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医疗机构执业现状调研情况汇总
按照《关于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执业现状调研的通知》(卫医发„2013‟24号),2013年4月1日至5月10日,局医政科组成调研小组重点对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疗机构执业范围、从业人员执业资质、医疗技术操作规范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总如下:
一、机构情况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5家。
县级综合医院1家(市人民医院,二级甲等),中医院1家,妇幼保健院1家,疾控中心1家。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站12个)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工业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站社区卫生服务站、6社区卫生服务站、7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南、北)、8社区卫生服务站、9社区卫生服务站、10社区卫生服务站、11社区卫生服务站、12社区卫生服务站、13社区卫生服务站、14社区卫生服务站、15社区卫生服务站、16景区社区卫生服务站。
中心卫生院3个(卫生院5个)
西镇中心卫生院、东镇中心卫生院、南镇中心卫生院;中部卫生院、中1卫生院、1卫生院、2卫生院、3卫生院。
村卫生室272个。 民营医疗机构12个。 个体诊所28个。
厂矿医院31个。 市级计生服务5家。 二、人员情况
全市医疗机构在职在岗医技人员1120人,乡村医生285人,其中执业医师237人,执业助理医师52人。在职护师96人(含主管护师),护士389人,执业药师2人,主管药师1人,检验师8人,检验士4人,医士16人,西医士3人,中医士3人,放射医师1人,放射主管医师1人,临床医学工程主管技师1人,盲人按摩医师1人,针灸推拿师1人,药剂师10人,药剂士5人,乡村医生259人。
三、二级医疗单位诊疗科目
市人民医院临床门诊科室14个: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骨科、中医科、耳鼻咽喉科、眼科、口腔科、皮肤科、感染科、急诊科、预防保健科、康复医学科。
住院科室有16个:神经、消化、内分泌内科专业(内一科)、心血管、呼吸内科专业(内二科)、内三科、普通外科专业(外一科)、骨科专业(外二科)、神经外科专业(外三科)、妇产科、儿科、新生儿科、感染科、眼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
医技科室有5个:医学影像科(放射室、CT室、B超室、心电图室)、检验科、药剂科、病理科、输血科。
新增科室:碎石科。
新增医疗设备:腹腔镜、关节镜、核磁共振、脑部超声和DR数字影像诊断项目。
妇幼保健院临床门诊科室有预防保健科、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住院科室有妇产科、外科、内科、中医科、儿科。
医技科室有检验科、药剂科、病案室。
中医医院临床门诊科室有预防保健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口腔科、中医科、眼耳鼻喉科。住院科室有中医科、口腔科。
医技科室有检验科、药剂科、医学影像科、病案室。 四、床位情况
全市现有床位共计930张。其中市人民医院301张; 妇幼保健院40张;中医医院22张;康复一院90张;康复二院230张;康复三医院36张;工程医院66张;协和医院40张;西华医院20张;砖厂医院20张;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张,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张,4中心卫生院10张,3中心卫生院17张,1卫生院3张,捞峪卫生院5张,东桃卫生院8张,华晨阳卫生院10张。
五、救护车情况
全市现有14辆救护车。其中市人民医院3辆,康复一院2辆,康复二院1辆,工程医院1辆,发电医院2辆,东中心卫生院1辆,西中心卫生院1辆,捞峪卫生院1辆,东桃卫生院1辆,华晨中心卫生院1辆。 其中管理规范,按要求配臵,有专、兼职司机10辆。 六、乡镇卫生院调研情况
(一)专业人员情况
1、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在职人员12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89人,执业医师125人,执业助理医师56人,护师5人,护士13人,中级以上职称22人。其中能操作检验设备的10人,能操作B超心电设备的8人,能操作放射设备的3人(均为兼职人员)。
(二)履行职责情况
一是各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开展业务,居民建康档案、慢病管理、预防接种、妇幼保健等人员职责明确、资料健全;二是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管理得到了明显加强,乡镇卫生院承担起了村卫生室建设,人员准入,业务管理等方面监督指导的职责,通过每月召开例会集中对乡医进行业务指导和相关知识培训,安排辖区阶段性工作,开展绩效考核,使卫生室趋于规范化。三是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医疗设施配备基本完善,各医院均配住院病床、手术床、高压消毒设备、心电图、其中B超(20台)、血、尿全自动分析仪(4台)、其他检验设备(15台), X光机(9台)等基本配齐,还有部分卫生院配备有心电监护仪、电解质分析仪、中药煎药机等,这使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大大提升。
