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极好的资料 解放前上海的保险公司 华资保险公司

来源:六九路网


第一节 华资保险公司

一、1865~1911年的上海华资保险公司 1.概况

清同治四年(1865年),华商首创上海义和公司保险行。光绪元年(1875年)成立保险招商局。至宣统三年(1911年)止,上海先后有华商保险公司33家,其中在上海创立总公司的有22家,占总数的67%;总公司在香港创立设上海分公司的9家,占27%;总公司在新加坡和小吕宋创办设上海分公司各1家,占6%。按其资本性质全属民营公司,按经营险别分:水火险19家,占57.6%;专营水险3家,占9.1%;专营火险6家,占18.2%;专营人寿保险4家,占12.1%;兼营水火险和人寿险的1家,占3%;其中大都因缺乏专业技术或不善经营,又受外商保险抑制等原因而先后宣告歇业。

上海华资保险公司一览表 成立或 进沪年份 1865 1875 1876 1877 1878 1880 1882 1882 1886 1894 1899 1901 1904 1905 1905 1905 1905 1905 上海义和公司保险行 保险招商局 仁和水险公司 安泰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 济和水火保险公司 常安保险公司 上海火烛保险公司 万安保险公司 仁济和水火保险公司 福安水火人寿保险公司 宜安水火保险上海分公司 协安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 源安洋面火烛保险上海分公司 上海华兴保险公司 华通保险公司 中国合众水火保险上海分公司 同益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 万丰保险公司 公司名称 总部 所在地 上海 上海 上海 香港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香港 香港 香港 香港 上海 上海 香港 香港 上海 水险 水险船壳险 水险 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火险 水火险 首董唐廷植,总经理李秋坪,四马路21号 香港注册 经营险别 附注 水火、船舶险 水火、人寿险 香港注册,上海设分公司 水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香港注册 火险、汽车险 水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民国11年(1922)8月31日退出公会停业 又名香港小吕宋源盛汇1906 源盛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 香港 水火险 理营业水火保险有限公司 1906 华安水火保险公司 上海 水火、船舶险 1906 1907 华成经保火险公司 华安人寿保险公司 上海 上海 新加坡 小吕宋 上海 香港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火险、汽车险 人寿险 1912年委托华安合群保寿公司清理停业 系侨商创办,资本叻币200万元 小吕宋(今菲律宾)注册,水火险 法大马路(今金陵东路)三德里3号 水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火险 火险 火险 人寿险 人寿险 人寿险 总理张石君,九江路6号 又说“允康” 香港注册,中外合资 上海五马路14号 1907 四海通银行保险上海代理处 水火险 1908 小吕宋益同仁保险公司沪局 1908 1908 1908 1908 1908 1909 1909 1909 1909 中国信益保险公司 恒安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 普华保险公司 恒盛保险公司 汇通保险公司 同安保险公司 上海永康人寿保险公司 上海永宁人寿保险公司 上海延年人寿保险公司 2.机构

上海义和公司保险行 清同治四年(1865年)5月25日创立。设在与怡和洋行有密切关系的华商德盛号内。在《上海新报》刊登开张启事。义和公司保险行是中国第一家民办的保险机构,其创办开始打破外商保险公司独占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为以后民族保险业的兴起开辟了先河。为维护民族尊严,便利华商投保,即在保险单上采用一面汉字,一面英文,创保险业的先例。从其开业启事看,当时仅承保货物运输险,尚未开办其他各种保险业务。至于义和公司保险行的资本金额、业务活动等情况的资料迄未发现,因而对其创办后的作用和影响,何时停办,均亦无从查考。

保险招商局 光绪元年(1875年)11月4日在《申报》刊登保险招商局告白:“中国于保险一事向未专办。现在轮船招商局之船货均归洋行保险,其获利既速且多。是以公司由唐景星、徐雨之二君总理其事,设立保险招商局,仿照各保险行章程办理,不特商局轮船货物可以酌量保险,即洋商船投局请保者,均可照章承保,以广招徕。„„本局今议酌中办法,集股一千五百份每股规银一百两,共成保险本银十五万两。„„议自光绪元年十二月初一日起至二年十二月底止,试办一年。每号轮船只保船本一万两,货本三万两为度。如投报(保)之数,逾此定额,余向洋商保险代为转保,庶有划一限制。至各局帐目总归上海保险招商局,周年汇算结总,倘有盈绌,集众公议,照股均派,各无异言。”保险招商局即于光绪元年十二月初一日(1875年12月28日)创立,深受国人和舆论界的赞许,《申报》于同日发表《华人新设保险局》的评论。英国上海领事麦华陀在光绪元年至二年(1875~1876年)商务年度报告中指出,在保险事业有两件大事值得注意,其中之一即一家与中国招商局有关纯属华商的保险公司成立了。由此可见,华人自办的第一家规模较大的船舶保险公司——保险招商局的成立是中外瞩目的一件大事,它是在抵制外商保险公司的垄断中诞生,确系中国民族保险公司的嚆矢。

仁和水险公司 光绪二年(1876年)8月19日成立。系保险招商局在与外商保险斗争中业务得到很好发展,因之萌发再创办一家保险公司。乃于同年7月3日在《申报》刊登公启,定名“仁和水险公司”,招股集资20万两,因投股者踊跃,增加5万两共为25万两。由唐廷枢(景星)任总办,徐润(雨之)任会办。经营水险、船舶险。开办一年利润率高达30%~40%。光绪三年又添招股金25万两,资本总额共计50万两,虽增强了承保和竞争实力,但都不保码头,栈房和堆栈货物的火灾保险,每年仍须向外商保险,利权外溢。因此又发起再创新的保险公司。

济和水火保险公司 光绪四年(1878年)4月17日成立。系保险招商局发起招股20万两。初名济和船栈保险局。总办唐廷枢,会办徐润。专营轮船招商局的码头、仓库和货物的火灾保险业务。旋因轮船招商局聘用华人张慎之为“江孚轮”船主,招致外商嫉妒而拒绝接受货物运输险的溢额分保,为了维护民族尊严,乃采取断然措施,在济和船栈保险局的基础上增资30万两,共为50万两,扩大业务经营范围,改名为济和水火保险公司,并把业务推展到国内各口岸,以及南洋新加坡、小吕宋等海外商埠。光绪十二年2月,与仁和保险公司合并为仁济和水火保险公司。

仁济和水火保险公司 光绪十二年(1886年)成立。总公司设上海,资本金100万两,盛宣怀任总办。因徐润投资地产失败,挪用公款事发,宣告破产,光绪十年被清政府革职,唐廷枢于次年夏引咎离开招商局,李鸿章委派盛宣怀主持轮船招商局和保险公司。于光绪十二年2月召开仁和、济和两家保险公司董事会,协商决定将仁和、济和合并为仁济和水火保险公司。实力雄厚,增强了竞争能力。终因名义上虽改为独立企业,实际仍是轮船招商局的附属机构,一切依照旧章办事,即业务由局代办,资金全部存局长期被占用,仁济和水火保险公司缺乏业务主动权和资金运用自主权,随着轮船招商局的衰落,仁济和水火保险公司受到很大影响,几经改革未见成效,遂缩小业务范围,停办火险业务,所以在光绪三十三(1907年)成立华商火险公会时不能参加。民国9年(1920年)经理唐凤墀、陈辉庭,移址福州路1号。民国17年11月21日参加刚由华商水火险公会改组后的上海保险公会。次年5月重行注册,资本总额增为国币120万元,总经理唐应华,代总经理张锦。仍然没有起色,迨至民国23年10月2日退出上海保险同业公会,迁移北海宁路56号,停业清理。

福安水火人寿保险公司 光绪二十年(1894年)成立。初名福安保寿公司,资本金规银10万元。总公司设香港。上海分公司在江西路(北京路南、宁波路北)51号B,专营人寿保险业务。后又扩大业务范围,更名为福安水火人寿保险公司,经营水险、火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等业务。光绪三十三年参与发起筹组华商火险公会。民国9年起每年营业额为300万元,国内有分公司经理处50余处。民国17年退出保险同业公会,遂行停业。

上海华兴保险公司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成立。由当时上海商会会长曾少卿联合上海著名绅商朱葆三、王一亭、陈辉庭、沈仲礼(敦和)、沈联芳、顾馨一、严筱舫等发起组建,实收资本金50万元,总公司设上海外滩(今中山东一路)7号。朱葆三任总董,后由严筱舫继任,陈辉庭为总理。光绪三十三年参与发起筹组华商火险公会。经营火险、汽车险等业务。在杭州、宁波、南京、镇江、营口、汉口、厦门等地设有代理机构26处。民国22年10月16日始领到实业部正式执照,董事长傅筱庵,总经理厉树雄。抗日战争胜利后,没有列入清理名单,亦未复业。

中国合众水火保险公司 上海分公司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成立。总公司设香港,经营水火险业务。光绪三十三年改称华侨合众水火保险公司,参与发起筹组上海华商火险公会。民国3年退出公会,改组为华侨合资保险公司,重新入会。民国6年9月又改组为中华保险公司。旋于同年12月31日退出华商水火险公会,宣告停业。

上海华通水火保险公司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成立。总公司设上海。在上海、北京等地设分公司。经营水险、火险等业务。光绪三十三年参加华商火险公会为第一批会员。鉴于南洋群岛系华人侨居集中地,口岸通商发达,公司董事局于宣统元年特聘怡和洋行保险部买办过福云前往南洋,创建华通水火保险公司新加坡总分公司任经理,统辖马尼拉、菲律宾等各地业务。过福云奔波于南洋各岛屿开拓业务,历时5年,筹设分支和代理机构20余处,是第一家向海外发展业务的华商民营保险公司。民国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仓促撤出南洋,损失惨重,同年退出同业公会,遂行停业。

华安水火保险公司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3月成立。由朱葆三、沈联芳、徐润、虞洽卿、沈仲礼等发起组建,资本金为规银30万两,总公司设上海黄浦滩(今中山东一路)6号,香港注册。朱葆三任总董,沈仲礼任总理,后由傅其霖为总经理。经营水险、火险、船舶险等业务。光绪三十三年为首发起筹组华商火险公会。民国22年呈准资本变更登记为国币60万元,迁移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29号。在哈尔滨、青岛、营口、天津、汉口、宁波、温州、南京、常州、苏州等30多个城市设立分支代理机构。民国31年参加“十五联分保集团”。民国34年更名华安产物保险公司。1949年上海解放后,经核准复业,参加民联分保交换处,1950年4月因无力缴付营业准备金而申请停业。

华成经保火险公司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2月成立。由曾少卿、朱葆三、沈缦云、李平书、王一亭、顾馨一等发起组建。资本金为规银22万元。总公司设上海。朱葆三任总董,穆抒斋为总理,经理初为黄友林,后为李平书。经营火险业务。次年参与发起筹组华商火险公会。民国25年(1936年)年改组更名为华成保险有限公司,扩大业务范围,经营水险、火险、汽车险、兵盗险、意外险、邮包险、茧钞险等业务。在苏州、杭州、青岛、芜湖、福州、重庆、汉口等地设有代理处。总公司初在南市外马路万聚码头衣字186号,上海分公司在福州路5号楼上。一度停业,民国31年10月1日正式复业暨创立36周年纪念,董事长姚肇第,总经理路式导,经理姚铭如,参加太平分保集团。迁址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39号。抗日战争胜利后,虽没列入清理名单,但未复业。

华安人寿保险公司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7月成立。由朱葆三、沈仲礼等发起组建,由朱葆三任董总,沈仲礼为总司理,总公司设上海黄浦滩(今中山东一路)6号。经营定期寿险、终身寿险等业务。因经营管理不善,业绩欠佳。于民国元年(1912年)6月1日起停止承保新业务签发新保单,同日起委任华安合群保寿股份有限公司为其管理人兼清算人,直至清理结束为止。

二、1912~1937年上海华资保险公司 1.概况

民国元年至26年(1912~1937年),上海共有华资保险公司87家,其中总公司创设在上海的63家,占总数的72.4%;总公司在香港设上海分公司的9家,占10.3%;总公司在广东设上海分公司的4家,占4.6%;总公司在北平、浙江、福建、南京、汉口、重庆、营口等地设上海分公司的共9家,占10.3%;总公司在新加坡设上海分公司的1家及情况不明者1家,占2.3%。按资本性质分:

民营公司69家,占79.3%;国营公司4家,占4.6%;民营公司中有官股的2家,占2.3%;华侨资本8家,占9.2%;中外合资4家,占4.6%。按经营险别分:水火险公司49家,占56.3%;人寿险22家,占25.3%;兼营水火险和人寿险的7家,占8%;专营运输险(含水险)3家,占3.5%;专营火险1家、信用保险1家、船舶保险1家、邮包保险2家,再保险1家合计6家,占6.9%。

1912~1937年上海华资保险公司一览表 成立或进沪年份 1912 华安合群保寿公司 上海康年人寿保险公司 爱群联保寿险公司 1913 羊城康年联合保险公司 广州 人寿、水火险 公司名称 总部所在地 上海 上海 上海 经营险别 附注 人寿险 人寿险 人寿险 北洋政府农工商部统计资料记载 上海分公司1933年6月7日停业 由华侨合众水火保险公司改组成立 1922年9月20日上海分公司停业 总经理钱良型,江西路25号 1929年8月23日停业 经理沈尚志,交通路125号 经理丁拜尧,七浦路727号 总经理游荫乔,老靶子路87号 总经理徐家祥,江西路6号B 总经理李邦柱,北京路15号 经理柳杰士,公馆马路65号 上海分公司又称羊城置业 前身是中国合众,后又改称中华保险公司 1936年5月27日上海分公司退出公会 1919年2月28日停业 华侨合资保险公司 金星人寿保险公司 香安水火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 永康联保人寿保险公司 金星水火保险公司 益众联保寿险公司 两利联保寿险公司 博爱人寿联保所 永益联保寿险公司 永隆人寿保险公司 联益水火保险公司 通安水火保险公司 羊城水火保险公司 1915 华侨水火保险公司 联泰水火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 广恒水火保险公司沪局 先施保险置业公司上海分公司 上海联保水火保险上海分公司 永宁水火保险公司 1916 永安水火保险公司上海分公上海 上海 香港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广州 上海 水火险 人寿险 水火险 人寿险 水火险 人寿险 人寿险 人寿险 人寿险 人寿险 水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1914 香港 香港 香港 水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香港 水火险 1927年总公司迁上海 官商合办,中国实业银行为主投资 上海 香港 水火险 水火险 司 麸皮业久安内地保险公司 1917 益众人寿保险公司 中华保险公司 联安保险公司 江苏中华商立寿险公司 仁安保险公司 1919 信达水火保险公司 益兴内河水险公司 上海商业联合保险公司(筹) 宝兴长水火保险公司 1920 太平地球水火保险公司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水火险 人寿险 水火险 水火险 人寿险 水火险 水火险 水险 试营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前身是中国合众,华侨合资演变改组,同年12月停业 1919年8月30日停业 由允康人寿保险公司改组成立 江西路五福里94号 博物院路17号 南市业盛里4号 陈惠良、郭廷生为正副主任,资本金200万元 经理刘伯襄,北苏州路 经理徐子珊,博物院路仁安里1号 初系中日合资,后为完全华资,总公司迁上海 董事长黄兆珪 经理郑紫峄,北京路8号B 1922年12月加入上海公会,1926年5月1日停业 民国路44号 同年10月18日停业 1936年改名为中一信托公司保险部 1948《中华年鉴》记载 香港分设上海 汉口分设上海 福建分设上海 1918 东方人寿保险上海代理处 华侨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 公益保险公司 大中国水火保险公司上海 1921 分公司 全安保险公司 南洋华暹水火保险公司 中央信托公司保险部 1922 1924 先施人寿保险上海分公司 天祥人寿保险公司 均安水火保险公司 华年人寿水火保险上海分公司 福日保寿公司上海分公司 大中华水火人寿保险上海 分公司 锦星水火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 1925 中国公安水火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 利运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 仁济保寿公司上海分公司 永安人寿保险公司沪局 宁绍商轮公司保险部 北平 新加坡 上海 杭州 上海 上海 香港 上海 香港 汉口 福建 杭州 人寿险 水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人寿险 人寿险 水火险 水火险 人寿险 水火、人寿险 杭州分设上海 南京 广东南海 浙江 广东番禺 香港 上海 水火险 南京分设上海 水火险 水火险 人寿险 人寿险 水火险 南海分设上海,1928年停业 浙江分设上海 番禺分设上海 香港分设上海 1935年改组为宁绍水火保险公司 安平水火保险公司 中国兴业水火保险公司 中安水火保险公司 恒泰水险公司 通易信托公司保险部 大华保险公司 新华合群水火保险公司 普安保险公司 茂生保险行 顺利水火险邮政保险公司 万国邮件保险公司 丰年水火保险公司 肇泰保险公司 四有保险公司 1929 1930 太平水火保险公司 中国第一信用保险公司 宝丰保险公司 中国保险公司 1931 宁绍人寿保险公司 上海协和浦汇保险公司 泰山保险公司 中国海上意外保险公司 四明保险公司 华商联合保险公司 丰盛保险公司 中国船舶保险联合会 中国天一保险公司 太安丰保险总经理处 兴华保险公司 江南保险公司 中央信托局保险部 邮政储金汇业局保险处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营口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重庆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水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水险 水火险 东莱银行创办 经理洪文庭,1926年3月2日参加公会,1927年5月15日停业 1926 水火、意外险 水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经理范友三,天主堂街93号 经理李瀛洲,永安街同安里12号 经理叶春深,四川路29号 1927 水火、邮政险 江西路60号 邮包险 水火险 水火险 人寿险 水火险 山东路源泰里386号 四川路96号 营口分设上海,1929年总公司迁 上海 金城银行投资设立 1928 信用险、火险 水火险 系中英合资性质 水火、人寿险 国营保险公司 人寿险 专保装卸诸险种 由施云鄂与日本人不破昌俊合办,不久即关闭 1932 水火、人寿险 系中美合资性质 水火、意外险 水火险 再保险 水火险 船舶险 系官商合办性质 1935年售让与太平保险公司 1933 1934 1935 1937 水火、人寿险 一说1933年11月成立 水火人寿险 水火险 1937年总公司迁上海 邮包、运输险 1936年即关闭 水火、人寿险 国营保险机构 简易寿险 人寿险 国营保险机构 中国银行投资设立 2.机构 华安合群保寿公司 民国元年(1912年)6月1日先行营业,7月1日正式开幕。系吕岳泉征得军政商界要人徐绍桢、王人文、沈敦和(即沈仲礼)等发起筹建纯粹华资的寿险公司。资本总额规银100万两,先收20万两,后改为国币50万元。总公司设上海黄浦滩(今中山东一路)30号,名誉董事黎元洪,总董徐绍桢,聘英人郁赐为总司理,第夫礼斯为总稽核兼秘书长和精算师,吕岳泉初

为稽查,继委经理部主任,10年后升任总经理,即策划在静安寺路34号(今南京西路104号)自建“华安大厦”,民国15年6月迁入办公。国内各大城市遍设分公司、经理处90有余,并推展至南洋的巴达维亚(今雅加达)、棉兰等埠。经营终身寿险、定期寿险、团体保寿、资富保寿、额定红利资富保寿、婚嫁立业保寿、人身意外保险,在政府筹款赎回胶济铁路运动时,举办赎路储金保寿险,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后,举办经济救国保寿等业务。民国元年至30年是华安合群保寿公司的鼎盛时期,后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受战争和时局动荡影响,业务日渐衰落。抗日战争胜利后,业务一度有所恢复发展,却因通货恶性膨胀,长期寿险不受群众欢迎,业务陷于停顿状态。解放后,没有申请复业,1954年根据《解放前保险业未清偿的人寿保险契约给付办法》,变卖华安大厦资产办理清偿。而其在印尼的分支公司仍在继续营业,经双方多年洽商,至1961年底始办妥将雅加达分公司和棉兰分公司的一切资产负债全部出售转让给印尼当地人,与中国华安总公司完全割断关系,才了结一切责任,宣告正式结束。

上海康年人寿保险公司 民国元年(1912年)4月25日成立。总公司设上海。额定资本100万两,实收股银10万两。总董郭亮甫,总理严韫玉。经营普通定期和终身寿险业务。国内设有分公司经理处30余处。民国9年4月《上海商业名录》及8月8日《申报》尚有报导,每年营业140万余元。后因经营不善,遂行停业清理。

金星人寿保险公司 民国3年4月2日成立。系内阁总理唐绍仪辞职下野后联合伍廷芳等发起集资100万元创办。总公司设上海,唐绍仪任总董,聘易次乾为总理,开办多种人寿保险。凭藉其政治资本,由农商部饬知全国各省加以保护和推广,在直隶、奉天、吉林、安徽、四川、山东、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省设立分公司。次年5月又创办金星水火保险公司,开展水火险业务。民国9年两家合并为金星水火人寿保险公司,简称“金星保险公司”。主席唐绍仪,副主席卢信,水火险总理欧阳荣之,沪局总司理欧镜堂,人寿险总董王正廷,总理易次乾。地址在四川路127号。由于各级军警保驾,业务曾经煊赫一时,终因外行,不善经营管理,迨至民国18年8月23日退出上海保险同业公会,遂行停业。民国20年开始清理寿险债务,拖了很长一个时期,影响较坏。

香安保险公司上海代理处 民国3年(1914年)成立。由香港先施百货公司的蔡兴、马祖容和永安百货公司的郭泉等发起组建。总公司设香港。额定资本100万元,一次收足。董事长蔡兴,总司理刘宝。经营火险、水险、按揭、置业等业务。广州设支公司,江门、石岐、澳门设代理处,上海委由先施百货公司代理。

上海联保水火保险公司 上海分公司民国4年1月成立。由李自重、黄茂林、陈任国等发起组建。由广东银行为主投资。总公司设香港并注册。注册资本300万港元,实收143万港元。李自重任董事长兼总司理。上海分公司在江西路353号,司理冯佐芝。民国16年总公司迁上海。李煜堂为总经理。香港、广州、汉口、大连、哈尔滨、仰光等地设分公司,在九江、镇江、杭州、青岛、烟台、威海卫、一面坡、龙口、辽宁、营口、长春、吉林、大黑河、公主岭、郭家店、范家屯、安东、富锦、珠河、黑龙江、海拉尔、满洲里、阿什尔、普兰店、卅里堡、富尔基、金州、泰安镇、三岔河、以及新加坡设有代理处。经营水火险、船壳险、汽车险。业务重点在上海。上海解放时停业。

先施保险置业公司 民国4年7月15日成立。由港沪粤三地先施百货公司各拨款40万港币,共120万元为资本金,总公司设香港并注册,蔡兴任总司理。

同时在上海、广州设分局,继而在福州、天津、汉口、梧州、江门,以及新加坡、越南、泰国等设分局,经营水险、火险、置业、按揭等业务。解放后,上海分局继续营业,接受社会主义改造,1952年1月,分局部分参与12家民营保险公司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组建公私合营新丰保险公司。其总公司仍在香港继续经营至今。

永宁水火保险公司 民国4年8月成立。由中国实业银行拨资创设,官商合办性质。原名为中国实业银行永宁水火保险行,总公司设上海,民国21年6月改组为独立的永宁水火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资本总额100万元,实收50万元,郭信任总经理,天津设分公司,各地委由中国实业银行代理,经营水、火险业务。一度中缀后又复业。民国31年参加“十五联分保集团”。解放后,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联合12家民营保险公司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组建公私合营新丰保险公司。

永安水火保险公司 民国5年(1916年)1月成立,由香港永安集团公司及侨商发起,集资150万港元,总公司设香港并注册,郭乐任董事长、林弼南为总司理。即在上海、广州先设分公司,继而在汕头、汉口、天津、石岐、暹罗、雪梨等设分支公司,又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杭州、青岛、澳门等地设代理,经营水火险、兵盗险、汽车险、按揭、货仓、储蓄、信托、汇兑等业务。解放后上海分公司接受社会主义改造,1952年1月,联合12家民营保险公司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组建公私合营新丰保险公司。其总公司仍在香港继续经营至今。

江苏中华商立寿险公司 民国7年11月成立。系宣统元年(1909年)开办的原上海允康人寿保险公司改组创建。总公司设上海。资本金规银100万两。代总董龚应鹏,总理程鸿宾,协理王霓仙,总司理史叶青。经营普通定期寿险、终身寿险等业务。地址在四川路45~46号。

东方人寿保险公司 民国9年9月成立。原由周自齐等与日本三菱公司、明治保险株式会社岩琦小弥太等洽商合办,注册资本100万元,实收25万元,中日各半。向北洋政府注册,总公司设北平。在上海、天津、大连、汉口、杭州等地设代理处。经营人寿保险、储蓄保险、团体保险等。民国23年6月经股东会决议,改组为纯粹华商公司,实收资本金25万元,呈国民政府实业部换发新照。董事长袁良,总经理袁绍瑜。

中央信托公司保险部 民国10年(1921年)10月成立。系绍兴帮钱庄业人士田祈原、田时霖、宋汉章、王晓籁、斐云卿、李济生、严成德等所发起,资本初定为1200万元,先收1/4,即300万元,总部设上海北京路270号。选举田时霖为董事长,聘严成德为总经理,业务分信托、银行、储蓄、保险四个部。保险部经营水火险。汉口设分公司,其他大中城市设代理处。民国24年官办中央信托局保险部经国民政府核准成立,为避免误会起见,财政部指令其改名,经股东会议议决,改名为“中一信托公司保险部”,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歇业。

先施人寿保险公司 民国11年3月成立,由香港先施百货公司发起,额定资本200万港元,招足697210港元即行开业,总公司设香港并注册,蔡兴任董事长,古卓伦为总司理,民国12年(1923年)8月10在上海设分公司于浙江路403号。在广州、石岐、江门等地设分支公司,代理处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经营终身保寿、普通储蓄保寿、分期还款储蓄保寿、儿女教育年金保寿、儿女婚嫁立业保寿、意外保寿、海陆军人保寿、团体保寿等业务。后因通货恶性膨胀关系,业务一落千丈,公司基本瘫痪。解放后,上海分公司根据《解放前保险业未清偿的人寿保险契约给付办法》清偿后办理结束。其总公司仍在香港继续经营至今。

