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0 [文章编号]1002-0624(2008)03—0040-03 东北水利水电 2008年第3期(第26卷284期) 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 “盖帽法’’灌浆施工 曹望江’,陆 旭 ,张艳宁’,李德辉 (1.中国水电一局五分局 辽宁大连 116000;2.长春水利电力学校 吉林长春130000) [摘 要】辽宁省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施工支洞控制段,因地质条件原因右侧拱肩位置突发大量涌 水,高峰涌水量为5 000 m /,h,涌水迅速漫延整个洞室。为封堵水源,经专题研究确定采用“盖帽 法”灌浆施工。介绍工程地质及“盖帽法”施工技术及应用效果。 [关键词】“盖帽法”灌浆;施工技术;大伙房水库 [中图分类号】TV672 [文献标识码】B 辽宁省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是辽宁省内大型跨 流域东水西调工程 该工程自桓仁县浑江干流的凤鸣 地表水联系较为密切。7号洞洞室突发涌水后. 1 4+026.0地表洞轴线左侧距洞轴线约80 m左右位置 和14+026.0地表洞轴线前方30 m左右位置出现几处 局部塌陷.并在距洞轴线约80 m的塌陷处有水出露。 14+026.0地表洞轴线附近地表局部出现较大裂缝.裂 水库坝前取水.流经85.3 km的隧洞.在新宾县穆家 水库电站坝下进入苏子河.流经67 km后汇入大伙房 水库 以解决浑河、太子河、大辽河流域各大城市缺 水问题。 缝延伸长度约30 m。由补充物探和地质勘探成果推 测.在桩号14+026.0附近发育2条规模不大的断层。 D&B 标段7号施工支洞控制段.因地质条件原因在 桩号14+026.0掌子面右侧拱肩位置突发大量涌水.高 峰涌水量为3 000 m。/h.平均涌水量约为1 000 m。/h. 2施工程序 ‘涌水迅速漫延至整个洞室。将D&B 施工段及六河施工 段所有施工面淹没.部分施工设备及施工机械淹没水 下。根据现场实测.主、支洞内积水约为11万m 。 由于该工程是在突发性地质灾害后施工的抢救, 修补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项目包含多.每项 施工都可能对洞内结构和地质构造造成影响 所以确 定合理的施工程序是非常重要的。经专题研究确定采 1工程地质 D&B 标段7号主洞上游桩号14+026.0处所处地 用“盖帽法”灌浆施工。 (1)施工程序。本次桩号14+026.0地面“盖帽法” 层为下元古界大石桥组(Ptld)灰白色中厚层大理岩夹深 灰色薄层大理岩.普遍含石墨。风化程度为弱风化 微 灌浆孔在垂直洞轴线方向共分5排31孔.分排分序分 阶段进行钻灌。第一阶段首先钻灌1~7号孔.8~12 号孔及9~13号孔;第二阶段钻灌20.21.22.23.24, 风化。本段节理发育.地下水以滴水状出露.围岩类 别为Ⅲb。该段洞室地下埋深约85 m。本段地层地下 25号孔.最后钻灌剩余孔。在1~19号灌浆结束72 h 后开始对7号洞洞内积水进行排除(继续钻灌下排 孔).如果未达到预期效果.则立即停止抽水。20-25 号孔结束后也采取上述措施验证其灌浆效果。孔位布 水的赋予及分布特征受气象、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 运动控制.地下水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径流 条件好。14+026.0处地表为牛毛河古河床.地下水与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第3期(第26卷284期) 东北水利水电 41 (2)工艺流程。桩号14+026.0地面“盖帽法”灌 置见图1(32~39为第二阶段施工结束后的增补加强孔 即Ⅲ序孔)。 B 3 浆的施工.首先采用sM3OOO型履带式潜孔钻机进行覆 A 盖层的钻孔.钻孔采用 146 mm钻具跟管钻进。然 后采用xY一2和XY一2PC型地质钻机用 89 mm钻具 跟管钻进.当钻过强风化的岩石成孔后进行 89 mm 誊叶;l ( 静营1;4 Q ̄O  ̄ l3一萋、。 -殳 7 洞方向 ● 聋 、 ・ 要 、 r( =} ・2 j|_i % ,叶8 2 (j : 兰 3螋 3 ̄2.5I)(10 L 7 0. ̄L} 3ooo 孔位布置A-A剖面图  ̄r244.5“ 8 9 l0 l1 I1 一 蟹 蟹 譬 善 孔 孔 扎 孔 孔 一 一 IO 5f)(} . 7 50fI 孔位布置B-B剖面图 图1“盖帽法”灌浆孔位布置图 套管(无缝钢管)的固管。然后拔起 146 mm套管 (潜孔钻的外套管)。当采用 59钻具钻到起灌高程 244.50 m(距地面7O m左右)后.进行非灌浆段的 护壁灌浆工作。护壁灌浆结束后.继续采用 9钻具 分段钻进和灌浆直到终孑L。 3钻孔施工技术 由于该工程地处牛毛河古河床.覆盖层卵石中多 为圆而坚硬的漂石.所以在钻孔过程中潜孔钻头磨损 严重.孔斜难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另一难题就是冲击 器在砂石作用下容易堵塞.偏心钻头收不回来.造成 内外管一起起拔的废孔后果,重新开孔孔位、孔斜更 难控制。该工程具体钻孔施工技术如下: (1)覆盖层部分钻孔采用SM3000型履带式潜孔钻 机跟管( 146 mm)钻进,基岩部分采用 89跟管钻 进至孔深5O m左右埋设套管,套管下部采用 59金 刚石钻头钻至终孔。 (2)在开孔时由于未见地下水.在操作、地质条件 等作用下容易出现钻头堵塞和偏心钻头收不回来的问 题。为了避免该问题的出现,在开孔过程中可通过钻 机向孔内注水。一般钻头堵塞和偏心钻头收不回来的 问题都是在开机或停机时出现的.此时只要在停机时 将钻头向上提升5O cm左右并且通风一会.再开机时 先要通风不要急着钻进.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以上问题 的出现。 (3)钻孔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1O cm.因 故变更孔位时.必须征得监理工程师批准.实际孔位 必须有记录。钻孔孔深符合设计规定.孔斜偏差应不 大于1/1∞.钻进过程中应定期测算.发现钻孔偏斜 应及时纠正。 (4)即使钻孔过程中有相应的控制措施.但是废孔 现象仍然会出现.这样孔位和由于地质条件原因引起 的孔斜难控制问题就更难了。在钻孔过程中首先要控 制好孔位然后根据地质条件具体控制进尺.在覆盖层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2 东北水利水电 2008年第3期(第26卷284期) 钻进中容易造成孔斜.除了固定进尺后测斜外.钻进 过程中要随时测量、控制钻机的水平和垂直参数。如 果是废孔后重新再在原孔位开孔.那么在未达到上次 孔深前必须控制进尺.增加测量钻机的水平、垂直参 数次数和减短测斜段问足巨.从而控制施工技术参数。 (5)进入完整基岩后埋设的套管应为无缝钢管.孔 口部分应留有满足灌浆要求的长度.并能随时封闭. 固管采用0.5:1水泥浆(掺速凝剂).控制待凝时间 不大于12 h。 4灌浆施工技术 (1)灌浆方法 方式、压力及结束标准。 ①灌浆施工分排分序进行.分排分序情况见施工 程序。 ②钻孔孔底在达到244.5 m高程后.进行孔内护 壁及封堵灌浆.方法是采用孔口封闭、纯压式灌浆.浆 液浓度采用0.8.I.灌浆压力为0.2 MPa.当注入率 不大于1.0 L/min时.持续灌注10 rain即可结束. 如果灌注量大可采用0.6:1:06水泥砂浆灌注.这是 由于岩石结构差引起的。 ③钻孔244.5 m高程以下.采用栓塞式灌浆(特 殊情况时即244.5 m高程及以上的非灌浆段均无法进 行栓塞.经现场认证后采用孔口封闭孔内循环式灌 浆)。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灌浆段长自上而下 为2 m.3 m.4 m.灌浆压力为0.2 MPa.0.5 MPa 及1.0 MPa3种。当注入率不大于1.0 L/rain时.持 续灌注30 rain即可结束。根据具体施工可以调整灌注 段长和压力。 ④钻孔244.5 m高程以下的栓塞式灌浆.栓塞应 卡在244.5 m高程处.如该处孔壁条件不能满足卡塞 的要求.则栓塞可卡在套管以下至244.5 m高程之间 孔壁满足卡塞要求处.如该段孔壁均不能满足卡塞 要求,则采用孔口封闭孔内循环式灌浆(孔口封闭器 封闭孔口.射浆管下至距孔底不大于50 cm处)。 (2)浆液变换及浆液扩散范围控制措施。 ①灌浆应尽快达到设计压力.但注入率大时(>30 L/rain).应采取限流、限压、限量、间歇灌浆等措施。 当灌浆段一次灌入水泥量大于2.0 t/m时.应停止灌 浆.待凝48 h(施工一阶段后根据具体施工情况改为了 24 h).非灌浆段一次灌入水泥量大于1.0 t/m时.应停 止灌浆.待凝24 h。当根据以上标准灌注2次后还未 结束第3次灌浆将采用0.6:1:06的水泥砂浆进行灌 注.在达到屏浆标准后采用0.6:1的水泥浆进行屏浆。 ②孔内护壁灌浆浆液水灰比采用0.8:1。栓塞式 灌浆及孔口封闭孔内循环式灌浆采用2.I.1:1(或 0.8:1).0.6:1共3个比级.灌浆浆液的浓度应由稀 变浓.逐级变换。浆液变换遵照下列原则执行: 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当 注入率不变而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 当某一比级浆液的注入率已达300£以上或灌浆 时间已达1 h.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 显著时,应改浓一级。 当注入率大于30 L/rain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越级 变浓。 (3)封孔方法。封孔采用压力灌浆封孔法.灌浆压 力采用0.2 MPa.灌入水灰比采用0.6.1.当注入率 不大于1 L/rain.持续灌浆10 rain结束。 (4)特殊情况处理。 ①串浆:如串浆孔具备灌浆条件.可同时进行灌 浆.否则应进行封堵。 ②灌浆中断:灌浆应连续进行,如因故中断.应 及早恢复灌浆,否则应根据实际情况.对钻孔进行冲 洗或扫孔后恢复灌浆;恢复灌浆后的水灰比和灌浆压 力可采用中断前数值。 (5)灌浆施工难点。在施工过程中.灌浆塞经常会 出现绕塞返浆.射浆管埋死甚至脱落的现象。为了避 免出现以上问题.在开始灌浆前可以先用水进行试验. 如果水不漏浆便不会漏。再者就是灌浆结束后要立即 起灌浆塞.此时不会影响灌浆质量.因为在定期的屏 浆时间后.浆液已基本不回返流。 [收稿日期】200"/-08-3l [作者简介】曹望江(1 964一)男,吉林省长春市人,工程师,从事 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