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或安全情况处理
机舱进(漏)水
一、 进水:
当机舱进水时,在报告船长的同时要根据不同情况做好堵漏工作:
1、若机舱进水压力较小且面积不大,可采用密堵顶压等方法堵漏;
2、若进水面积较大,可用堵漏毯封堵后再做内堵处理;
3、若进水部位系单独舱室(如地轴弄或舵机房等)又确系无法堵漏时,可关闭各水密门使之与相临舱室密封隔离;
4、若破损面积较大且可能危及主辅机的安全运转甚至人身安全时,应及时报告船长,要求停机停电和撤离现场(或机舱)。必要时可先停机、停电后再报告船长,如有可能应开启应急发电机供电。
二、漏水:船舶碰撞后发生机舱漏水事故,轮机员应全力抢救:
1、立即启动机舱里一切水泵、压载水泵、消防泵和污水泵等;
2、打开应急海底门,利用主机海水泵将水泵出舷外;
3、使用船上的堵漏设备,迅速将船体损漏部分用堵漏工具堵塞;
4、如自救失败需弃船,应听从船长命令,有秩序规定地作弃船行动。
碰撞
船舶碰撞后,轮机部采取的应急措施有:
1、碰撞发生后,轮机长立即进机舱,令当值人员作好备车工作;
2、若碰撞在机舱部位,且出现进水现象,应指挥机舱人员排水和堵漏;
3、若碰撞发生在机舱外:
(1)切断碰撞部位的油、气和电源;高位油水舱柜的油水放到低位柜,关闭其进出口;
(2)若有火情、进水发生,按应急部署表行动;
(3)反复测量受损部位及附近油水舱液位高度,若发现有进水现象应关闭该油水舱的进出口阀,切断舱柜之间的连通;
(4)详细检查机电设备因碰撞而造成的损失,将损坏部位、损坏情况、抢救措施,记入轮机日志中,为海事处理提供依据。
船舶搁浅、擦底
一、船舶搁浅、擦底后轮机部应采取的应急安全措施:
1、船舶发生搁浅、擦底后,应马上作应急处理:
(1)主机降速运行;
(2)使用机动操纵转速或系泊转速(车钟正常转速的80%);
(3)一定要用高位海底门:
(4)清洗海水滤器;
(5)若造成船体破损或进水,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碰撞和进水的应急措施处理。
2、对轴系、双层底柜和舵系进行不断的检查;
3、记录事故经过与情况。
二、船舶搁浅后对轴系进行检查的方法:
1、 盘车检查:
为了判断轴系是否正常,可用盘车机盘车检查轴系运转是否受阻,查看盘车机电流的变化是否正常。必要时应松脱某些中间轴承的地脚螺丝。
2、柴油机运转中的检查:
(1)检查中间轴承、推力轴承和尾轴的温度;
(2)检查中间轴承、中间轴和尾轴是否跳动,声音是否正常;
(3)检查中间轴承地脚螺栓情况;
(4)检查曲柄箱的温度和声响。
3、测量柴油机曲柄臂距差。
大风浪及恶劣天气
一、航行:
1、值班人员应集中精力加强检查,防止主副机和舵机发生故障;
2、值班轮机员不得远离操纵室,注意主机转速变化,防止主机飞车和增压器喘振,认真执行船长和轮机长的命令;
3、根据海上风浪、船体摇摆情况以及主机飞车和负荷变化情况,轮机长应适当降低主机负荷,并调整好主机限速装置(调小设定转速);
4、将机舱管辖范围的门窗和通风道关好;
5、将机舱的行车、工具、备件和可移动的物料油桶等绑扎好;
6、尽量将分散在各燃油舱柜的燃油驳到几个或少数燃油舱柜中,以减少自由液面,并调节船体平衡,防止倾斜;
7、日用油柜和沉淀油柜要及时放残水,并保持较高的油位和适当的油温;
8、注意主副机燃油系统的压力,酌情缩短清洗燃油滤器的时间,以免燃油滤器被堵而影响供油;‘
9、主机滑油循环油柜的油量应保持正常,不可过少;
10、密切注意运行锅炉的工况,特别是锅炉水位,防止出现假水位;
