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作文素材 教育实例

来源:六九路网
法国十九世纪的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曾浪漫地说道:“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宽容是智者深沉而无声的教育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遛达了。老禅师也不 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 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

“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老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

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宽容是智者聚心与融智的技巧

宽容能得人得心,能获得发展壮大的机会。领导宽容,就可以使近者悦、远者来,天下归心;就可以融四方才、八方智,智慧无穷。 美国总统林肯在别人批评他与敌人做朋友而不是去消灭他们时,林肯十分温和地说: “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时,难道我不是在消灭敌

人吗?”

曹操之所以能从仅有几个子弟兵,到剿灭北方群雄,占据中原,拥有百万大军,与他“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胸怀是分不开的。唐朝谏议大夫魏征,常常犯颜苦谏,屡逆龙鳞,可唐太宗宽容为怀,把魏征看作是照见自己得失的“镜子”,终于开创了史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

三国时,诸葛亮初出茅庐,刘备称之为“如鱼得水”,而关、张兄弟却未然。在曹兵突然来犯时,兄弟俩便“鱼”呀“水”呀 地对诸葛亮冷嘲热讽,诸葛亮胸怀全局,毫不在意,仍然重用他们。结果新野一战大获全胜,使关、张兄弟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诸葛亮当初跟他们一般见识,争论 纠缠,势必造成将帅不和,人心分离,哪能有新野之战和以后更多的胜利呢?

宽容是智者成熟与自信的宣言

大人不计小人过,是一种力量悬殊的宽容。而同行相处,同处一地,同为一级,相轻相对立的却屡见不鲜。那些善于宽容,能够宽容,懂得宽容的人总是给人以成熟与自信的力量。躏相如与廉颇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材:

蔺相如自荐携璧赴秦,临危不惧,斥责秦王,完璧归赵。在渑池之宴,又智斗秦王,保得赵王安然回国。出身卑微的相如连立大功,

被赵王封为上卿。老将廉颇自恃功高,心理不服,在大街上三次有意挡住蔺相如人马的过道,有意羞辱蔺相如,蔺相如都命左右改道而行,主动避开。

后来,廉颇得知相如以国事为重,不与他争斗,深感惭愧,于是负荆请罪,将相和睦。蔺相如智勇双全,才华出众,拜为上卿 理所当然,是众望所归。当廉颇轻视和有意为难蔺相如时,他没有以牙还牙,而是以大局为重,宽容为怀,自信而成熟地以退避,并智借佣人传话,赢得了廉颇的理 解,写就了“将相和睦”的千古佳话,用宽容赢得了自己的尊严。 宽容是成就伟业的基石

清代康熙年间有个叫张英的,官居宰相。家中与邻居因地界争论不休,请他出面打招呼。

张英却给家中寄诗一首说: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英的这种豁达大度教育了家人,家人当即遵命拆墙,退让三尺,邻居十分感动,也后退三尺。于是,安徽桐西后街便有了个“六尺巷”,至今犹存。

宽容是有原则的。宽容有度,才不至于纵容,淡泊得体,才不称为懦弱。一个理想的民主社会就应当具有这样的群落效应,它管理而非管制、宽容而不纵容。大海辽阔深邃,诚如晋朝人木华在《海赋》中描绘的那样:

“弘往纳来,以宗以都,品物类生,何有何无”,在大海的胸怀中,真是包罗万象,万类游翔,万流归宗,岛屿岩礁,密如繁 星,然而却是“水火不相容”;大海虽宽容,却容不得一点火星。同样,当代组织工作者的宽容也是有原则的,离开了原则,离开了正确的批评,这种宽容就会成为 无原则的迁就与放纵,就会危害党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我们必须掌握宽容的度数与尺寸,使宽容成为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事业兴旺发达的催化剂。领导干部的“雅 量”,是坚持党的原则前提下的“雅量”。在涉及重大原则的问题上,决不能含糊和让步,必须遵循法制和道德规范,“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事关长远,不 可宽容;事关原则,不得宽容;事关重大,不能宽容。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这是何等的气度与胸怀!面对大海,我们要懂得博爱,面对人生的潮起潮落应有人生的豁达、平和与潇洒,只有如此,心胸便不再狭窄,大海便没有了疆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