永安人寿保险公司 民国13年11月21日成立,由香港永安公司、上海永安公司、永安纺织公司、雪梨(今悉尼)永安公司、永安水火保险公司等发起组织,总公司设香港并注册。董事长为郭乐,何纫秋任总司理,资本初为150万港元,后增资为500万港元。次年5月在上海设立分公司于南京路635号。继而在广州、汉口、雪梨设分局,并在南京、北平、重庆、长沙、南昌、青岛、石岐建代理处。经营终身寿险、储蓄保险、特种储蓄保险、儿女婚嫁保险、教育年金保险、三益保险,以及人身意外保险等业务。由于战争和时局关系,复因通货恶性膨胀,后期业务难以开展,公司基本瘫痪。解放后,上海分公司根据《解放前保险业未清偿的人寿保险契约给付办法》,进行清偿后办理结束。其总公司仍在香港继续经营至今。

宁绍水火保险公司 民国14年(1925年)11月成立。原系宁绍商轮公司保险部,为上海宁绍轮船公司的一个部门,故无独立资本。至民国24年,由方椒伯、乐振葆、袁履登等倡议,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与商轮公司脱离隶属关系而独立,资本总额50万元,实收25万元。总公司设上海江西路59号,独立后迁宁波路86号。宁波、杭州、温州、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九江、汉口、长沙、天津、烟台、青岛、营口、嘉兴、海门等地设代理处。方椒伯任董事长,总经理初为胡詠骐兼任,后为袁履登。经营水险、火险、船壳险、汽车险等业务。民国31年参加华商联合分保集团。抗日战争胜利后,注册登记为宁绍产物保险公司。上海解放后,经核准继续营业,聘吴诗清为总经理,因私设暗帐和放佣情事受过处分,后经查获依然违法经营,1951年1月被上海市军管会金融处训令“永久停业”。

安平保险公司 民国15年12月11日成立。系刘子山、吴蔚如、赵叔馨、徐新六、钱新之等人发起,由东莱银行为主投资开设,初名安平水火保险公司,资本总额100万元,实收50万元,民国16年3月18日始正式营业,专保水火险业务,董汉槎任总经理,副经理顾中一,总公司设上海天津路85号,后迁北京东路330号。在上海、南京、汉口、天津、青岛、济南、杭州、广州、郑州、哈尔滨、长沙、重庆建立分公司,在北平、南昌设支公司。民国22年东莱银行投资太平保险公司,乃将安平归属太平保险公司领导管理。民国24年因扩充业务范围,增加资本25万元,资本总额为75万元,兼营意外、汽车、船壳、兵匪、邮包、茧钞险等业务。黄奕柱任董事长,周作民兼总经理,遂将原“水火”两字删去,改称“安平保险公司”,代理处遍布全国达224个。解放后,经核准继续营业,接受社会主义改造,于1951年11月与其他14家民营保险公司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联合组建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

通易信托公司保险部 民国16年(1927年)1月成立。原系通易信托公司内一个部门,资本金由通易信托公司总资本内划拨30万元,故不另发股票,次年7月注册为股份有限公司,总公司设上海北京路384号。由黄溯初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副经理兼保险部主任邓东明。专营火险业务,在北平、南京、广州、杭州、苏州等地设分公司,在常州、无锡、厦门、烟台、温州、宁波、汉口、蚌埠、长沙、吴兴、海门、金华、嘉兴等地设代理处。民国19年2月加入中国联合保险总经理处,签订联合分保协议,民国22年6月参股组建华商联合保险公司,解决华商保险公司的分保问题。民国25年因通易信托公司倒闭,保险部随之清理结束。

大华保险公司 民国16年3月19日成立。由陈光甫、刘鸿生、潘学安等发起,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为主投资,资本总额12万元,一次收足,民国25年9

月增加资本至国币20万元。总公司设上海,在上海银行内。陈光甫任董事长,潘学安为总经理。经营水险火险和意外险,以及信用险、汽车险、兵盗险等业务。在南京、宁波、营口设有代理处,稳健经营。解放后,核准继续营业。1952年1月1日联合其他12家民营保险公司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组建公私合营新丰保险公司,1956年并入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总管理处由上海迁北京。停办国内业务,专管海外分支机构。

肇泰保险公司 民国17年3月成立。由李序园、李子初、唐筱泉等发起组建。注册资本国币100万元,实收50万元。李自重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总公司初设营口,次年迁上海,地址广东路13号甲,后迁广东路122号。在营口、天津、青岛、龙口、沈阳设分支公司,代理处偏重设于东北一带。经营火险、船壳险、汽车险及意外险等。稳健经营,几经改组。解放后曾恢复营业,终因业务清淡,无意继续,于1950年1月1日申请停业。

太平保险公司 民国18年11月20日创立。次年2月19日正式开业。原由金城银行独资创办,资本总额100万元,实收50万元。总公司设上海,在江西路212号金城银行大楼,初名太平水火保险公司,周作民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丁雪农任协理兼上海分公司经理,经营水火保险业务,以“太平保险、保险太平”为宣传口号,以“太极图”为司标。依靠金城银行发展代理业务,锐意开拓自营业务,不几年,太平成为华商保险业中规模最大的民营公司。因之吸引了交通、大陆、中南、国华和东莱银行的加盟,民国22年增资为500万元,实收300万元,改组为太平保险公司,取消“水火”两字,黄奕住任董事长,周作民为总经理。扩大经营范围,除办理各种财产损失保险外,于民国23年4月20日增设人寿部,特拨100万元为基金,兼营人寿保险业务,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分支公司,并在股东银行各地分支行建有代理处240个。继而在香港、新加坡、印尼、菲律宾、马尼拉、西贡、暹罗等地建立分支机构。不久又兼并安平保险公司,收购丰盛保险公司,民国24年成立“太平、安平、丰盛保险公司总经理处”,次年接盘中国天一保险公司,成为“太平、安平、丰盛、天一保险公司总经理处”,统一管理,各自经营。同年,太平参股重组华商联合保险公司。民国30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保险业与海外的分保关系中断,即行组织“太平分保集团”,协助中小保险公司妥善解决分保出路问题。解放后,经核准继续营业,积极响应人民政府号召,民营保险公司团结起来,集体互助处理分保业务,带头参与组建“民联分保交换处”。旋又进一步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联合其他14家民营保险公司,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注入公股,于1951年11月1日成立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1956年,与公私合营新丰保险公司合并,仍称“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总管理处由上海迁北京,停办国内的保险业务,专职管理其海外机构。

中国第一信用保险公司 民国19年(1930年)1月成立。由上海银行庄得之、陈光甫以及金宗城、潘学安等发起,总公司设上海宁波路40号上海银行大楼内,资本金实收国币20万元,董事长庄得之,总经理由大华保险公司总经理潘学安兼任,经营信用保险和火险,既是第一家信用保险公司,亦是唯一专营信用保险的公司。试图以信用保证保险制度,替代当时各企业要求员工必须提供殷实铺保的办法,实践结果并不理想。解放后,鉴于国营企业取消对员工的铺保制度,遂于1950年4月申请停业。

宝丰保险公司 民国20年9月成立,同年11月25日注册。系中英合资性质,由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与英商太古洋行合办,资本实收国币50万元,中方占

51%。总公司设上海宁波路40号上海银行大楼内。董事长由夏鹏担任,总经理亦由中方朱如堂兼任,副经理和5名董事都由太古洋行派出,先后由斯密司、罗宾臣、欧伦任外方副经理,中方聘刘聪强为副经理主持工作。经营水火险、汽车险、兵盗险、意外险等业务。在南京、汉口、天津、南昌、青岛、郑州、广州、济南、长沙、重庆、香港等地设立分公司,各大中城市设代理处,并委托上海银行各分支行代办保险。抗日战争后,在重庆设总公司驻渝办事处,管理大后方一批分支机构,联合中国、太平、兴华保险公司成立“四联分保办事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宝丰总公司在上海参加“久联分保集团”。解放后,经核准继续营业,因系中英合资企业,未便参加“民联分保交换处”,也难参加公私合营,1952年后申请停业。其香港分公司仍由上海银行香港分行与太古集团合资,经改组在当地另行注册为香港宝丰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继续营业至今。

中国保险公司 民国20年11月1日成立。由中国银行创办独家投资,资本总额500万元,实收250万元。总公司设上海,初在仁记路(今滇池路)12号,后迁四川路270号。宋汉章任董事长,过福云为经理。经营各种产物保险和人寿保险业务,外埠不设分公司,全都委托中国银行各地分支机构代理,遍布各大城市85处。海外在香港、澳门、新加坡、吉隆坡、槟城、巴达维亚、泗水、马尼拉、曼谷、西贡等设有分支机构。民国22年7月设立人寿部,民国26年4月组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军西撤,总公司未随政府内迁,民国30年董事长宋汉章由香港去大后方,在重庆建立中国保险公司总管理处,并在重庆和西安开设分公司。重庆总管理处负责大后方一隅,上海总公司管辖沦陷区一片,名义上一分为二,实际互有通联,凡业务技术都由上海负责处理,凡大政方针全由重庆宋汉章掌握。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孤岛”(租界)全被日军占领,民国31年6月中国保险公司被日本军事管制,始则威逼与日本合资另建“新中国保险公司”,继又饬令向汪伪政府办理登记注册,都被藉口敷衍,保持了白璧无瑕。民国33年12月27日更名为“中国产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资本金由最初实收国币250万元,后500万元,民国36年6月增至2亿元,同年10月增资为法币100亿元,1949年3月增资为金圆券1000万元。抗日战争胜利后,宋汉章董事长返沪,重庆总管理处复员上海,重又合二为一。业务一度大有发展,但受时局动荡和通货恶性膨胀影响而勉予维持。上海解放后,中国产物和中国人寿两公司,于5月30日由上海市军管会金融处保险组接管,经金融处批准中国产物保险公于6月20日首获复业。天津、北京、汉口等分公司亦获准先后复业。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后,中国保险公司成立新的董事会,龚饮冰任董事长,吴震修为总经理,1951年9月1日总管理处由上海迁北京,成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领导下经营涉外(外币)保险的专业公司,各口岸分公司由人民保险公司代办。60年代后期,停办在国内的业务,取消各地中国保险公司分公司名义,总管理处专司管理其海外分支机构,目前在香港、澳门、新加坡、伦敦设有分公司,经营当地的保险业务。

宁绍人寿保险公司 民国20年(1931年)11月1日成立。由胡詠骐发起,征得宁绍帮旅沪富商投资组建而成,资金实收25万元。总公司设上海,初在江西路59号,后迁北京路国华银行大楼,初由邵长春后由乐振葆任董事长,胡詠骐为总经理。在广州、北平、汉口、青岛设分公司,九江、重庆、南京、苏州、杭州、烟台、济南、开封、汕头、宁波、长沙、威海卫、厦门、镇江、无锡、南昌、武昌等地设代理处。经营终身寿险、储蓄保险、限期缴费终身保险、薪资储蓄养老金保险、子女教育金保险、子女婚嫁金保险、团体保险、意外保险等业务。

民国22年4月起出版《人寿季刊》,系专门研究寿险学理的定期刊物,直至民国30年11月停刊。总经理胡詠骐于民国29年11月逝世,由副总经理陈巳生继任总经理,由于时局动荡和通货恶性膨胀关系,严重影响寿险业,渐趋基本停顿,民国32年起,宁绍人寿保险公司仅是个空牌子。解放后,1954年根据《解放前保险业未清偿的人寿保险契约给付办法》,全面清偿后宣告公司结束。

泰山保险公司 民国21年8月成立。系由美商美亚保险公司主动与浙江兴业银行洽商联合开办,中国通商银行、浙江实业银行、中孚银行亦有参股,实收资本100万元。总公司设上海江西中路406号浙兴大楼。浙江兴业银行的徐寄庼、徐新六分别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美亚的C.V.史带任董事,施密斯任监察,并派员担任水火险部和人寿险部经理,掌握实权,通过分保进一步加以控制,实系美亚保险公司利用华商名义作其附属公司,大力发展华商业务。在广州、香港设立分公司,南京、天津、北平、汉口、重庆、郑州、扬州、宁波、厦门、青岛、杭州、无锡、常熟、吴兴等地设代理处。经营水火险、人寿险、汽车险、玻璃险、意外险、邮政险、信用险、航空险、船壳险、爆炸险等业务。民国26年后,根据《保险法》规定精神,宣布分设为泰山产物和泰山人寿两家独立公司,内部实际仍是一家。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租界,美亚保险公司停业,中外分保关系中断,乃参加“久联分保集团”。解放后,经核准恢复产物保险公司,因系中外合资企业未能参加公私合营。其人寿保险公司按照1954年《解放前保险业未清偿的人寿保险契约给付办法》清偿结束后,泰山人寿和泰山产物两公司申请停业。

中国海上意外保险公司 民国21年10月成立。航运界陈幹青等鉴于船舶海事频繁,船员因而丧身,为使船员得有保障,乃于民国21年春发起筹备。得到航运界领袖虞洽卿、袁履登的赞同,又经肇兴轮船公司经理李子初、直东轮船公司总经理盛昆山、华安水火保险公司总经理傅其霖等参与发起组建,遂于是年10月正式成立。总公司设上海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160号。实收资本20万元。常务董事李子初、傅其霖、陈幹青,总经理陈幹青。经营水火险、意外险。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名为中国海上产物保险公司。上海解放时停业。

四明保险公司 民国22年4月6日成立。由甬商孙衡甫、俞佐庭等人发起,四明银行为主投资,注册资本100万元,实收50万元。总公司设上海。初在南京路390号,后迁北京路四明银行附楼内。董事长孙衡甫、副董事长俞佐庭、总经理谢瑞森。在南京、汉口、重庆、天津、杭州、宁波、济南建分公司,北平、南昌、九江、长沙、苏州、无锡、镇江、烟台、威海卫、福州、温州、宜昌、芜湖、常德、青岛、西安等20多处设代理处,经营水火险、汽车险、火车险、航空险、邮包险、兵盗险、茧子险等业务。业务一度兴盛,稳健经营。民国36年8月增资为法币1亿元。解放后,因公司有官股,曾由军管会监管,后准其复业,但因业务清淡无意继续经营,于1950年3月申请停业。

华商联合保险公司 民国22年(1933年)6月成立,8月注册。是中国第一家特许经营再保险的专业公司。其前身原为上海联保、肇泰、联泰、羊城等4家保险公司联合组建的“四行联合总经理处”,成立于民国18年12月,由肇泰保险公司总经理徐可升任司理,办理分保业务。次年2月又有华安水火、宁绍商轮公司保险部、通易信托公司保险部等相继加入,更名为“中国联合保险总经理处”,参加的公司签订了联合分保协议,交纳保证金1万元,都可相互接受巨额分保业务,对未参加联合经理处的其他保险公司,也可向其办理分保业务,但要收取分保佣金5%。又在“中国联合保险总经理处”的基础上,演变发展由原9

家民营保险公司联合组建“华商联合保险公司”,实际参加公司是上海联保、华兴、肇泰、华安水火、永宁水火、永安水火、先施置业、中国海上、宁绍水火、通易信托公司保险部等10家保险公司。总公司设上海,别无分支机构。原有资本规银16万两,民国22年改为实收资本22.4万元。6月公司订有章程6章34条,注册资本80万元,实收40万元,并由实业部特拨国币5万元,加入官股,以示提倡扶持,专营各种再保险业务。董事长初为王一亭,总经理顾馨一,后由傅其霖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民国25年通易信托公司倒闭,其保险部的股份退出,几乎出现危机,经商得太平保险公司承担通易保险部的全部股份,参与改组,由太平保险公司协理丁雪农任董事长,邓东明任总经理,并与瑞士再保险公司签订分保合约,继续经营,获得发展。民国36年8月增资为法币1亿元。解放后,接受社会主义改造,1951年11月联合其他14家民营保险公司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共组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

丰盛保险公司 前身系民国12年成立的丰盛实业公司保险部。民国23年后脱离丰盛实业公司开始独立经营,总公司设上海。实收资本国币20万元。次年5月,出让售与太平保险公司,周作民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经理李祖超。在上海、南京、汉口、青岛、济南、杭州、郑州、沈阳、哈尔滨等地设立分公司,重庆、南昌、长沙设支公司。因太平保险公司成立“太平、安平、丰盛总经理处”,得到太平的扶持,并由太平的股东银行凡金城、交通、大陆、中南、国华、东莱,以及四行储蓄会之各分支行和附属机构均为该公司的代理处,又在各省设有特约代理处178个。经营水火险、汽车险、运输险、船壳险、邮包险、兵盗险等。由此基础益臻巩固,业务更趋兴旺。解放后,获准继续营业,1950年4月1日因对民联分保交换处规定凡参加之公司应缴存联合营业准备金,无力缴付而申请停业。

中国船舶保险联合会 民国23年1月成立。由上海经营船壳保险的9家保险公司联合组建的联营机构,其前身原为“船舶保险团”。后由肇泰、华安水火、上海联保、太平、宁绍商轮公司保险部、中国海上意外、先施置业、永宁、联泰等重组。订有组织合同11条,聘请汤旦华为主任,主持联合营业,管理协调工作,冲破外商保险的垄断和挟制,自行制订合理的费率规章,增强华商承保船舶保险的力量,维护了民族权益。

中国天一保险公司 民国23年2月1日(又说1933年11月)成立。原系秦润卿、王伯元、钱新之等人发起,由中国垦业银行为主集股组建,总公司设上海北京路255号垦业银行大楼。注册资金500万元,实收250万元。董事长王伯元、总经理梁晨岚。在上海、南京、天津、汉口、重庆、杭州、宁波、苏州建有分公司,芜湖、西安设办事处,凡中国垦业银行、江苏银行的总分行及办事处所在地设有代理处40多个。经营水火险、人寿险、汽车险、火车险、意外险、兵盗险、茧钞险、邮包险、信用险、牲畜险、玻璃险、利益损害险等业务。实力雄厚,业务发展迅猛。后因内部股东意见不洽,中国垦业银行无意继续经营保险,大部分股东将其股份转让给太平保险公司的股东银行,民国25年5月改组董事会,选举周作民为董事长,聘王仁全为总公司经理,谢志方为上海分公司经理,成为太平保险集团成员之一,资本金虽改为100万元,但因寿险业务转让给太平保险公司继续承担责任,天一不再兼营人寿保险,故而社会信誉未受影响。解放后,获准复业,1951年11月联合其他14家民营保险公司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共同组建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

太安丰总经理处 民国24年5月成立。系太平、安平、丰盛保险公司总经

理处的简称。安平是民国15年成立,于民国22年并给太平,丰盛自民国23年独立,次年售给太平,为让其对外仍沿用公司原牌号,继续独立营业,采取统一管理起见,乃以太平保险公司为首成立“太安丰总经理处”,周作民兼总经理,丁雪农、王伯衡两位协理具体负责。出版太安丰《保险界》半月刊。民国25年5月,中国天一保险公司的大部分股份亦为太平保险公司的股东银行收购,因此也成为太平保险集团公司的成员之一,太安丰总经理处随之改称“太、安、丰、天总经理处”,设在江西路212号金城银行大楼。成为华商民营保险最大的集团公司,员工200余人。在与外商保险竞争中起着很大作用。解放前夕因多种原因而宣布解体。

兴华保险公司 民国24年1月成立。由四川省金融实业界发起,以聚兴诚银行为主,于民国22年10月15日召开创立会于重庆,规定资本金100万元,先收半数。迨至民国24年1月领到营业执照,乃于同年9月正式开幕,总公司设重庆。杨培英任董事长,任望南为总经理。次月即在上海设分公司,聘杨锡远为经理,经营水火险、汽车险、邮包险、航空险、铁路险、茧钞险等业务,原定人寿险则暂缓开办。民国26年初,为增强公司实力起见复联合四川省金融实业界企业,收足资本金100万元,召开新的董事会,公推杨燦三为董事长、周见三任总经理、任望南为协理。并议决总公司移设上海,重庆改为分公司,上海分公司经理仍由杨锡远担任。扩充业务范围,发展船舶险、兵盗险、信用险、再保险、兼营人寿险以及人身意外险等业务。解放后,经核准继续营业,并接受社会主义改造,1952年1月联合其他12家民营保险公司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组建公私合营新丰保险公司。

中央信托局保险部 民国24年10月1日成立。系中央银行的一个部,由国民政府特准设立,以补助民营公司不足为理由。总局设上海汉口路126号。资本金额500万元,由中央银行一次拨足。第一任理事长孔祥熙,局长叶琢堂,副局长刘攻芸兼保险部经理,旋由项馨吾任经理。除经营各种产物、人寿和再保险外,还特许办理政府机关、国营公用事业的财产保险以及公务员、军人的人身保险。除上海总部外,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均设有分部,实际都是由中央信托局和中央银行代办。因有政府授予特权,业务发展迅速,到民国25年上半年,保费收入就超过100万元。抗日战争爆发,民国26年11月中央信托局迁香港,保险部迁昆明,暂在上海和香港设两个办事处,民国29年撤销,保险部随总局之后正式迁重庆。除经营各种常规保险和再保险业务外,还开办过几种特殊业务:(1)“白银运输保险”,民国24年11月实行“法币政策”,收兑银元,白银全归国有,同时秘密将大量白银运往英美换取黄金作储备基金,为了保障安全,政府指令中央信托局保险部秘密办理“白银运输保险”。(2)“战时运输兵险”。抗日战争爆发,保险业按常规停办各种兵险业务,政府为了加强后方经济实力而动员厂商内迁,但工商界怕被炸毁而顾虑重重。为此,政府拨款1000万元作基金,指令中央信托局保险部办理“战时运输兵险”,民国26年10月1日上海率先开办,然后全面展开,历时8年,共收入保险费47971万元,赔款37450万元。(3)“战时陆地兵险”。大量厂商内迁后,工商界仍惧敌机轰炸惨遭损失,政府又于民国28年夏再拨专款1000万元,指令中央信托局保险部及时举办“陆地兵险”,这比运输兵险的风险更大,因地域主要在重庆,厂矿物资集中,期限很长,所以企业踊跃投保,极受欢迎。自民国28年12月7日起至民国34年8月止,保费收入约为5000万元,赔偿率80%左右,上述两项兵险对坚持抗日战争作出一定贡献,也是国际保险业创举。民国30年3月1日,中央信托局根据保险法规精

神将保险部分为产物保险处和人寿保险处,产险处经理项馨吾,寿险处经理罗北辰。人寿保险处除办理短期国民寿险、旅客人身安全保险,还创办免验身体寿险,凡公务员、企业职工人数在30人以上者,必须参加团体人寿保险。抗日战争胜利后,复员上海。产物保险处原拟垄断全国的再保险,已由财政部拨出基金50亿元,特设再保险科专门办理,后因上海原有多家分保集团的抵制,特别是外商保险公司的卷土重来而未果。人寿保险处因通货膨胀关系,没有什么发展。解放后,由上海市军管会接管,即行清理结束。

邮政储金汇业局 保险处民国24年(1935年)12月2日成立。由交通部邮政储金汇业局主办,内设保险处,总部设上海,资本金由交通部拨给50万元。局长沈叔玉,保险处处长张明昕。根据《简易人寿保险法》,特许专营简易人寿保险业务,属交通部邮政储金汇业局主管,指挥各级邮政储金汇业分局和邮局经营,其他保险公司不得办理,因此,许多人寿小保险公司依法停业清理。简易人寿保险先后在全国各地普遍展开,因其保额低,免验身体,上门收费,颇受职工群众欢迎。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邮政储金汇业总局于民国29年4月迁重庆,民国31年修正公布《简易人寿保险法》,同年4月有效保单5.7万份,民国33年底增至19.6万份,总保额为2亿元,保费收入200万元。抗战胜利后,邮政储金汇业总局由渝复归南京,正拟积极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之际,却遭时局影响,尤因货币不断贬值,致使小额的保险失去保障意义而不受群众欢迎。邮政储金汇业局被迫决定自民国36年9月起暂停接受新保户,同年11月4日再度修正《简易人寿保险法》,提高保险金额,终因通货恶性膨胀,无法开展。解放后,1954年根据《解放前保险业未清偿的人寿保险契约给付办法》,由邮电局负责接受前邮政储金汇业局的简易人寿保险的清偿工作。鉴于金额太小,许多保户不愿登记或放弃领款,直至1957年底宣告清偿结束。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民国26年4月14日成立。其前身系由中国银行投资开设的中国保险公司人寿部,早于公司成立初期即行经营人寿险,为进一步发展寿险业务,公司拨专款50万元资金,于民国22年7月设立人寿部,后根据《保险法》规定寿险要专业经营的精神,中国保险公司在人寿部基础上改组成立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宋汉章,经理兼精算师陶声汉,资本金额100万元,实收50万元,总公司设上海,两块牌子,一处办公,国内不设分公司,各地都由中国银行、中国保险公司代理,以及经理员发展业务。海外在香港、新加坡、吉隆坡、雅加达等地设有分公司。解放后,经军管会金融处保险组接管,1951年9月1日随同中国保险公司总管理处由上海迁北京,1954年根据《解放前保险业未清偿的人寿保险契约给付办法》进行清偿了结,总管理处专司管理其海外的香港、澳门、新加坡分公司。

三、1937年8月至1945年8月上海华资保险公司 1.概况

民国26年(1937年)8月至民国34年8月,上海共有华商保险公司106家,其中总公司设在上海的有101家,占总数的95.3%;总公司在香港而设上海分公司的5家,占4.7%。按资本性质分:民营公司89家,占84%;国营公司2家,占1.9%,汪伪政府官办的2家,占1.9%;民营公司中有官股成份者5家,占4.7%;中外合资公司3家,占2.8%;侨资公司5家,占4.7%。按经营险别分:财产损失保险公司93家,占87.7%;人寿保险7家,占6.6%;兼营财产和人寿保险的1家,占0.9%;专营水险和意外险的2家,占1.9%;再保险公司2家,占1.9%;专营信用保险的1家,占0.9%。

