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大学生实践教学与就业能力培养的调查分析
来源:六九路网
第31卷第6期(上)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V0l_31 No.6 2015年6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Jun.2015 经管类大学生实践教学与就业能力培养的调查分析 郇红艳 (阜阳师范学院 经济学院,安徽阜阳 236041) 摘 要: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在探讨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及其与实践教学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安徽省高校经管类大学生 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认识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探索深化实践教学,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 效途径. 关键词:就业能力;实践教学;经济;管理;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6—0156—04 自1999年我国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普 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郑晓明认 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迅猛增长,由2002年的 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自身的本领,指大学毕业生在 133.7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638.2万人f】1.教育部公 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 布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高达727 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 万人,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的称号,在各专业中,经 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_31.综合上述观点,可以认为 济管理类专业近些年发展速度很快,在全国高校开 经管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通过对经济管理相关 设数量最多的十大专业中,经管类专业占四席,毕 知识的学习,加强实践锻炼、开发提升综合素质,能 业生人数约占毕业总人数的两成,就业形势严峻. 够顺利实现就业、应对职场问题,获得职位升迁的 导致当前经管类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一方 各项能力的总和,在从业的不同阶段,就业能力具 面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经济结构转型的深层次矛盾 有动态变化特征. 和就业市场劳动力供求状况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另 1.2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 一方面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不强也是影响就业的 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对其涵盖的内容构 重要因素. 成也有多种理解.Harvey(2001)认为就业能力应该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 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的意愿、自我管理技能、沟 过程,而实践教学则搭起了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桥 通技能、团队工作和人际关系能力 ;美国培训与开 梁,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探 发协会从基本胜任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效 讨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及其与实践教学关 果和影响能力五个方面定义了就业能力;Law, 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安徽省高校经管类大学生实践 Wong,Mobley(1 998)认为就业能力主要由个人适应 教学和就业能力认识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行之有 性、个体与市场的交互和职业身份三个维度组成[51. 效的对策,以期为深化实践教学,帮助大学生提升 国内学者张丽华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包含五个维 就业能力,顺利实现就业,成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 度,即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主能力、社会实 才提供决策参考. 践能力和应聘能力闻;俞亚萍、李南(2014)概括出经 1 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管类大学生核心就业力包含基本工作能力、专业实 1.1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含义 践能力、寻求并保持职业岗位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 关于就业能力的界定,学术界并未形成统一的 四个维度17].基于上述认识,本文认为经管类大学生 认识.富盖特(Fugue)将就业能力界定为个体在其 的就业能力应由身心素质、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 职业期间确认和实现各种职业机会的能力,涵盖组 发展能力四维层级结构构成.身心素质要求大学生 织内部和外部就业机会嘲;国际劳工组织对就业能 有从事相关工作的健康体魄、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力的定义是,个体获得并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 和心理素质等;专业技能要求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 基金项目:安徽省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2012jyxm338):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2014msgzs153) 一156— 识和复合型的知识储备等;职业素养要求有理性的 查调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网络调查的 职业规划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 方法,对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农业大学、 力等;发展能力要求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 合肥学院、铜陵学院五所院校经管专业学生进行调 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 查,第二阶段采用问卷访问的方式,对阜阳师范学 1_3实践教学对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作 院、信息工程学院经管类专业学生进行调查.调查 用 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就业能力水平现状、就业能力 高等教育阶段的实践教学是实现知识向能力 认识、未来职业期望、实践教学要求和提升就业能 转化的桥梁,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力措施等几方面.调查共回收问卷266份,有效问 首先,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大 卷251份,问卷有效率为94.4%,其中调查男生106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努力工作、不断的克服困 人,占42.2%,女生145人,占57.8%,基本反映了 难、战胜挫折,可以锻炼身体素质,培养乐观豁达的 经管类学生的性别结构. 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坚强 2.2调查结果的分析 意志;在实践活动中还可以加深对社会道德认识, 2.2.1经管类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现状 实现行知统一,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 经管类大学生具有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意愿 的思想道德修养.第二,实践教学有助于训练大学 与行为.从调查情况来看,76.8%的学生从事过兼职 生的专业技能.通过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更深刻 工作,70.7%的学生加入过学校的团体组织,比如学 的理解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 生会和各种社团组织等,45.4%的学生参加过学校 题,培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 组织的各类比赛竞赛活动,55.6%的学生参与过社 力和实践能力.第三,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 会调查活动.在紧张的课程学习之外,大学生也有 的职业素养.