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GCT历年考试中的病句歧义句修辞题

来源:六九路网


GCT历年考试中的病句题

2003: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

A.我们要学会正确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

B.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若干重要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做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事故,单位领导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的措施。 D.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004: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C

A.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新形式下,对高校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这些经验值得广大管理干部,特别是各企业主要领导的重视。

C.在客观事实面前,谁也无法否认他的确完成了常人难以完成的工作。 D.老王看到了领导的批示,才使他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2005:3.下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A.\"费改税\"能否遏制住愈演愈烈的乱收费现象,这对农村工作是个考验。 B.亚健康状态,往往受到无规律的生活和沉重的学习工作压力而引起。 C.一听说有盛夏的免费音乐节,许多的附近居民早早就赶来,等待观看。 D.就反腐败这样一个国际性的顽疾来说,\"公开\"是最有效的一剂良药。 2006: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A.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每年到绥芬河市观光旅游的人次逐步攀升。 B.校长非常理解他这次因县里召开第三届教学能手大赛而耽误正常上课。 C.对于网上发布的应取消房屋预售制度的各种意见,专家持否定态度。

D.是否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卓而不凡的智慧,是成为杰出人才的重要条件。 2007: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A.该电厂每年的发电量,除供当地使用外,还向北京、天津输送。 B.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 C.国产电视机的价格一降再降,有的甚至下降了一倍。

D.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2008: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A. 长达两个小时的谈心会,积存于代表们心中的疑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除。 B. 公司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使原材料的消耗比过去节省了将近一倍。 C. 当地教育部门采取的各种办法,努力培养和提高中学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 D. 体育场馆的建设和对公众开放,为广泛开展群众文体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2009:4.下列各句是,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A、他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染和影响着周围的人们。 B、这幅作品生动地再现了江南小城的迷人景色和小城居民的生活情趣。 C、这类工艺品最好摆放在茶几、书桌、床头柜或电视柜上比较合适。

D、就流程来说,尼罗河、亚马逊河和长江,分别居世界的第一位、第二位和第三位。

GCT历年考试中的歧义句题

2003:6.下列各句中,语义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B

A.小王回到了宿舍,发现老朱和他的朋友仍然坐在那里聊天。 B.在《我的首长》这篇文章中,他写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C.我眼看着他进了自己的屋子,就跟着走了进去。

D.董事长看到总经理非常高兴,不由分说地把他拉到了办公室里。 2004:5.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C

A.去年夏季,安徽和湖北的大部分地区都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B.据电台报到,治理整顿以来,三分之一不合格娱乐场所被关闭。 C.他是刚到这里来工作的大学生,很多人还不了解。 D.两个公司的员工都来了,这两个公司的领导也来了。 2005:4.下面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A A.据外电报道,昨日新加坡一油轮起火爆炸。 B.小李见老王把他的书撕了,便揪住老王让他赔。

C.几个公司的领导对这个调整方案意见不一,争执不下。 D.工作组来我县调查的前三天,整个县城就己沸沸扬扬。 2006:4.下列各句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C

A.几乎所有公司的领导都出席了这次会议,可见这次改革至关重要。 B.我最初认识他的时候,还是个7岁的毛头小子,如今已经成家立业了。

C.马丁教授称\"中国不同大学学费应不同\",此说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引起共鸣。 D.对于南方银行新任行长的意见,《经济观察报》明天将发表相关评论。 2007:6.下列各句中,语义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B A.在我们公司里,除了老王,他最关心小李。 B.不适当地管教孩子,对孩子的成长十分不利。 C.他文思敏捷.三天就写出了一篇文章。

D.火车票没买到,老王只好急急忙忙坐出租车去了。 2008:4.下列各句中,语义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A A. 老张也喜欢到公园里去打太极拳。 B. 他连你都不认识,又怎么会认识我呢? C. 他抬头一看,发现那幅画上头有一只苍蝇。

D. 辩论赛上,正方对反方的反驳是有充分准备的。 2009:3.下列各句中,语义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C

A、桌子上摆放的各种点心和水果那些客人都已经吃了。 B、据外电报道,最近美意正在联合调查一起法官谋杀案。 C、在美国的中国人的子女都会思念远在祖国的父母。

D、经过多方努力,图书馆三分之二的陈旧设备得到置换。

GCT考试历年修辞题

2003:7.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将不同的死进行了对比。

B.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了玉簪花开在绿叶丛中的样子。 C.雨伞一生与乌云为伴,时时为人挡风遮雨,却总是湿透自己。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雨伞的赞美。

D.人在天下看天,天在天上看人,俯瞰着天底下悲欢离合的戏剧表演,包容着大千世界的纷纭变幻。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一种苍天俯视人类的感觉。 2004:6.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

--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长征的伟大意义。

B.蜡烛一生虽然短暂,却把毕生心血化为光明来照亮别人。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赞颂大公无私的牺牲精神。

C.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净里,何处得秋霜。 --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愁多易老。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明对敌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 2005:5.对下面这段话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风是调皮的小男孩,抓把土抛到空中,趁机扯乱女孩子的长发;风是年老的画家,一味选灰色调,造出黄昏的画面;风是不高明的小偷,溜进屋时弄响了门,逃走时还在窗上留下了脚印。

