼制作安装检测
4.2遮板工艺流程
- 2 -
遮板施工混凝土施工模具安装及调整 混凝土养护
钢筋笼加工 脱模
成品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按规划设计建设遮板生产线、混凝土工程机械设备、金属加工机械、动力机械、运输机械、预应力设备、试验及测量检测设备等机械设备等。
技术准备:对机械设备、模具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全部符合相关要求。对进场的原材料、预埋件等进行验收检测。技术、质检人员、作业人员加强对工艺及质量标准的学习,并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5.2模具安装
将模型在厂房内进行装配,安装完毕后根据设计图纸核对组装模型尺
- 3 -
寸。组装好后将模型指定区域。
5.3钢筋网片加工 5.3.1钢筋交叉处处理
遮板内钢筋Ф12mm螺纹钢筋及¢8热轧钢筋组成。钢筋笼纵横向交叉点采用电焊焊接。
5.3.2钢筋笼制作
制作钢筋笼时,先将Ф12纵向钢筋准确安放在胎具定位槽内,再根据钢筋胎具上的定位槽口,放置¢8横向钢筋后,交叉处采用电焊焊接牢固。
5.3.3钢筋笼入模及塑料垫块的安装
将钢筋笼放入遮板模型中,放入塑料垫块,确保混凝土的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图纸。
5.4混凝土浇筑 5.4.1混凝土浇筑
桥上遮板混凝土浇注时,先放入钢筋笼及预埋U型螺栓、钢板,预埋U型螺栓外露部分长度控制35mm±3mm,U型螺栓必须提到最高点后在拧紧,用2个定位条挂钩吊起所有外露钢筋,检查钢筋间距100±3mm,混凝土的保护成厚度控制在35mm±3mm。确定无误后浇注混凝土,混凝土用手动振动棒振动,:振动为表面浮浆,没有气泡后停止振动,如果欠振会造成混凝土表面不实,过振则会导致混凝土浆上泛,表面无浆而麻面。 (2)遮板混凝土的养护:
遮板预制完成后,混凝土采用蒸汽养护,加热升温幅度控制在5℃/小时以内,升温时间在4小时,恒温温度控制在26℃-30℃时间8小时,降温幅度控制在5℃/小时以内,降温时间控制在4小时,遮板蒸汽养护时间控制16小时。
5.4.3遮板脱模
(1)遮板脱模时,先拆预埋件前面的侧板,在拆盖板,用叉车吊起遮
- 4 -
板,起吊高度控制在50mm-120mm,用橡胶锤或木锤轻轻向下敲打模型四周。模型脱落后,把遮板吊入产品存放区进行后期养护。
5.4.4模具清理及脱模油喷涂
为保证遮板混凝土外观质量、强度和耐久性,在混凝土灌筑入模前,必须将模具清理干净,并喷涂脱模剂:
(1)遮板脱模后,把模型放入专用清洗池内浸泡3-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用毛巾擦干,放入模型堆码场。
5.5遮板存放
遮板板从模板中取出时前期强度相对较弱,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发生在头几天,因此,错误的存放会使轨道板发生隆起和弯曲变形。
在半成品库中,用木方垫在遮板下面,垫块要上下对齐,堆码高度不能超过三层,防止板内产生附加应力引起变形超过允许范围。
5.6成品板存放 6、劳动力组织
6.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6.2施工人员根据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按一个检验批范围需配备以下人员。
人员配备表
负责人(架子队长) 技术主管 专职安全员 工班长 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 钢筋工、机械工、普工 7.材料要求
主要原材料及配件的技术要求
所有原材料及预埋件应有合格证明书和复验报告单,不合格者不得使
1人 1人 2人 8人 15人 60人
- 5 -
用。
7.1水泥
水泥主要技术要求见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项目 比表面积 初凝时间 2d 标准胶砂抗压强度 28d 氯离子的含量 碱含量 三氧化硫含量 单位 m2/kg min MPa MPa % % % 技术指标 550—630 90—180 >38 >52.5 <0.06 <0.6 <3.0 其它技术要求符合GBl75的规定。 7.2碎石
采用粒径5~10mm的碎石,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项目 密度 吸水率 岩石抗压强度 针片状颗粒含量 抗冻性 颗粒级配 单位 kg3/m % MPa % / / 技术指标 2500—2900 <2.0 >110 <15 抗冻等级为F1 筛上粒:小于10%;筛下粒:小于15%且0.063mm以下的细骨料含量小于1.5% 粗骨料应分级储存、分级运输、分级计量。
其它技术指标应符合《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中的规定。
7.3细骨料 序号 1 2 3 4 5 6 项目 粒径 细度模数 吸水率 针片状颗粒含量 氯离子的含量 颗粒级配 单位 mm / % % % / 技术指标 0—5 2.3—3.0 <2.0 <0.25 <0.04 0.063mm以下的微小颗粒含量小于3.0% 其它技术指标应符合《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中的规定。
7.4减水剂
- 6 -