1937年8月至1945年8月上海华资保险公司一览表 总公公司名称 设立日期 司所在地 1942年9月21日 公会主要代表 胡养吾 资本金(元) 经营险别 参加分保集团 附注 一大保险公司 上海 中储券200万 财产损失 太平分保集团 因系汪伪政府注册,抗战胜利后一律停业清理 因系汪伪政府注册,抗战胜利后一律停业清理 因系汪伪政府注册,抗战胜利后一律停业清理 因系汪伪政府注册,抗战胜利后一律停业清理 上海保险公司 1942年8月 上海 施家庆 25万 财产损失 十五联分保集团 上海大同保险公司 1942年9月 上海 薛轶群 50万 财产损失 大上海分保集团 上海商业保险公司 上海华兴保险公司 上海肇泰保险公司 上海联保保险上海 分公司 大上海保险公司 1942年 上海 沈序明 李祖法 赵子昌 冯佐芝 50万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大上海分保集团 1905年 上海 十五联分保集团 十五联分保集团 1928年3月 上海 25万 1915年1月 香港 71.5万 1942年 上海 顾中一 500万 财产损失 大上海分保集团 汪伪政府注册,抗战胜利后停业清理 汪伪政府注册,抗战胜利后停业清理 汪伪政府注册,抗战胜利后停业清理 汪伪政府注册,抗战胜利后停业清理 汪伪政府注册,抗战胜利后停业清理 大中保险公司 1942年9月2日 上海 傅湘丞 125万 财产损失 大上海分保集团 大中国保险公司 1942年 上海 叶弼亮 200万 财产损失 太平分保集团 大公保险公司 1942年7月15日 上海 李楠公 125万 财产损失 大上海分保集团 大成保险公司 1942年 上海 吴增芳 郭雨东 董汉槎 董汉50万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华商联合分保集团 大上海分保集团 大上海分保集团 大上海分保大安保险公司 1942年5月11日 1941年8月11日 1942年4月上海 30万 大东保险公司 大南保险公司 上海 上海 25万 25万 7日 1942年7月6日 1927年3月19日 1942年10月22日 1942年 槎 蔡福棠 潘学安 丁葆元 邱菊夫 顾文生 徐仲良 刘子树 陆东生 袁益卿 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集团 五联分保集团 久联分保集团 五联分保集团 太平分保集团 华商联合分保集团 华商联合分保集团 十五联分保集团 太平分保集团 久联分保集团 汪伪政府注册,抗战胜利后停业清理 大陆保险公司 上海 50万 大华保险公司 上海 20万 大达保险公司 上海 125万 大业保险公司 上海 25万 1945年10月29日公告停业清理 大新保险公司 1942年7月 上海 1942年3月23日 1942年9月25日 1942年9月30日 50万 大丰保险公司 上海 25万 久安保险公司 上海 100万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1944年7月1日天平保险公司 中一信托公司保 险部 中央信托公司保 险部 上海 200万 1921年10月 上海 100万 1942年 上海 张德钦 财产损失 并入中央保险公司 中央保险公司 1944年7月1日 上海 张德钦 中储券10000万 1945年10财产损失 月29日被国民党政府接收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人寿险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久联分保集团 华商联合分保集团 大上海分保集团 久联分保集团 大上海分保集团 太平分保集团 大上海分保集团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后自组中国分保集团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1945年10月29日接管清理 中孚保险公司 1942年9月2日 1942年7月21日 1942年 1931年11月1日 1937年4月14日 1942年10月14日 1934年2月1日 1942年 上海 孙璧威 周贵俊 吴本澄 过福云 陶声汉 郭雨东 谢志方 周芗耕 50万 中南保险公司 上海 30万 中原保险公司 上海 50万 中国保险公司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中国工业保险公司 中国天一保险公司 中国公平保险公司 上海 125万 上海 50万 上海 250万 上海 250万 上海 50万 中国正平保险公司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 中国安全保险公司 中国利民保险公司 中国海上意外保险 公司 中国航运保险公司 中国第一信用保险 公司 中国联业保险公司 华商中华水火保险 公司 中贸保险公司 1942年 上海 陈广良 陆贵卿 陈泮君 罗亮生 奚成美 潘学安 叶荫三 祁锦华 汪少鹤 100万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水险、意外险 水险、意外险 信用保证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大上海分保集团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1942年1月 上海 1944年 1942年10月7日 上海 十五联分保集团 太平分保集团 大上海分保集团 上海 31.5万 1932年10月 上海 10万 1941年10月30日 上海 25万 1930年1月 上海 20万 1942年8月1日 上海 250万 五联分保集团 华商联合分保集团 太平分保集团 董汉槎董事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1941年9月 上海 15万 1943年1月18日 上海 500万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公安保险公司 1943年3月25日 上海 刘安国 50万 财产损失 长 江西路353号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太平保险公司 太平人寿保险公司 五洲保险公司 1929年11月20日 1938年12月30日 1943年1月6日 1933年4月6日 1924年11月21日上海1925年5月 上海 丁雪农 顾炳元 朱晋椒 黄佩卿 蔡惠棠 郭瑞祥 许敬庐 周芗耕 1500万 财产损失 人寿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太平分保集团 太平分保集团 十五联分保 集团 上海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上海 200万 四明保险公司 永安人寿保险公司 上海分公司 永安水火保险公司 永宁保险公司 上海 25万 香港 人寿 1916年1月 香港 100万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十五联分保集团 十五联分保集团 1915年8月 上海 50万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永丰保险公司 1942年 上海 企华保险公司 先施保险置业公司 上海分局 先施人寿保险公司 光华保险公司 1942年8月1日 1915年7月15日 上海 周孝伯 郁庭芳 霍永枢 华大年 葛杰臣 俞树棠 屠伯钧 张立生 吴仕勤 沈秋生 彭可慰 贝在荣 金锡章 陈善章 李劲根 俞俊发 邹樟 郑学坊 凌廷尧 任硕宝 乐嘉祥 董涤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香港 1922年3月 香港 人寿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人寿 财产损失 财产及 十五联分保集团 五联分保集团 1941年9月 上海 1942年8月18日 1942年 1926年12月11日 1942年 1942年9月25日 1942年9月4日 1942年7月25日 1942年9月2日 1942年 1942年7月21日 1940年6月6日 1942年 50万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同安保险公司 上海 50万 安中保险公司 上海 200万 十五联分保 1945年10月29集团 太平分保集团 大上海分保集团 太平分保集团 太平分保集团 太平分保集团 大上海分保集团 十五联分保集团 久联分保集团 十五联分保集团 华商联合分保集团 太平分保集团 久联分保集团 华商联合分保集团 中日合资性日停业清理 安平保险公司 上海 250万 安宁保险公司 上海 安达保险公司 上海 100万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安业保险公司 上海 200万 和安保险公司 上海 250万 金安保险公司 上海 125万 金华保险公司 上海 50万 长安保险公司 上海 100万 长城保险公司 上海 30万 南丰保险公司 上海 建安保险公司 1942年 1942年10月16日 1942年8月15日 上海 50万 保安保险公司 上海 50万 振泰保险公司 上海 75万 泰山保险公司 1932年8月 上海 50万 泰安保险公司 通惠水火保险1942年 1943年7月上海 上海 50万 中储券 1945年10月29公司 20日 生 1000万 再保险 质 日被国民党政府接收 国华保险公司 1942年7月15日 1942年9月25日 1931年11月1日 上海 李百祥 许晓初 陈己生 罗振英 戚正成 曹楚宝 傅其霖 吕岳泉 丁方源 路式导 李平山 邓东明 张乾铭 金性初 孙耀山 张明昕 周联桂 陈其昌 50万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人寿 大上海分保集团 大上海分保集团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富华保险公司 宁绍人寿保险公司 玖如人寿保险公司 宁绍水火保险公司 宁兴保险公司 上海 125万 上海 上海 人寿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人寿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再保险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华商联合分保集团 大上海分保集团 华商联合分保集团 十五联分保集团 太平分保集团 太平分保集团 十五联分保集团 华商联合分保集团 太平分保集团 久联分保集团 十五联分保集团 久联分保集团 五联分保集团 1925年11月 上海 100万 1942年 上海 100万 华一保险公司 华安水火保险公司 华安合群保寿公司 华孚保险公司 1942年 上海 50万 1906年3月 上海 1912年7月1日 1942年 120万 上海 上海 100万 华成保险公司 1906年12月 上海 1941年8月18日 62.5万 华泰保险公司 华商联合保险公司 华隆保险公司 上海 25万 1933年6月 上海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1942年 1941年9月2日 1942年9月14日 1942年8月1日 1942年11月10日 上海 200万 华业保险公司 上海 50万 华丰保险公司 上海 50万 新丰保险公司 上海 50万 万安保险公司 上海 裕华保险公司 上海 先重150万 兴华保险公司 1935年9月 庆 迁上海 杨培之 20万 财产损失 久联分保集团 兴业保险公司 1942年 1942年7月6日 1934年 上海 唐莲芳 张联棠 陶听轩 杨洪山 汤秀峰 刘聰强 黄寅初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财产损失 华商联合分保集团 太平分保集团 大上海分保集团 太平分保集团 久联分保集团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1945年10月29日停业清理 联华保险公司 上海 50万 丰盛保险公司 上海 250万 丰业保险公司 1942年 上海 500万 宝隆保险公司 1941年12月 上海 150万 宝丰保险公司 1931年9月 上海 12.5万 安华保险公司 上海 九江路113号 华侨保险公司 上海 南京路198号 锦明保险公司 上海 爱多亚路23号 大信保险公司 1942年9月 上海 江西中路353号 中华保险公司 1944年7月 上海 江西中路170号 2.机构

太平人寿保险公司 民国27年(1938年)12月30日成立。原系太平保险公司于民国23年4月20日设立的人寿部,根据保险法规规定产寿险分业经营的精神,乃在人寿部的基础上改组独立法人的“太平人寿保险公司”,对外名义虽然独立,内部实系太平保险的子公司,总经理周作民,协理丁雪农、王伯衡,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专营人寿保险业务,外地都由太平产物保险公司兼办,一度业绩显著,后受时局和通货恶性膨胀影响,整个寿险业处于维持瘫痪状态。解放后,没有申请恢复国内寿险业务。1954年根据《解放前保险业未清偿的人寿保险契约给付办法》进行清偿结束国内业务。1956年随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总管理处迁往北京,专司管理其海外分支机构,香港、澳门曾一度停办寿险业务,旋又恢复。

长城保险公司 民国29年(1940年)6月6日成立。由英商太阳保险公司的李劲根发起,得到上海金融、实业界等赞同和投资,资本总额法币25万元。总公司设上海圆明园路133号。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上海“孤岛”新建的第一家华商保险公司。董事长秦润卿,经理李劲根。经营水火险、意外险、责任险等业务。先后在天津、北平、汉口、青岛、杭州、宁波等地设立分公司。民国31年参加“久联分保集团”。解放后,获准继续营业,参加“民联分保交换处”,接受社会主义改造,联合其他12家民营保险公司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合资,于1952年1月1日共组公私合营新丰保险公司。

大东保险公司 民国30年(1941年)8月11日开幕。系原东莱银行的安平保险公司总副经理董汉槎、王显猷、顾中一等相约辞去“太安丰天总经理处”职

务,得到东莱银行的支持,发起集股法币100万元,后改中储券25万元。总公司设上海天津路85号。总经理董汉槎,副总经理王显猷、顾中一,经营水火险、意外险及其他损失保险业务。民国31年参加“大上海分保集团”。在重庆设有分公司,抗日战争胜利后继续营业,上海解放,获准复业,参加“民联分保交换处”,后因无力缴付联合营业准备金,于1950年4月1日申请停业。

华泰保险公司 民国30年8月18日开业。资本法币25万元。总公司设上海四川路50号。董事长孙让三,总经理李平山。经营水火保险业务。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原在日本海上保险株式会社上海支店工作过的黄寅初争取到广东帮商人支持,集资盘进“华泰”的牌号,改组成立“华泰产物保险公司”,黄寅初任总经理,迁址四川中路149号大楼租了几间办公室继续营业,在广州、武汉设分公司,并由“华泰”出资以黄寅初之妻毕弗溢出面又开了“鸿福产物保险公司”,毕弗溢任总经理,股东大都在广东,名义上两家公司,两块牌子,内部实系一套班子,一处办公,40多名员工分别列在两家公司的花名册上。都参加华商联合分保集团,但黄寅初视保险为“赌博”,故意不按分保合约办理再保险,违背保险原理和诚信原则。承保中联轮船公司的“太平轮”,于1949年1月28日驶往台湾途中与他轮相撞沉没,因未分保,黄寅初与毕弗溢夫妇立即卷款潜逃,华泰和鸿福两家保险公司就此倒闭。

华业保险公司 民国30年9月2日开幕。实收资本法币100万元,总公司设上海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104号。总经理金性初。经营水火险、意外险及各种损失保险业务。民国31年参加“久联分保集团”。上海解放,获准继续营业,参加“民联分保交换处”,后与其他12家民营保险公司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1952年1月1日共组公私合营新丰保险公司。

大上海保险公司 民国31年初成立。系由原安平保险公司总副经理董汉槎、王显猷、顾中一等组建大东保险公司、参股中国航运保险公司后,复又发起重点集资创建大上海保险公司,随之再建大南保险公司。总公司都设在上海,大上海、大南都在外滩(今中山东一路)18号,由董汉槎任总经理或董事长。经营水火险、意外险及其他损失保险业务。为解决分保出路问题,以大上海为核心,联合大安、大东、大南、大中、大公等19家民营保险公司组建“大上海分保集团”。抗日战争胜利后,大上海保险公司因未向驻重庆的国民政府注册,被列入停业清理范围。但在原基础上改组重新注册建立“大沪产物保险公司”,同年开张。上海解放,获准继续营业,参加“民联分保交换处”,后因董汉槎欲离沪去台湾,藉口无力缴付联合营业准备金,于1950年4月1日申请停业。

大安保险公司 民国31年(1942年)5月11日开业。系中国天一保险公司襄理谢寿天获得中共上海地下党批准和支持,邀集陈巳生、郭雨东、董国清、关可贵、龚汇源等人发起集股组建,注册资本法币50万元,实收25万元。民国30年11月28日举行创立会。孙瑞璜任董事长,郭雨东任经理,董国清、李晴斋为副理,谢寿天为常务董事兼总稽核。总公司设上海,初在广东路51号大来大楼,后迁北京东路356号国华银行大楼。天津、南京、广州、青岛、烟台、北平设分公司,武汉、无锡、苏州设代理处,经营各种财产损失保险业务。积极参与发起组建“大上海分保集团”,支持“上海市保险业业余联谊会”的职工运动,谢寿天、陈巳生以“大安”合法身份参加保险界、金融界、工商界的上层社会活动,开展统战工作。在国民政府规定增资的困难时刻,地下党拿出100两黄金,通过验资得以继续营业。解放后,参加“民联分保交换处”。1951年11月“大安”将公司所有资产上缴国家作为公股,联合其他12家民营保险公司与中国人

民保险公司于1952年1月1日共建公私合营新丰保险公司。

长安保险公司 民国31年7月21日举行创立会,先行营业择吉日开张。由上海绸业银行为主集股组建。总公司设上海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720号,资本中储券100万元,董事长闻兰亭,董事王厚甫、陈兹堂、李祖莱、陈善章等,总经理陈有运,经理陈善章。上海分公司经理陈燕堂。经营水火险、意外险及再保险业务。参加“十五联分保集团”。抗日战争胜利后,因系向汪伪政府注册,民国34年10月29日被饬令停业清理。

新丰保险公司 民国31年8月1日开幕。系在原新华银行保险部基础上改组扩建而成。实收资本金法币50万元。总公司设上海。董事长冯耿光,董事孙瑞璜、朱如堂、朱博泉、徐振东、项叔翔、吴申伯、刘聰强、张明昕等,总经理张明昕,副总经理诸懋益、潘垂统。各地由新华银行分支机构代理,重庆设有分公司。经营水火等一切损失保险业务。办公处在江西中路367号原新华银行大楼和江西中路406号浙江兴业银行大楼两次反覆迁移。总公司参加“久联分保集团”,上海解放,因其股份中有部分官股,一度由军管会监管,同时准其继续营业,参加“民联分保交换处”,后联合其他12家民营保险公司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合资,于1952年1月1日成立公私合营新丰保险公司。1956年与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合并,同年8月总管理处迁北京,停办国内保险业务,专司管理太平保险公司的海外分支机构。

中国联业保险公司 民国31年8月1日开业。额定资本中储券500万元,实收250万元。总公司设上海汉口路470号绸业银行大楼4楼,后迁公馆马路(今金陵东路)41号。叶荫三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常务董事马少荃、孙枕泉,董事袁履登、许冠群、丁方源、张莲舫、刘玉琪等。经营火险、水险、意外险、汽车险及再保险等业务。参加“五联分保集团”。抗日战争胜利后,因系汪伪政府注册,被国民政府饬令停业清理。

中国利民保险公司 民国31年8月3日举行创立会,10月7日开业。由利民银行、渔民银行、怡和钱庄等集股创建。资本实收中储券31.2万元。总公司设上海外滩(今中山东一路)7号中国通商银行大楼。董事长徐祥生,常务董事黄振世、杜星南、汪育斋、陈泮君,总经理张剑虹。上海分公司经理韩雨田,副经理锺廉元、严筱舫。经营水火、意外及其他损失保险业务。参加“十五联分保集团”。抗日战争胜利后,因系汪伪政府注册,被国民政府饬令停业清理。

大公保险公司 民国31年(1942年)7月15日创立,8月25日开幕。系大公银行为主集股创建。总公司设上海宁波路130号大公银行内。额定资本中储券250万元,先收半数。董事长金宗城,总经理李楠公,协理杨金门,沪分公司经理胡树白。经营水火险、意外险及一切损失保险业务。参加“大上海分保集团”。抗战胜利后,因系汪伪政府注册,被国民政府饬令停业清理。

中孚保险公司 民国31年(1942年)9月2日开幕。系中孚银行为主集股创建。资本金中储券50万元,总公司设上海仁记路(今滇池路)103号。董事长兼总经理孙仲立,经理孙璧威,副经理叶孝焯,董事过福云、徐振东、孙景西、孙锡三、朱博泉、孙瑞璜、朱如堂、陈朵如、孙璧威等。经营水火险、意外险及一切损失保险业务。参加“久联分保集团”。抗战胜利后,因系汪伪政府注册,被国民政府饬令停业清理。

中国工业保险公司 民国31年7月10日举行创立会,10月14日开幕。原由地下党员谢寿天创办大安保险公司之后,与郭雨东、李言苓等策划联合工商实业界发起筹建,资本总额中储券250万元。总公司设上海。原在广东路17号,

后迁江西中路437号又迁至452号。许冠群任董事长,常务董事项康元、蔡声白、朱博泉、傅湘丞,董事郭顺、邓文炳、孙瑞璜、董汉槎、金宗城、竹垚生等。朱博泉任总经理,傅湘丞、郭雨东为协理,李言苓为上海分公司经理。经营水火险、意外险及其他财产损失保险业务。参加“大上海分保集团”。(后谢寿天、郭雨东和李言苓退出,另行发起筹建中国工商联合产物保险公司。)抗战胜利后,因系汪伪政府注册,被国民政府饬令停业清理。同年,另行向南京政府申请注册,成立“中国工业联合产物保险公司”,由葛涵赓任上海分公司经理,仍参加“大上海分保集团”。上海解放,获准继续营业。参加“民联分保交换处”。后因业务清淡,无法维持,于1951年2月27日申请停业。

五洲保险公司 民国32年1月6日开幕。系保险业人士联合实业界投资组建,资本实收中储券200万元。总公司设上海博物院路(今虎丘路)34号。董事长柴秉坤,董事汤秀峰、朱晋椒、丁雪农、顾中一、潘垂统、林子和、李文耀等。总经理朱晋椒,经理林子和,协理李文耀。上海分公司经理罗振南。经营水火险、意外险及其他损失保险业务。参加“太平分保集团”。抗日战争胜利后,因系汪伪政府注册,被国民政府饬令停业清理。

通惠水火保险公司 民国32年7月20日成立。中日合资保险企业,原系日本保险业设想通过新组建的“东亚火灾海上再保险株式会社”来替代英美控制上海的再保险市场,因未见效,乃改变策略,由日本东京海上、三菱海上、明治火灾、大仓火灾等株式会社强迫太平保险公司与之合资,采取中国惯用的名称“通惠水火保险公司”。资本总额中储券1000万元,中方占51%,日方49%,总公司设上海外滩(今中山东一路)18号。经汪伪政府特许专营再保险业务。由于华商保险同业自己组织分保集团予以抵制,故而该公司业务收效甚微。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接管停业。

中央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民国33年7月1日成立。10月3日开幕。系汪伪政府专门设立的保险机构。同时将汪伪中央信托公司保险部并入。资本金由中央储备银行拨给中储券1亿元。总公司设上海滇池路74号。由伪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部长周佛海任董事长,伪中央储备银行副总裁钱大櫆任副董事长,许建屏任总经理,由日本人木村增太郎、大久保太三郎、吉川智慧丸为顾问。先在南京、苏州设立分公司,徐州设办事处。经营水火险、意外险及其他各种损失保险、人寿保险、国家和公共机关团体保险,以及一般保险公司之分保业务。民国34年初,开办战争伤亡保险,其地区主要在南京、上海两个特别市和江苏省、浙江省的大城市,另外,指定中国、中国人寿、太平、太平人寿、中国天一、安平、中国工业、宝丰、泰山、华安合群保寿、永安水火、永安人寿、先施置业、先施人寿、四明等23家保险公司代办。公司章程订有6章29条,其中第22条明确规定,公司对一般保险公司有业务上之监督指导、及各地保险同业公会指导之权。民国33年10月1日,汪伪财政部决定撤销保险监理局,明令中央保险公司专设检查机构,委托其办理关于保险公司的注册、监督、指挥事项。完全取代保险监理局的职权,名义上是股份有限公司,实系凌驾于所有保险公司之上的保险公司,为汪伪政府统驭沦陷区保险业的权力机关。但成立仅一年多时间,即随着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汪伪政权的覆灭而告终。

四、1945年9月至1949年5月上海华资保险公司 1.概况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财政部于民国34年(1945年)9月28日公布《收复区商营保险公司复员办法》,同年10月23日财政部饬令凡在敌伪政府核准设

立的保险公司一律停业清理。驻京沪财政金融特派员办公处遵照财政部电示,于10月29日发布公告,除接收日本的保险公司43家和中央保险公司、通惠保险公司外,饬令停业清理的民营保险公司计有:一大、上海、上海大同、上海商业、大上海、大中、大中国、大公、大成、大陆、大新、久安、天平、中一、中孚、中南、中原、中国工业、中国公平、中国正平、中国安全、中国利民、中国联业、中贸、公安、五洲、永丰、企华、同安、安中、安宁、安业、和安、金华、长安、南丰、建安、保安、振泰、泰安、国华、富华、宁兴、华一、华孚、华隆、华丰、万安、兴业、联华、丰业、玖如人寿等52家,其中久安、中南、安宁、振泰、华孚、泰安等6家可在改组后继续营业,结果安宁、振泰未获批准复业。

1945年9月至1949年5月,上海共有华商保险公司186家,其中获准继续营业的有48家,占总数的25.8%;由大后方复员来沪的27家,占14.5%;先后新建的公司有111家,占59.7%。总公司设在上海的175家,占94%;总公司在香港的5家,占2.7%;总公司在新加坡1家、台湾1家、南京1家、杭州1家,昆明2家,合计6家,占3.2%。按资本性质分:民营公司148家,占79.6%;国营公司21家,占11.3%;省市营公司3家,占1.6%;民营公司中有官股成份的4家,占2.2%;中共地下党经营的公司有2家,占1.1%;中外合资公司3家,占1.6%;侨资公司5家,占2.7%。按经营险别分:产物保险居绝大多数为169家,占90.9%;人寿险11家,占5.9%;再保险3家,占1.6%;专营人事信用保证险2家,占1.1%;专营意外责任险1家,占0.5%。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经军管会金融处核准继续营业的中资保险公司有63家:大安、大信、大南、大沪、大丰、大华、大通、大东、大达、中国、中国天一、中国工业联合、中国保平、中国统一、中国第一信用、中国联合、中国航运、中华、太平、太安丰、永中、永平安、永安水火、永宁、四明、先施水火、全安、民安、安平、光华、合安、合众、好华、兆丰、东南、利华、长华、长城、怡太、保安、建国、海兴、泰山、泰安、泰东、国泰、华安水火、华商中华水火、华商联合、华业、华盛、惠中、宁绍水火、裕民、扬子、新丰、福安、兴华、丰盛、宝丰、宝隆、肇泰、中国航联。

