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4年第1期(总第93期) 艺术院校的信息素质教育研究初探 李 歆 (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上海200040) 摘要本文从艺术院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和文献检索课革新的必要性入手,结合上海戏剧学院文 献检索课工作实践的经验与问题,探讨艺术院校文献检索课如何向信息素质教育转变和发展。 关键词 艺术院校 文献检索课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质自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 的重心放在艺术专业技能方面,因而在整个教学体 Paul Zerkowski首次提出后…,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 系中,体现出对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和文献检索课程 和网络化的信息时代,日益成为全球性竞争与发展 建设的重视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对 过程中人们终身学习和知识创新的一种必备能力。 信息素质和文检课的关注、重视度。这样的环境不 作为21世纪复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信息素质已被 利于学生自身信息素质的培养,不利于学习型、创造 纳入学校教育目标和评估体系之中,成为世界各国 型、适应型人才的培养。 教育界、信息产业界乃至社会各界都关注、重视的一 其次,艺术院校专业设置不同于一般综合性大 个热点,信息素质教育也被列入各国的教育计划。 学,音乐、舞蹈、美术、表演、播音主持等艺术类专业 我国信息素质教育可以追溯到1984年教育部发布 有其特殊性,对专业技能水平要求较高。这要求学 的《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 生平时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上投入很大一部分 见》 ,高校文献检索课开展二十多年来,其内容和 时间,比如学琴、练声、作画和排戏,学生往往忽略了 形式不断调整与充实,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 图书馆的学习空间,很少有时问去图书馆,不熟悉馆 利用水平、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藏,对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认识比较浅显,甚至不会 是Et前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 查阅、检索文献,接触的信息量少,信息面较狭窄,信 式。本文试图通过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的文检课工 息需求意识相对比较薄弱。 作实践及理论分析,就新时期艺术院校的信息素质 再者,艺术院校图书馆作为文检课教学工作的 教育和文检课革新做一个粗浅的探讨。 主要承担者,由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停留 1 艺术院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和文检课革新的 在借阅还书的服务阶段,发展较缓,自我宣传几乎没 必要性 有,在从传统的专业型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的转 按照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艺术类本科专业 变过程中,需要不断吐故纳新,汲取经验。上海戏剧 介绍》的要求,艺术类毕业生应获得六方面的知识和 学院的文检课从2006年才正式列入学院教学体系, 能力,其中包括“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 作为大一新生的选修课,之前,只有图书馆开展的一 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j J。 些关于图书馆介绍与利用的简单讲座。面向艺术类 然而相较于一般综合性大学开设文献检索课进行信 专业的文献检索课程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目前也 息素质教育的情况来看,艺术院校在这方面起步稍 缺乏合适的权威性教材。 晚,学生的信息意识较弱,信息利用水平不高。 21世纪的艺术人才应该是适应新时期发展需 首先,我国的专业艺术教育,历来都存在重技能 要,综合素质高、能力强,并具有全面的艺术修养、丰 训练轻理论教育的现象。艺术院校往往把培养人才 富的文化底蕴的复合型艺术人才。这些相关知识面 一31— 的拓展,专业知识学习研究的深入等都需要当今的 艺术类专业学生具有较高的信息素质。所以,培养 学生信息意识、信息获取能力及独立思维、自主学习 创新能力是十分迫切的,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新环境下,艺术 院校图书馆也要全面革新,充分利用文献检索课这 一平台,展开全方位、多种手段并用的信息素质教 育。 2 向信息素质教育转变的文检课实践 当今社会越来越需要既具备较高的艺术素质, 同时也具备如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知 识结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艺术人才,我 们在为学生开设文检课时,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内容、方法和手段等也需要紧跟时代,进行革新与发 展。 2.1 转变传统理念,正确定位教学目标 传统文检课主要强调学生掌握文献信息的检索 技能,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过去我们注重更 多的是对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方面的技能 培训,新时期的文检课应扩大内涵、要求更高、设计 更完善,应逐步走向真正意义的信息素质教育。信 息素质教育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 基本方面 J,因此,文检课的教学目标可分为培养学 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三个层次,结合 实际将重点转向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评判性 思维能力。 2.2调整教学大纲和内容 戏剧学院文检课共18个课时,在文检课教学大 纲制定中,考虑到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在社会各 领域的迅速渗透和应用,我们调整了基础知识、传统 艺术文献检索和计算机检索各部分的比例,着重突 出各类数据库、搜索引擎、电子文献和网络信息资源 的甄别、获取与利用。 