技术指标应符合《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中的规定。 7.5水
应采用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中的规定。
7.6矿物掺合料 序号 1 2 3 4 5 6 7 8 项目 氯离子含量 烧失量 SO3含量 含水率 需水量比 游离氧化钙含量 MgO含量 活性指数 单位 % % % % % % % %(1d) %(28d) 技术指标 ≤0.02 ≤4.0 ≤3.0 ≤1.0 ≤105 ≤1.0 ≤14 ≥125 ≥110 7.7钢筋
φ10钢筋(Q235)和φ8钢筋(Q235)的技术指标应符合GB1499的规定。
7.8螺纹钢筋
Φ12螺纹钢筋(HRB335)的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主要力学性能
序号 1 2 3 项目 抗拉强度 屈服强度 断裂伸长率 单位 MPa MPa % 技术指标 >525 >335 ≥17 7.10预埋件
a.预埋钢板采用Q235,规格为10×130×240mm,技术要求应符合GB700的有关规定。
b.预埋U型螺栓采用Q235,加工尺寸符合设计图纸,外露部分采用《铁路钢桥保护涂装体系》TB/1527-2004第Ⅴ套涂装体系进行防腐处理。
7.12模具
塑料模型制造应符合模板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 7 -
应能保证遮板各部形状、尺寸及预埋件的准确位置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项目 四边跷曲 框架 四边旁弯 整体扭曲 定位孔之间距离 侧板 平面度 垂直度 标准值(mm) 允许偏差(mm) 730 500 200 180 500 200 ±1.0 ±1.0 ±1.0 ±0.1 ±2 ±0.3 8.设备机具配置
轨道板场机械设备包括起重机械设备、混凝土工程机械设备、金属加工机械、动力机械、运输机械、预应力设备、试验及测量检测设备等。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机械设备 名称 强制型搅拌机 配料机 液压调直切断机 装载机 叉车 叉车 空压机 水泥仓 螺旋输送机 翻斗车 规格及型号 JS750A型 HPD1200型 HXGT4-12型 YC4D95Z-T11 CPC20HB CPC30HB HFS-50120 80T LSY200 490BPG 数量 2 2 1 1 2 1 2 4 2 1 技术状况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进场日期 使用工点 备注 2010.01.25 嘉兴预制点 2010.01.25 嘉兴预制点 2010.01.20 嘉兴预制点 2010.01.23 嘉兴预制点 2010.01.16 嘉兴预制点 2010.01.20 嘉兴预制点 2010.01.20 嘉兴预制点 2010.01.23 嘉兴预制点 2010.01.23 嘉兴预制点 2010.01.17 嘉兴预制点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质量控制
9.1.1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钢模。模板应保证遮板各部形状、尺寸及预埋件的准确位置。模板的外观、尺寸、平整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9.1.2普通钢筋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种钢筋下料、加工、偏差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焊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9.1.3混凝土拌制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进行原材料称量,材料计量
- 8 -
误差应符合验标规定。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9.1.4半成品的存放应符合技术条件要求。 9.2质量检验
9.2.1模板尺寸的允许偏差满足规范要求。 检验数量:全部检测。 检验方法:测量。
9.2.2普通钢筋的下料、加工、安装位置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全部检测。 检验方法:测量。
9.2.3混凝土原材料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检验数量:根据《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规定的数量检测。
检验方法:根据《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
9.2.4混凝土的强度、弹性模量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每班(每100m3混凝土)至少各一组同条件养护试验脱模抗压强度、弹性模量试验,各一组28d或56d同条件养护转标准养护试件抗压强度、弹性模量试验,一组28d或56d标准养护时间弹性模量试验。
检验方法:规范规定的试验方法。
9.2.5遮板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2遮板的外观质量要求