1945年9月至1949年5月上海华资保险公司一览表 经公司名称 设立日期 总公司所在地 出席公会代表 资本金 营险别 国营保险公司 1935年10月1日成立保险部 1941年3月中央信托局人寿保险处 1日一分为二成立两处 中国农业保险公司 1944年3月15日 成立于上海,抗战时迁重庆,胜利后复员上海 成立于上海,抗战时迁重庆,胜利后复员上海 成立于重庆,胜利后迁上任硕宝 法币1亿元 财产 军管会接管后停业清理 罗北辰 法币1000万元 人寿 军管会接管后停业清理 相寿祖 实收国币500万元 财产 军管会接管后停业清理 附注 中央信托局产物保险处 海 国民产物保险公司 资源委员会保险1948年8月2日 1943年7月上海 成立于重庆,后迁南京 任硕宝 实收资本法币50亿 财产 财产 人寿 解放前夕已停业 军管会接管后停业清理 1949年5月30日被接管 事务所上海分所 1日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1937年4月14日 殷庾梅 法币5亿元 实收国币50上海 过福云 万元法币1亿元 实收国币250中国产物保险公司 1931年11月1日 上海 孙广志 万元1948年法币100亿元 财产 1949年5月30日被接管1949年6月20日奉准复业 中国航联产物保险公司 1948年8月11日 上海 姚达人 实收250亿元 财产 意解放后被接管 中国航联意外责任保险公司 1948年8月11日 上海 姚达人 实收250亿元 外责任 人1949年8月23日批准复业1950年10月停业清理 中国人事保险公司 1945年2月1日 成立于重庆,胜利后迁上海 事王晓籁 法币12亿元 信用险 实收2500万再保险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军管会接管后停业清理 中国再保险公司 1946年1月 上海 罗北辰 元 法币2亿元 解放前夕已停业解散 中合产物保险公司 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保险事务所 中南产物保险公司 太平洋产物保险公司 1948年3月9日 1947年 1944年7月21日 1943年12月8日 上海 袁宗蔚 法币100万元 军管会接管后停业清理 军管会接管后停业清理 解放前夕已停业 上海 董德乾 法币20亿元 上海 成立于重庆胜利后迁上海 蒋葆如 法币10亿元 法币1000万王伯衡 元,后增法币1亿元 法币2500万军管会接管后停业清理 交通产物保险公司 1947年4月1日 上海 翁新民 元1947年4月增至1亿元 财产 解放前夕已停业 世界产物保险公司 人和产物保险公司 同信产物保险公1946年11月 上海 瞿文达朱叔仪 法币1亿元 财产 财产 财解放前夕已停业 上海 上海 余醒民 法币1亿元 田宗培 法币1亿元 解放前夕已停业 解放前夕已停业 司 1943年成立1946年2月迁上海 成立于重庆,胜利后迁上海 负责人先姚达人后聂光坻 负责人卓宜来 张克雄 无资本金 产 四联盐运保险管理委员会 财产 军管会接管后停业清理 盐运再保险总管理处 再无资本金 保险 台币5000万元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1946年5月 上海 军管会接管后停业清理 军管会接管后停业清理 军管会接管后停业清理 解放前夕已停业 解放前夕关闭 省市营保险公司 台湾产物保险上海分公司 江苏产物保险公司 浙江产物保险上海分公司 民营保险公司 人人产物保险公司 上海海上产物保险公司 1948年8月2日 1948年3月2日 台湾 上海 陈晏如 法币10亿元 杭州 上海 薛轶群 法币1亿元 许显时 上海 章益坪 法币1亿元 资本总额300解放前夕已停业 上海联保水火保险公司 1915年1月1927年迁上海 香港 冯佐芝 万元实收143万元法币1亿元 财产 解放时停业 上海实业产物保险公司 大安产物保险公司 上海 黄亮畴 财产 财产 解放前夕关闭 1952年1月1日参加公私合营新丰保险公司 1950年4月1日无力1942年5月11日 上海 董国清 法币2亿元 大东产物保险公司 1941年8月11日 上海 王显猷 法币1亿元 财产 交付民联分保交换处规定应交存之联合营业准备金而宣告停业 大昌产物保险公司 大南产物保险公司 上海 马成学 法币1亿元 财产 财产 解放时停业 1950年4月1日无力交付民联营业准备金而宣告停业 1951年11月1日参加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 解放时停业 解放前夕已停业 1942年4月7日 1942年9月上海1945年重庆 上海 江尧昌 法币1亿元 大信产物保险公司 大亚产物保险公司 大夏产物保险公成立重庆分公司,胜利后迁上海 上海 上海 王邦治 法币1.2亿元 财产 财产 财洪敏元 法币1亿元 吴子仪 法币1亿元 司 大通产物保险公司 1946年10月 产 财产 1950年4月1日停业,无力交付民联营业准备金 1952年1月1日参加公私合营新丰保险公司 1950年4月1日无力交付民联营业准备金而停业 1950年4月1日无力交付民联营业准备金而停业 1951年11月1日参加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 解放时停业 上海 汪宗光 法币1亿元 大华产物保险公司 1927年3月19日 上海 刘念孝 国币20万元 财法币1亿元 产 大达产物保险公司 1942年8月10日 上海 丁葆元 法币1亿元 财产 大沪产物保险公司 1945年10月 上海 范祺葆 法币1亿元 财产 大丰产物保险公司 久安产物保险公司 川盐产物保险公司 中和产物保险公司 中东产物保险公司 天丰产物保险公司 中国工商联合产物保险公司 中国工业联合产物保险公司 中国天一产物保险公司 中国平安产物保险公司 中国企业产物保险公司 1942年3月23日 1942年9月25日 上海 徐仲良 法币1亿元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上海 1945年成立朱彬元 法币2亿元 1945年 于重庆,胜利后迁上海 何继纲 法币1亿元 解放前夕已停业 上海 沈嘉屏 法币1.2亿元 解放前夕歇业 上海 周贵俊 解放时停业 上海 谢志方 解放前夕关闭 1945年 1945年10月 1934年2月1日 上海 李言苓 法币1亿元 解放前夕已停业 1951年2月27日业务清淡无法维持而停业 1951年11月1日参加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 解放前夕已停业 上海 葛涵赓 法币5亿元 国币100万上海 赵俊椿 元 法币1亿元 陆贵卿 法币3亿元 1942年1月 上海 成立于重庆,1945年 胜利后迁上海 葛宇赓 法币1亿元 解放时停业 中国保平产物保险公司 中国海上产物保险公司 1946年4月 上海 叶国良 法币1亿元 财产 财产 1950年4月1日无力交付民联营业准备金而停业 解放时停业 1932年10月 上海 倪润身 法币1亿元 中国航运保险公司 1941年10月30日 上海 董汉槎 法币1亿元 财产 信用1950年5月10日无力交付金融处规定营业准备金而停业 中国第一信用产物保险公司 1930年1月 上海 潘学安 法币1亿元 保证财产 1950年4月1日无力交付民联营业准备金而停业 中国第一人寿保险公司 中国统一产物保险公司 中国兴业产物保险公司 中国联合产物保险公司 上海 陈赓年 法币1亿元 人寿 财产 财产 财产 1952年1月1日参加公私合营新丰保险公司 解放前夕已停业 1950年4月1日无力交付民联营业准备金而停业 1950年4月1日因无 上海 毛洪钧 法币1亿元 上海 唐联芳 法币1亿元 1948年2月 上海 瞿伯炯 法币1亿元 中华产物保险公司 1944年7月 上海 郑揖荘 法币2亿元 财产 力交付民联分保交换处规定应交联合营业准备金而宣告停业 中兴产物保险公司 中联产物保险公司 中绥产物保险公司 太平人寿保险公司 太平产物保险公司 成立于重庆,1942年 胜利后迁上海 上海 陶锡凤 法币1.2亿元 谈峻声 法币1亿元 财产 财产 财产 人寿 财产 解放前夕已停业 解放前夕已停业 1946年 1938年12月 1929年11月 上海 1948年初即停业 上海 蔡燮昌 法币1亿元 解放后核准继续营业 1951年11月1日参加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 1951年11月1日参加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 解放前夕已停业 上海 丁雪农 法币1.2亿元 太安丰产物保险公司 太隆产物保险公司 天利产物保险公司 天祥人寿保险公司 1943年8月 上海 金瑞麒 法币1亿元 财产 财产 财产 人寿 上海 李嘉宾 法币1亿元 上海 李云良 法币1亿元 解放时停业 上海 张志诚 法币1亿元 解放前夕已停业 天祥产物保险公司 天新产物保险公司 四明产物保险公司 永久产物保险公司 永大产物保险公司 上海 刘龙洲 法币110亿元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解放前夕已停业 上海 朱叔仪 法币1亿元 解放时停业 1950年3月1日业务清淡申请停业 解放前夕已停业 1933年4月 上海 吴伯勤 法币1亿元 上海 成立于重庆,陈子英 法币1亿元 1943年 胜利后迁上海 毛洪钧 解放时停业 永中产物保险公司 永平产物保险公司 永平安产物保险公司 1944年10月 成立于重庆,胜利后迁上海 上海 钱尚 法币1亿元 马崇尧 法币1亿元 财产 财产 财产 1950年4月1日无力交付民联营业准备金而停业 解放前夕已停业 1950年4月1日无力交付民联营业准备金而停业 1946年8月 上海 陈文渭 法币1亿元 1924年11永安人寿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 月21日上海1925年5月 永安水火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 永泰财产保险公司 永宁水火保险公司 财产 财产 财产 1952年1月1日参加公私合营新丰保险公司 解放前夕已停业 1952年1月1日参加公私合营新丰保险公司 香港 李崇绍 法币500万元 人寿 解放后核准继续营业 1916年1月 香港 容受之 法币1亿元 上海 何关祥 法币1亿元 1915年8月 上海 黄芙生 法币1亿元 永兴产物保险公司 正安产物保险公司 民生产物保险公司 成立于重庆,1944年 胜利后迁上海 上海 成立于重庆,1944年 胜利后迁上海 1943年11月11日 成立于重庆,胜利后迁上海 上海 王仁元 法币1亿元 陈鹤 法币2亿元 周蔚伯 陈铭恩 法币1亿元 翟温桥 法币1亿元 财产 财产 财产 解放前夕已停业 解放前夕已停业 法币1.2亿元 解放时停业 民安产物保险公司 民丰产物保险公司 财产 财产 股东无意继续经营1951年3月1日申请停业 解放时停业 全安产物保险公司 成立于重庆,1944年4月 胜利后迁上海 徐才清 法币1亿元 财产 1950年4月1日无力交付民联营业准备金而停业 1950年4月1日无力交付民联营业准备金而停业 1950年4月1日无力交付民联营业准备金而停业 解放后核准继续营业 1952年1月1日参加公私合营新丰保险公司 1952年1月1日参加公私合营新丰集团公司 1952年1月1日参加公私合营新丰集团公司 1950年4月1日无力交付民联营业准备金而停业 1951年11月1日参加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 解放前夕歇业 合安产物保险公司 1946年 上海 彭可慰 法币1亿元 财产 合众产物保险公司 先施人寿保险公司上海分局 先施保险置业公司上海分局 1943年11月 成立于重庆,胜利后迁上海 马云让 毛啸岑 法币1亿元 财产 人寿 财产 1922年3月 香港 1915年7月15日 香港 郁庭芳 法币120亿元 光华产物保险公司 1941年9月 上海 刘玉麒 法币1亿元 财产 兆丰产物保险公司 成立于重庆,1945年 胜利后迁上海 唐雄俊 法币1亿元 财产 好华产物保险公司 上海 章益坪 法币1亿元 财产 安平产物保险公司 安众产物保险公司 安泰产物保险公司 安全产物保险公司 同福产物保险公司 孚中产物保险公司 利华产物保险公司 金国产物保险公司 金陵产物保险公司 亚洲产物保险公1926年12月 上海 陈上达 法币1亿元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 上海 孙惠康 法币1亿元 上海 程养恬 法币1亿元 解放时停业 上海 梅达君 法币1亿元 解放前夕歇业 上海 王九成 法币60亿元 解放前夕关闭 上海 严礼鼐 法币1亿元 解放前夕歇业 1950年4月1日无力交付民联营业准备金而停业 解放前夕已停业 1945年11月1日 上海 王丰年 法币1.2亿元 上海 钱中选 法币1亿元 1945年 上海 葛涵赓 法币1亿元 解放前夕歇业 解放时停业 成立于重庆,韦启信 法币1亿元 司 胜利后迁上海 产 长城产物保险公司 1940年6月 上海 吴醴祥 法币1亿元 财产 1952年1月1日参加公私合营新丰保险公司 1950年4月1日无力交付民联营业准备金而停业 1950年4月1日无力交付民联营业准备金而停业 1950年4月1日无力交付民联营业准备金而停业 解放时停业 长华产物保险公司 1943年12月 成立于重庆,胜利后迁上海 周伯伊 法币1亿元 财产 怡太产物保险公司 上海 徐挹和 法币1亿元 财产 东南产物保险公司 东方产物保险公司 保盛产物保险公司 保安产物保险公司 保宁产物保险公司 南华产物保险公司 南隆产物保险公司 信孚产物保险公司 信义产物保险公司 恒安产物保险公司 恒昌产物保险公司 恒隆产物保险公司 恒业产物保险公司 恒丰产物保险公司 建中产物保险公1946年 上海 魏光荣 法币1亿元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 上海 韦启信 上海 胡树白 法币1亿元 解放前夕已停业 1950年4月1日无力交付民联营业准备金而停业 解放时停业 1944年4月 上海 周独之 法币1亿元 上海 陈孝渊 法币1亿元 上海 潘墀 法币1亿元 解放前夕已停业 上海 叶骏发 法币1亿元 解放时停业 上海 成立于重庆,柴本达 法币1亿元 解放时停业 1945年 胜利后迁上海 袁浩然 法币1.5亿元 解放前夕已停业 上海 成立于重庆,毛智清 法币1亿元 解放时停业 1944年5月 胜利后迁上海 上海 吕苍岩 法币1亿元 1949年10月1日申请停业 宋荘甫 法币1亿元 解放时停业 上海 张祝华 法币1亿元 解放前夕歇业 上海 上海 张祝华 法币1亿元 姚达人 法币1亿元 解放前夕已停业 解放前夕已停业 司 建国产物保险公司 建兴产物保险公司 茂德产物保险公司 益安产物保险公司 振兴产物保险公司 泰山人寿保险公司 泰山产物保险公司 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人寿 财产 1951年11月1日参加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 解放前夕已停业 上海 叶景灏 法币1亿元 上海 屠迅先 法币1亿元 上海 沈秋江 法币1亿元 解放时停业 上海 王鸿模 法币1亿元 解放前夕已停业 上海 周雨苍 法币1亿元 解放时停业 上海 杨培之 法币1亿元 解放后核准继续营业 解放后核准继续营业1953年7月1日停业清理 1952年1月1日参加公私合营新丰保险公司 1950年4月1日无力交付民联营业准备金而停业 1950年4月1日无力交付民联营业准备金而停业 解放前夕歇业 1950年4月1日无力交付民联营业准备金而停业 解放前夕已停业 1932年8月 上海 杨培之 法币1亿元 泰安产物保险公司 1942年 上海 冯国强 法币3亿元 财产 泰东产物保险公司 1948年5月 上海 寿景伟 法币1亿元 财产 海兴产物保险公司 国联产物保险公司 国泰产物保险公司 国际产物保险公司 常安产物保险公司 渤海产物保险公司 惠中产物保险公司 1948年5月 上海 施惠德 法币1亿元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上海 钟惠葆 1946年9月9日 上海 汤剑亭 法币1亿元 上海 朱仪鸿 法币1亿元 上海 丁趾祥 法币1亿元 解放前夕已停业 上海 谢焕章 法币1亿元 解放前夕已停业 1950年4月1日无力交付民联营业准备金而停业 1951年11月1日参加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 解放前夕已停业 1946年12月 上海 俞鼎锐 法币1亿元 裕民产物保险公司 裕国产物保险公 上海 郑国忠 法币1亿元 财产 财1942年 成立于重庆,白肖泉 法币1.2亿司 胜利后迁上海 元 产 裕商产物保险公司 华东产物保险公司 华福产物保险公司 华达产物保险公司 华安产物保险公司 华安合群保寿公司 华盛产物保险公司 华孚产物保险公司 华茂产物保险公司 上海 沈纯一 法币1亿元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人寿 财产 财产 财产 解放前夕已停业 上海 熊连城 解放前夕歇业 上海 朱介人 法币1亿元 解放时停业 上海 李子文 解放时停业 1950年4月1日无力交付民联营业准备金而停业 解放后申请继续营业 1950年4月1日无力交付民联营业准备金而停业 解放前夕已停业 1906年3月 上海 傅其霖 法币1.2亿元 法币1.2亿元 1912年7月1日 上海 龚汇百 1947年9月 上海 张克璜 法币1亿元 1942年 上海 沈楚宝 法币1亿元 上海 曹骏白 法币1亿元 解放时停业 承保“太平轮”沉没,华泰产物保险公司 1941年8月18日 上海 鲍北谦 法币1.5亿元 财产 1949年1月28日黄寅初卷款潜逃,公司破产 华通产物保险公司 华商中华水火保险公司 上海 郭信 法币1亿元 财产 财产 再解放时停业 1950年4月1日无力交付民联营业准备金而停业 1951年11月1日参加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 1952年1月1日参加公私合营新丰保险公司 解放前夕歇业 1941年9月 上海 张乾坤 法币1亿元 华商联合产物保险公司 1933年6月 上海 邓东明 法币1亿元 保险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人华业产物保险公司 云信产物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 宁安产物保险公司 宁波产物保险公司 宁绍人寿保险公1941年9月 上海 金性初 法币3亿元 1944年上海1946年 昆明 黄世杰 法币1亿元 上海 虞南阳 法币1亿元 解放前夕已停业 1931年11重庆迁上海 上海 虞仲言 陈巳生 法币1亿元 解放前夕歇业 解放后申请继续营业 司 宁绍产物保险公司 宁远产物保险公司 富滇产物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 扬子产物保险公司 新中国产物保险公司 新宁兴产物保险公司 新丰产物保险公司 月1日 1925年11月 1940年上海1946年 上海 罗振英 法币1亿元 寿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1951年1月27日因违法营业被罚停业 解放时停业 上海 吴倚天 法币1亿元 昆明 蒋志霄 法币1亿元 解放前夕歇业 1951年11月1日参加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 1948年之前即停业 上海 杨洪福 法币1亿元 1946年 上海 法币1亿元 1946年 上海 宣松涛 解放前夕已停业 1952年1月1日参加公私合营新丰保险公司 1951年11月1日参加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 解放前夕已停业 1942年8月1日 上海 张明昕 法币4亿元 福安产物保险公司 福华人寿保险公司 群安产物保险公司 慎昌产物保险公司 万国产物保险公司 荣丰产物保险公司 远东产物保险公司 肇泰产物保险公司 维安产物保险公司 震旦产物保险公司 暨南产物保险公司 兴泰产物保险公司 兴华产物保险公司 上海 蔡燮昌 法币1亿元 财产 人寿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财产 上海 奚景高 法币1亿元 陈其升 江定保 上海 法币1亿元 解放前夕歇业 上海 任道存 解放前夕歇业 上海 钟惠葆 法币1亿元 解放前夕歇业 上海 王廷良 法币5亿元 解放前夕歇业 1946年 上海 刘应吕 法币1亿元 解放前夕已停业 1950年1月1日业务清淡申请停业 解放前夕已停业 1928年3月 上海 朱子布 法币1亿元 上海 张醴泉 法币1亿元 上海 张祥祺 法币5亿元 解放时停业 上海 张昌祈 法币1亿元 解放时停业 上海 1935年设在重庆,1937马绍良 法币1亿元 解放前夕歇业 1952年1月1日参加公私合营新丰保险公1935年9月 范宝华 法币1亿元 迁上海 历阳产物保险公司 上海 唐雄俊 法币2亿元 财产 司 解放前夕已停业 承保“太平轮”1949鸿福产物保险公司 上海 李平伟 法币1亿元 财产 年1月28日沉没,毕费溢卷款潜逃,公司破产 联安产物保险公司 丰盛产物保险公司 1947年 上海 程恩树 法币1亿元 财产 财产 解放前夕已停业 1950年4月1日无力交付民联营业准备金而停业 1951年11月1日参加公私合营太平保险公司 解放后核准继续营业1953年12月1日停业清理 1934年 上海 钱越毅 法币1亿元 宝隆产物保险公司 1941年12月 1931年9月上海 汤蔚龙 法币1亿元 财产 宝丰产物保险公司 创立1931年11月25日注册 上海 刘聪强 法币1亿元 财产 全球产物保险公司 金城产物保险公司 华侨产物保险上海分公司 上海 李瑞麟 法币100亿元 财产 财产 财产 解放时停业 上海 解放前夕已停业 新加坡 陈锦聪 解放前夕已停业 2.机构

资源委员会保险事务所 民国32年(1943年)7月1日成立于重庆(时国民政府驻重庆)。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35年1月复回迁南京,同时在上海设立分所。系资源委员会组建的集团性“自保公司”。资本法币5亿元。委员长翁文灏,保险事务所所长蔡致通。专为资源委员会系统内部所属单位提供保险服务,该委掌握了整个国家的资源命脉,除一般轻纺工业外,凡其他所有国营工矿企业,如各种能源及重要矿厂的财产物资均在该所保险范围以内。上海分所先在北京东路27号,后迁四川中路670号。殷庾梅任经理。承办火灾保险、水陆空货物运输保险、员工人事险,以及各种财产损失保险。另在华北、广州、台北设立分所,其他各地均由当地资源委员会代办,通过系统内部通讯设备与总所联系办理保险手续。民国37年底,总所由南京撤退迁沪,未去台湾。上海解放,即由军管会金融处保险组接管,停业清理结束。

四联盐运保险总管理处 民国32年,原“三联盐运保险管理处”成立于重庆。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35年2月迁上海。改组为“四联盐运保险管理委员会”,重庆则为川康区分会。“三联盐运保险管理处”原系中央信托局产物保险处联合中国产物保险公司和太平产物保险公司重庆分公司而成。在川时利用官方势力,迫使重庆川盐银行保险部长期独家垄断的川江盐载运输保险业务让出40%的份额。民国32年12月太平洋产物保险公司成立,取代太平产物保险公司重庆

分公司的承保份额。由这3家官办保险公司成立盐运保险的联合管理处,简称“三联盐运保险管理处”。民国33年,中国农业保险特种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亦即要求参与分成,遂成为中央信托局产物保险处、中国产物、太平洋产物、中国农业四家官办保险公司的联合组织,共同负责,没有资本金,正式组建“四联盐运保险总管理处”。不久,裕国产物保险公司于重庆成立,利用川江袍哥帮会势力要求重新协商参与分成,结果改为川盐占40%、“四联”30%、裕国30%的新分配制。由这6家保险公司垄断川江盐运保险业务。抗战胜利后,上述保险公司相继迁沪,开展相互竞争。1949年5月2日,委员会召开临时紧急会议,决定总部即日迁渝,上海改为办事处,由吴玉琪主持。上海解放,由军管会金融处保险组接管后停业清理。

民安产物保险公司 民国32年(1943年)11月11日成立于重庆(时国民政府驻重庆)。抗战胜利后,民国34年10月总公司迁上海。系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地下党机构广大华行为提高社会地位而创建的保险公司。由广大华行与民生实业公司为双方代表合作,各方筹集股金500万元,资本总额为国币1000万元,董事长由交通部次长、民生实业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担任,推举吴晋航、卢绪章、严燮成、魏文翰、杨成 、杨延修为常务董事,聘请杨经才任总经理,由广大华行董事长兼总经理卢绪章任协理。杨经才逝世后,民国34年1月董事会决定由卢绪章继任总经理。经营各种财产损失保险,业务来源重点为民生实业公司的50余艘船舶保险和长江的货物运输保险。总公司原设重庆,在昆明、成都、贵阳、西安、泸州、宜宾等地设立分支机构。抗战胜利后,民安总公司率先择址上海外滩(今中山东一路)1号,立即迁沪。同时将其附属机构民益商行,改组为民益运输公司。配合发展保险业务,为加强重庆、汉口、天津3个分公司组织,改组成立为华西、华中、华北区分公司,先后又在南京、广州、青岛、沈阳、吉林、长春等地设分公司或代理处。民国36年派员至香港设分公司,又投资组建附属于民安的“联安产物保险公司”,卢绪章任董事长,朱介成为总经理。上海解放后,联安产物保险公司即行清理结束。民安产物保险公司虽经申请继续营业,但因总公司各级领导原由地下党员担任,国家另有任命而陆续调离,加之各股东无意继续经营,遂于1951年3月申请停业。民安保险香港分公司,另行在港注册,改组为独立的香港民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太平洋产物保险公司 民国32年12月8日成立于重庆。抗日战争胜利后,复迁沪。系由交通银行为主发起组建,占股45%,其余55%则由川康银行、新华银行、金城银行、大陆银行、民生实业公司、中华实业公司及华侨企业公司等参与。资本总额实收法币1000万元。聘请王正廷任董事长,钱新之任总经理,浦心雅、王伯衡为协理。浦心雅负责财务,重要职员由交通银行调派,王伯衡负责业务,主要骨干从保险界及太平保险公司选聘。总公司及重庆分公司同在重庆五四路60号,在昆明、贵阳、兰州、西安、成都、内江、自流井、合川、宜宾、万县、泸县、乐山等地设立分支机构,经营水火保险及各种财产损失保险。业务来源主要依靠交通银行的投资、押汇、贷款抵押的物资保险。迨胜利后,总公司迁上海四川中路261号,人员扩充至100余。又在南京、镇江、苏州、无锡、杭州、温州、芜湖、蚌埠、徐州、南昌、厦门、长沙、汉口、宜昌、沙市、广州、梧州、汕头、福州、天津、北平、石家庄、唐山、青岛、济南、长春、沈阳、香港等地增设分支机构46处,并广设代理处,建立业务网。所有分支机构的经理,大都由当地交通银行经理兼任,总公司则派遣熟悉业务的人员前往襄助处理业务技术工作。保险机构亦附设在交通银行内。成为“中、中、太、农”四大官僚保

险机构之一。上海解放,即由军管会金融处保险组接管,宣告停业清理。

中国农业保险公司 民国33年(1944年)3月15日成立于重庆。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34年12月复迁沪。原系中国农民银行于民国29年成立信托处保险科的基础上扩建创办。初名为“中国农业保险特种股份有限公司”。资本总额法币1000万元。民国34年改组由农林部、粮食部参股,资本增至法币3000万元,董事长陈果夫,总经理顾翊群,顾出国后改由李叔明继任,经理王伯天,叶蕙石和张仲良为副经理。迨胜利后,随农民银行返回上海,修建办公大楼于中正东路(今延安东路)142号独家使用。民国36年6月更名为“中国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增资为法币1亿元。为健全机构,充实领导力量,聘朱闰生、任硕宝、吴任沧为协理,叶蕙石升任经理,李志贤、魏光庭为副经理。人员倍增至百余。除在武汉设分公司外,全国各地都由中国农民银行的分支机构为代理处,达97家。经营水火保险、盐运保险、茧钞保险之外,还曾办理农业保险。业务来源主要是中国农民银行的贷款押汇抵押物资的保险,农本局系统的花纱布、中粮公司的粮食、中茶公司的茶叶等物资的库存火险和货物运输保险等业务。民国37年3月由中国农业保险公司、农业供销、中和盐业3公司投资100亿元法币,先收半数,组建“国民产物保险公司”,于同年8月2日开业。总公司设上海河南中路348号,董事长李叔明,总经理任硕宝。上海解放,均由军管会金融处保险组接管,即行停业清理。

中国人事保险公司 民国34年(1945年)2月1日成立于重庆。抗日战争胜利,复迁上海。系由政府指定四行两局(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率先投资1500万元,另再集股1500万元,资本总额法币3000万元。董事长孔祥熙,总经理王晓籁。经营职业信用险、契约信用险、诉讼信用险、员工意外险及旅客人身意外险等业务。同年12月总公司迁上海中山东一路6号,在重庆、南京设分公司。民国36年增资为12亿元,王晓籁任董事长。民国37年即入不敷出,陷于停顿,1949年5月25日宣告终止营业。上海解放后被接管停业清理。

川盐产物保险公司 民国34年成立于重庆。抗日战争胜利后,即来上海设立分公司于九江路342号。原系川盐银行于民国21年设立的保险部,后根据保险法规精神改组成立公司。总部设在重庆,长期独家垄断川江盐载运输保险业务。民国31年起被中央信托局产物保险处联合中国产物保险公司、太平洋产物保险公司和中国农业保险公司利用官方势力,继由裕国产物保险公司利用川江袍哥帮会势力,协商分成为4∶3∶3比例承保。保险部改组为川盐产物保险公司后,扩大业务范围,经营水火保险等业务。民国35年后开展自由竞争,上海分公司业绩不佳,在解放前夕即行停业。