(三)医疗业务开展情况
东岳、东片、西片、捞峪四所卫生院开展了门诊及住院诊疗服务,东岳能够主动配合药监等开展体检,开拓业务范
围,但总的来说住院患者少,用药单纯,管理滞后,工作难度大,综合竞争力较差,服务质量亟待提升,其他卫生院均未开展医疗服务工作。
(四)存在问题 1、认识不到位
缺乏开拓创新意识,担心一旦开诊,医疗服务能力是否能够满足群众的就诊需求,加之医疗风险的压力增大。由于长期不开诊,群众对乡镇卫生院看病的能力有所担忧。因此对目前现状比较满足。
2、医疗与公卫发展失衡
乡镇卫生院核心工作就是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两大工作,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是密不可分,相互支撑、共同发展。但是乡镇卫生院没有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开展医疗服务,造成门诊、住院患者所占比例很低。
3、群众认可度低
由于乡镇卫生院长期不开诊,导致群众对单位没有认可度,群众去乡镇卫生院就医的意识淡化。
4、业务人才缺乏
在职在岗技术人员呈现出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且相当一部分未从事临床工作;设备使用能力差,有些单位因业务发展,需要增加或补充医疗器械,而有些单位仪器设备自配备到位至今尚未开封使用,出现了未启用就已淘汰的尴尬现
象;还有个别卫生院人才奇缺,有些医护人员不具备基本执业技能,难以承担医疗工作,无法开展相应的诊疗业务,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医疗风险。
5、医疗文书管理混乱
医疗文书管理使用不规范,有的处方不签字,用法用量省略,剂量、规格书写不规范,消毒记录整页雷同,门诊日志缺项顿点,无门诊病历。
6、诊疗服务不达标
用药单调在某卫生院抽查10份处方,其中8份使用抗菌药物,对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混乱,未按医师级别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规定,滥用抗菌药物比较严重。
(五)建议意见
1、多渠道解决人员短缺问题
对于有开展临床业务工作愿望的卫生院,以自身人才为基础,可以允许辖区村卫生室人员,在安排好卫生室工作前提下来卫生院执业,并给予他们合理资格。
2、加快县镇一体化改革进程,完善县级医院支持乡镇卫生院体制机制,开展“一帮一”活动,通过采取义务培训技术人才和骨干,派驻业务骨干定期到卫生院坐诊。与卫生院合作建设重点科等帮扶措施,促进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3、搞好宣传,改善群众认可度。
开展义诊宣传、宣传乡镇卫生院诊疗技术等情况,积极优化就医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就诊人数。
七、村卫生室执业调研报告 (一)基本现状
全市有行政村266个,村卫生室272家,还有空白村37个(宋村、漆连村、西河村、段家城村、陈城村、延安村、张城村)未设立村卫生室,服务人口172048人。在岗乡村医生共计259人,其中取得执业医师资质12人(4%),取得助理医师资质23人(11%),取得乡村医生证224人(85%),;60岁以上的33人,70岁以上的3人,( 60岁以上占7.2%)。
经过前几年规范化建设,所有卫生室负责人都达到了业务用房面积达标,四室分开,业务与生活用房分开;上墙制度基本完善;基本设备配备齐全;均承担了相应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诊疗服务较过去有明显提高,基本能处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辅助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门诊日志、处方、消毒记录等医疗文书能够及时填写,基本能够按照临床规范使用药品。 (二)存在问题
1、超范围执业: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夫街村2个卫生室均存在超范围行医,原核准的诊疗科目是预防保健科、内外科,但实际开展了口腔诊疗活动。还有存在挂名现象,既无执业场所,也未承担公卫服务工作。建议取消其执业资格,
改善村卫生室的医疗秩序。
2、异地执业:桃下、东片、西片等地均有个别村卫生室未在指定地点执业,
3基础设施及办医条件差
大多数分室未按标准设臵,四室不分,医疗工作区与生活区混杂;设备简陋,部分卫生室只有老三件,无急诊急救设备,消毒设施及消毒知识缺乏,就医环境令人担忧。
4、影响农村医疗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因素
(1)业务能力差、知识老化:继续学习意识差,业余时间不能静下心拿起书本学习,年轻人中执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少、通过率均较低(2012年报12人,通过2人,仅16%),用药单调,有些很少使用新产品;
(2)医疗安全意识薄弱:有上门打给病人输液的现象,在输液挂上后乡医就离开,病人无专业技术看管。这种现象存在很大的医疗风险。医疗废弃物处臵不规范,对使用后的注射器、输液器未做任何毁型,注射针头不浸泡;消毒知识老化个别村卫生室还使用已经淘汰的新洁尔灭来对器械进行消毒。
(3)医疗文书书写混乱:均无门诊病历;有的在废纸上书写治疗过后丢弃,无保存;字迹潦草无法辨认;有的打几天吊针从不写处方,仅靠脑子记忆。
