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火灾隐患排查方法 1.1.1总体原则
根据采购单位各社区上报的台账,对各社区的“三小”场所、出租屋、公共场所、工业建筑的火灾隐患进行排查,对村(居)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情况、市政消火栓、消防安全社区创建及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等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排查评估。
对于已经被当地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查封、停产停业、拆迁、搬迁、停业装修等不具备生产、经营条件的“三小”场所、公共场所和工业建筑,不计入实际排查数量;对于无故关门无法进行检查的场所,检查结果记为0分。
1.1.2排查要点 (1)“三小”场所
1)检查是否设置住宿场所,若有,检查其防火分隔和安全疏散条件是否满足要求;
2)检查安全疏散是否满足要求,安全出口的设置、楼梯间形式是否符合要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存在堵塞、占用、锁闭,逃生口和辅助疏散设施的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3)查看消防设施的设置情况,是否设置应急照明、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设置位置是否合理,状态是否正常;是否按要求配置灭火器,检查灭火器的压力、有效期、瓶体及组件的完好情况;检查是否按要求设置简易喷淋和消防卷盘、轻便消防水龙,其状态是否正常;
4)检查厨房、浴室外的其他场所是否存在甲、乙类物品及丙类液体;厨房、浴室液化石油气瓶装载量是否超过2个×15kg;餐饮经营性场所存储液化石油气超过30kg的是否设置储瓶间;
5)查看是否存在私拉乱接现象、电气设备使用不规范的现象; 6)检查是否签订消防安全承诺书;
7)随机提问火警电话、报警内容、灭火器材使用方法和逃生自救基本技能。 (2)出租屋
1)查看建筑外围情况,检查防火间距是否被占用或不足;
2)检查出租屋是否与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
3)检查居住部分与非居住部分的防火分隔是否符合要求;
4)检查疏散楼梯、走道设置是否符合要求,楼梯是否直通屋顶平台,楼梯间形式和疏散出口的门是否满足要求,楼梯和疏散走道是否存在堵塞,是否按要求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两层及以上的出租屋是否按要求设置逃生口和辅助逃生设施;
5)检查电动车是否集中管理,是否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充电; 6)查看是否设置应急照明、灭火器和其他应设的消防设施,消防设施状态是否正常;
7)查看是否存在私拉乱接现象、电气设备使用不规范的现象; 8)随机提问火警电话、灭火器材使用方法和逃生自救、疏散技能。 (3)公共场所
1)查看建筑外围情况,检查消防通道、救援场地是否存在堵塞或占用、防火间距是否被占用或不足、人员密集场所外墙门窗是否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等;
2)查看资料,检查是否取得消防行政许可;是否制定相关制度并记录完整(人员、消防安全制度、消防设施维护保养、防火巡查、防火检查、应急演练、专职(志愿)消防队、消防宣传、培训);是否在明显位置设置安全疏散指示图;对于人员密集场所,是否在场所内张贴公安部《关于人员密集场所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
3)检查是否设置住宿场所、经营场所若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其分隔是否符合要求;
4)检查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平面布置、防火构造、建筑装修是否符合要求;
5)检查安全出口数量、距离是否满足要求,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出口的防火门是否保持完好有效,消防电梯的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6)检查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设置是否符合要求、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或被遮挡;
7)查看消防设施,是否存在应设未设的现象。对于已设置的消防设施,主
要为消火栓、灭火器,其设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被遮挡、状态是否完好,其他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等视实际情况检查,设自动消防设施的,检查维保合同和维保单位资质;
8)查看是否存在私拉乱接现象,电气设备是否存在使用不规范的现象,是否存在违规使用明火、易燃易爆物品的情况;
9)抽查提问,询问如何报警、灭火器材使用方法、如何逃生疏散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
10)检查消防控制室(若有)的设置、值班情况、值班记录、持证上岗情况、制度上墙情况及资料,提问值班人员处置程序。
(4)工业建筑
1)查看建筑外围情况,检查消防通道、救援场地是否存在堵塞或占用、防火间距是否被占用或不足、人员密集场所外墙门窗是否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等;
2)查看资料,检查是否取得消防行政许可;是否制定相关制度并记录完整(人员、消防安全制度、消防设施维护保养、防火巡查、防火检查、应急演练、专职(志愿)消防队、消防宣传、培训);是否在明显位置设置安全疏散指示图;对于人员密集场所,是否在场所内张贴公安部《关于人员密集场所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
