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8《雨点儿》精品导学案

来源:六九路网
课文8《雨点儿》导学案

一、新课导入

1.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唱。

播放课件,欣赏《小雨沙沙》。

2.问:听了这首歌曲后,你有什么体会?(交流过程略) 3.板书课题:雨点儿

4.齐读课题,注意儿化音的读法。

二、目标引领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数、彩”等12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问、有”等5个字和横钩1个笔画。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雨点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懂得雨点儿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2.借助多媒体,调动多种感官,感悟语言文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变化,增进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字词运用 1.看拼音,读一读。

shǔ cǎi bàn kōnɡ wèn dào 数 彩 半 空 问 到 fānɡ méi ɡènɡ lǜ chū zhǎnɡ 方 没 更 绿 出 长 2.给音节加上

ɡěiyīnjiéjiāshànɡshēnɡmǔkànpīnyīn

dúyidú

声母,填在括号里。

tiánzàikuòhàolǐ

(c)ǎi (b)àn (w)èn (d)ào

彩 半 问 到

(zh)ǎnɡ (l)ǜ (ch)ū (f)ānɡ

长 绿 出 方 3.读一读,注意读好停顿。

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四、示范朗读(全文配音朗读)

五、初读感知 1.问题引领: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dúyidú

zhùyìdúhǎotínɡdùn

2.学习提示:

(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开头空两格自然段的标志。

(3)出示生字,学生朗读。(下面的生字你会读吗?) 数 彩 半 空 问 到 方 没 更 绿 出 长 (4)同桌分段读文,相互检查字音。 (5)请同学分段读文。

(6)班级交流,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梳理小结:

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从云彩里落下来,大地发生了变化。

六、精读领悟

(一)学习第1~4自然段 1.问题引领:

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想去的地方一样吗?他们想去哪里? 2.学习提示:

(1)在云妈妈的催促下,雨娃娃们一个个从空中落下来。 (2)数不清

①读一读。你还在哪里见过“数”字,它是怎么读的? ②读一读,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

雨点儿

③看图片,数一数雨点儿的数目。(出示下雨的图片) 数不清

④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如天上的星星数不清, 秋天的落叶数不清,漫天飞舞的雪花数不清)

(3)云又叫做(云彩),因为云会有不同的色彩。

(4)数不清的雨点儿是怎么从云彩里落下来的呢?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飘落

(5)看看“飘落”是怎样的。(播放动画:落叶飘落。) “飘落”就是飘着落下来。再用“飘落”练习说话。 (6)再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读出雨点儿飘落的感觉。 (7)飘落到半空中的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开始聊起了天,讨论着彼此要到哪里去。

①首先说话的是(大雨点儿),他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

②交流,指导朗读问句“你要到哪里去?(想一想:问别人的话要怎么读?)

③谁来读一读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的话?

④有问就有答,在课文中找一找,小雨点儿是怎样回答的。 ⑤小雨点儿回答大雨点儿的话后,又问道:“你呢?” 你能根据大雨点儿的回答,把这个问句完整地说一说吗? 你要到哪里去?

(8)注意读轻声的词语,记一记。

yúncai

云彩 地方

dìfanɡ

(9)分角色读一读第2~4自然段。

正往自己想去的地方进发的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他们说起自己想去的地方时是什么心情,你能用朗读将他们的心情读出来吗?

(借助课件阅读,使学生的各种感官都沉浸在课文中,调动视觉智能、语言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形象感知事物,从而获得丰富、生动、独特的感受。)

3.梳理小结:

小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要去没花没草的地方。虽然他们去的地方不同,但快乐的心情是一样。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问题引领:

大地因为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到来,有了什么变化? 2.学习提示:

(1)大地因为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到来,有了什么变化? 教师边范读第5自然段,边演示雨后草长花长的动画,让学生初步感受雨点儿给植物带来的变化。

(2)出示句子:“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让学生结合动画情景,展开想象,模仿该句子说说雨后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 小花从 。

从 。

(3)顺承说话练习形成的语境气氛,让学生在自由练读的基础上齐读第5自然段。(让我们也像充满力量的小花小草一样,大声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

(4)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你们觉得谁读得最有力量和朝气?我们请他再给大家读一读,好不好?)

