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活了20年,我们会悲痛不以,称之为早逝。
如果人活了90年,我们会在灵堂里搓着麻将,并为他感到高兴。
20年,90年,有本质的差别吗?
如果20年生命天然的就值得悲伤,那么几万年前,当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20年的时候,岂不是一半的人都值得悲伤?
如果90年生命天然的就值得高兴,那么几万年后,当人类的平均寿命达到200年的时候,90岁走向死亡的人,不应该算作早逝吗?
或者换一个角度。
如果我们发现有一个星球上,人均寿命为一天,我们会有何感想? 或许这就是我们的星球,如果存在人均寿命是300万年的外星球的话。
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是长生不老,也不会有任何的意义:
因为如果每天走向死亡是小概率事件的话,只要时间足够长,死亡的概率仍然是1
那么,我们为什么为长寿感到骄傲?
一个来自于所谓的常识。如果我们生下来,父母就告诉我们人类只能够存活10年,那20年的寿命便一定能让我们兴奋不已了。
一个来自于攀比。当周围的人明天就要面对死亡,而我们还能够存活20年;或者,当周围的人还能够活20年,而我们明天就要面对死亡,其产生的心理偏差,是显而易见的。
一个来自于投入-产出。银行里的存款,股市里的账户,努力的工作。。。所有的这些,都是以牺牲即期的消费为代价的。如果传来一个消息:你会在存款产生利息,股票产生收益,职位得到升迁之前面对死亡。你还会这样做吗?
或许以上的话偏题了,其实我只想说一句:
管他能够活多少岁,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