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注释、翻译、默写、阅读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

来源:六九路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

班级: 姓名:

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①【三里之城】

②【环】

③【池】

④【兵革】 【兵】, 【革】,

⑤【委而去之】 【委】, 【去】,

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⑦【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⑧【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⑨【得道】

1

⑩【至】

⑪【亲戚 】

⑫【畔】

⑬【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3、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2

5、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8、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三 、理解性默写: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

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 。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 。

3、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

4、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

3

亲离,正应了孟子那句话: 。

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6、“战必胜”的条件是: 。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列子·说符》)

【习题】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亡一羊何追者之众 亡:丢失

B.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反:同“返”,返回

C.既反,问:“获羊乎?” 既:既然

4

D.杨子戚然变容 戚然:忧伤的样子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杨子之邻人亡羊

A.何陋之有(《陋室铭》)

B.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C.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D.久之,目似瞑(《狼》)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门人怪之”的“怪”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吾妻之美.

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B.心乐.

之(《小石潭记》) C.故人不独亲.

其亲(《大道之行也》) D.必先苦.

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5

A.杨子的邻居率领他的朋友去找羊,还请杨子的童仆一起去追赶。

B.杨子认为丢了一只羊没有必要那么多人去追。

C.因为有很多岔路,所以最后还是没有找到丢失的羊。

D.杨子的学生最终在杨子那里得到了答案。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2)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参 考 答 案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①【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②【环】围。

6

③【池】护城河。

④【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⑤【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⑦【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⑧【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⑨【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⑩【至】极点。

⑪【亲戚 】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⑫【畔】同“叛”,背叛。

⑬【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翻译: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3、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4、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翻译: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5、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译: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翻译: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8

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翻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8、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三、理解性默写: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

3、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那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战必胜”的条件是:“得道者多助”。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

9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列子·说符》)

【注释】1.杨子:对杨朱的尊称。杨朱,战国时哲学家。2.反:(通假字)通“返”,返回。3.亡:丢失。4.既……又……: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既:不久5.率:率领,带领。6.党:旧时指亲族,现指:朋友,有交情的人。7.竖:僮仆(童仆) 8.歧:岔路,小道。9.奚:(疑问代词)怎么。这里指为什么。10.(吾不知所)之:到……去。11.所以:表示原因的虚词。12.反:通“返”,返回,回来,返还。13.戚然:忧伤的样子。然:……的样子。14.移时:多时,一段时间。15.竟日:终日,整天。16.既:已经。17. 损:减少。18.众:众多。19.奚:哪里。20.焉:语气词。21.怪:对 感到奇怪。22.既反:已经回去。23.命:教导,告知。24.获:找到,得到。

【翻译】杨朱邻居的羊跑了,于是率领与他(邻居)有交情的人,还请杨朱的小僮一起追赶。杨朱说:“呵!丢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岔路很多。”不久回来了,杨朱问:“找到羊了吗?”邻居说:“弄丢了。”杨子问:“怎么会逃跑呢?”邻居说:“岔路之中还有岔路,我不知道我该到哪里去了,所以就返回了。”

杨朱(听了邻居说的这番话)脸色变得很忧伤,很长时间不说话,整天没有笑容。杨子的门徒都觉得有点奇怪,因此不解地问:“羊并不是什么值钱的牲畜,而且又不是先生的,您这样闷闷不乐不说话,究竟是为什么呢?”杨子不回答,他的门徒也不知道他要教导什么。

10

【习题】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亡一羊何追者之众 亡:丢失

B.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反:同“返”,返回

C.既反,问:“获羊乎?” 既:既然

D.杨子戚然变容 戚然:忧伤的样子

【解析】C已经。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杨子之邻人亡羊

A.何陋之有(《陋室铭》)

B.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C.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D.久之,目似瞑(《狼》)

11

C )

【解析】例句是助词,的。A宾语前置的标志。B代词,指马。C助词,的。D补足音节。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门人怪之”的“怪”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D )

A.吾妻之美.

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B.心乐.

之(《小石潭记》) C.故人不独亲.

其亲(《大道之行也》) D.必先苦.

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析】例句是意动用法,以……为怪。A意动用法,认为……美。意动用法,以……为亲。D使动用法,使……苦。

4.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杨子的邻居率领他的朋友去找羊,还请杨子的童仆一起去追赶。

B.杨子认为丢了一只羊没有必要那么多人去追。

C.因为有很多岔路,所以最后还是没有找到丢失的羊。

D.杨子的学生最终在杨子那里得到了答案。

12

意动用法,以……为乐。CB

【解析】D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翻译:岔路之中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往哪边去追,所以就回来了。

(2)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翻译:杨子的脸色变得很忧郁,不说话有两个小时,没有笑容一整天。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