11、勤查勤洗滤器,保证冷却油水的供应;
12、机舱舱底水要及时处理;
13、必要时增开一部发电机。
二、锚泊:
大风浪锚泊时轮机部安全管理:
1、按航行状态保持有效的轮机值班;
2、影响航行和备车的各项维修检查工作必须立即完成,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3、定期检查所有运转和备用机器;
4、按驾驶台命令使主、副机保持备用状态;
5、采取措施,防止本船污染周围环境并遵守各防污规则;
6、所有安全设备和消防系统均处于备用状况;
7、注意做好大风浪中航行的各项准备。
全船失电
一、船舶海上航行,突然失电时应
1、 首先立即停止主机运转并通知轮机长及驾驶台。
2、 迅速启动备用发电机组或合闸尽快恢复供电。
3、 如果情况特殊需用车避让,只要主机有可能短期运转则应执行驾驶台命令。
4、 机供电。
如果用发电机组有不能启动,则应启动应急发电机,并首先给导航设备和舵
5、 在恢复正常供电后,再启动为主机服务的各电动泵,然后再启动主机。
二、船舶在狭窄水道或进出港航行中突然失电时,应
1、 转。
迅速启动备用发电机组尽快恢复供电,同时立即通知驾驶台并停止主机运
2、 在应急处理过程中必须有人坚守主机操纵台,随时与驾驶台联系。
3、 如情况危急船长必须用车时,可按车令强制主机运行而不考虑主机后果。
三、系泊或锚泊状态发生失电时,应
先启动备用发电机组。恢复正常供电后,再分析检查故障原因并予排除。
弃船
弃船时轮机部应采取的应急安全措施:
1、关停机舱中所有正在运转中的机电设备;
2、停止锅炉运行,释放其中的蒸汽,释放空气瓶中的压缩空气;
3、关闭通风机,各水密门窗;
4、关闭各燃、润油舱的应急速闭阀;
5、轮机长携带轮机日志,车钟记录簿等其他重要文件,待全部人员撤离机舱后最后离开机舱。
主机故障
主机发生突然故障时要立即报告轮机长并降低车速,同时通知驾驶台后采取下列操作措施:
1、 主机发生故障不能执行驾驶台命令时,轮机长应立即通知驾驶员报告船长,
并将故障情况记载于轮机日志。如需停车,应先征得船长同意;但在发生人身事故以及重要机件损坏等严重威胁主机安全的危急情况时,轮机长可先停车后报告船长;
2、 接受船长命令时,如发现执行该项命令将引起机电设备损坏,轮机长应将可
能引起的后果告知船长,然后按船长经过考虑后的指示进行;
3、 轮机长应将上述情况详细记入轮机日志,船长也应将经过记入航海日志;
4、 驾驶台)
柴油机运转中,下列情况应立即停车:(其他情况可先减速后通知轮机长和
柴油机运转已危及人身安全时;
燃油、滑油管系破裂,大量油类外泄,造成严重污染并危及柴油机安全时;
曲柄箱、扫气箱爆炸时;
扫气箱着火火势较大。
5、主机停车后应合上盘车机进行盘车,冷却与滑油系统应继续运转进行冷却;
6.停车后15分钟,待曲柄箱温度下降后方可小心地打开曲柄箱道门,进行认真检查。
舵机应急操作
舵机应急操作程序:
1、突然发生全船失电故障不能立即恢复供电时必须作到的事项:
(1)值班轮机员立即向值班驾驶员、轮机长报告并采取立即停车,尽快恢复供电。
(2)轮机长、大管轮及全体轮机员迅速进入机舱,立即启动应急发电机由应急配电向舵机、导航设备供电。
(3)启动舵机油泵电机并由驾驶操纵舵机。
(4)有专人值守应急发电机及应急配电板,注意观察应急发电机燃油、曲轴箱滑油、冷却水箱水位,根据耗量及时补充应急发电机燃油。
(5)有专人值守舵机室,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或按船长命令准备好应急操舵。
(6)尽快恢复正常供电,切除应急发电机,待故障排除后将详细经过记入轮机日志。