A.这段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这段话运用了三个长度、句式风格相近的句子,这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C.这段话使用了明喻,分别把风比作\"小男孩\"、\"年老的画家\"、\"小偷\"。 D.这段话中几种修辞方法结合得不露痕迹,恰到好处。

2006: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表述,准确的一项是B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A.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人应该有理想。

B.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人应该有理想。 C.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赞美了理想的作用。

D.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赞美了理想的作用。 2007:3.对下文中所用修辞手法的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B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蜂飞来飞去。野花遍地都是,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

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A.拟人、比喻、顶真 B.排比、比喻、拟人 C.排比、比喻、递进 D.拟人、顶真、夸张 2008: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C

A.生命如风,创造着春的精致;生命如月,辉映着夏的清凉;生命如水,荡涤着秋的萧瑟;生命如云,浮掠着冬的悲伤。

B.那些细碎的往事,当时只是寻常,如今却变成钻石一样晶莹纯粹的回忆。 C.清晨,迎着朝阳,红领巾们带着小树苗去参加植树活动了。 D.儿子是箭,父亲是弓,要想把箭射得更远,父亲的背便愈弓。 2009: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上对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正确表述。A 这在会馆里时,我就早已料到了:那雪花膏便是局长的儿子的赌友,一定要去添些谣言,设法报告的。

以上文字 。

A、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对某人的嘲笑和厌恶 B、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刻画某人的突出特征 C、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刻画某人的突出特征

D、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对某人的嘲笑和厌恶

GCT语文考试句子衔接题

2003: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上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句话。

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科学论断深刻地阐明了语言的社会本质和重要作用。人们利用语言来进行交际,交流思想,____D______。如果没有语言,社会便会停止生产,便会崩溃。

A.以便协调共同的活动,互相了解,组织社会的生产。 B.以便协调共同的活动,组织社会的生产,互相了解。 C.以便互相了解,组织社会的生产协调,共同的活动。 D.以便互相了解,协调共同的活动,组织社会的生产。

2004、2008:20.在下面文字横线处,填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话。C 解放思想不是一句堂皇的口号,不是一曲浪漫的旋律。它需要直面更多的难题,_____. A.需要锐气和胆识,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品格,需要承受更多的风险,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B.需要承受更多的风险,需要锐气和胆识,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品格

C.需要承受更多的风险,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需要锐气和胆识,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品格

D.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需要承受更多的风险,需要锐气和胆识,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品格

2005:19.在下面文字横线处,填入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句话。

只有经济大大发展了,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了,____D____。

A.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我们的腰杆子才能更硬,在国际上说话才更有分量。

B.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的腰杆子才能更硬,人民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在国际上说话才更有分量。

C.人民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的腰杆子才能更硬,在国际上说话才更有分量。

D.人民的生活才能不断改善,我们的腰杆子才能更硬,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在国际上说话才更有分量。

2006:19.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上一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句是

几个世纪以来,有关法律的知识一直被看成是欧洲各国大学的一门基础课程。不过,知识最近几年,有关法律的知识才成为加拿大大学教育的一门课程。_____B_______________。 幸运的是,加拿大的许多大学正在树立法律教育更传统、更具有欧洲特性的观念,新闻学、社会学、管理学专业的学生们也都要在大学里学习法律知识。

A.欧洲人认为法律知识不是律师特有的,而是每一个受教育的人必须具备的资质。 B.欧洲人认为法律知识是每一个受教育的人必须具备的资质,而不是律师特有的。 C.传统上,加拿大的大学一直把法律知识看成是律师特有的,并不是每一个受教育的人必须具备的资质。

D.传统上,加拿大的大学一直把法律知识看成是每一个受教育的人必须具备的资质,而不是律师特有的。

2007:19.在下面文字中的横线处填上一句话,使之与上下文衔接。

有位名人说过,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因为__A__,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

A.道德和才艺是永远的,富贵和资产只能是暂时的

B.显贵的门第和巨额的财产可以因子孙的堕落而败坏、荡毁 C.道德和才艺是永远可靠的,富贵和资产始终是不可靠的 D.道德和才艺是变化的, 富贵和资产也是变化的

2009:20、在下面文字横线处填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段话。 愈是古远的时代,人类的活动愈是受自然条件的限制。A

A、阴山南麓的沃野,正是内蒙西部水草最肥美的地方。任何游牧民族只要进入内蒙西部,就必须占据这个沃野。特别是那些还没有定居下来的游牧民族,更要依靠自然的恩赐。 B、阴山南麓的沃野,正是内蒙西部水草最肥美的地方。特别是那些还没有定居下来的游牧民族,更要依靠自然的恩赐。任何游牧民族只要进入内蒙西部,就必须占据这个沃野。 C、特别是那些还没有定居下来的游牧民族,更要依靠自然的恩赐。阴山南麓的沃野,正是内蒙西部水草最肥美的地方。任何游牧民族只要进入内蒙西部,就必须占据这个沃野。 D、特别是那些还没有定居下来的游牧民族,更要依靠自然的恩赐。任何游牧民族只要进入内蒙西部,就必须占据这个沃野。阴山南麓的沃野,正是内蒙西部水草最肥美的地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