编写教学内容时,我们精简了基础理论知识教 育,侧重传统手工型工具检索和现代计算机信息检 索的技能培训;加强了计算机联机检索、常用数据库 和自建特色数据库检索的教授;补充了网络信息资 源分析与利用方面的内容,教学生从繁杂的信息中 筛选出适合自己需要的信息,以增强他们的信息意 识和信息利用能力;增加了信息安全和信息道德教 育方面的内容。比如,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适当加 入有关知识产权的内容,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知识 产权意识和道德水准,在他们参与社会项目和各种 一32一 活动过程中,懂得尊重知识产权,学会自我保护。 2.3革新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 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大大局限了学生的学习 热情,导致其积极性不高、参与性不强,无法达到信 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网 络环境下,我们结合新时期文检课教学内容特点,将 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应用到教学过 程中,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手段。如,在教学过程中 利用图文并茂的PPT演示课件进行课堂教学,通过 VOD视频点播可以进行网络在线教学,还可以利用 博客答疑、网络提交作业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同时, 我们还参考了一些现阶段实施效果较好的教学方 法: (1)案例教学。如在上内容较为枯燥的基础理 论课时,要先以生动、形象、与实际学习和生活联系 紧密的案例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让他 们想学、要学,而不是被学。例如,在讲解信息的相 关特性时,我们可以采用“空城计”的故事来佐以说 明信息具有真伪性。又如,在给设计和创意专业的 学生上课时,我们从优秀的广告集锦中挑选一些播 放,学生看后会有各种启迪和想法,同时也会加深平 时潜移默化培养自身信息素质的意识。 (2)互动教学。在课堂内外都注意教学的互动 性。如课前抽出五分钟时间,请学生上来谈谈自己 在文检课学习中的所感所悟;课上留出时问给学生 自由组合进行小组讨论,再由教师进行点评;课外 建立博客圈,把愿意与同行、同学分享信息和资源 的学生的博客整合在一个平台上,方便专业和其他 方面的信息交流。同时,我们开通电话、Email和网 络上任何可以使用的课程相关信息咨询、意见交换 方式。 (3)加强实习环节。文检课具有很强的实用 性,而实习是文检课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取向和专业知识 需求,我们采用先教学,即根据各专业特点列举检 索案例,启发学生的思维。在上机实习环节,我们会 拟定一些检索课题,供学生参考选择,但我们更鼓励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专业自己确定选题,增强 实习的针对性,以便他们发挥创新思维和各自所长,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文检课教学手段的拓展一方面丰富了教学 内容,另一方面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考核方式上,我们主要采取平时成绩、上机实 习、检索实习报告三者结合。平时成绩60%,实习 报告4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率20%、课上 质教育氛围。三是促进图书馆员、专业课教师及管 理层的合作,争取更大的支持 。文检课教师应和 表现30%、课后作业20%、图书馆和各类文献、信息 资源的实际利用(上机实习)占30%。对于课上认 真思考、表现活跃的学生,我们希望能给予更多的鼓 励。 2.4不定期进行教学交流 专业课教师通力合作,相互走进对方课堂,让专业教 师参与到信息素养教育和文检课的教学中,给予专 业方向上的指导,让文检课教师了解、掌握一定的专 业知识,及时发现、提供信息需求。 3.3 建立全新的多层次课程与教学体系 由于教学条件限制,上海戏剧学院文检课在上 目前国内的信息素质教育研讨会议和QQ上的 高校文献检索教师群是我们进行或系统或零散的教 学交流的主要方式。通过专业会}义和平时有教学问 课时间、课时安排和班级规模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戏剧学院的基本专业有戏剧文学、表导演、播音主 题就可以在群里咨询或解答,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我们也注意利用图书馆网页、馆刊《图书、 戏剧、影视》等平台发布课程相关信息及开展读书活 动等方式,加强图书馆自身的宣传力度,将信息素质 教育的重要理念和影响进一步扩大。 3 文检课实践革新中的问题和思考 3.1抓紧教材建设 目前已出版过的一部相关教材是1989年浙江 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潘树广的《艺术文献检索与利 用》,但距今也有二十年之久,无法作为现代文检课 的适用教材。我们在编写自己的教材时,参考了《艺 术文献学论纲》(董占军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5月第一版)、《社会科学文献检索》(赵国璋、朱天 俊、潘树广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二 版)及其他文献信息检索类教材。但由于我们开展 文检课工作时间不长,自身教研实践经验有限,编写 教材难免有疏漏不妥之处,需集合同行力量,经过权 威的论证和研讨,制定教材大纲与内容,争取尽快出 版一部适用性较强的艺术类文献信息检索教材。 3.2加强师资队伍 戏剧学院文检课开课至今已有四年,一直由图 书馆三名工作人员兼职担任教学任务。在知识结 构、研究深度、工作时间上都存在着问题,会制约教 学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为此,我们可否考虑从以下 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注重文检课教师的培训工作,任课教师要 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的图情学、计算机、外语等业务 知识,掌握专业课范围内的最新知识和动态,丰富 充实授课内容。应尽快成立专门的文检课教研室。 二是加强参考咨询工作,有条件时建立学科馆员制 度,学科馆员能够密切关注院系教学和科研动态信 息,与学科结合紧密,可推动全校形成良好的信息素 持、舞台美术、灯光设计、服装化妆、视觉创意、艺术 管理等,各个专业的特色都十分明显,在教文检课时 应各有偏重,但通常都被放在一个大班里上课,人数 多达百人,且课程安排在中午时间,有时只上一个课 时。