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理人员考试试卷
单位: 云南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公司玉临勘察试验段第一驻地办 岗位: 姓名: 得分:
一、现场情况掌握
1、写出本人管辖施工情况:(隧道起止桩号、长度、掌子面、仰拱、二衬桩号、设计参数)。
二、名词解释
1、隧道----建筑在地下的通道建筑物。
2、围岩—指坑道周围一定范围内,对坑道稳定有影响的那部分岩体。(或:坑道周围一定范围内,受隧道工程施工和使用中车辆荷载影响的那部分岩体。)
3、支护—为维护围岩稳定而施作的人工结构
4、超前支护—针对掌子面前方围岩(包括将被挖除的岩体)而采用的一系列支护措施。
5、锚喷支护—锚喷支护就是锚杆(系统锚杆和局部锚杆),加喷射混凝土(素喷、网喷或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有时加设钢拱架(型钢拱架或格栅钢架)的组合。
三、填空
1、隧道结构由__围岩___、____支护___、__洞门_____和_附属设施___四部分组成。
2、隧道工程的规模大小,一般可以从长度和断面两个方面加以区分。我国公路隧道的开挖断面按其开挖断面等级可划分:断面积在10m2及以下的为小断面_,断面积在10m2以上至50m2的为中等端面,断面积在50m2以上至100m2的为 大断面 ,断面积在100m2以上的为特大断面。
3、隧道衬砌的构造与围岩的地质条件、隧道结构条件和隧道施工条件密切相关,不同情况下衬砌的构造也不尽相同。一般衬砌分为单层衬砌、复合式衬砌和拼装衬砌。
4、锚杆对围岩的加固作用原理主要有_____加固____作用、____支撑____作用、_提高层间摩阻力_
作用、_悬吊_作用。
5、常用的隧道开挖法有 全断面 、 台阶 、 分部开挖法 、 CD法、CRD法 。
6、出渣运输是隧道作业的基本工序之一,其工序可分解为装渣、 出渣 和 卸渣 。
7、喷射混凝土是以 压缩动力为动力,将掺有 速凝剂 的混凝土拌合料与水汇合成浆状、喷射到坑道的岩壁上并迅速凝结而成的细石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的工艺流程有干喷 潮喷 、 湿喷 和 混合喷 。
8、钢拱架按结构形式有 钢拱架 和 格栅拱架 两类
9、在洞口的选择上,一般应遵循 早进晚出 原则。
10、隧道施工采用的辅助坑道有 横洞 、 斜井 、 竖井 、平行导坑四种。
四、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1、按隧道所处的地质条件可将隧道分为( AB )
A.土质隧道 B.石质隧道 C.山岭隧道 D.矿山隧道
2、按隧道的不同埋置深度可将隧道分为( AB )
A.浅埋隧道 B.深埋隧道 C.水底隧道 D.水下隧道
3、岩体的强度破坏和有限的变形,是围岩坍塌失稳的( B )条件。
A.充分 B.必要 C.充要 D.即不充分也不必要
4、在一定的工程结构条件和一定的施工条件下,隧道围岩整体坍塌失稳的充要条件是( C A.岩体强度破坏 B.岩体强度破坏和有限的变形 C.岩体的强度破坏和整体变形过度D.
)
岩体整体变形过度
5、复合式衬砌不包括的内容是( D )
A.喷锚支护 B.钢拱架支护 C.二次衬砌 D.七千导管预注浆
6、下列不属于隧道初期支护的是( C )
A.喷射混凝土 B.钢格栅 C.二次衬砌 D.锚杆
7、排水措施不包括( B )
A.较长的地下水流向明确,设泄水孔排水。B、在二衬背后设置防水层C、在衬砌背后设置纵、横排水沟D、洞内设置排水沟
8、公路隧道支护结构由内之外的布置顺序为( D )
A.二次衬砌、围岩、初期支护 B.二次衬砌、防水层、围岩喷射砼C.初期支护、防水层、二次衬砌围墙 D.二次衬砌、防水层、初期支护、围岩
9、处理隧道涌水可采取的辅助工方法有( ABCD )
A.超前钻孔或辅助坑道排水 B.超前小导管预注浆C.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10、公路隧道监控量测必测内容包括( ABC )
A.周边收敛 B.拱顶下沉 C.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 D.锚杆内力
五、判断题
1、长度小于500m的隧道是短隧道( √ )
2、应力重分布的次数越多,围岩稳定性越差( √ )
D.井点降水
3、传统矿山法和新奥法的主要区别是支护方式不同。( √ )
4、预留变形量一般采用工程类比法初步确定,然后根据实测围岩变形数据调整( √ )
5、隧道断面大但围岩稳定性差的情况下可采用台阶开挖法。( 6、对于软弱破碎围岩条件的隧道可直接开挖施工。( ╳ )7、喷射混凝土所用的集料都是细集料( √ )
8、公路隧道对防水的要求不高。( ╳ )
9、用收敛计可量测围岩内部位移。( ╳ )
10、隧道开挖质量是以某一个开挖断面为标准进行评价的。( ╳ 六、解答题
╳ )
)
1、隧道施工量测的目的是什么?
答:(1)提供监控设计的依据和信息:掌握围岩力学形态的变化和规律:掌握支护的工作状态。
(2)指导施工,预测险报、做出工程预测、确立施工对策、监视险情、安全施工。
(3)校核工程理论,完善工程类比方法:为理论解析、数值分析提供计算数据与对比指示:工程类比提供产考指标: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积累经验资料。
(4)工程运营期间的监控手段:掌握工程运营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险情,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少扰动、早锚喷、请量测、紧封闭。
(1)少扰动,是指在进行隧道开挖时,要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次数、扰动强度、扰动范围、扰
动的持续时间。
(2)早锚喷,是指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喷锚支护,使围岩的变形进入受控制阶段。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使围岩不致因变形过度而产生坍塌失稳:另一方面是使围岩变形适度发展,以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3)勤量测,是指以直观、可靠地测量方法和测量数据来判断围岩(围岩+支护)的稳定状态,或判断其动态发展趋势,以便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开挖方法和施工速度,确保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
(4)紧封闭,一方面是指采取喷射混凝土等防护措施,避免围岩因长时间暴露而导致强度和稳定性衰减,尤其是对于易风化的软弱围岩: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指适时对围岩施作封闭型支护,这样不仅可以及时阻止围岩变形,而其可以使支护和围岩能进入良好的共同工作状态。
3、隧道施工中对溶洞处理有哪些措施?
答:隧道遇到溶洞常用的处理方法有:
(1)引。遇到暗河或溶洞有水流时,宜排不宜堵。在查明水源流向及其与隧道的位置的关系后,用暗管、涵洞等设施宣泄水流或开凿泄水洞将水排除洞外。
(2)堵。对以停止发育、跨径小、无水的溶洞,根据起与隧道相交的位置及填充情况采用混凝粘土等回填封闭或加深边墙基岩。
(3)越。对狭长而较深的熔洞,可加深边侧的边墙基础、砌筑圬工支墙、筑拱或设置桥台架梁越过。
(4)绕。对处理困难且耗时时,可采取迂回导坑绕过溶洞,继续隧道前方施工并同时处理溶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