(5)讨论交流:这都是谁的功劳?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不设定统一感受知识目标,让学生自由读文后交流,知道什么说什么,了解多少说多少。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价值,增强做学习主人翁的意识。)

(6)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谢或佩服的感情,把第5自然段读给好朋友听。

3.梳理小结:

雨点儿落到大地上滋润着大地,使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使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小花小草都非常感谢雨点儿。

(三)朗读交流 1.问题引领:

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个部分?你会怎么读? 2.学习提示:

(1)小组交流自己喜欢的段落。

(2)全班交流: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部分,你想怎么读,你

为什么想这样读。(交流中,引导学生评价自己,互相评价。朗读是学生对课文理解认识的外在形式的表现,带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学生充分进行语言实践与体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宣泄。)

3.梳理小结:

好的课文要美美地读。能将课文读得美美的,才是会品味课文的孩子。

(四)书写指导

1.出示田字格里的“问、有、半、从、你”和“横钩”。 2.让学生观察字形、分析字的间架结构,讨论怎么写这些字才好看。

3.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指导并示范书写。

(1)横钩:起笔稍重,在拐弯处略做停顿,向左下画钩。 (2)问:半包围结构。记忆小口诀:口在门里问。 (3)半: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要比第一横长。

(4)从:左窄右宽,左边“人”的捺变成点,右边“人”的撇要穿插在第二画点的下方。

(5)你:左窄右宽,左右两边上下齐平。 4.学生跟着教师书空,再描红课后生字。 5.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互相评价,学习。

七、巩固提高

1.根据拼音写汉字。

ɡēnjùpīnyīnxiěhànzì

(1)nǐ(你)提的wèn (问)题,我连一bàn(半)都答不上来。

(2)yǒu(有)一只小狗cóng(从)树林里跑出来。

2.读一读,选出正确的读音。

(1)海妈妈有数(shǔ shù)不清的浪娃娃。 (2)我喜欢语文,也喜欢数(shǔ shù)学。 (3)门前的小树长(chánɡ zhǎnɡ)高了。 (4)公园里有一把长(chánɡ zhǎnɡ)椅子。

八、比较阅读

雨点沙沙

xiǎoyǔdiǎn

yǔdiǎnshāshā

dúyidú

xuǎnchūzhènɡquèdedúyīn

小雨点,沙沙沙,

huāérlèdezhānɡzuǐba

shāshāshā

luòzàihuāyuánlǐxiǎoyǔdiǎn

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 小雨点,沙沙沙,

yúérlèdeyáowěibashāshāshā

luòzàiyúchílǐxiǎoyǔdiǎn

落在鱼池里,鱼儿乐得摇尾巴。 小雨点,沙沙沙,

miáoérlèdexiànɡshànɡbáshāshāshā

luòzàitiányělǐ

落在田野里,苗儿乐得向

xiǎoyǔdiǎnluòzàinǎérne

上拔。

1.小雨点落在哪儿呢?在儿歌中画一画。 2.我也会仿照儿歌写一句话。 小雨点,沙沙沙,

落在 , 。

wǒyěhuìfǎnɡzhàoérɡēxiěyíjùhuà

zàiérɡēzhōnɡhuàyihuà

九、检测反馈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落下来。

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

(小雨点儿)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 ?” (大雨点儿)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2.画一画,写一写。

小雨点儿还想去别的地方帮助人们,拿起你的小画笔画一画。画完后,能在上面写上一句话吗?

十、板书设计

雨点儿

小雨点儿 有草有花

大地变美啦 大雨点儿 没草没花

huàyihuà

xiěyixiě

ɡēnjùkèwénnèirónɡtiánkònɡ

十一、动漫微课(教师配音,动漫)

大地变美啦

小雨沙沙,雨点啪嗒。数不清的雨点从云彩里飘落下。 小雨点儿来到有花有草的地方,让口渴的小花小草喝饱了水,花更红了,草更绿了。小花和小草开心地对小雨点儿说:“谢谢你。”

和小雨点儿不同,大雨点儿来到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他将自己融进光秃秃的土地里,滋润着大地。不久,小花小草从湿润的土地里钻了出来,长出了绿的草,开出了红的花。

小雨沙沙,大地变美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