2、船舶航行中必须使用应急操舵设备时的操作程序:
船舶发生驾驶室不能有效地通过操舵装置操纵舵机的紧急情况时,在无法漂流的状态下轮机部就应立即做到:
(1)值班轮机员接到驾驶台的通知后,立即报告轮机长并按驾驶室的指令操纵主机;
(2)轮机长、大管轮立即进入舵机室现场指挥;
(3)迅速启动手动应急操舵装置,按照船长的指令操舵;
(4)克服舵机室噪声大等不利条件,听清舵令、回复舵令,确保操舵的正确性;
(5)在舵机应急操作过程中,值班轮机员不能远离操纵台,按车令操纵主机,执行船长和轮机长的命令;
(6)加强轮机值班,指导值班水手能独立操作应急操舵装置,尽全力抢修驾驶室操舵装置;
(7)向公司汇报驾驶室操舵装置失灵的经过,不能修复的原因及所采取的应急措施,并请求驶向最近海岸有能力修复操舵装置的有关港口进行修复;
(8)轮机长作详细的事故报告:发生故障的时间、海况、地点、原因、抢修经过和采取的措施及可能需要的支援。
进入空舱时注意事项
1. 停止该油舱附近明火作业;
2. 提前打开道门进行通风;
3. 关闭与该舱有关的油、气阀;
4. 至少两人配合工作;
5. 使用24伏安全灯。
焊、吊、车、钳安全注意事项
一、电焊作业时的注意事项有:
1、严格遵守电焊机的使用操作规程,开机时应逐步启动开关,不可过快,注意防止焊夹和焊条碰地;
2、经常注意检查焊机温度及运转是否正常。禁止施焊时调整电流;
3、禁止在运转中的机电设备、起重用的钢丝绳或乙炔氧气管或钢瓶上通过电焊线;
4、电焊完毕或较长时间停焊应切断焊机电源。
二、吊运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有:
1、严禁超负荷使用起吊工具;
2、起吊时,应先用低速将吊索绷紧,确保牢靠、安全起吊;
3、在吊运过程中禁止任何人在其下方通过;
4、使用气动吊车时应派专人看守压缩空气阀,以免发生事故。
三、车、钳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有:
1、在车床、钻床作业时应严整遵守操作规程,工件应夹持牢固,夹头扳手用完应立即从夹头上取下。操作者衣着紧身,袖口要扣好,戴好防护眼镜。禁止戴手套操作。
2、在磨制工具与砂轮机作业时(包括除锈除炭时),作业者应戴防护眼镜和口罩,并和砂轮旋转方向略偏一角度。
3、禁止使用手柄不牢的手锤。
四、使用压力钢瓶时应注意:
1、氧气、乙炔钢瓶是高压容器,而乙炔又是易燃易爆的危险性气体,故在装卸或搬运时不得跌落或抛扔,避免碰撞。插好瓶口钢帽,取下钢帽时不准敲击;
2、钢瓶不准卧放使用,应直立安放在妥当处并用卡箍或绳子紧固。两瓶的间距和瓶与烧焊处的距离均应大于3米;
3、钢瓶不准在电焊间存放,应放在阴凉处,禁止暴晒或靠近锅炉、火焰等热源;
4、钢瓶内气体决不能全部用光,剩余压力应保持不小于100千帕;
5、待灌的空瓶应做好明显标记并按原来气体充灌,不准互换使用或改灌其他气体;
6、钢瓶在开阀前应仔细检查,特别要注意阀门是否反螺牙;
7、钢瓶在因严寒结冻,不能用明火烘烤,但可用蒸汽或热水适当加温。一般瓶体温度不得超过30-40℃
五、气焊注意事项:
1、连接各部分焊具前,应先吹净阀口,检查并确认各阀门无漏气。任何时候气瓶阀口和焊枪喷嘴不应对人。
2、连接胶管,氧气接兰色或黑色管,乙炔接黄色或红色管。
3、胶管要牢固,接口要严密,烧焊时胶管不宜拉得过紧,并尽量远离火焰和焊件。
4、一般情况下,气瓶总阀开度不宜超过1/2以便迅速关闭。压力:O2/0.5MP,
CaC2/0.05MP。
5、点火:开乙炔放气点火(可稍开氧气),调大氧气使内焰缩进割炬内(调大前阀),加热工件变红后进行气割(调大乙炔)或气焊。