中国再保险公司民国35年(1946年)1月成立。其前身是未获批准开业的“华联保险公司”,原由中兴和民安保险公司总经理杨经才在重庆发起创办分保集团性质的公司。由永兴、中兴、民安、裕国、永大等20余家民营保险公司共同投资,资本总额法币1000万元,先收半数500万元。总公司设重庆。翟温桥任董事长,杨经才任总经理,张昌祈为协理,于民国33年7月1日起办理分保集团的业务。同时申办验资手续,直至民国34年2月才接到财政部通知验资,经中央银行检查认为未经核准即先营业,并且动用资金,显然不合法,因此被迫停顿业务,公司几乎夭折,经过不少周折,通过多方关系,最后罚款了事,总算办妥注册手续。此时,原总经理杨经才已经逝世,正在另行物色总经理人选,恰逢抗日战争胜利,纷纷忙于复员。当邀请中央信托局人寿保险处参股时,罗北辰

主张增资为5000万元,先收半数,实增1500万元,同时提出由中央信托局控股,罗要担任董事长,一切事情就好办,原董事长翟温桥被迫让位。举行新的股东大会,选举罗北辰为董事长,董事翟温桥、卢绪章、毛啸岑、董汉槎、沈楚宝、王九成、邓贤、张昌祈等,更名为“中国再保险公司”,张昌祈任总经理、唐雄俊为协理。于民国34年11月完成重新注册手续,于次年初正式开幕。总公司设上海广东路86号。另在广州、汉口、天津、青岛设联合营业处。业务范围是经营一切再保险。民国36年7月为中央信托局人寿保险处办理物价指数团体寿险的分保,次年接受资源委员会保险事务所的溢额分保。罗北辰全权掌握财务大权,原本有限的资金经不起通货恶性膨胀几番风雨,罗还动用巨额公款为竞选“国大”代表的经费,最后一部分资金又被调去台湾。1949年4月实在无法维持,宣告停业,职员全部遣散。上海解放后,由军管会金融处保险组接管。

交通产物保险公司 民国36年4月1日成立。原太平洋产物保险公司利用福利基金,组建其附属保险企业,资本金法币5000万元,先收半数,同年10月增资为1亿元。总公司设上海,与太平洋两块牌子,一处办公,一套班子,浦心雅任董事长,王伯衡为总经理。经营水火险等财产损失保险业务。没有分支机构。上海解放时,谎报资金性质,隐匿财产,后经军管会金融处发觉核实,其与太平洋产物保险公司同一性质,属于官僚资本企业,即予接管停业清理,并对责任人员予以法律惩处。

中国纺织建设公司 保险事务所民国36年成立。系中国纺织建设公司附设集团性的“自保公司”。总所设上海九江路212号。经理董德乾。专为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系统内所属单位提供保险服务,办理各种财产损失保险。凡所属纺织工厂和经营企业的厂房、机器设备、纺织原材料及产成品的火灾保险,以及各种物资在运输过程中的运输保险等,统归其垄断办理保险。上海解放由军管会金融处保险组接管,即行停业清理。

江苏产物保险公司 民国37年3月2日成立。系江苏省银行、江苏省农民银行等联合筹资组建。资本初为法币10亿元,同年8月币制改革后,资本改为金圆券10万元。总公司设上海江西中路江苏省银行内,董事长先是董辙后为奚炎,总经理陈晏如,经理杨紫竹。经营水火险及各种财产损失保险业务。上海解放由军管会金融处保险组接管,即行停业清理。

中合产物保险公司 民国37年3月9日成立。由中央合作金库、中央政治学校同学会共同投资,资本金法币100亿元,总公司设上海天津路25号。董事长由中国农民银行副总经理赵葆荃兼任,总经理由中央政治学校同学会的袁宗蔚担任。受C.C系陈果夫控制。经营水火保险等业务。解放前夕,资金全部转移台湾,公司实际已经破产。解放后军管会接管的仅是留沪业务人员。

台湾产物保险公司 上海分公司民国37年(1948年)8月设立。系台湾省银行投资,资本金台币5000万元。总公司设台北,上海分公司设在武进路373号,经理张克雄,太平产物保险公司曾派卓东莱、顾震伯协助。经营水火等多种财产损失保险业务。解放前夕抽逃资金回台湾总公司。解放后上海市军管会金融处保险组接管的仅一空壳子。

中国航联意外责任保险公司 民国37年(1948年)8月11日开幕。系轮船招商局鉴于中国保险事业如水火、人寿等均已普及,而旅客和船员安全保险尚属空白,乃联合全国航运界共同发起组建,并征得金融、保险业参股,资本总额国币500亿元,先收半数250亿元,为保险业资本金最雄厚的一家。总公司设上海。杜月笙任董事长,董监事会主要成员有钱永铭、徐学禹、杨管北、宋汉章、卢作

孚、董浩云、骆清华、李叔明、杨经纶、徐恩曾、王更三等人。招商局总经理徐学禹任总经理,借调中央信托局产物保险处副经理姚达人为副总经理,负责业务。重金礼聘保险界知名专业技术人士担任各级主管。公司共有员工70余人,假九江路219号二楼一层办公。经国民党政府交通部核准,凡各轮船公司的旅客意外伤害保险,统归中国航联意外责任保险公司承保,费率按平均3%附加于轮船票价之内,定期结算。招商局为重点,航联派出6名保险人员常驻该局办理保险业务。不久,上海解放,即由军管会金融处保险组接管,后经获准于1949年8月23日恢复营业,由副总经理姚达人负责,经营船员意外险、船员兵险、旅客人身意外伤害险等业务。航运界对此保险虽然非常需要,但因沿海遭受封锁禁运影响,以致业务清淡而缴付保费困难,乃于1950年10月暂停发展业务。1953年8月正式申请结束。未了业务和人员全部转给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

中国航联产物保险公司 民国37年8月11日开幕。系中国航联意外责任保险公司的姊妹公司,对外两块牌子,两套董监事会,内部一套班子,一处办公。资本金亦为国币500亿元,先收半数。董事长杜月笙,董监事会主要成员有钱新之、宋汉章、徐学禹、杨管北、李叔明、徐国懋、过福云、丁雪农、卢绪章、相寿祖、魏文翰、虞顺慰、李云良等人。总经理徐学禹、副总经理姚达人。经营船壳险、火灾险、货物运输险、运费险及各种损失保险业务。开业不久,正值时局变化,通货恶性膨胀,整个保险业处于瘫痪状态。杜月笙先去香港,徐学禹等携款转移台湾开设分公司。上海解放,由军管会金融处保险组接管后停业清理。

第二节 外资保险公司

一、1848~1911年上海外资保险公司 1.概况

清嘉庆十年(1805年),英商在广州创建谏当保安行(Canton Insurance Society),是外商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家保险公司。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外商云集,洋行林立,外商保险公司纷纷委托洋行代理业务,随后陆续设立上海分公司或中国总分公司、远东分公司,也有只在上海组建总公司的。

到清末,上海设立过的外资保险机构计有14个国家161家公司。按国籍分:英国居首为90家,占55.9%;其次德国20家,占12.4%;美国13家,占8.1%; 荷兰9家,占5.6%;日本7家,占4.3%;澳大利亚3家,占1.9%;法国1家、瑞士1家、加拿大1家、意大利1家、挪威1家、奥地利1家、新加坡1家、新西兰1家、英中合资2家以及国籍不明9家,合计19家,占11.8%。按公司机构性质分:上海总公司(扬子、保家、宝裕、新宝裕、中国永年人寿、华洋人寿)6家,占3.8%;上海设分公司含中国总分公司和远东分公司(其中永福人寿、於仁洋面、公裕太阳、公平人寿保险公司先设代理处,后改为分公司)21家,占13.1%;委托洋行代理的共有133家,占83.1%。按经营险别分:专营水险业务的65家,占40.6%;专营火险的51家,占31.9%;经营水火险业务的25家,占15.6%;专营人寿险的14家,占8.8%;经营水险或火险兼营人寿保险业务的5

家,占3.1%。

1848年至1911年12月上海外资保险公司简表 国籍成立或进沪年份 公司名称 和总部所在地 1848~1856 康联人寿保险公司 The Colonial Life Assurance Co. 永福人寿保险公司 The Standard Life Assurance Co. 孟买维多利亚保险公司 Victoria Insurance Co.of Bombay 孟买东印度水险公司 Bombay East India Marine Insurance Co. 孟买保险公司 Bombay Insurance Co. 伦敦英汇保险公司 Royal Exchange London 伦敦保险公司 London Assurance Co. 於仁洋面水险保险行 Union Insurance Society of Canton 福伯氏公司保险基金会 Fobs Cos’ Constiuent Insuraflce Fond 曲登保险行 Friton Insurance Office 孟买保险社 Bombay Insurance Society 贝格尔保险社 Bengal Insurance Society 香港保险公司 HongKong Insurance Co.,HongKong 波士顿中国相互保险公司 China Mutual Insurance Co.of Boston 美 代理处 水险 英 代理处 水险 怡和洋行代理 (1852年1月) 英 代理处 水险 英 英伦敦 英伦敦 英 代理处 水险 英 代理处 水险 英 代理处 水险 英爱1853年委托指英 公易洋行代理 人寿 又名殖民地人寿保险公司 机构性质 经营险别 附注 1848~1856 丁堡 望洋行代理 人寿 1898年在上海成立分公司 1848~1856 1848~1856 1848~1856 1848~1856 1848~1856 1848~1856 美商旗昌洋行代理(1851年4月) 代理处 先代理后改为分公司 先代理后改为水险 水险 香港 分公司 水险 1868年设上海分公司 1848~1856 1848~1856 1848~1856 1848~1856 1848~1856 英 代理处 水险 英 代理处 水险 英 香港 怡和洋行代理 水险 1848~1856 1848~1856 伦敦东方水险公司 Easten Marine Insurance Co.London 伦敦东方汽轮运输保险行 London Oriental Steam Transit Insurance Office 伦敦卜内门火险公司 Imperial Fire Insurance Co.of London 利物浦伦敦火险公司 Liverpool & London Fire Insurance Co. 爱兰司(联盟)人寿火险公司 Alliance Life&Fire Insurance Co. 伦敦太阳火险行 Sun Fire Insurance Office’London 利物浦皇家保险公司 Royal Insurance Co.of Liverpool 英伦敦 代理处 水险 1848~1856 英伦敦 代理处 水险 1848~1856 英伦敦 代理处 火险 1848~1856 英利物浦 代理处 火险 1848~1856 英 代理处 寿、火险 1848~1856 英伦敦 代理处 火险 后改公裕太阳保险公司 1848~1856 英利物浦 代理处 水火险 1805年成立于广1857 谏当保险行 Canton Insurance Office 英 香港 分公司 水火险 州,原名谏当保安行,后称广东保险公司 加尔各答商业水险保险社 1858 Culeutta Mercantile Marine Insurance Cociety 1858 孟买本土保险公司 Bombay Natire Insurance Co. 巴达维亚荷兰印度水火险公司 1858 Netherland Indian Marine Fire Ins. Co.of Bataria 那顿火险寿险公司 1858 Northern Fire Life Assurance Co. 信任保险公司 1860 Reliance Marine Insurance Co. 1860 凤凰火险公司 Phoenix Fire Insurance Co 汉堡——不来梅火险公司 1860 Hamburg—Bremen Fire Insurance Co. 英伦敦 德汉堡 代理处 火险 英 代理处 水险 英 裕昌洋 行代理 荷兰 代理处 水火险 英 代理处 水险 英 代理处 水险 火、寿险 代理处 火险 扬子保险公司 1862 The Yangtsze Insurance Co.,Ltd. 保家行 1863 North China Insurance Association 1863 永明相互保险公司 Sun Mutual Insurance Co. 商业相互保险公司 1863 Mercantile Mutual Insurance Co. 利物浦保险人协会 1863 Liverpool Underwriters Association 1863 劳埃氏 Lloyd’s 中华商人(保裕)保险公司 China Merchant Insurance Co. 利物浦皇后保险公司 1863 Queen Insurance Co.of Liverpool 伦敦和外省水险公司 1863 London&Provincial Marine Insurance Co. 1863 纽约相互保险公司 New York Mural Insurance Co. 巴达维亚第二荷兰印度水火险公司 1863 Second Netherlands Indian Marine& Fire Ins.Co.of Batavia 1864 泰安保险公司 美 上海 总公司 水火险等 原属美商旗昌轮船公司1891年改为英商独立企业 又名保家水火保险 英 上海 总公司 水火险 公司地址黄浦滩4号 英 代理处 水险 英 代理处 水险 英利物浦 英伦敦 英 代理处 水险 代理处 水险 今译“劳合社” 1863 代理处 水险 英利物浦 茂生洋行代理 火险 英伦敦 美纽约 代理处 水险 代理处 水险 荷兰 代理处 水险 英 The China Fire Insurance Co. 香港 保宁保险公司 美 代理处 火险 又名中国火烛保险行 又名中外众国保险1865 China Trader’s Insurance Co. 香港 香港火烛保险公司 英 分公司 水火险 公司1906年被於仁保险公司接管 1866 Hong Kong Fire Insurance Co. 香港 怡和洋行代理 火险 又名香港火险公司 1891年改Sun 1868 公裕太阳保险公司 Sun Fire Insurance Office 英伦敦 分公司 火险 Insurance Office后又改为Sun Insurance Co.Ltd. 1868 巴勒保险公司 North British Mercantile 英伦敦 分公司 水火险 Insurance Co.Far Eastern Branch 於仁洋面水险保安行 1868 Union Insurance Society of Canton 宝裕保洋险公司 1870 China&Japan Marine Insurance Co. 中华火险(仁记)保险公司 1870 China Fire Insurance Co.,Lid. 1870 琼记维多利亚火险公司 Vietoria Insurance Co. 华商保安公司 Chinese Insurance Co. 英国暨海外海上保险公司 1871 British & Foreign Marine Insurance Association 1873 怡和保险公司 Jardine Insurance Co. 伦敦皇家保险公司 1873 Royal Exchange Assurance of London 1874~1880 赫尔雅西雅保险公司 Allgemeine Versicherung Gesellschaft Helvetia 德累斯顿运输保险公司 1874~1880 Allgemeine Versicheung Gesellschaft ftir See Flussand Landtranspart, Dressden 1874~1880 1874~1880 1874~1880 爱兰司(联盟)水险公司 Alliance Marine Insurance Co. 美国劳埃德协会 American Lloyds Association 美国船主协会 American Ship—Master’s Association 奥地利杜诺保险公司 Austrian Insurance Co.“Donau” 贝士勒运输险公司 奥地利 德 美 代理处 水险 美纽约 代理处 水险 英 代理处 水险 德 代理处 水险 德 代理处 水险 英香港 英伦敦 分公司 水火险 又名怡和洋行保险部 又名皇家交易保险公司 英 代理处 水险 英 香港 又名友宁保险公司 1835年成立于广州 又名中日水险公总公司 水险 司,或称中国东洋保海险公司 又名中国火烛保险行,仁记洋行代理 分公司 水火险 英 上海 美 香港 英 经理处 火险 琼记洋行总代香港 理 英中合资 火险 简称琼记火险公司 又名华商保险公1871 分公司 水火险 司,亦称中国保险公司 太古洋行代理 水火险 1874~1880 1874~代理处 水险 代理处 水险 1880 Basler Transport Verscherung Gesellschaft 1874~1880 1874~1880 1874~1880 波土顿保险董会 美波Boston Boand of Underwriters 士顿 不来梅保险人 Bremen Underwriters 大英水险相互保险协会 Birtish Marine Mutual Insurance Association 巴达维亚科罗纳水火险公司 Colonial Sea&Fire Insurance Co. of Batavia 来翁那水险公司 Compagnie Lyonnaise d’Assurance Maritimes 伦敦老公茂保险公司(水险) Commemial Union Assurance Co.of London “MariBe” 团结(统一)水险公司 Consolidated Marine Insurance Co. 柏林德国劳埃德运输保险公司 德 英伦敦 法 英 德 代理处 水险 代理处 水险 代理处 水险 1874~1880 荷兰 代理处 水火 险 1874~1880 代理处 水险 1874~1880 代理处 水险 1874~1880 代理处 水险 1874~1880 Deutsche Lloyd’s Transport 德柏Versi-cherung Actien—Gesellschaft in Berlin 德赛尔都福保险公司 林 代理处 水险 1874~1880 Dulsseldorfer Allgemeine Versicherung Gesellschaft for See flus and Landtransport 德 代理处 水险 1874~1880 1874~1880 1874~1880 1874~1880 1874~1880 1874~德赛尔都福宇宙水险公司 Dusseldorfer Universal Marine Insurance Co. 德国劳埃德 Gemanic Lloydb 格鲁伯水险公司 Globe Marine Insurance Co.Ltd. 汉堡保险人 Hamburg Underwriters 汉堡——马德堡火险公司 Hamburg Magdeberg Fire Insurance Co. 国内暨殖民地水险公司 德汉堡 德汉堡 英 代理处 水险 德 代理处 水险 德 代理处 水险 今译劳合社 德 代理处 水险 代理处 火险 代理处 水险 1880 Home&Colonial narine Insuranee Co. 日内瓦意大利水险公司 1874~1880 Italia Societa d’Assicurzioni Maritime Fluvialie Terrestri,Genova 意大利 代理处 水险 1874~1880 巴达维亚望赉水火险公司 Java Sea&Fire Insurance Co.of Batavia 阿姆斯特丹保险人联合会 Joint Underwriters Union Amslerdam 墨尔本滑雪商暨保险人联合会 荷兰 代理处 水险 荷兰 代理处 水火险 1910年改设分公司 1874~1880 1874~1880 Merchant Slipping Underwriters Association of Melboame 澳大利亚 代理处 水险 1874~1880 南澳国家水险公司 National Marine Insurance Co.of South Australia 纽约波士顿美国保险业董会 澳大利亚 代理处 水险 1874~1880 New York&Baston U.S.A.Boand of Under writers 美纽约 代理处 水险 1874~1880 1874~1880 1874~1880 孟买巴勒水险公司 Ocean Marine Insurance Co.of Bombay 巴勒水险公司 Ocean MariBe Insurancc Co. 布鲁斯伦太法兰克福保险公司 Pruthlentia Frankurter Versieherung Gesellschaft 可鲁格莱那尼保险公司 Rhenania Vercherung Actien Gesellschaft in Cologne 三宝龙水火险公司 Samarange Sea Fire Insurance 荷兰 代理处 Co. 巴达维亚第二科罗纳水火险公水火险 德 代理处 水险 德 代理处 水险 英伦敦 代理处 水险 英 代理处 水险 1874~1880 1874~1880 1874~1880 司 Second Colonial Sea&Fire Insurance Co. of Batavia 荷兰 代理处 水火险 1874~1880 南澳保险公司 South Australian Insurance Co. 澳大利亚 代理处 水险 1874~1880 1874~1880 伦敦东汇保险公司 汉堡跨洋火险公司 Transatlantic Fire Insurance Co.,Ltd.Hamburg 柏林跨洋水险公司 Transatlantic Marine Insurance Co.,Ltd.Bertin 宇宙水险公司 Universal Marine Insurance Co.’Lid. 格拉斯哥市寿险行 City of Glasgow Life Office 康记老公茂保险公司(火险) Commercial Union Assurance Co.(Fire) 康记老公茂保险公司(寿险) Commercial Union Assurance Co. Life Department 美国公平(永安)寿险社 Equitable Life Assurance Society of the United States 汇安火险寿险行 Cuardian Fire&Life Assurance Office 汉撒火险公司 Hanseatic Fire Insurance Co. 曼彻斯特郎卡邑保险公司 Lancashire Insurance Co.Manchester 利物浦、伦敦、格鲁柏(环球)英伦敦 德汉堡 代理处 水险 大英轮船公司经理 代理处 火险 1874~1880 德柏林 代理处 水险 1874~1880 德 代理处 水险 1874~1880 英格拉斯哥 英伦敦 代理处 寿险 1874~1880 代理处 火险 1874~1880 英伦敦 代理处 寿险 又名大美国永安保美 代理处 寿险 人寿公司,1859年7月26日开设1884年改为上海分公司 1874~1880 1874~1880 1874~1880 1874~1880 英 代理处 火寿险 英 代理处 火险 英 代理处 火险 1874~1880 火险寿险公司 Liverpool&London&Globe Fire Life Insurance Co. 英 代理处 火寿险 1874~1880 1874~1880 1874~1880 伦敦郎卡邑火险公司 London&Lancashire Fire Insurance Co. 卢比克火险公司 Lubeck Fire Insurance Co. 曼彻斯特火险公司 Manchester Fire Assurance Co. 英伦敦 代理处 火险 德 代理处 火险 英 代理处 火险 1874~1880 北英商业保险公司 North British&Mercantile Insurance Co. 北德火险公司 North Germen Fire Insurance Co. 挪利其联合火险社(挪威尤宁) Norwich Union Fire Insurance 挪威 代理处 Society 政府安全寿险公司 Positive Govemment Security Life Assurance Co.’Ltd. 苏格兰帝国保险公司 Co. 斯塔福群保险公司 Staffordshire Insurance Co. 新宝裕保险公司 New China&Japan Marine Ins.Co. 瑞来保险公司 英 代理处 火险 兰 英 代理处 火险 英 代理处 寿险 火险 德 代理处 火险 英 代理处 火险 旗昌洋行经理 1874~1880 1874~1880 1874~1880 1874~1880 1874~1880 1874~1880 1874~1880 1874~1880 1874~1880 1874~1880 Scottish Imperial Insurance 苏格英 上海 总公司 水火险 1875年11月8日成立 1876年天源洋行经理 礼和洋行代理 不详 代理处 水火险 咸北火烛保险公司 不详 代理处 火险 多给保险公司 日本 代理处 瑞士沮利克 代理处 水险 三菱公司经理 瑞士保险公司 Switzeland of Lurich 水 火险 1878年天源洋行经理 后并入永明人寿保1884 公平人寿保险公司 Equitable Life Assurance Co. 纽约(永平)人寿保险公司 美 上海分公司 寿险 险公司 1884 New York Life Insurance Co.,Ltd. 保宏保险公司 美纽约 惠灵顿新西兰 荷兰多德勒喜 加拿大 又名永平人寿保险上海分公司 寿险 公司后并入加拿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 上海中国分公司 1884 New Zealand Insurance Co.Ltd. 荷兰保险公司 Holland Assurance Co. 永明人寿保险公司 水火险 1886 上海分公司 水火险 1891 Sun Life Assurance Co.of Canada 上海分公司 人寿险 后收并公平与纽约人寿保险公司 1894 1894 1896 1896 保康保险公司 保川保险公司 日本海上保险株式会社 Nippon Morine Insurance Co. 孟昔司德火险公司 宏利人寿保险公司 不详 上海分公司 不详 上海分公司 日大阪 英 美 上海分公司 上海支店 代理处 水火险 水火险 水险 火险 义记洋行经理 1897 Manufactures Life Insurance 加拿Co.’Ltd. 大 英伦敦 英伦敦 英伦敦 寿险 1897 大英帝国火险公司 Imperial Fire Insurance Co. 保平水火保险公司 永福人寿保险公司 代理处 火险 美查有限公司经理又名永平保险公司 总理米士嘉,买办陈吉云 即英商标准人寿保险公司 后与华洋人寿合并1897 中国总分行 水火险 1898 Standard Life Assurance Co.,Ltd. 中国永年人寿保险公司 上海分公司 寿险 1898 China Mutual Life Insurance Co.’Ltd. 英 上海 英 英 日东京 日东京 英伦敦 英伦敦 英伦敦 英 英 英 英 英 英 英 英中总公司 寿险 最后被永明人寿兼并 1898 1898 1898 华昌火险公司 公裕保险公司 东京海上保险公司 代理处 代理处 代理处 火险 火险 水险 三井洋行代理 1898 1898 1899 明治火灾保险公司 庚兴水险公司 老沙逊洋行水火险公司 代理处 代理处 老沙逊洋行经理 代理处 火险 水险 三井洋行代理 水火险 1899 皇后火险公司 火险 茂生洋行代理 1899 1899 1899 1899 1899 1899 1899 1899 1899 1899 1899 1899 1905 伦敦仑格西火险公司 纽瑞兰保险公司 派得利亚的克保险公司 文谦水险公司 些喇文打火险公司 威北德兰士亚兰的火险公司 挪手湛文火险公司 英国地球保火险公司 纳斯那保险公司 英商泰和保险公司 北英商火险公司 家庭火险公司 上海华洋人寿保险公司 代理处 代理处 代理处 代理处 代理处 代理处 代理处 代理处 代理处 代理处 代理处 代理处 总公司 火险 火险 火险 水险 火险 火险 火险 火险 火险 火险 火险 火险 寿险 茂生洋行代理 泰隆洋行经理 泰隆洋行经理 好时洋行经理 好时洋行经理 禅臣洋行经理 禅臣祥洋行经理 天祥洋行代理 丰裕洋行经理 巴勒洋行经理 巴勒洋行经理 香港注册后与永年Shanghai Life Insurance Co. 合资上海 1906 日宗火险有限公司 日东京 英 上海分局 火险 人寿合并,最后被永明人寿兼并 福州路5号 英商锦隆火险公司经理 (中央火险公司)司经理 英商锦隆火险公司经理 1907 奈兴耐尔克司火险公司 生脱而火险公司 Central Fire Insurance Co. 爱险西火险公司 Excess Fire Insurance Co. 新加坡大东方人寿保险公司 代理处 火险 1907 英 代理处 火险 1907 英 代理处 火险 1909 Great Eastern Life Assurance Co.,Ltd. Of Singapore 新加坡 英 上海中国总分公司 寿险 泰来洋行总经理 1909 1909 1909 1909 1909 1909 1909 旗昌保险公司 China Underwiters Co.,Ltd. 香港 柯里仁火险公司 叭喇定火险公司 爱司劳洽其火险公司 日本火灾保险公司 共同火灾保险公司 英国商联保险公司 荷兰望赉保险公司 Java Sea&Fire Insurance Co. 英 英 英 日东京 日 英 荷兰巴达维亚 代理处 代理处 代理处 代理处 代理处 代理处 上海分公司 水火及人寿险 火险 火险 火险 火险 火险 博望保险行代理 太古洋行代理 太古洋行代理 太古洋行代理 三井洋行经理 三井洋行经理 水火险 1910 上海分公司 水火险 2.机构示例