项 目 空 洞 不满足上述要求 凸或凹下(包括错位)≤4mm/m 平 整 不满足上述要求 钢尺、深度尺检测 不合格 质 量 指 标 深度≤3mm,长度≤10mm 钢尺、深度尺检测 不合格 合格 检验方法 处理原则 合格
- 9 -
深度≤3mm,长度≤10mm, 2不多于10个/m 蜂窝麻面 深度>3mm,且<8mm; 长度>10mm,且<20mm 深度≥8mm;长度≥20mm 深度≤10mm,长度≤10mm 硬伤掉角 不满足上述要求 不允许出现表面裂缝 表面裂纹 有表面裂缝 10~20倍刻度放大镜量测 20倍放大镜检测 钢尺、深度尺检测 钢尺、深度尺检测 合格 修补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要求
10.1.1 施工现场的布置符合防火、防雷电等安全规定及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办公用房、仓库、材料堆放场、停车场、修理场等按批准的总平面布置图进行布置。特别指出的是注意对模具底部、磨床、搅拌站的接地装置必须按照相关规范规定进行安装。
10.1.2现场道路平整、坚实、保持畅通,危险地点悬挂按照《安全色》和《安全标志》规定的标牌,施工现场设置大幅安全宣传标语。
10.1.3现场的生产、生活区要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器材,消防器材有专人管理不得乱拿乱支。组成一个由15~20人的义务消防队,所有施工人员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10.1.4对于易燃易爆的材料除专门妥善保管外,还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所有施工人员都熟悉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不将任何种类的爆炸物给予、易货或以其它方式转让给任何其他人,或允许、容忍上述行为。
10.1.5操作人员上岗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施工负责人和安全检查人员随时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情况,不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的人员不得上岗。
- 10 -
10.1.6室内不得堆放易燃品;施工现场禁止吸烟;现场的易燃杂物,应随时清理,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或其近旁堆放。
10.2环保要求
10.2.1认真作好施工场地规划和安排,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布置,现场悬挂宣传标志,营造良好施工氛围。设施设备按现场布置图规定设置堆放,并随施工不同阶段进行场地布置和调整。
10.2.2施工区内道路通畅、平坦、整洁,不乱堆乱放,无散落物;构造物周围应浇筑散水坡,四周保持清洁;场地平整不积水,无散落的杂物及散物;场地排水成系统,并畅通不堵。施工废料集中堆放,及时处理。
10.2.3班组必须做好操作后场地清理,随作随清,物尽其用。在施工作业中,应有防止尘土飞扬、混凝土洒漏、车辆沾带泥土运行等措施。有考核制度,定期检查评分考核,成绩上牌公布。
10.2.4砂石分类堆放成方,堆放整齐。各种钢筋原材料分类,堆放整齐有序,并有明显标识或周围设隔挡存放。
10.2.5施工模具,机械设备,分类分规格,集中存放,并根据使用情况及时对其进行清洗。
10.2.6施工过程中尽量不破坏原有地表、地貌和原有景观,注意保护地下管线,施工前必须详细查看图纸和与有关部门联系,调查清楚地下各种管线位置,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以求妥善解决。
10.2.7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提高管理人员、职工的环保意识和公民责任意识。
10.2.8定期进行检查评比,奖优罚劣。并服从当地环保部门的监督和指挥。
10.2.9临时设施布置合理、有序,尽量减少临时用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施工便道、临时房屋、混凝土拌和站的修建,布局合理,尽量少占用地,并注意搅拌站区域的排水工作,防止造成道路污染。
10.2.10施工中的建筑、生活垃圾、车辆机械油污、生活污水事先合理规划排放处理地点,避免污染当地水源与环境。施工场地的废弃物,集中
- 11 -
堆放,及时清运,使施工现场井然有序,做到文明施工。施工驻地的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及时处理。生活污水设污水池,经沉淀且符合排放标准后排放。
10.2.11落实施工排水措施,清理和疏通作业区域内原有的排水和灌溉系统,并在施工征地红线内缘挖排水沟,确保施工场地内排水畅通、无积水,邻近场房区域不受影响。
10.2.12场区内及便道经常洒水,以免扬尘污染,影响人员日常设生活。 10.2.13解决好施工期间对当地交通产生的影响。和交通及有关部门建立多方联系,做好交通疏解工作,保证车辆正常通行。
10.2.14组织好材料场外运输,防止带来交通公害。根据各条道路的车流量,拟定好运输线路,并遵守当地有关规定。
- 1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