6、回火:迅速曲折握紧胶管,先关氧气再乙炔。
7、熄火:先关小氧气再关乙炔熄火后关氧气。
8、施焊结束后关总阀。
清洗和油漆注意事项
1、油管及过滤器、加热器等如有泄漏应尽快清除,并注意防止漏油流散;
2、机舱地板上的油污必须随时抹去。在用水冲洗机舱底部时,要防止水柱和水珠到电机设备上而引起损坏,并防止人员滑倒跌伤;
3、易燃或有刺激性的液体清洗部件时,一般应在尾部甲板等下风处进行,不宜在机舱进行。同时要主要防止发生污染海面的事故;
4、在处理酸、碱或其他化学品,或进入有毒处所时,需相应地戴手套、防护眼镜、口罩、面罩等;
5、油漆空气瓶内部或其他封闭处所不能同时多人作业,且时间不能太久,应轮流作业并相互照顾,防止油漆中毒。
6、在拆装冷冻液管时必须带手套和防护眼镜,以防冻伤;拆装蒸汽管、焊接工件时必须带手套和防护眼镜,以防烫伤。
防台抗台
一、 轮机部防台安全措施有:
1、在台风发生区域和盛行季节,港口停泊的船舶应保持全部船员留船;
2、轮机部必须会同甲板部,对系泊设备、操舵设备、助航仪器设备、通信设备、排水设备海损急救设备等进行检查;
3.对机舱内各重大物件、易移动物件进行绑扎固定。对应急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使之处于良好状态;
2、 出航前,按航区情况备足粮食、淡水、燃润物料等;
4、 停泊或航修船舶,服从当服从领导机关指挥,做好防台工作,厂修船舶应贯
彻厂、船结合原则,以厂为主,搞好防台工作。
二、 轮机部抗台工作:
1、 原则上全体机舱人员到船待命;
2、 备妥主机,处于随时可用状态;
3、 根据船长要求决定是否按航行班要求进行值班。
应急设备要求
一、救生艇机
1.始终处于随时可用状态。
2.周进行起动,正倒车换向试验并记录。每次至少运转3分钟。
3.充足的燃油。
二、应急消防泵和消防泵
1. 始终处于随时可用状态。
2. 每周进行效用试验并记录。在最高位置的消防栓上应能维持维持两股射程不
少于12米的水柱或消防栓处的压力达0.28Mpa。
三、应急发电机
1. 始终处于随时可用状态。
2. 每月进行效用试验1次并记录。
3. 每月进行起动试验1次并记录。30分钟内能连续起动3次。
4. 30分钟。
及时补充燃油和机油并放残。应急情况下自动供电并保证舵机至少连续工作
5. 自动起动、人工起动功能正常。主电源断电后45秒内能及时供电。
6. 应急配电板至少每月试验检查1次,每年进行效用试验1次检查与主配电板
的连锁功能并记录。
四、应急空压机
1. 始终处于随时可用状态。
2. 每2周进行效用试验1次并记录。
3. 每年进行充气试验1次并记录应急空气瓶充气压力和所需时间。
五、油类速闭阀
1. 每年进行就地和机舱外遥控关闭试验并记录。
2. 及时保养集控箱连接索,保持其装置操作灵活。
六、机舱应急吸入阀
1. 始终处于随时可用状态。
2. 每3个月进行开关活络检查并记录。
3. 每次进坞(每年)打开彻底检查,清洁保养、涂油。
4. 有机舱大量进水时的操作步骤。
七、主机机旁应急操作装置
每6个月进行操作试验1次并记录。(最好每次进出港口进行操作试验并记录)
八、应急舵
每3个月进行手动操作试验1次并记录。(最好每次进出港口进行操作试验并记录)
九、机舱应急风机
每3个月进行电源切断试验1次并记录。
十、机舱天窗速闭装置
每月进行试验1次并记录。
十一、机舱水密门
每3个月进行开关试验1次并记录。
十二、机舱安全通道
始终保持通道(逃生孔)整洁通畅,照明良好,标志明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