谏当保险行(Canton Insurance Office) 清咸丰七年(1857年)设立上海分公司。原系嘉庆十年(1805年)英商渣甸(即怡和)与宝顺两家洋行为主在广州创立的第一家在华外资保险公司——“谏当保安行”(Canton Insurance Society),亦称“广州保险社”或“广州保险协会”,经营水火险和意外险。规定由两家洋行每三年轮流担任经理,直至道光十五年(1835年)第十届,宝顺洋行宣布退出合作,双方决定结束这一协议。同年宝顺洋行另行组建“於仁洋面水险保安公司”,原“谏当保安行”解体。怡和洋行于道光十六年成立“谏当保险行”又称“谏当保险公司”或“广东保险公司”,总公司由广州迁香港,道光二十二年向香港当局注册。以J.J.Paterson为董事长,资金总额250万港元,实收100万元,先后在广州、上海、厦门、重庆、福州、汉口、南京、天津、烟台、威海卫、长沙、芜湖等处设分支机构或代理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军勒令停业,抗日战争胜利后复业。上海解放,经军管会金融处核准继续营业。1951年奉总公司通知,上海分公司于同年4月24日申请停业。

扬子保险公司(Yangtsze Insurance Association) 同治元年(1862年)美商旗昌洋行所创设。总公司设于上海,在香港注册,实收资本417880元,并在香港、伦敦、纽约、新加坡设分公司,在中国各口岸建代理处30多家,经营水险、火险、意外险及汽车险。业务由旗昌洋行总代理,专营旗昌轮船公司的船

货保险,几乎垄断了长江的运输险业务。光绪十七年(1891年)旗昌洋行倒闭,该公司改制成为英商的一家独立企业,资本金为120万两,实收72万两,系外商在上海早期保险业中颇具实力的公司之一。民国30年(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被日军勒令停止。

保家行(North China Insurance Co.) 同治二年成立英商保家行,又称保家保险公司,在上海成立总公司。系由祥泰、履泰、太平、沙逊、汇隆等5家英商洋行合股组建,资本总额50万英磅、实收12.5万英镑,经营水、火及意外险等业务,分公司设香港、新加坡、天津、汉口等处,代理处遍设各大城市及口岸。民国3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上海租界后被迫停业。

保宁保险公司(China Traders Insurance Co.) 清同治四年(1865年)成立,亦称“中外众国保险公司”,英商在香港较早开设的保险公司之一,由琼记洋行投资,并吸收华股,实收资本金60万银元,经营水火及意外险业务。在上海、天津、汉口、广州、福州、厦门、北京等地设有分公司。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英商於仁保险公司接管。

香港火烛保险公司(Hongkong Fire Insurance Co.) 同治五年成立,后称“香港火险公司”,由英商怡和洋行投资,资本总额200万港元,实收40万港元。总公司设香港并在香港注册,上海由怡和洋行代理,经营水火及意外险业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度被迫停业,战后恢复,更名为“香港产物保险公司”。上海解放,经核准继续营业,不久奉总公司通知,上海分公司于1950年5月10日申请停业。

於仁洋面水险保安公司(Union Insurance Society of Canton Ltd.) 同治七年在上海设立分公司。总公司道光十五年在广州成立,亦称“保安保险公司”,又称“友宁保险公司”,系英商宝顺洋行与渣甸洋行分手退出“谏当保安行”后,于道光十五年另行建立的“於仁洋面及水险保安行”。总部后迁香港并在港注册,实收资本金54万英镑。经营水火险、汽车险及信用保险等业务。经理人伊兹。同治十三年在伦敦建分公司。光绪八年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民国3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分公司一度被迫停业。战后复业。上海解放,经核准继续营业,不久奉总公司通知,上海分公司于1950年9月30日申请停业。

中华火险保险公司(China Fire Insurance Co., Ltd.) 同治九年成立,又名中国火烛保险行,仁记洋行代理。中英文名称均为“中华”,实系英商保险公司。总公司和注册地均在香港,实收资本金200万港元。分公司设于伦敦、新加坡、孟买等地,在上海及主要口岸设有代理机构。经营火险业务。民国3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军迫令停业。

宝裕保洋险公司(China and Japan Marine Insurance CO.) 同治九年成立,亦称“中日水险公司”、“中国东洋保海险公司”。系由英商宝裕洋行投资,资本总额150万两,实收30万两。总公司设上海,经营水险业务。光绪二年一度暂停营业,旋由天祥、鲁麟、德兴、立德、元亨等5家洋行联合盘进,进行改组,实收资本24万两,中文名称改为“宝裕互相保险公司”,经营水、火保险业务,总公司仍设上海。

华商保安公司(Chinece Insurance Co.) 同治十年成立,亦称“华商保险公司”、“中国保险公司”。由中国一些买办发起组织,资本150万银元,实收30万银元,华商占其大半,因而被误为华商公司,实系中外合资性质。由美商同孚洋行为总经理,香港注册,首先在香港、上海开业,其他口岸则分别由宝顺、亨利、英茂等洋行代理,经营船货海险业务。

永福人寿保险公司(Standard Life Assurance Co.) 即“标准人寿保险公司”,系英商创立于道光五年(1825年),总公司原在爱丁堡,后迁伦敦。资本总额500万英镑,经营终身寿险和储蓄寿险业务。长期讹传永福于道光二十六年为第一家在上海开设分公司的外商保险公司,而该公司在光绪三十一年8月20日《申报》刊登了大英国永福人寿保险公司的启事则说:

“启者本公司自英一千八百二十五年即华道光五年,创始人寿保险公司于英京伦敦,„„同治十年(1871),托上海公裕洋行代为经理,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特自设分公司在外洋泾桥堍(今中山东二路)二号门牌。初则专保洋商,而华商虽有闻本公司之名,欲保人寿者苦于无从问津,本公司主人深以为歉。兹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为始兼保华商,„„总经理白伦脱谨具”。

其实该公司系于咸丰三年(1853年)授权上海指望洋行为中国首席代理人。民国30年(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机构被日军迫令停业。

永明人寿保险公司(Sun Life Assurance Co. of Canada) 光绪十七年(1891年)在上海设立中国北部分公司。系加拿大商人同治四年(1865年)创立,总部设在加拿大孟却而,资本200万加元。经营普通定期保险、终身保险、意外遇险赔款加倍保险、儿女教育保险等多种人寿保险,分公司设在上海北京路3号,英董怡和洋行、老公茂洋行,华董叶澄衷、席正甫、朱子文等,华经理徐维惠。民国13收购永年人寿保险公司与华洋人寿保险公司后又兼并美国在沪的公平人寿保险公司和纽约人寿保险公司以及在纽约的互利公司,建立在华的雄厚基础,并在香港及中国各大城市设立分公司或代理处,太平洋战争爆发,被日军迫令停业。

宏利人寿保险公司(Manufacturers Life Insurance Co. Ltd.) 光绪二十三年来上海设立中国分公司。原系美商于光绪十三年创立,总公司设加拿大,中国分公司在上海圆明园路8号,资本总额实收100万美元,后增为2410885坎洋。在北平、天津、汉口、烟台、青岛、广州设代理处。经营定期寿险、终身寿险等业务。至民国24年在华有效保额达6000万元以上。民国30年12月8日日军进占上海租界后被迫令停业。

中国永年人寿保险公司(The China Mutual Life Insurance Co., Ltd) 光绪二十四年成立。中英文名都称中国,实系英商。总资本股银55万两,总公司设上海广东路10号。总经理英人华田,上海局首董朱葆山。经营定期寿险、终身寿险等业务,民国9年后,每年营业额300万元。国内有分公司经理34处,国外有分公司经理40余处。后与华洋人寿保险公司合并,民国13年被加拿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兼并。

上海华洋人寿保险公司(Shinghai Life Insurance Co., Ltd.) 光绪三十一年成立,又名华洋永庆人寿保险公司,系英华合资,额定资本股银100万两。最初招足15万两,后为规银55万两。总公司设上海,初在广东路17号,后迁江西路24号。在香港注册。总董周金箴,总经理派克,协理钱晋甫、书记伊施尔、华经理林雨亭。经营定期寿险、终身寿险等业务。在香港、澳门、新加坡、曼谷、西贡、广东、厦门、汕头、福州、烟台、牛庄、天津、京都、长沙、汉口、南京、镇江、芜湖、九江、杭州、宁波、松江、平湖、嘉兴、苏州、无锡、常州、常熟、扬州、淮安、靖江等地设有分公司70余处。后与英商中国永年人寿险公司合并,最后被加拿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兼并。

大东方人寿保险公司(Great Eastern Life Assurance Co., Ltd. of Singapore) 光绪三十四年成立于新加坡。次年来上海设立中国总分公司。系

新加坡商投资,其中有华股,经英国政府验资核准开办。在中国各埠设分处,虞洽卿、施省之、倍合、白维廉等为中西董事,上海由德商泰来洋行为总经理,爱克富君为驻华洋总经理。公司设在黄浦滩(今中山东一路)16号内。

二、1912~1941年上海外资保险公司 1.概况

民国元年至30年(1912~1941年),上海外资保险计有19个国家227家公司。按国籍分,英国最多为87家,占38.3%;美国次之为43家,占19%;日本17家,占7.5%;荷兰13家,占5.7%;德国13家占5.7%;法国10家,占4.4%;加拿大6家,占2.6%;瑞士4家,占1.8%;丹麦3家,占1.3%;澳大利亚3家,占1.3%;意大利2家,占0.9%;挪威2家,占0.9%;苏俄2家,占0.9%;新西兰、印度、新加坡、菲律宾、奥地利、乌拉圭各1家以及国籍不明的16家,合计占9.7%。按机构性质分:代理处仍居多数,而总分公司明显增加,上海总公司11家,占4.8%;上海分公司含中国总分公司和远东分公司72家,占32%;代理处134家,占59%;情况不明的10家,占4.4%。按经营险别分:经营水火险及汽车险或意外险的95家,占41.8%;专营火险79家,占35%;专营水险19家,占8.3%;专营人寿险的17家,占7.5%;经营水火险兼营人寿险的5家,占2.2%;专营再保险1家及情况不明的11家,合计占5.2%。

1912~1941年上海外资保险公司一览表 国别公司名称 及总部所在地 联盟保险公司Allianc 地球保险公司Atlas 英国伦敦 英国伦敦 成立和进沪年份 经营险别 实收资本金 (元) 12590000 机构性质 附注 1824 水火 怡和洋行代理 1808 水火 6924500 利兴洋行代理 保慎保险公司 保慎British Oak 英国伦敦 1908 水火 22032500 代理(Hugh Middleton &C0.,Ltd.) 大名永水火 British Daminions General Ins.Co. 大英 British Inuurance Un derwriters 海外British&Fareign Marine 保宁British Traders 英国利物浦 英国 香港 1865 水火 1863 水 16870600 英国伦敦 水火 分公司 黄浦滩路汇丰银行大楼 英国伦敦 1915 水火 代理处 太古洋行代理 上海分公司太古洋行代理火 险 保定保险公司 Buffer & Co. 英国 英国克廉Caledonian 爱丁堡 广东 Canton Ins.Office Ltd. 合众人寿Confederation Life 中央Cemral 英国 加拿大 英国伦敦 英国世记Century 爱丁堡 中华China Fire 旗昌 China Underwriters 爱尔兰 Commercial of Ireland 老公茂康记英国 香港 英国 香港 英国伯尔发斯特 英国1861 人寿 4456780水火 0 远东分公司老公茂洋行代理 中国分公司赫金洋行代理 1919 水火 1268442 威利洋行代理 1870 1870 1909 1924 火 548000 1885 水火 5036000 1873 1932 英国 香港 1836 1857 水火 上海分公司怡和洋行代理 原名谏当保险行成立于广州 1805 水火 上海公司 上海分公司天水火 1951450 祥洋行代理水险 人寿 600000 上海分公司 1899 火 1259000 斯派克洋行代理 上海保险行宝隆保险行代理 仁记行代理 水火 1402880 安福洋行代理 Commercial Union 伦敦 康泰 Cornhill Ins. C0.’Ltd. 博望 Eagle Star &British Donainion 保兴Eastern 联东Eastern United 英 英 新加坡 英伦敦 英伦英国 伦敦 英国伦敦 1905 1926 水火 3147500 1904 水火 24790440 上海保险行代理 火险 怡和洋行代理 上海分公司台维洋行代理 上海分公司美 1913 火险 236325 经济Eeonomin 1901 水火险 水火3147300 亚保险公司代理 4844280 上海中国分公 保裕 1880 Employer’s Liability 厄色克斯 Essex & Suffolk 保隆Excess 敦 1915 险 司安利洋行代理 英科尔拆斯特 英伦敦 英 上海 英伦敦 英 加拿大 英 1894 1915 1915 1915 1802 水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火 705040 义记洋行和记保险行代理 斯派克洋行代理 6295000 远东Far Eastarn 美艺 Fine Art & General 永康人寿Grown Life 1008000 上海总公司 1890 汽车险 629500 美亚保险公司代理 1900 1930 人寿险 1000000 上海分公司 保众General 苏格兰 1885 1913 水火 人寿 8655625 上海中国分公司 一说1909在上海设远东分公司 格勒普 Gresham Fire &Accident 汇安Guardian 季尔德和尔 Guildhall 香港Hongkong Fire 保慎 Hugh Middleton&Co. 四海International 卜内门Imperial Fire Office 法联Law Union&Rock 英伦敦 英伦敦 英伦敦 英香港 1910 水火 汽车 3777000 祥兴洋行代理 1821 水火 1289943汽车 火 汽车 7 1573763 太古、德和洋行代理 上海保险行代理 1919 1866 火险 1096000 怡和洋行代理 英 水火 汽车 上海分公司 英 上海 英 伦敦 英伦敦 1930 1930 1926 水火 1000000人寿 火险 0 629500 上海总公司 新康洋行代理 太古、斯文洋行代理 保慎保险公司 1806 火险 2077350 保慎 Legal&General 英伦敦 1836 火险 2518000 代理(Hugh Middletan&C0. ’Ltd.) 环球 Liverpool& London Globe 联安水火 英利物浦 英 1836 水火险 水火13371839 祥泰、怡和洋行代理 上海分公司 1919 Luen An Fire&Marine 伦敦London Assurance 保证London Guarantee 郎卡邑 London & Lancashire 伦敦水险 London & Provincial 苏格兰 London & Scottish 曼彻斯特Manchester 永隆Maritime 保裕Merchants Marine 摩托Motor Union 巴勒 North British&Mercantile 保家行 North China 那顿 Northern 平 澜 Ocean Accident&Guarantee 巴勒水险OceanMarine 东方Orient 英伦敦 英伦敦 英利物浦 1720 险 火险 83388354 祥泰洋行代理 1869 火险 3147500 锦隆洋行代理 1862 水火 1832756汽车 5 太古洋行代理 英伦敦 1860 水险 3885000 保慎保险公司代理 英伦敦 1862 火险 1510800 好时洋行代理 英 英利物浦 英伦敦 英伦敦 英伦敦 英 上海 英伦敦 英伦敦 英伦敦 英伦敦 英伦敦 英伦敦 英伦敦 火险 保定保险公司代理 1864 水险 6295000 上海分公司 1871 水险 火 汽车 上海分公司 1905 4715496 怡德洋行代理 1809 水火 3068812汽车 水火险 水火险 水 5 上海分公司 1863 1863 1836 2179460 上海总公司 11383387 祥兴洋行、鲁麟洋行代理 1871 意外险 3169358 上海分公司 1859 水险 1259000 上海分公司 1912 火险 2832750 太古洋行代理 上海中国分公司 麦边洋行代理 百立泰Palatine 1886 火险 2518000 皇后 1899 火险 火、 凤凰 Phoenix 1782 汽车、1312950 上海分公司 人寿 慎康 Prudenlial 旅安 Railnay Passengers 联运 Road Transport 皇家 Royal 交易 Royal Exchange 英国永隆 Scottish Union &National 标准水险 Standard Marine 海洋 Sea Insurance Co.,Ltd. 保泰水火 South British Fire&Marine 保定 State Assurance 公裕太阳 SunIns.Office 永福人寿 Standard Life 曲登Triton 友宁Union ofLondon 於仁Union of Canton 尤宁 Union Marine & General 联英United British 西苏West of Scotland 博望World Auxiliary 英伦敦 英伦敦 英伦敦 英利物浦 英伦敦 英爱丁堡 英利物浦 英利物浦 1848 火 汽车 火 汽车 火 汽车 水火险 28255500 博望保险公司、万泰洋行代理 1849 2518000 上海分公司 1918 658344 35251509 保慎保险公司代理 中庸、祥泰洋行代理 太古、祥茂洋行代理 1845 又名伦敦皇家保险公司 1720 水火 1092240险 水 汽车 0 1824 3777000 上海分公司 1871 水险 1259000 太古洋行代理 1875 水火险 6295000 太古、斯文洋行代理 英伦敦 英伦敦 英伦敦 英爱丁堡 英 英伦敦 英 香港 英利物浦 英伦敦 英格拉司哥 英伦敦 1872 1915 1891 1917 1710 1868 1825 1898 1850 1714 1835 1868 1863 1915 水火险 水火险 水火 汽车 人寿险 水险 水火 汽车 440650 上海分公司 1259000 中和、荣丰代理 保定保险(Butler &Co.)代理 7544000 上海分公司 1167400 上海分公司 629500 怡和洋行代理 天祥洋行代理 天祥洋行代理 又名保安保险公司1835年成立于广州 水火 6798600汽车 0 上海分公司 水险 2058465 上海分公司 泰隆洋行代理 1915 火险 7554000 祥兴洋行代理 1886 火险 629500 卜内门洋碱公司代理 上海分公司信记洋行代理 1919 火险 3777000 世海 World Marine & General 扬子Yangtze 英伦敦 英上海 英伦敦 英 1894 水险 1259000 巴勒公司代理 1862 1862 1824 1914 水火 汽车 水火 汽车 水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人寿险 2055000 上海总公司 慎昌洋行代理 益兴Yorkshire 3457936 上海分公司 连纳保险公司 新康水火保险公司 西英商保险公司 上海分公司 英 代理处 英 代理处 统益保险公司 保兴保险公司 利兴保险公司 英 英 英 代理处 代理处 代理处 据1920年《本埠人永利人寿保险公司 英 上海分公司 寿保险公司之调查》 爱伦斯 Ailiance of philadelphia 新泽稷 American of New Jersey 美亚 American Asiatie Underwriters 友邦人寿Asia Life 大陆Continental 美菲尔德尔菲亚 美新泽稷 普庆堂、普善堂代理 1905 火险 12616544 赫尔保险公司代理 1846 火险 3900455 美 上海 美 上海 美纽约 美新泽稷 美查1919 1919 1921 1921 1853 代理水火汽车 人寿险 1118397 上海总公司 2790000 上海总公司 水火 1267237汽车 4 怡昌洋行代理 华商环球保险 总行代理 飞鹰Eagle 1913 火险 2119000 公正Equitable 理斯敦 1895 火险 2082236 平和洋行代理 公平人寿 Equitable Life 忠信Fidelity Phoenix 美 美纽约 1884 人寿险 上海分公司 兰乐壁洋行代理 1910 火险 9101345 费城火险公司 Fire Association of Philadelphia 美国保险公会 American Foreign Ins.Association 大美Great America 汉诺威 Hanover of New York 哈德富尔Hartford 好望 Home Fire of New York 北美洲 Ins.Co.of Narth America 林肯Lincoln of NewYork 宏利 Manufacturers Life 国家 National Union of Pittsburgh 北河North River 洛西亚 Russin of America 美国营业水火保险公司 Spring Field Fire&Marine Ins.Co. 永亨人寿 Occidental Life 华美储蓄人寿保险公司 Victory 美费城 1917 火险 17724717 祥生洋行、华洋保险 美纽约 美纽约 美纽约 美哈德富尔 美纽约 1918 水火 汽车 上海分公司 1872 火险 21190000 19895385 龙和洋行代理 1852 火险 美亚保险公司代理 上海分公司华嘉洋行、汉利代理 美国保险公会、慎昌洋行代理 1913 火险 31200000 水火 1853 汽车险 1720 1932 31200000 美费城 水火 3120000汽车 0 上海分公司 1946年改为远东总管理处 美纽约 美 加拿大 美匹兹堡 林肯保险公司1923 水险 1592417 代理Lincoln Ins.Agency 1887 1897 人寿险 6366337 上海分公司 1901 火险 2860000 美亚保险公司代理 美亚保险公司代理 美亚保险公司、利达洋行代理 美 美哈得富尔 1822 水险 25696062 1913 1915 火险 3900000 又名天一水火保险 美 1920 水火险 上海分公司 美洛杉矶 1906 人寿 6219465 上海分公司 美 人寿 上海分公司 Underwriters of America 皇后Queen 联邦人寿 United Stale Life 联邦火险 United Stale Fire 旧金山West Coast Life 费城保险公司 美兴水火保险公司 新大陆水火保险公司 信理平水火保险公司 钜泰保险公司 美纽约 美纽约 美巴尔的摩 美旧金山 美费城 美 1906 1923 人寿险 水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1896 火险 1890 火险 28851449 德康代理 1850 人寿险 远东分公司 30781250 上海分公司 上海总经理处 代理处 美 1920 上海分公司 美 1915 代理处 美 代理处 慎昌保险公司 瑞丰水火保险公司 中美水火保险公司 信孚水火保险公司 美华水火保险公司 泰兴水火保险公司 普益水火保险公司 美丰水火保险公司 花旗水火保险公司 金康保险行 千代田火灾保险美 代理处 美 代理处 美 上海分公司 美 上海分公司 美 上海分公司 美 上海分公司 美 代理处 美 上海分公司 美 上海分公司 美 日本 代理性质 九江路113号 株式会社Chiyoda 东京 1913 火险 1850000 三井洋行代理 Fire 扶桑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Fuso Marine & Fire 帝国海上保险株式会社 Imperial Marine of Tokio 神户海上保险株式会社 Kobe Marine 三井Kycdo 日本神户 日本东京 日本东京 日本东京 1893 水险 1850000 保安保险公司代理 日本东京 水火险 1913 1850000 上海分公司 1907 水险 2775000 三井洋行代理 三井洋行代理 三井Meiji 三菱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Milsubishi Marinc&Fire 日本火灾Nippon Fire 共立Nippon Kyoritsu 日本海上Nippon Marine 大仓Okura 大阪 Osaka Marine&Fire 太绍 Taisho Marine&Fire 东京火灾 Tokio Fire 三井洋行代理 日本神户 1919 水火险 3700000 三菱公司代理 日本神户 日本神户 日本大阪 日本东京 日本大阪 1892 1917 1918 1896 1917 1911 火险 2960000 三井洋行代理 火险 962000 上海运输代理 水险 1961000 生远洋行代理 水火险 水火险 2064000 大仓洋行代理 1893 2064000 三井洋行代理 日本东京 日本东京 1917 水火险 925000 三井洋行代理 1887 火险 1850000 三井洋行代理 1926年在上海设支东京海上 Tokio Marine 日本东京 1879 1942 水险 加70000 上海分公司 三井洋行代理 公司1944年改组成立新的东京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 横滨火灾 Yokohama Fire 中和人寿保险公司 亚亨 日本横滨 日本天津 德国1897 火险 236864 三井洋行代理 1825 人寿 上海分公司 火险 6300000 鲁麟洋行代理 Aachen Munich Fire 联合 Allianz & Stattgarter Verein 巴鲁士Baloise 汉堡Hambuty Bremen 马德堡 Magdebury Fire 保余 of Stattin 涅沙脱尔Neuchateloise 北德 North Deutsche 北方 Nordstem&Vaterlandische 鄂尔敦堡Oldenburgen 屠麟根 Thuringia of Erfurt 利瑞保险公司 罗德保险公司 保太 Assurance France—Asiatigue 安全 Cie d’assaranee lonnals Contre 11ndo Cendicat Les Exposions 法美 Franco Americaine D’Assurance 亚亨 1915 德国柏林 1890 火险 25150000 禅臣洋行代理 德国 德国汉堡 德国马德堡 德国 火险 礼和、罗德洋行代理 美最时洋行代理 万泰洋行、上海保险行代理 1854 火险 787500 1884 火险 5250000 National General 斯德丁 德国 德国汉堡 德国柏林 德国鄂尔敦堡 德国欧法特 德国 德国 法国巴黎 1845 火险 31510000 信记洋行、捷成公司代理 火险 慎余洋行代理 上海保险行代理 好华保险行代理 1857 火险 4373150 1866 火险 6300000 1857 火险 1837500 环球保险行代理 1853 火险 2362500 施毅德代理 1918 1918 水火险 水火 汽车 代理处 1204000 远东分公司 法国巴黎 远东分公司 法国 上海 1931 水火 1931 汽车 602000 上海总公司 茂丰 Labeille Fire of Paris 巴黎 La Confionee of Paris 长安La Nationale Fire 乌尔班 Consortium of L’Urbaine 巴黎联合Union of Paris 保平保险公司 法国巴黎 1857 火险 5160000 永兴洋行代理 法国巴黎 法国巴黎 法国巴黎 法国巴黎 法国 法国 上海 荷兰公司 荷兰公司 荷兰多德勒希特 荷兰阿姆斯特丹 1844 火险 946000 立兴洋行代理 1820 火险 2150000 永兴洋行代理 1880 火险 3440000 立兴洋行代理 1828 1917 火险 8600000 义品银行代理 水火险 水火险 火险 又名来安保险公司 代理处 大信保险公司 1941 上海总行 天主堂街1号 望赉Ardjoeno 东印度 East India Sea & Fire 荷兰 Holland Assurance 顾全顺代理 1841 水火险 宝隆保险行代理 1859 1886 火险 827700 上海保险行代理 一八四二 Netherlands F. &.M.of 1842 一八四五 Netherlands Ins. Co.Est.1845 鲁意 Netherlands Lloyd 1842 火险 361696 美益、保盛代理 荷兰海牙 1845 火险 8010000 德来福、礼益洋行代理 荷兰阿姆斯特丹 荷兰阿姆斯特丹 荷兰 上海 1921 代理各种 1901 火险 445000 博望保险公司、美最时洋行代理 1923 火险 854400 上海保险行代理 阿姆斯特丹 Standard of Amsterdam 上海保险行 Shanghai 上海总行 Insurance 0ffice 荷兰巴达维亚Batavia 巴达维亚 望赉Java Sea&Fire 三宝垅 Samarang Sea &Fire 望赉Veritas 宝隆保险公司 德昌保险公司 澳大利亚 Ins.Co.of Australia 银行贸易 Bankers & Fraders 荷兰巴达维亚 荷兰巴达维亚 荷兰 荷兰 荷兰 澳大利亚悉尼 澳大利亚悉尼 澳大怡和Queensland 利亚悉尼 新西保宏New Zealand 兰惠灵顿 大东方人寿 Great Eastern Life 新加坡 加拿英美 British America 大安剔厘阿 康宁保寿Federal 加拿Life 永康人寿 Crown Life 大 加拿大多伦多 加拿大哈利法克斯 加拿大孟1871 1891 1809 1915 1833 1884 1905 1886 1921 1910 1929 1931 1868 1861 1843 险 礼和、开宜洋行代理 火险 267000 水火险 上海分公司 水火险 356000 经济保险行代理 五星洋行、茂孚洋行代理 经理处 代理处 博望保险公司代理 火险 火险 火险 水火 汽车 2205000 水火险 1181535 怡和洋行代理 水火险 怡和洋行代理 水火 1890000汽车 0 上海中国分公司 1908 1909 人寿 中国总分公司 火险 1941786 上海保险行代理 人寿 代理处 1900 1930 人寿 上海分公司 哈利法克斯 Halifax of Nova Scotia 永明人寿 Sun Life 水险 5200000 美国保险公会代理 人寿 上海分公司 却而 多伦多 Western of Toranto 赫尔维西亚 Helvetia Swiss 瑞士 Swimedand of Zurich 瑞士再保险 Swiss Reinsurance 利华人寿小保险上海分公司 瑞士 天津 意大利的里雅斯德 意大利的里雅斯德 1838 水火险 1831 水火险 12600000 上海分公司 瑞士 加拿大安剔厘阿 瑞士加仑 瑞士沮利克 再保险 人寿 1932 小保险 上海分公司 1869 火险 2520000 1861 火险 1680000 汉利华行代理 1851 水火险 3624655 上海保险行代理 克鲁伦、保隆保险公司代理 意泰 Assicurazioni Generali 的里雅斯德 Ruinione Adratica Di Sicuta of Irieste 挪威佑宁 Norwich Union 安平Norwegin Lloyd’s 哥本哈根 Rossin of Copenhagen 永保水火保险公司 保康 National Ins.Co. of Copanhagen 美亚保险公司8400000 代理 开利洋行代理火险 上海分公司鲁挪威 1897 火险 57600 麟洋行、礼和洋行代理 挪威 丹麦哥本哈根 丹麦 1920 水火险 上海分公司 1918 水险 1400000 威厘洋行代理 1917 水火险 上海分公司 丹麦 1920 水火险 上海分公司 新印度New India 印度 马尼刺 Metropolilan of Manila 1919 水火险 6836213 美亚保险公司代理 菲律滨 火险 威厘洋行代理 郎卡沙亚Lancashire 诒昌Molnar&Greiner 天一水火保险 Rossia Ins.Co. 黑海水火 Black Sea & Baltic Ins.Co. 延丰益寿保险储蓄社 Lion Mutual Provident Life Assurance Society 加维西保水火保险公司 祥利水火保险公司 普群保寿公司 茂丰保险公司 克瑞保险公司 正德保险公司 赫尔保险公司 老瑞丰保险公司 步颐龄保险处 祥兴保险公司 保兴保险公司 兰格兴火险公司 Lancashire Ias.Co. (Fire&Motor Car) 乌拉圭 奥地利 俄国圣彼得堡 苏联 伦敦 火险 水火险 水火险 代理处 1915 代理处 1914 8500万两 东方总经理处 德和费总大班 五马路19号 1932 水火险 上海远东分公司 不详 1915 人寿 水火 代理处 不详 1916 水火险 水火险 人寿险 火险 火险 97000000 上海总公司 不详 上海分公司 不详 不详 不详 不详 不详 不详 不详 不详 不详 1914 上海总公司 代理处 代理处 欧战发生即停业 火、不详 汽车险 分公司 地址南京路27号 据1920年版《上海商名录》 地址公馆马路6l号 保亨水火保险公司 不详 水火险 分公司 据1920年版《上海商名录》 地址博物院路17号 信达水火保险公司 不详 水火险 分公司 据1920年版《上海商名录》 胜业保险公司(火不详 火险 分公司 据1920年版《上海险) The China Land&Finance Co.Lid. 商名录》 2.机构

