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治疗性团体对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干预的对照研究

来源:六九路网
作者: 高镕[1] 熊梨花[1] 曾清萍[1] 李艳梅[1] 严蔷薇[2] 鄢葵凤[3]

作者机构: [1]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西宜春336000 [2]宜春学院,江西宜春336000 [3]宜春中学,江西宜春336000出版物刊名: 宜春学院学报页码: 74-76页年卷期: 2014年 第12期

主题词: 团体心理治疗 心理行为问题 青少年

摘要:目的:探讨动力导向治疗性团体和问题导向治疗性团体对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方法:将筛选出的240名学生分别纳入动力导向团体组和问题导向团体组。两组均为120人,按12人/组,各10小组;每小组每周一次团体心理治疗活动,每次120分钟,共10次。分别于干预前、干预第10周末、干预结束第3个月末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定效果。结果:干预10周末,除精神病性因子外,动力导向治疗性团体组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8个因子分均显著低于问题导向治疗性团体因子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结束3个月末,两组间各因子分比较,动力导向组9个因子分均显著低于问题导向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力导向治疗性团体在干预10周末与干预前、干预结束3个月末与干预10周末、干预3个月与干预前组内各因子分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问题导向治疗性团体在干预结束3个月末与干预第10周末组内各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干预10周末与干预前、干预3个月与干预前组内各因子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动力导向治疗性团体对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干预的效果明显优于问题导向性团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具有长久的积极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