(4)人员结构有待调整:有部分执业(助理)被弃之队伍之外;部分村有几个分室,而有些又是空白村,工作开
展很不平衡;乡医年龄普遍偏大,如五槐芽,东桃、杨家等村乡医已70左右,难以胜任。
(5)乡村医生业务知识缺乏,诊疗方法老化。 由于信息渠道不畅,乡村医生又缺乏对医学知识更新升级的主动性,使乡村医生在获得医学的新进展、新技术等方面,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在基本医疗服务中,乡村医生缺乏对各种农村常见病治疗的适宜技术,对急性和慢性病人出现的各种症状的处臵行为大多欠规范,主要对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用药经验和正确使用新药等知识,知之甚少。从这次调研的情况看,村卫生室都没有门诊病历,医疗文书存在的问题较多,普遍存在处方、门诊日志、消毒记录、医疗废物销毁记录书写不规范的问题。
(6)防范执业风险意识差。
由于乡村医生受到业务能力差、执业环境差、没有辅助检查设备等许多主客观因素制约,执业过程中存在相当大的医疗风险,很多疾病的初期的症状大体相似,乡村医生由于自身理论水平、临床经验的不足和临床辅助检查的限制,有时难以准确鉴别和及时判断疾病的预后转归(例如手足口病、出血热),从而可能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同时防范能力也比较薄弱。
(7)村医新老交替衔接差。
医学本、专科毕业生不愿下农村,导致村医队伍逐渐老化,农村医疗队伍青黄不接。
八、调研结果
(一)摸清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底子
本次调研重点是我市医疗机构、执业环境、业务现状、人员资质、硬件设施、管理等;科室建制、业务开展项目,住院床位,药品使用等;业务人员年龄、资质、职称、岗位执业等方面;乡村两级机构的基本情况。通过调研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
(二)找到了制约基层医疗发展问题的症结
一是基层卫生技术人才缺乏,人员资质普遍较差。市医院各科室缺乏业务骨干,有些科室全科有资质的医师仅1-2人,参加培训学习都抽不出人;卫生院人员更是难以满足临床,多数根本不够开展临床业务条件;村卫生室持乡村医生证人员占全市乡村执业人数的85%,其中执业医师占4%、助理医师占11% 。二是乡村从业人员对不断更新的医疗知识和新的卫生法律法规学习了解的太少,继续教育学习很少参加。三是专业杂志阅读的太少,更有甚者从来未订阅浏览过专业杂志。五是年轻乡村医生中执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少、通过率均较低(2012年报12人,通过2人,仅16%)。
(三)规范了医疗行为
通过本次调研,掌握了乡镇卫生院的基本情况,同时规范了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行为。对积极开展诊疗活动的五方、桃下卫生院进行了相关业务的指导,为开诊奠定了一定的基
础。
个别村卫生室的医疗行为很不规范,如:消毒知识老(还使用已淘汰的新洁尔灭消毒液进行消毒)造成消毒方法不规范,未能达到消毒效果。医疗废物处臵不规范,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对使用后的注射器和输液器不毁型、不按规定进行处臵。急救药品有部分过期,个别村卫生室甚至没有备用的急救药品。通过现场指导和限期整改,村卫生室的医疗行为得到了明显改善,降低了医疗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四)改善了医疗环境
之前个别村卫生室就医环境差、生活区与诊疗区不分,房屋面积不足,布局不合理,经过这次调研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对相关村卫生室限期整改到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规范了医疗文书的书写管理
调研之前有的村卫生室使用的医疗文书格式五花八门,格式不统一,在废纸上书写治疗过后丢弃,无保存;字迹潦草无法辨认;有的打几天吊针从不写处方。之后,统一印制了规范的医疗文书,规范了医疗文书的书写,特别是门诊病历、处方书写的规范。极大地改观了以前不写门诊病历或用稿纸书写的不规范医疗行为。
九、下一步工作设想
1、卫生局制定格式规范的医疗文书(处方、消毒记录、
门诊日志、门诊病历、医疗废物销毁记录)。
2、各乡镇卫生院配合医政股加强对辖区内村卫生室进行相关业务技能、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和医疗安全防范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村卫生室的政策理论、业务知识水平和医疗安全防范意识。
3、由乡镇卫生院定期或不定期利用多种形式对辖区内村卫生室进行相关的业务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处方的书写、门诊日志、门诊病历、消毒记录、医疗废物销毁记录的书写规范)
4、医政股将定期或不定期对各乡镇卫生院开展村卫生室相关业务和技术指导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进一步规范卫生室医疗行为,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的单位将进行全市通报批评。
5、下一步将加强对村卫生室的审批制度和审批条件。原则上按照每村一室的设臵规划,业务统一进行考核,以确定乡村医生人选,在一个村卫生室由具有较高执业资格的可以担任所长,执业资格较低的担任成员。
2013年8月1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