保众火险人寿保险公司(General Accident Fine & Life Assurance Corporation Ltd.) 民国2年(1913年)设立中国分公司于上海香港路60号,一说于宣统元年(1909年)在上海设立远东分公司。系英商公司,光绪十一年(1885年)创立,总公司设苏格兰。经营人寿和财产保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军勒令停业。

远东保险公司(The Far Easten Insurance Co., Ltd.) 民国6年成立。系英商企业。总公司设上海外滩(今中山东一路)26号,香港注册。注册资金100万两,实收72万两,合国币1006993元。设分公司于广州、天津、汉口、福州、香港等处,经营水火险、意外险业务。截至民国24年底止,资产总额已达2924405元。民国30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占租界,迫令其停业。

法商保太保险公司(Assurance France-Asiatiqus) 民国7年创立,总公司设法国巴黎,同年在上海设远东分公司。资本总额实收700万法郎。经营水火险、汽车险及意外险等业务,在广州、天津、北平、济南、烟台、汉口、辽宁、苏州、杭州、温州、汕头等地设代理处。上海解放,经军管会核准继续营业,后奉总公司通知于1951年4月2日申请停业,撤出中国。

美国保险公会(American Foreign Insurance Association) 民国7年成立,系美国16家保险公司之联合组织,总公司设于美国纽约,上海、汉口、天津设有分公司。业务范围限于各种财产保险,在华每年收入保险费约100万元。联合公司有大陆、大美、好望保险公司等。太平洋战争爆发,被日军勒令停止营业。

美商美亚保险公司(American Asiatic Underwriters) 民国8年12月12日成立,由美国人科尼利斯·范德尔·斯塔尔(Corneliors Vander Starr,当时人称C·V·史带)创办,总公司设上海。民国12年美国注册,资本实收279余万元,史带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开始时专营中国业务,只代理“大美洲”和“五洲”等9家美商保险公司业务。后来,也代理“英国大不列颠保险公司”等其他国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并在香港、仰光、小吕宋、雅加达、海防、纽约以及中国各大城市设立分支公司,专业代理水火保险业务,每年收入保费达300万元。史带利用美亚收入的保费,于民国10年开设友邦人寿保险公司,又陆续创建友邦水火保险公司和友邦银行。民国14年美亚向中国政府注册。民国16年公司迁外滩(今中山东一路)17号字林大楼办公。民国18年改组为“美国国际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英文简称AIU,资本金30万美元。民国19年与英商合办四海保险公司,民国20年与法商合办法美保险公司。民国21年与华商浙江兴业银行等合办泰山保险公司,还投资于房地产、汽车、报社等企业。至民国25年美亚代理的外商保险多达26家,每年分保费收入约占全部华商分保费收入的70%以上。民国28年美亚在上海的总公司迁往纽约。民国3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占租界,凡英、美、苏联的机构统被勒令停业。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美亚利用特权率先卷土重返上海,超过英商保险公司的势力。1949年1月将上海的

资金和业务重点转移香港,上海总公司改为上海分公司。解放后,获准继续营业,至1951年6月全部停业撤离上海。

友邦人寿保险公司(Asia Life Insurance Co., Ltd.) 1921年成立,由美商美亚保险公司投资创设。总公司设于上海外滩(今中山东一路)17号,向美国大赖华州注册,资本总额50万美元,其中略有华资。董事长斯塔尔(即史带),总经理费孟福,专营人寿保险,有终身保险、限期缴费终身保险、储蓄保险、儿童教育保险、三益保险、双倍还款保险、定期付费休养年金、担保还款及终身休养年金、人身意外保险等业务。在中国各大城市及南洋群岛的新加坡、小吕宋、河内、西贡等地设有分支机构或代理机构。截至民国25年底止保单准备金7208624元,有效保额59599470元,其中华人投保占90%,且大半系从内地招来。民国3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总公司被日军迫令停业,其重庆、成都分公司继续营业。抗日战争胜利后,未在上海复业。后经改组为美国友邦保险公司。

上海保险行(Shanghai Insurance Office) 民国10年(1921年)成立,由荷兰商人合伙组建。总行设上海四川中路229号。资本金为华币5万元。专司代理荷兰商保险公司的水火保险业务,于天津和汉口两处设分行,每年收入保险费20万元,净盈二万至五、六万元不等。

旧金山人寿保险公司(West Coast Life Insurance Co.) 民国12年设上海总经理处于广东路3号。总公司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美国旧金山创立,资本金75万美元,经营终身保险、定期寿险等业务。在汉口、天津、哈尔滨、青岛、烟台、广州、香港等地设代理处。太平洋战争爆发,被日军勒令停业。

东京海上保险公司(Tokio Marine Insurance Co.) 民国15年在沪设立上海支公司。总公司系光绪五年创立于东京,是日本第一家保险企业。同年在上海委托代理店开展海上货物运输保险业务。光绪十六年11月改称“东京海上保险株式会社”,民国7年改组为“东京海上火灾株式会社”,经营水火保险业务。民国30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占租界后,日本大使馆指派东京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驻沪董事伊藤新三对“中国保险公司”进行军事管制。同时由东京海上火灾牵头联合三菱、日产、明治、大仓、日本、帝国等10余家日商保险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东亚火灾海上再保险株式会社”,企图替代英美控制上海保险市场,因遭华商保险公司抵制,乃改变策略,强迫太平保险公司与之合资,成立“通惠水火保险公司”,专营再保险。冒充华商公司,旋被华商保险公司察觉不与发生分保关系。民国31年11月支公司升格为上海分公司。民国33年3月与明治火灾、三菱海上合并,成立新的“东京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华营业机构全部由国民政府接收,宣告结束清理。

永康人寿保险公司(Grown Life Insurance Co.) 民国19年设上海分公司于九江路10号,系英商组织的加拿大公司之分公司。宣统二年创立,实收资本100万美元,总公司设加拿大多伦多。上海分公司经理James Conrad。在广东设立华南办事处。至民国25年止资产总额27192878元,准备金23920561元,有效保额170268583元,其中在华有效保额1000万元左右。太平洋战争爆发,被日军勒令停业。

四海保险公司(International Assurance Co., Ltd.) 民国19年成立。由斯塔尔(即C·V·史蒂)与英商合资,名义上是英商企业,实系美商美亚保险公司控股的连枝公司。总公司设上海,在香港注册。资本总额1000万元,实收300万元,其中略有华股。董事长兼总经理F·R·Smith,董事C·V·史带、

周寿臣、徐新六等。主营人寿保险、兼营水火险及意外险等业务。分公司遍设于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英属海峡殖民地,香港及中国各主要城市。截至民国24年底止,资产总额600余万元,华人投保者占94%。民国3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被迫停业。抗战胜利后恢复营业,上海解放前夕重点转移去香港。在香港与友邦人寿保险公司联合重组,改名称中文为“美国友邦保险公司”,英文为American International Assurance Co.,Ltd.,简称“AIA”。

法美保险公司(Compagnie France-Americaine d' Assurances) 民国20年(1931年)成立。系由斯塔尔(C·V·史带)的美商美亚保险公司与法商合资创办,总公司设上海,资本实收350万法郎,名义上是法商企业,实为美亚保险公司控股的附属公司,地址在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7号,但执行总部在外滩(今中山东一路)17号。在越南的西贡、海防、以及其南部为业务重点,另在天津、汉口、日本的东京设有分公司。经营水火险、汽车险、玻璃险、茧钞险、兵盗险、意外险、人寿险及各种再保险等业务。截至民国23年止,资产总额约500万法郎。民国30年冬太平洋战争爆发,维持一段时期后停业,战后没有恢复营业。

利华人寿小保险公司 民国21年3月创立于天津,在上海和北平设分公司。系瑞士商投资,由瑞士人李亚博主持,专营两全性质的小额免体检人寿保险。民国24年5月国民政府颁布《简易人寿保险法》,即于次年依法自动停业清理。

合众人寿保险公司(Confederation Life Association) 民国21年设上海分公司于广东路51号。总公司系英商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创立,设在加拿大,资本总额为加拿大坎洋100万元,实收20万美元,经营终身保险、储蓄保险,年金保险等业务。上海由P.R.M.Wallis负经理之责,在天津、汉口、广州、烟台、汕头、济南、青岛、福州、厦门、北平、哈尔滨、威海卫、香港等地设代理处。至民国25年止,公积金97053050坎洋,资产总额112945505元,有效保额为坎洋398499573元,中国有效保额为300万元左右。太平洋战争爆发,被日军勒令停业。

北美洲保险公司(Insurance Co. of North America) 民国21年在上海设分公司于九江路113号大陆银行大楼。系美商投资。总公司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成立,设美国费城。实收资本1200万美元,资产总额1亿余美元。经营水险、火险、汽车险等业务。在天津、香港等设分公司。驻华总经理为Kreulen R.A.,上海经理Petersen V.I.G.。并代理美商爱伦斯等多家保险公司业务。太平洋战争爆发,被日军勒令停业。战后在原址复业,改为远东总管理处。上海解放,经核准继续营业,后奉总公司通知于1951年3月24日申请4月1日停业。后改组为美国信诺保险公司(CIGNA)。

黑海水火保险公司(Black Sea & Baltic General Insurance Co., Ltd.) 民国21年在上海设立远东分公司。系苏联的国家海外保险机构,总公司设在英国伦敦,资本金10万英镑,资产总额363718英镑,经营水火保险业务。在沪机构几年后即撤销。

公余太阳保险公司(Sun Insurance Office) 系英商投资,原名“太阳火险社”,创立于康熙四十九年,总公司设伦敦。资本总额60万英镑,资产总额10608898英镑。道光十六年(1836年)起设海外办事处,咸丰六年(1856年)在上海设代理处,同治七年(1868年)改为上海分公司。光绪十七年(1891年)改称“太阳保险公司”,后又称“公裕太阳保险公司”。中国分公司地址在外滩1号。经理为A.R.Harris。经营水火险、汽车险、意外险、盗窃险等业务。太平

洋战争爆发,被日军勒令停业。战后复业。上海解放,经核准继续营业,一年后奉总公司通知,于1950年10月30日申请停业。

保裕保险公司(Emplayers, Liability Assurance Co., Ltd.) 在上海设中国分公司于南京路沙逊大厦(今和平饭店)。总公司设伦敦,系英商创立于光绪六年。资本总额200万英镑,实收384772镑。经营水险、火险、汽车险等业务。在天津、青岛、济南、辽宁、汉口、重庆、南京等设代理处。公积及准备金达500万英镑,资产计10958066英镑。中国总经理为F.R.Barry,兼任洋商火险公会主席。还兼英商克廉保险公司(火险)及保裕水险公司(Merchant Marine Insurance Co.)经理。太平洋战争爆发,被日军勒令停业。战后在原址复业,名为英商保裕产物保险公司。上海解放,获准继续营业,1950年10月30日奉总公司通知,申请停业撤出中国。

永亨人寿保险公司(Occidental Life Insurance Co., Ltd.) 系美国公司,创立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总公司设Los Angeles(洛杉矶)。实收资本100万美元。上海分公司在九江路113号大陆银行大楼,分公司经理P.M.Cenderson。至民国25年(1936年)止公积金为25746155元,资产总额37371017元,有效保额292768483美元,其中在华部分仅100万元。太平洋战争爆发,被日军勒令停业。

皇家保险公司(Royal Insurance Co., Ltd.) 系英国公司。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创立,总公司设利物浦,远东分公司设上海仁记路(今滇池路)81号。资本总额5599930英镑,实收资本2799965镑,经营财产和人寿保险业务。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占租界,被勒令关闭。

联邦人寿保险公司(United States Life Insurance Co.) 系美国较早的寿险公司之一,创立于道光三十年,总公司设在纽约。远东分公司在上海外滩17号,由董事费孟福主持,经营终身保险、限期缴费终身保险、储蓄保险、儿童教育保险、事业保险等业务。在沪有效保额至1936年底止已达4200万元。太平洋战争爆发,被日军勒令停业。

老公茂康记保险公司(Commercial Union Assurance Co., Ltd.) 系英国公司,创立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总公司设伦敦。资本总额375万英镑,实收345万镑。截至民国25年底,公积金5400万镑,资产总额为6288万镑。经营人寿保险、水火保险、汽车保险、意外保险等业务。远东分公司设上海广东路17号,经理E.Lester Arnold。在天津、青岛、汉口、重庆、辽宁等地设代理处。太平洋战争爆发,被日军勒令停业。战后复业。上海解放,经核准继续营业,后奉总公司通知,于1950年9月12日申请停业撤出中国。

凤凰保险公司(Phoenix Assurance Co., Ltd. of London) 系英商公司,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创立,总公司设伦敦。资本总额为3792795英镑,实收资本1005000磅。截至民国25年底各项准备金30645856镑,资产总额35133817镑,经营水火、意外、人寿等险。上海分公司设于北京路27号,专营水火保险,经理为H·M·Hind。太平洋战争爆发,被日军迫令停业,战后复业。上海解放前夕歇业。

三、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上海外资保险公司 1.概况

民国30年(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占上海租界,对敌对国家的企业宣布军事管制,不久即勒令英美在沪保险公司停业清理,英美外籍职员被关进集中营。在此之前,前苏俄的2家保险公司业已关闭,德国和意大利

轴心国的保险公司亦在日军侵华初期大都撤离上海。

日军占领上海租界时期的外商保险公司,计有7个国家60家公司。在民国31~33年期间尚有英国美国几家保险公司,不知是何原因得以存在。按国籍分:日本43家,占71.7%;英国6家,占10%;美国3家,占5%;法国3家,占5%;德国2家,占3.3%;瑞士、荷兰及国籍不明的各1家,合计占5%。按机构性质分:总公司3家,占5%;分公司39家,占65%;代理保险公司4家,占6.7%;代理处14家,占23.3%。按经营险别分:财产损害保险44家,占73.3%;人寿生命保险15家,占25%;专营再保险1家,占1.7%。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对日本的保险公司由国民政府财政部驻京沪财政金融特派员办公室负责接收清理。

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上海外资保险公司一览表 公司名称 三菱海上火灾保险会社 三井洋行保险部 千代田火灾海上保险株式会社 大仓火灾海上保险株式会社 大北火灾海上运送保险株式会社 大正火灾海上保险株式会社 国别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总部所在地 神户 东京 设立年月 1919 经营机构 三菱公司代理 上海支店 附注 抗日战争胜利后即被接收清理 经理粟山健吉 经理木琢不二根 东京 1913 中支支部 大仓洋行代理 上海支店 经理仓町太郎 东京 1911 东京 所长斋藤昂 东京 上海支店 大成火灾保险株式会社 大阪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 大库火灾保险株式会社 东京 大阪 1893 上海支店 经理岩本米正 总经理徐春荣 上海出张所 大中公司代理业务 代理处 三井洋行代理 生远洋行代理 上海支店 日本火灾保险株式会社 神户 1892 1917 广东路51号 日本海上保险株式会社 大阪 1896 1917 九江路113号 日本共立火灾保险会社 东京 经理斋藤正太郎 经理鲇川义介 外滩18号 日产火灾海上保险会社 日新火灾保险会社 东京 东京 上海支店 上海支店 本 东京海上火灾保险会社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东京 1879 1926 上海支店 外滩18号 经理清水康另、横山健一 东京火灾保险株式会社 东亚火灾海上再保险株式会社 东洋火灾保险株式会社 东京 1887 上海支店 上海 1942 上海总公司 上海支店 安田火灾海上保险株式会社 东京 上海支店 安利火灾海上保险株式会社 上海 1942 上海总公司 兴亚火灾海上保险株式会社 东京 上海支店 同和火灾海上保险株式会社 代理处 明治火灾保险会社 东京 上海支店 住友海上火灾保险会社 东京 上海支店 三井洋行代理 上海支店 经理西村正志 经理志智新八郎 外滩12号144室 经理增子大太郎 外滩18号 沙逊大厦240室 神户海上火灾保险会社 神户 1907 帝国海上火灾保险会社 东京 1893 朝日火灾保险会社 东京 上海支店 朝日海上保险会社 东京 明治37年4月 (1904) 明治35年7月 (1902) 昭和2年3月 (1927) 明治22年7月 (1889) 明治42年5月 (1909) 明治27年3月 (1894) 上海支店 千代田生命保险株式会社 东京 上海支店 经理田板信义 大同生命保险株式会社 吹田市 上海支店 前身为高砂生命 经理幸田松平 经理中村铁砍 原为太平生命,后来片仓生命并入 所长川津三吉,后与日产生命合并 三井生命保险株式会社 东京都 上海支店 日本生命保险株式会社 大阪 上海支店 日产生命保险株式会社 东京都 上海支店 片仓生命保险株式会社 东京都 上海出张所 安田生命保险株式会社 东京 上海支店 住友生命保险株式会社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日本 法国 法国 法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德国 德国 瑞士 大阪 明治40年5月 (1907) 明治35年9月 (1902) 明治31年5月 (1898) 大正3年8月 (1914) 明治14年7月 (1881) 大正12年11上海出张所 原为日之出生命,所长松井滋彦 经理板野三郎 昭和22年12月改名东邦生命 原为日本生命 支店长高野清文 经理渡边广文,后改“朝日生命” 第一生命保险株式会社 东京 上海支社 第一征兵保险株式会社 第百生命保险株式会社 明治生命保险株式会社 东京 东京都 东京 上海支社 上海支社 上海支社 帝国生命保险株式会社 东京 上海支社 富国征兵保险相互会社 东京 月 (1923) 上海支部 经理松本英郎 野村生命保险株式会社 东京 代理处 后改“东京生命” 法美合资 爱多亚路7号 法美保险公司 上海 1931 上海总公司 保太保险公司 巴黎 1918 1918 远东分公司 天主堂街1号 安全保险公司 远东分公司 皇家保险公司 利物浦 1845 代理处 祥泰洋行代理 怡和洋行代理 代理处 环球保险公司 利物浦 1836 中央保险公司 伦敦 1899 巴勒保险公司 伦敦 1809 上海分公司 连纳保险公司 上海分公司 外滩18号 保馀保险公司 斯德丁 上海分公司 南京路119号 代理瑞士商保险公罗德保险公司 代理保险 司 广东路17号 巴鲁士保险公司 1918 礼和洋行代理 经理A.Asschach 罗德洋行代理 望赉保险公司 荷兰 英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上海分公司 博望保险公司 1904 代理处 经理葛礼克 公平保险行 代理保险 北京路156号 慎昌保险行 代理处 九江路113号 金康保险行 百利洋行保险部 代理保险 代理保险 九江路113号 广东路43号 2.机构

东亚火灾海上再保险株式会社 31年(1942年)成立。系日本保险业联合组建的再保险公司。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即进占上海租界,勒令敌性(英、美)保险公司停业。日本妄图替代英美势力,通过再保险控制上海乃至全中国的保险市场。由东京海上火灾、三菱海上、日产火灾海上、明治火灾、大仓火灾、日本海上、日本火灾、帝国海上、神户和朝日等10余家保险株式会社共同投资组建。总社设上海,专营再保险业务。然因中国人民抗日情绪高涨,华商保险同业纷纷组建自己的分保集团,对其进行抵制,迫使“东亚”没有业务进展。乃改变策略,另行组建中日合资采用华商惯用名称的“通惠水火保险公司”。抗日战争胜利后,都被国民政府接管清理停业。

四、1945年9月至1949年5月上海外资保险公司

民国34年9月至1949年5月,上海计有6个国家65家保险公司。按国籍分:英国39家,占60%,美国17家,占26.19%,瑞士4家,占6.2%,法国3家,占4.6%,荷兰、古巴各1家,合计占3.1%。此时保险公司家数仍由英国占绝对多数,但控制上海保险市场的势力,已由美商替代了英商。按机构性质分:名义上全是上海分公司或远东总管理处,实际上大多由美亚代理保险公司、英商怡和洋行、太古洋行等代理。按经营险别分:65家全是财产保险,其中有3家侧重水险运输险,1家以火险为主,1家以意外险为重点,1家专业代理各种财产保险,没有人寿保险公司。

上海解放时关闭停业23家,解放后申请复业的有42家,自1949年10月25日起即陆续奉其总公司通知,结束上海业务申请停业。至1952年底止所有外商保险公司全部自动撤出中国大陆。