3)检查是否设置住宿场所;
4)检查耐火等级、平面布置、防火分隔、防火构造、建筑装修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厂房内办公室、中间仓库的分隔情况;
5)检查通风空调系统是否采取防火措施,有爆炸危险的场所防爆、泄压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6)检查安全出口数量、距离是否满足要求,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出口的防火门是否保持完好有效,消防电梯的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7)检查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设置是否符合要求、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或被遮挡;
8)查看消防设施,是否存在应设未设的现象。对于已设置的消防设施,主要为消火栓、灭火器,其设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被遮挡、状态是否完好,其他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等视实际情况检查,
设自动消防设施的,检查维保合同和维保单位资质;
9)查看是否存在私拉乱接现象,电气设备是否存在使用不规范的现象,是否存在违规使用明火、易燃易爆物品的情况;
10)抽查提问,询问如何报警、灭火器材使用方法、如何逃生疏散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
11)检查消防控制室(若有)的设置、值班情况、值班记录、持证上岗情况、制度上墙情况及资料,提问值班人员处置程序。
(5)市政消火栓建设
1)检查镇(街)区所有主干道上的市政消火栓的间距,重点检查是否有漏建、损坏的情况;
2)检查市政消火栓距路边的距离;市政道路宽度超过60m时,检查是否在道路的两侧交叉错落设置市政消火栓;
3)检查市政消火栓是否有水,并实测市政消火栓的供水压力; 4)对于应建而检查时正在建设中的市政消火栓,按应建未建处理。 (6)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
1)结合街道的等级、建成区面积、建成区内常住人口数量及是否为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经营单位和劳动密集型企业集中乡镇(街道)等实际情况,检查消防队伍建设等级;
2)根据应建的消防队伍等级,检查人员具体情况:人数、工资、合同、社保及人身意外伤亡保险等;
3)《乡镇消防队》(GB/T 35547-2017),检查消防员个人基本防护装备及随车器材装备;
4)《乡镇消防队》(GB/T 35547-2017),检查建设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并逐一检查场库室的设置情况;
5)公安消防队保护范围之内的街道,根据消防队位置,找出辖区内最不利位置,分别选择高峰时段、普通时段、晚间等3个时段,乘坐消防车,从消防站出发到最不利位置,按照5分钟到达的标准,进行公安消防队出警响应时间测试。符合标准的,可免建专职消防队。
(7)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
1)结合乡街道的实际情况,检查镇(街)网格化管理情况,是否成立相应
组织,落实责任人与管理人,开展培训,将网格化消防管理纳入镇街综合信访维稳中心工作平台,借助综治业务信息系统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并对火灾隐患督促整改;
2)检查村(居)网格化管理情况,是否成立相应组织,落实管理人,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3)随机提问网格员,是否掌握网格内的基本情况、是否了解发现隐患、上报情况及督促整改等程序;
4)通过综治业务信息系统随机抽查2家单位场所的巡查记录,检查巡查记录是否与现场情况相符;
5)检查消防宣传培训落实情况,微信群的建立和关注情况;
6)检查固定消防宣传橱窗的设立、防火公约的制定及学习情况,以及消防器材固定配置点的设置情况。
(8)消防安全社区创建
1)查看网格化管理资料,看是否建立消防安全网格管理中心,明确人员负责的消防工作,落实辖区网格责任划分;
2)抽查2名网格员工作台账,查看网格员是否建立本网格区域的日常消防检查、消防宣传教育、网格责任区基本情况(含网格责任区的单位场所类型及数量、居民住宅小区分布及数量、消防楼栋长建设情况)等三项内容工作台账;
3)查看社区是否落实的情况;
4)查看社区是否对辖区单位场所实行“一户一档”动态管理,社区对辖区单位场所工作台账底数熟悉情况;
5)从工作台账中抽查 2 家“三小”场所,2 家其他类型单位,看是否出现排查内容与现场不符的,随机现场检查4家单位,与社区工作台账相应证,看是否发现2017年以来未落实日常消防安全检查或2017年以来落实消防安全检查少于2次的;
6)查看资料,是否建立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台账;
7)询问群众,是否社区采取上门宣讲、派发资料、发送短信等方式,提示居民注意防火安全、普及消防知识的;
8)查看村(居)是否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微型消防站。 (9)群众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和消防工作满意度
1)随机抽取群众询问,看是否能说出我国目前通用的火警电话、火灾发生后迅速报警程序、火场逃生的原则;
2)随机询问几家场所的员工,是否熟悉所在工作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了解灭火器的功能及掌握其使用方法、正常开展防火检查工作;
3)随机抽取群众询问,是否满意街道办事处消防安全工作、社区(村)消防安全工作、网格员消防安全工作、消防安全宣传工作及消防安全排查与整治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