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前接触社会, 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他们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 了解职业,对自身能力和职业要求有更为清晰和全 为提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渠道,通过实践活动 面的认识,有助于正确规划职业方向,树立科学的 充分认识自我,发掘潜能,为实现就业打下基础.调 就业观;同时还可以培养爱岗敬业、拼搏创业和奉 查中了解到,许多学生参与过家教、教育培训中介、 献社会的职业精神以及团结协作和组织管理能力. 商品促销、话务员等兼职活动,有的学生也在校园 第四,实践教学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发展能力.在 或网络上开展创业行为,通过这些活动,锻炼了自 实践中,大学生可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自 身能力、培养了乐观向上的精神,减少了步人社会 主学习能力、对知识的迁移与融会贯通能力、独立 的迷茫与恐惧,也坚定了实现就业的自信心. 思考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等;通过与社会环境的接 2.2.2经管类大学生对就业能力的认识 触,有助于大学生更快融人社会,一方面适应社会 表1显示的是经管类大学生对影响就业因素 发展对大学生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要求,另一方面 重要程度评分人数百分比的状况,按照五级赋予分 使自身行为适应复杂的外部环境,能够为他人理 值:非常重要(5分)、比较重要(4分)、一般(3分)、 解,为社会接受.发展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大学 不太重要(2分)、非常不重要(1分).从计算结果来 生获得工作,更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 看,根据各项影响因素平均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 的动力. 各因素重要程度顺序依次为:学习和适应环境的能 2经管类大学生实践教学与就业能力培养的调查 力、实习或工作经验、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组织协调 分析 和团队合作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学历,可见大 2.1调查的基本情况 学生对于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视 为了了解经管类大学生对实践教学与就业能 远高于一纸文凭. 力认识现状,我们对安徽省内几所高校情况作了调 对于可能造成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的 表1 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重要程度选择状况 用.学校要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与教学院部齐抓 共管,校企校地密切联动,积极创造软硬件条件,保 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促进毕业生有效就业. 3.1丰富校园文化,激发理想与信念教育,提高大 学生的身心素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既能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又可以检验教学效果.在此活 动中要充分发挥学校各类社团组织的作用,以学生 为主体,教师做适当引导,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此为载体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 教育、诚信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 骤有重点的推进,不能仅仅局限于就业期.三是积 极引导经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通过组织学生 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等活 动,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为大学生创业营 造良好的氛围,提供专业教师和成功人士的指导, 在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提供优惠政策扶持,帮助 大学生有效实现自主创业. 3.4密切校企联系,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 大学生的发展能力 高校应该加强与企业联系,选择一些有长期友 好合作关系的企业,与之共建实践和就业基地,为 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深切感受农村、边远地区和基 层工作,荡涤心灵,端正就业态度,发扬艰苦奋斗的 精神;教师多与学生交流,主动宣传积极进取的人 生观和价值观,抵制拜金主义和享乐之风,让学生 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服务人民、奉献 社会作为实现个人价值的不懈追求,做有理想、有 信念的热血青年. 3.2开放办学环境,加强实验与实训教学,训练大 学生的专业技能 经管类专业学生培养,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改 变课程结构内容与教学方法,改进人才培养方式. 一是要改变教学内容,提高专业课程体系的前沿性 和实用性,让用人单位参与课程的设计过程,增加 实务类课程比例,增加实验实训环节,鼓励学生运 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 力和实践能力;二是改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 开展互动式、问题引导式、项目驱动式、网络教学 式、参观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注重师生间的互 动交流号隋绪鼓励,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以致用 能力;三是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通过“走出去 引进来”的方式,组织和鼓励教师走出校园,多参加 学习、培训和交流,还要积极引进或聘用实践经验 丰富的教师,从工商界聘请客座教授,让学生及时 掌握校外专业发展动向,提高专业技能. 3-3加强就业指导,激发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培养 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学校应根据不同专业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依据各专业特色、就业方向和就业、创业的要求,采 取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一是将就业导向融人到实 践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导书的编制中,在教学内容中 体现行业标准和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使学生所学内 容与社会需求接轨;二是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的指导,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进 行自我评价,合理提升自我并积极进取,另一方面 帮助大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提高职业 素养,实现个人与职业的最佳结合.职业生涯规划 应贯穿在经管类大学生求学的全过程,分阶段分步 学生实习和顶岗就业提供稳定的机会.企业可以参 与大学生产学研创新活动,与大学生创业基地,大 学生成果孵化基地合作,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学校 也可以为合作企业输送专门人才,积极与企业联合 培养学生,选拔有志到该企业就业的学生作为一个 教学班,争取企业在奖助金、实践实习等方面的支 持,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该企业就业.学校还应当 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征,根据社会发 展特点、用人单位需求和大学生自身特征,创新大 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避免实践流于形式, 提高实践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查询.[DB/OL]http://da— 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m hgnd.2014 —11-20. [2)Mel Fugate,Angelo J.Kinicki,Blake E.Ash— forth.Employ—ability:a psychosocial construct and its dimensions,and applications U].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5). [3]郑晓明.就业能力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2(3):91—92. [4]Lee Harvey.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 bility Ⅱ].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1 (2):97—109. [5]Law,K.S,Wong,C.S,Mobley,W.H.Towards at taxonomy of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s U].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 (6]张丽华,刘晟楠.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 点的实验研究Ⅱ】.航海教育研究,2005(1):52— 55. [7]俞亚萍,李南.应用型大学生核心就业力培养探 索——以经管类专业学生为例Ⅱ].江苏理工学 院学报,2014,20(1):95—98. [8]张玉鹏.经济转型与发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