在中午短暂的45分钟课堂上,相关知识很难展 开往深处、透处讲授,学生或没吃饭或急着赶其他排 演活动,加上一个班人数众多,心思容易涣散,一起 上机实习机房也满足不了,达不到我们预想的教学 效果。 因此,建议最好采用小班制教学,各系分别开 设,让文检课针对性更强。我们可以更新观念,建立 全新的多层次课程与教学体系 ,如针对新生和未 系统接受过信息素质教育的学生开设“图书馆入门 教育”、“重点数据库和工具书使用”等讲座;针对低 年级学生开设通识性文检课,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 针对高年级和毕业班学生开设专题文检课,帮助他 们解决论文、工作等更实际性的问题;针对研究生开 设信息用户教育专题讲座,进一步强化他们的信息、 科研能力。也可让开课灵活一点,不管是必修课还 是选修课,都可充分利用学分制的优势,每年开设本 课程,让不同年级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基础和需要决 定哪学期选学这门课。在可能条件下,开设信息素 质相关的通识教育课程。 3.4构建信息素质教育的网络化整合平台 文献信息的丰富程度是成功开展信息素质教育 的基础 ,足够的信息资源检索设备、多媒体设施、 常用软件以及快速的网络通道,是学生开展信息素 质训练的必备场所。但经费不够,数据库不多,尤其 外文数据库很少的现状,也制约了信息素质教育的 深入。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信息环境,加快、加深 自身的特色数据库建设,与其他艺术院校图书馆加 强资源共建共享。建立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案、专 家讲座、案例库、习题库、试题库等等在内的教学资 一33—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举办“妙手参造化,人人写春联”活动 经过精心部署和细心准备,“妙手参造化,人人写春联”活动的开幕式于2013年12月13 日上午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图书馆二楼大厅举行。开幕式由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静波主 持。复旦大学中国文人书法研究中心主任唐金海教授,华东师大中国书法教育与心理研究中 心主任、传播学院教授周斌,华师大古籍所刘永翔教授等14名专家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开幕 式上,胡晓明馆长对本次活动的意义作了细致分析,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雅与博大精深。 开幕式结束后,应邀而来的诸位名家现场书写春联。华东师大老校长袁运开还特地托人 送来墨宝:“和风暖带春云起迟日晴添瑞景浮”,为书写活动拉开了序幕。在手挥目送、俯仰自 得之际,书法名家们大呼畅快过瘾;而许多慕名前来的同学们,也放开胆量尝试着提气屏息,铺 笔运毫。 “妙手参造化,人人写春联”的活动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师生驻足书写。短短几个小时,大 厅内挂起的百余幅春联就连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在初冬的暖阳中,清风漫卷,墨香浮动,这 样的场景即刻散发出迷人的光焰,燃起书写的热情。不出半日,为这次持续l8天的“写春联” 活动所准备的300余幅春联纸已然用罄,大大出乎大家的预料。 胡晓明馆长表示,图书馆将有一系列后续举措。他认为 图书馆的公共功能,一是图书馆本 身要让书与所有的信息资源“活起来”,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起居室”;第二,我们期望通过图 书馆与学校、社会的通力合作,引导学生在人文领域里充满活力与有创造性地发展。 (胡文华) f ; 石 ; 石 、I 石 ; 、I 石 分 石 石 : 石 -、 源库。开展主动推送的参考咨询服务及特色展览、 讲座、信息宣传周、信息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信息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活动。打造一支由图书馆员、教师、学生和 l潘杏仙.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与文献检索课的创新 管理干部组成的知识队伍,了解学校教学内外部的 [J].情报探索,2007(5):16. 信息需求,营造一个能够促进学习、教学交流与知识 2喻萍.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与文献检索课[J].情报探索, 共享的环境。充分利用校园网和互联网,将上述各 2006(5):5. 种人力、信息、知识资源都整合在一个为信息素质教 3邵理家,李幼蓉.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文献检索与利用 育服务的平台上。 的教学实践[J].图书馆学研究,2003(8):94. 4结束语 4祝婷婷.浅析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 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只有具备良好的 现代情报,2009(12):184. 5邵峰,黄英.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文献检索课 信息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找准自己的方向, 教学[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264. 得到最大的发展。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信息素 6汤小平.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文献检索课教育[J].科技 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系统的工程,艺术院 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8):256. 校积极开展相应工作对学生信息素质的提高具有重 7党玉梅.高校文献检索教育现状分析[J].科技情报开 要的影响。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网络资 发与经济,2008(11):2l1. 源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文献检索课也要随 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求新、求变、求发展,文献检索课 [作者简介] 李歆,1982年生,女,上海戏剧学院图 教育要逐渐向信息素质教育培养方向转变,并在培 书馆馆员。 养大学生信息素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