1945年9月至1949年5月上海外资保险公司一览表 国别及公司名称 总部所在地 美亚代理保险公司 友宁产物保险公司 美国纽约 美国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机构性质 出席公会代表人 资本金额 经营险别 附注 朱孔嘉 朱孔嘉 代理财产险 美亚代理 1100000美元 财产险 司 大美产物保险公司 美国纽约 美国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远东总管理处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陈逎宏 财产险 上海解放时停业 上海解放时停业 美亚代理 朱孔嘉 财产险 上海解放时停业 朱孔嘉 4000000美元 财产险 美亚代理 五洲产物保险公司 陈逎宏 财产险 盛安产物保险公司 美国 海龙产物保险公司 美国 商务意外保险公司 美国 朱孔嘉 1000000美元 意外险 美亚代理 美亚代理 解放时停业 美亚代理 新亨产物保险公司 美国 朱孔嘉 12500000美元 466666英镑 20000000美元 10000000美元 财产险 福美产物保险公司 美国 美国香港 美国纽约 美国费城 美国 朱孔嘉 财产险 友邦产物保险公司 朱孔嘉 财产险 美亚代理 好望产物保险公司 北美洲联合产物保险公司 丹凤产物保险公司 美国赔偿产物保险公司 圣保罗产物保险公司 德凤产物保险公司 赫德福产物保险公司 四海产物保险公司 平克司产物保险公司 香港产物保险公司 昆士伦产物保险公司 鸟思伦产物保险公司 泰勒顿产物保险公司 陈逎宏 财产险 顾永钊 财产险 广东路51号 解放时停业 广东路51号 解放时停业 广东路51号 解放时停业 广东路51号 解放时停业 广东路51号 解放时停业 解放前夕迁香港 怡和洋行代理 怡和洋行代理 怡和洋行代理 怡和洋行代理 怡和洋行代理 陈逎宏 财产险 美国 陈逎宏 财产险 美国 陈逎宏 财产险 美国 美国赫德福 英国香港 英国香港 英国香港 英国 陈逎宏 财产险 陈逎宏 财产险 朱孔嘉 财产险 麦毅然 1000000澳镑 财产险 10000000港币 麦毅然 财产险 麦毅然 1000000澳镑 财产险 1500000 新西兰镑 英国 麦毅然 财产险 英国 麦毅然 2300000罗比 财产险 爱兰司产物保险公司 谏当产物保险公司 英国 英国香港 英国 英国利物浦 英国利物浦 英国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麦毅然 5450000英镑 财产险 10000000港币 怡和洋行代理 怡和洋行代理 解放时停业 怡和洋行代理 怡和洋行代理 太古洋行代理 太古洋行代麦毅然 财产险 中心产物保险公司 利物浦产物保险公司 皇家产物保险公司 洪家泉 财产险 洪家泉 3000000英镑 财产险 洪家泉 6000000英镑 财产险 英外水险公司 强绍曾 运输险 伦敦产物保险公司 英国伦敦 强绍曾 财产险 理 解放时停业 伦兰产物保险公司 英国 英国伦敦 英国 强绍曾 财产险 太古洋行代理 太古洋行代理 太古洋行代理 太古洋行代理 太古洋行代理 解放时停业 英汇产物保险公司 强绍曾 财产险 海洋产物保险公司 强绍曾 财产险 家定产物保险公司 摩托联产物保险公司 平澜产物保险公司 老公茂康记产物保险公司 於仁保安产物保险公司 依萨克产物保险公司 地球产物保险公司 英商国家产物保险公司 公裕太阳产物保险公司 克廉产物保险公司 英国 强绍曾 财产险 英国 英国伦敦 英国伦敦 英国香港 英国 英国伦敦 英国 英国伦敦 英国爱汀堡 英国伦敦 英国伦强绍曾 财产险 谈德昌 财产险 谈德昌 3750000英镑 财产险 陆成铸 2000000英镑 财产险 解放前夕停业 解放时停业 解放前夕停业 陆成铸 财产险 陆成铸 财产险 陆成铸 财产险 姜福元 2500000英镑 财产险 黄佩卿 财产险 解放时停业 巴勒产物保险公司 保裕产物保险公司 沈嘉屏 裴雷 6000000英镑 财产险 2000000英镑 财产险 敦 坎宁产物保险公司 英国 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上海分公司 康连水 财产险 解放前夕停业 永隆产物保险公司 英国 康连水 6000000英镑 财产险 海平产物保险公司 英国 英国伦敦 英国 康连水 1000000英镑 财产险 解放前夕停业 上海保险行代理 上海保险行代理 上海保险行代理 解放时停业 解放前夕停业 凤凰产物保险公司 惠斯登产物保险公司 声天雷产物保险公司 鹰星产物保险公司 康连水 财产险 顾林生 287670英镑 财产险 英国 顾林生 900000英镑 财产险 英国 英国伦敦 英国伦敦 英国 顾林生 财产险 经济产物保险公司 姜福元 财产险 益兴产物保险公司 南英保泰产物保险公司 贸兴水上产物保险公司 保太产物保险公司 麦赛 财产险 庞翊镰 财产险 英国 法国巴黎 法国 陆盛如 1000000英镑 运输险 21000000法郎 120000000法郎 250000000法郎 施华盛 财产险 法大产物保险公司 施华盛 财产险 保太代理 法安产物保险公司 法国 施华盛 财产险 保太代理 太古洋行代望赉产物保险公司 荷兰 强绍曾 财产险 理 解放时停业 巴鲁士火险公司 瑞士 蓝琪琳 6131331330瑞士法郎 8000000瑞士法郎 5000000瑞士法郎 1000000古巴比索 火险 罗德洋行代理 百利洋行代理 美亚保险代理 美亚保险代理 美亚保险代理 巴鲁士水险公司 瑞士 古文辉 水险 业兴产物保险公司 瑞士 朱孔嘉 财产险 联宁产物保险公司 瑞士 朱孔嘉 财产险 美联产物保险公司 古巴 朱孔嘉 财产险 上海解放后经军管会核准继续营业的外商保险公司

公司名称 美亚代理保险公司 友宁产物保险公司 国藉 美国 美国 代理公司 代表人 马纳 公司地址 中山东一路17号 中山东一路17号 停办日期 1951年6月12日奉准停业 附注 1951年6月美亚保险公司 马纳 12日清理结束 海龙产物保险公司 福美产物保险公司 商务意外保险公司 美国 美国 美国 美亚保险公司 马纳 中山东一路17号 中山东一路17号 中山东一路17号 1951年3月23日奉总公司命停业 1951年3月23日奉总公司命停业 1950年5月10日奉总公司命停业 1951年6月12日清理结束 1951年6月12日清理结束 1951年6月12日清理结束 1951年4月2 日清理结束 美亚保险公司 马纳 美亚保险公司 马纳 美国友邦产物保险公司 好望产物保险公司 北美洲产物保险公司 英汇产物保险公司 伦兰产物保险公司 家定产物保险公司 海洋产物保险公司 英外水险保险公司 香港产物保险公司 美国 美国 美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美亚保险公司 马纳 中山东一路17号 1950年5月10日奉总公司命停业 1950年5月9日奉总公司命停业 1951年3月24日奉总公司命停业 1952年停业清理 陈逎宏 高伟立 广东路51号 九江路113号 中山东二路22号 中山东二路22号 中山东二路22号 中山东二路22号 中山东二路22号 中山东一路27号 太古洋行保险部 太古洋行保险部 太古洋行保险部 太古洋行保险部 太古洋行保险部 怡和洋行保险部 1952年停业清理 1952年停业清理 1952年停业清理 1952年停业清理 1951年6月16日清理结束 1951年6月16日清理结束 莫意勒 1950年5月10日奉总公司命停业 谏当产物保险公司 爱兰司产物保险公司 昆士伦产物保险公司 鸟思伦产物保险公司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怡和洋行保险部 怡和洋行保险部 怡和洋行保险部 怡和洋行保险部 莫意勒 莫意勒 莫意勒 莫意勒 中山东一路 27号 中山东一路27号 中山东一路27号 中山东一路27号 1951年4月24日奉总公司命停业 1951年5月8日奉总公司命停业 1950年5月10日奉总公司命停业 1951年4月2日奉总公司命停业 平克司产物保险公司 泰勒顿产物保险公司 英国 英国 怡和洋行保险部 怡和洋行保险部 莫意勒 莫意勒 中山东一路27号 中山东一路27号 1950年5月10日奉总公司命停业 1951年5月22日奉总公司命停业 1950年5月10日 1951年6月18日清理结束 利物浦产物保险公司 鹰星产物保险公司 声天雷产物保险公司 惠斯登产物保险公司 皇家产物保险公司 南英保泰产物保险公司 於仁保安产物保险公司 海平产物保险公司 永隆产物保险公司 保裕产物保险公司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怡和洋行保险部 莫意勒 白利恩 白利恩 白利恩 白朗 海华德 魏伯顿 康连水 康连水 勃来尔 滇池路81号 奉 总公司命停业 九江路103号 九江路103号 九江路103号 滇池路81号 中山东一路18号 中山东一路26号 中山东一路18号 中山东一路18号 南京东路沙逊大厦332室 南京东路沙逊大厦332室 南京东路沙逊大厦332室 南京东路沙逊大厦332室 1952年停业清理 1951年4月12日奉总公司命停业 1951年4月12日奉总公司命停业 1950年2月25日奉总公司命停业 1952年停业清理 1950年9月30日奉总公司命停业 1949年10月25日奉总公司命停业 1949年10月25日奉总公司命停业 1950年10月30日奉总公司命停业 上海保险行 1951年5月7日清理结束 1951年5月8日清理结束 上海保险行 上海保险行 贸兴水上保险公司 英国 勃来尔 1950年10月30日奉总公司命停业 1951年4月1日清理结束 巴勒产物保险公司 公裕太阳产物保险 公司 老公茂康记产物保险公司 法大产物保险公司 法安产物保险公司 保太产物保险公英国 勃来尔 1950年10月30日 奉总公司命停业 英国 勃来尔 1950年10月30日 1951年4月1奉总公司命停业 1950年9月12日日清理结束 英国 法国 法国 法 史密斯 费爱莱 费爱莱 阿兰 广东路17号 奉 总公司命停业 中山东一路29号 中山东一路29号 延安东路91950年7月20日奉总公司命停业 1950年7月20日奉总公司命停业 1951年4月2日奉 大利洋行 大利洋行 1951年5月7司 业兴产物保险公司 联宁产物保险公司 国 瑞士 瑞士 美亚保险公司 马纳 号 中山东一路17号 中山东一路17号 总公司命停业 1951年3月23日奉总公司命停业 1950年5月10日奉总公司命停业 1951年6月11日日清理结束 1951年6月12日清理结束 美亚保险公司 马纳 巴鲁士火险公司 瑞士 瑞士 古巴 罗德洋行 广东路17号 因违法经营被罚停业 巴鲁士水险公司 百利洋行 中山东二路9号 中山东一路17号 1952年9月22日登报清理停业 1950年5月10日奉总公司命停业 1951年6月12日清理结束 美联产物保险公司 美亚保险公司 马纳

第三节 保险中介组织

随着近代保险业的兴起和发展,保险中介人便应运而生,保险中介人主要有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三类。

一、保险代理人

1.华资保险公司保险代理人

保险代理人是接受保险公司委托发展业务的人。分单位代理和个人代理两种,一般都由单位代理,仅个别中小城市有委请当地知名人士代理。上海全由单位代理,经营水险基本委请报关行和运输公司,他们是负责办理提货、装运、报关、保险业务的服务性行业。例如民安产物保险公司投资民益运输公司,包揽保险业务。经营火险除通过经纪人外,大都委由银行代理,因为银行经营投

资、押汇、贷款业务,其抵押物资必须办理保险,藉以取得保障。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深感保险收益不小,遂自办保险公司,成为银行的副业,相关保险公司理所当然依靠股东银行控制其押汇、贷款的抵押物资的保险业务,达到相互密切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成为普遍惯例。信托公司亦有自设保险部,大都属于代理性质,间有直接承接承保出单者,如中央、中一、通易信托公司等。

银行投资自开保险公司,或与银行有密切关系的保险公司共有30多个,名录如下:

银行名称 自开保险公司或有密切关系的保险公司名称

中国通商银行 华兴保险公司 四海通银行保险公司 四海通银行保险公司 广东银行 上海联保水火保险公司 中国实业银行 永宁水火保险公司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大华保险公司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宝丰保险公司

金城银行 太平保险公司 大陆银行

中南银行 安平保险公司 交通银行

东莱银行 丰盛保险公司 国华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保险公司 浙江兴业银行 泰山保险公司 中国垦业银行 中国天一保险公司 四明银行 四明保险公司 聚兴诚银行 兴华保险公司 中央银行 中央信托局保险部 中央信托局 中央信托局保险部 新华信托储蓄银行 新丰保险公司 交通银行 太平洋保险公司 交通银行 交通保险公司 中国农民银行 中国农业保险公司 中国利民银行 中国利民保险公司 大公银行 大公保险公司 中孚银行 中孚保险公司 绸业银行 长安保险公司 中国工业银行 中国工业联合保险公司 中国农民银行 国民保险公司 江苏省银行 江苏保险公司 中央合作金库 中合保险公司 中信银行 建国保险公司 中信银行 合众保险公司 华孚银行 华孚保险公司 台湾省银行 台湾产物保险公司

另外,资源委员会、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自设保险事务所,并代办保险业务。 民国元年至26年(1912~1937年)期间,上海华商保险公司在全国各大城市设置1688个代理处。其中有7家主要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和代理处设置数较多。

1912~1937年7家主要保险公司设置分支机构、代理处情况表 保险公司名称 中央信托局保险部 中国保险公司 所设分支机构家数 分支26家 所设代理处个数 代理处19个 代理处82个 太平保险公司 安平保险公司 丰盛保险公司 宝丰保险公司 华安合群保寿公司 分支15家 分支14家 分支12家 分支11家 分支17家 代理处240个 代理处224个 代理处178个 代理处46个 代理处14个 上述中国、太平、宝丰、华安合群4个公司还在香港和南洋群岛设有分支或代理机构。

2.外资保险公司保险代理人

外商保险公司早期到上海发展业务,基本上委托洋行代理,后来才逐渐组建保险公司或设立分支机构。

清朝外商水火保险洋行买办情况表 洋行名称 老公茂 泰和 泰隆 协隆 天福 保宏 茂生 隆茂 保宁 好时 巴勒 天祥 鲁麟 公平 太古 永平 买办姓名 文秉朝 卢则卿 王铁章 金广生 张少霞 刘子辉 美(姜)桂生 (缺员) 罗桂石 何明生 顾铁斋 唐桂生 刘兰生 金广云 陈冠一 惠雨亭 洋行名称 怡和 中庸 丰裕 礼和 禅臣 中和 裕□ 瑞记 义记 铁隆 宝顺 义源 祥泰 顺利 保康 太平 买办姓名 过福云 陈甘棠 赵馥畴 不详 郑锦丰 宋寄生 潘澄波 黄积裕 陈志方 丁子乾 不详 叶炳玉 刘观 冯养庭 徐明泉 凌伯祥 清朝外商生命保险洋行买办情况表 洋行名称 永年 买办姓名 谢峙亭 洋行名称 永安 买办姓名 不详 民国时期除委托美商美亚保险公司、美国保险公会、英商保慎保险公司、荷兰商上海保险代理外,主要代理保险的洋行有65家,这65家洋行有32家设有保险部,有33家未设。

民国时期代理保险业务的洋行名录

太古洋行保险部 怡和洋行保险部 永兴洋行保险部 立兴洋行保险部 好时洋行保险部 礼和洋行保险部

安利洋行保险部 安福洋行保险部 百利洋行保险部 慎昌洋行保险部 有利洋行保险部 协生洋行保险部 和兴洋行保险部 捷成洋行保险部 茂泰洋行保险部 保隆洋行保险部 信成洋行保险部 培克洋行保险部 禅成洋行保险部 鲁麟洋行保险部 天祥洋行保险部 威厘洋行保险部 利兴洋行保险部 台维洋行 美最时洋行保险部 赫金洋行 义品银行保险部 祥兴洋行 祥记行保险部 德和洋行 仁记行保险部 德康洋行 老公茂洋行 斯派克洋行 五星洋行 怡昌洋行 怡德洋行 信记洋行 平和洋行 祥生洋行 龙和洋行 利达洋行 中和洋行 中庸洋行 美益洋行 保盛洋行 茂孚洋行 荣丰洋行 新康洋行 斯文洋行 麦边洋行 万泰洋行 祥茂洋行 泰隆洋行 锦隆洋行 罗德洋行 慎余洋行 开宜洋行 义记洋行 兰乐璧洋行 三井洋行 大仓洋行 生远洋行 三菱公司 宝隆保险行

抗日战争胜利后,按照民国33年(1944年)《保险业代理人经纪人公证人登记领证办法》,于民国35年底登记领证的中外代理人有42人。

二、保险经纪人

也称“经理员”,旧称“保险掮客”或“保险跑街”。其基本职能是给保险公司介绍业务,在要保人与保险人之间进行斡旋,促使保险合同签订成立,并为此向保险人收取佣金赖以生活的中间人。保险经纪人代表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利益选择保险人,代办保险手续,诸如投保单和保险单的递送,保险费的收取都由经纪人办理,他们对被保险人投保财产的性质、座落地址、保险金额、保障要求、保费交付或投保人寿保险的被保险人身体健康状况等对保险公司负有诚信责任。此系国际惯例,国外早自明万历三年(1575年)出现保险经纪人以来,为各国保险业普遍采用,成为发展保险业务的主要手段。除保险代理人之外,基本上都由保险经纪人或经纪人公司招揽而来,投保人是绝少自动上保险公司之门参加保险的,因此,经纪人就是保险公司的展业大军。

在国际上,保险经纪人被视为高尚职业,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因其必须通过国家考试取得资格证书,呈请主管机关登记,经审查合格发给营业执照,始准执业。还因经纪人是精通有关法律法规、保险基础知识、保险条款和实务的专业人才,利于为被保险人获得最好的保障,且能节省或支付较合理的保险费,充分体现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利益着想的代理人,对发展保险事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中国早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6月30日经洋商保险同业公议,于次年9月3日设立“火险掮客公所”,公布章程,规定登记、限制折扣、违章罚款。因该公所既非合法的正规社团,章程也非法规性质,由于权威性与法制性不强,特别是有些外商保险公司对其视,所以掮客公所自始就未发挥作用。民国25年之前,政府没有实施《保险法》和发布保险经纪人管理办法,对经纪人的资格从未规定,凡能为保险公司介绍业务者,都可自居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司所延聘的经纪人,无需资格证书,既不签订合约,也不必交付保证金,只要有保险业务即可聘为经纪人,若保险业务量大者,还可给其冠以“业务主任”、“业务襄理”、“业务副理”、“业务经理”甚或“副总经理”的空头名义,领取特别折扣和津贴,如车马费、交际费等暗佣。大经纪人用特别折扣笼络若干小经纪人附其名下。他们视哪家保险公司给予条件优惠,就给哪家公司做经纪人,今年可以为某几家保险公司做经纪人,明年则是另一家公司的经纪人,反正以保险公司给以待遇高低决定其去向,亦有这段时间做经纪人,下个月另有高就不做经纪人了,失业者往往就操“保险跑街”混口饭吃,系没有任何组织管理的自由职业者。

上海唯一正规的保险经纪人要数潘垂统主办的“潘安记保险事务所”,设有固定办公处,制度健全,服务周到,聘有郁品芳、陆文祥等6名工作人员,专门接洽火险业务,递送保险单据和收取保险费,钻研保险学识,编写《投保须知》、《火险常识》、《防火知识》等分送保户,宣传保险与提供防灾服务。

中国保险业在激烈竞争过程中,在既无政府法令规范,又无相关组织管理制约的情况下,经纪人只顾招徕保险业务获取佣金,不管被保险人和保险人利益,导致保险市场出现不择手段,尔虞我诈的混乱局面。上海市保险业同业公会有鉴于此,于民国25年会同上海洋商火险公会,针对时弊,研究解决措施,制订了《保险经纪人登记管理规章》,由两公会同时公布,于同年5月1日起施行,组织“华洋保险联合委员会”为该规章的主管机构,并负责解释与实施事宜。规章的主要内容:(1)经纪人乃指个人或行号,依据规章向上海市保险业公会或上海洋商火险公会登记领得登记证者。所有经纪人、买办及招揽生意者均包括在内;(2)公会会员除对已登记的经纪人外,不得付给佣金予任何个人或行号;(3)所给登记经纪人的佣金限度,不能超过被保险人缴纳保险费实数的20%;(4)凡公会所规定火险保价,须详载于各火险保险单上或续保收据上,所有折扣或临时特别折扣,均不得超过85%,且须分别详注于各单上,被保险人所纳保费的实数,亦须在结单及保费收据上注明;(5)会员和认许经纪人,不得以任何方法直接或间接发还回扣予被保险人;(6)为保证认许经纪人履行责任,认许经纪人须在公会缴纳保证金国币500元;(7)经纪人如有违犯规章情事者,每次须受国币50元以下之罚款或撤销登记证等。当时登记领证者200余人。

《上海火险经纪人登记管理规章》施行后,抑制了保险市场上的混乱局面。民国26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保险业受到严重影响,同业组织陷于痪散状

态,管理规章亦难坚持执行,经纪人故态复萌,各种陋习相继出现,违背规章滥放折扣回佣,保险市场一片混乱。

抗日战争胜利后,按照《保险业代理人经纪人公估人登记领证办法》,截至民国35年底,登记经纪人358人。

民国36年1月17日,国民政府修正公布登记领证办法,注册费由1000元改为1万元,保证金提高到30万元。由于通货恶性膨胀,保险公司为了竞揽业务谋取生存,更是不择手段拉拢经纪人,漫无限制地任意滥放折扣和回佣,保险市场严重混乱。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财政经济接管委员会金融处发布保字第6号训令,规定各种保险费应按正式保险单上所载之保险费数额,实足照收;经纪人佣金,火险不得超过20%,水险不得超过10%;保费须于保单生效日7天内缴付;保险公司不得以任何名义给予津贴。通过严肃整顿,收到实效。并在以后对保险业的改造过程中,逐步取消了经纪人制度。

三、保险公估人

即“保险公证行”或“保险公估拍卖行”,简称“公证人”。以第三者中介人身份专业承担保险受损标的物进行公正地查勘、定责、检验、鉴定、估损,核算赔款金额,编制查勘报告及赔款计算书,拍卖处理损余物资等事宜,或者出具书面证明给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双方协商赔款金额作依据,使双方求得合理解决,以示公正。

欧美国家对各种公证人,分类很细,限制极严,必须持有特许执照,为仲裁性质,一经公证即属合法。中国的保险公证人非常笼统,既不分火险与水险公证,更不分运输险与船舶险公证,且公证与鉴定混淆。

保险业发展初期,赔款案件都由保险公司自行处理,由于各方切身利益关系,单凭一面之词,容易引发扯皮与纠纷,于是作为中间人的保险公证人便应运而生。上海早期的保险公证业务,全由外商操纵,主要有英商鲁意斯摩洋行、三义洋行、瑞和公证拍卖行,美商美敦公证行、保险审估公司等。外商开设的公证行,而且延伸到全国各大城市,许多华商保险公司也是委托外商公证行处理,外商独占垄断了整个保险公证业务。直至民国16年(1927年)始有华商益中公证拍卖行开张,内设鉴估、公证、拍卖三个部,力主提倡由华商办理保险公证业务。

公证行本应不偏不倚秉公处理赔款,而外商公证行往往偏袒外商保险公司,很不公正。久之,激起国人的怨愤,纷纷要求政府当局挽回利权,维护国家尊严,吁请华商保险公司不再延请外商公证行的呼声日高。民国22年6月25日,上海市商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通过《限制洋商行使公证人办法》,并上报实业部备案,同时通告各业团体,专函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转告所属会员,指出:各外商公证人既不向中国政府注册,又未经当地有关方面的许可而擅自在中国领域内设置公证机构,行使公证权利,实乃有辱国体。甚至有些华商保险公司也延请外商公证人为其估断,尤属荒诞不经。为维护民族权利,提倡设立华商公证机构,号召华商保险公司不再委托外商公证行承揽有关事宜。

民国24年由著名会计师潘序伦、王海帆等发起成立“联合保险公证事务所”。民国25年11月,上海市商会为提倡华商公估事业,转发了益中公证拍卖行的呈文给各业。呈文说:“公证者非仅商业行为,实属仲裁性质,凡水火保险遇有出险者,专为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因灾害损失,双方求得公平的解决,须有各种事物的学识,充实其经验,又必兼有廉洁公正的品德,乃是一种特殊

职业。因此,公证人资格在各国均由法律赋予,绝非率尔操觚,与普通业务可以旁骛滥竽者所能充任。但环顾外商所营,仍多国人相委,与挽回权利一节尚未收效,或因积习相沿,或缘耳目未及,仍予外商以可乘之机„„。遇有拍卖公证鉴定估价之事,尽量委托益中公证行办理,庶竟全功。”

民国25年上海市保险业同业公会鉴于火险保户每当出险之后,其损失的估计向由各保险公司自由委托公证人担任,在遇到同一家企业由数家保险公司共同承保时,由于各公司所委托的公证人不同,而发生保额较小的公司为讨好保户起见,尽先予以优惠赔偿,致使保额较大的公司不得不照例赔付,以维护公司的信用,尤其是外埠保户出险后的问题最为严重。保险同业公会针对当时的情况,特制定《统一火险委托办法》,规定:不论华洋公司如遇外埠保户出险时,一律要立即用电话通知同业公会,由公会查明有关承保的公司,必须由其中保额最大的公司,为该案件的领袖公司,并由它来负责委托担任估计损失的公证人,商定赔偿金额。其他有关公司都须依照办理。

不久,上海市公安局也对公估行加强管理,于民国25年12月30日公布《取缔火险公估行收拾火场暂行办法》。以上两个办法实施以后,对于公证机构和委托公证人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收到较好的成效。

19世纪后期至1948年上海保险公估人基本情况表 成立或进沪时间 19世纪后期 19世纪后期 19世纪后期 19世纪后期 19世纪后期 1914年 1916年 1926年 1926~1927年 1927年 1935年 1935~1936年 1937年 1940年 1940年 1940年 1942年 1943年 1943年 1946年由渝迁沪 1946年由渝迁沪 1946~1947年 1946~1947年 1948年1月 公估人名称 泡立生台维行 鲁意斯摩洋行 麦礼洋行 瑞和公证拍卖行 普东公证行 远东公估行 美敦公证行 三义洋行 博禄公证行 益中公证拍卖行 联合保险公证事务所 海事公证事务所 保险审估公司 准平公证行 华商上海公估拍卖行 中国公证行 国华公证行 大众公证行 大中华公证拍卖行 中国公估行 中国查证公司 公平公证行 中国海事公证事务所 上海中国公证事务所 国别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美国 英国 英国 中国 中国 附注 经理台维 圆明园路1号 又名鲁意斯摩公证拍卖行 虎丘路88号 广东路160号 一说普来公证行 后改持平公估行 即三义公证行 外滩12号140室 九江路113号411室 负责人谢坤元 北京路151号 负责人潘序伦 河南路505号 加拿大 由加拿大籍公民劳埃森在上海开设 美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负责人朱孔嘉 负责人唐遂良 香港路60号 经理孙星黻 九江路113号411室 负责人秦永康 外滩12号141室 负责人邱冰元 广东路51号 福煦路(今延安中路)818号 总经理陈叔如 福州路30号汇丰大楼 由中央信托局产险处查验事务所改组 由海事法律专家魏文翰主办 由金英主持

上海解放时,尚有华商的中国公估行、益中公证拍卖行、国华公证行等3家,外商的鲁意斯摩公证拍卖行、三义公证行、瑞和公证拍卖行3家,陆续停业。1950年冬,商检总局要上海成立华东区商检局,因无懂行人员,经征得中国公估行董事长卢作孚、常务董事童少生等同意,将人员和公证业务全部转给商检局,上海就此没有民营和外商的公估拍卖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