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来源:六九路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作者:何丽燕

来源:《教育界》2011年第11期

【摘要】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的特点, 其自控能力较差, 所以班主任承担的责任十分重大。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在当前的形势下, 班主任不仅要负责班级的管理工作, 而且还承担者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责任。在工作中班主任扮演着多种角色, 然而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实践中, 存在着班主任管理角色错位等问题。本文将对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 并且指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有的角色定位。

一、班主任角色的含义及其意义

1.班主任角色的含义。所谓班主任角色就是指班主任在班级教学与管理中所体现出的一种身份, 也是班主任的权利、义务的总和。而教师的角色意识就是指教师对其角色的定位和认识, 这样的意识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主观能动性。班主任的角色意识将会直接影响着其对班级管理的行为, 并且会指导着教师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教学行为。

2.班主任角色意识的重要性。班主任的角色意识将会直接影响到班主任的管理活动, 以及班级的整体风气。班主任只有树立起角色意识,才能全力地投入到班级的管理之中。良好的角色意识,可以增强班主任的责任感和责任心。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 教师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同时, 积极的教师角色可以增强班主任的自信心, 有助于顺利地开展各项工作。再次, 正确的角色认识可以更好的帮助教师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促使教师认真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使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最后,不断增强班主任的角色意识, 也有利于促进班主任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当前班主任管理角色的“错位”

在我国的小学里, 由于师资的欠缺, 小学班主任不仅仅是班级的管理者, 而且还承担者班级的教学任务。作为班级的管理者, 班主任需要关注班级的风气、学生的思想动态, 同时还要照顾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 尽量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而作为班级的任课教师, 班主任还需要关注学科的发展情况,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由于承担了过多的任务和责任, 所以班主任一直处在高压之下,忙于教学和繁琐的管理事务。在有限的精力下, 教师只能有所偏重的选择工作的重点, 这样就会造成班主任工作的“错位” 与“越位”。

还有一些教师虽然很有责任意识, 但是对于班级的管理过严, 学生缺乏自由发挥的空间, 班级的气氛也会显得过于压抑, 教师在班级管理上虽然付出了很多, 但是并不为学生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接受, 学生甚至会对班主任产生恐惧心理。班主任的这种管理方法, 是一种“越位” 管理。班主任对自身的角色也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 三、 小学班主任正确的角色定位

1.培养班主任的复合型角色。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下, 教师的管理角色仅是其教学职能的一种延伸, 无论哪个学科的教师都可以担当班主任。但是,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 对班主任管理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班主任不仅仅是任课教师, 还是班级的管理者、指导者和示范者, 是学生的朋友, 是家长的代理人。具体来讲, 小学班主任还承担者如下角色: ①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的限制, 并不能很好的理解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为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学生的榜样。小学生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思维, 所以往往会模仿身边的人, 而在其成长的阶段里, 教师对其产生的影响最为直接, 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完善自己, 为学生树立光辉的模范形象。

③学识渊博的教师。一般的班主任都兼任学生的学科教师, 所以教师在加强对班级的管理同时, 还应该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 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信服教师,进而促进其学习成绩的提高。

④学生的知心朋友。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动态, 所以班主任就需要及时的与学生进行交流, 了解学生所思所想, 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 帮助学生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班主任要与学生做朋友, 就必须淡化其管理者的角色和意识, 以平等的地位与学生建立友谊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 班主任的角色也会不断丰富,这就要求班主任应该全面提高自身的素养, 加强对自身角色的认识和定位, 全面的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

2.构建开放的班级管理系统。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下,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 班主任是班级的唯一管理者, 其对学生的管理也仅仅是其在校期间。而新的教学理念则要求班主任开放班级的管理工作, 加强与外界的联系, 将各科的任课教师、学生的价值、学校的领导都融入班级管理之中, 与他们共同商讨班级管理的策略。同时, 班主任还应该积极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约束, 这有助于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最后,学校还应该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为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获取更为广阔的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1]田恒平. 班主任理论与实务[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张迎春. 新课程教师读本通识[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