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班级
1、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它们的体内有 ;另一类是 ,它们的体内没有 .
2、鱼能够生活在水中,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
① ; ② .
3、仔细观察玻璃缸中的鱼,在它身体的两侧各有一条 ,它能 和 ,它是鱼的感觉器官。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是 张合的,掀起鳃盖,看到鳃是 色的, 又细又多。当鱼离开水时,鳃丝会 ,几片鳃相互覆盖, 了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并且容易干燥,这样鱼就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会窒息而死.
4、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实验是在人为控制 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在难以直接拿 做实验时,用模型或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 。 5、鱼的体表常常被有 ,用 呼吸,通过 摆动和 的协助作用游泳。 6、海蜇属于 动物,它们有 无 ,食物从 进入 ,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 排出体外。
7、海水和淡水中都生活着多种身体柔软靠 来保护身体的动物,这些动物称为 .
8、虾类和蟹类由于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 ,叫 .
9、进入鳃和流出鳃的水相比较,溶解气体的成分变化是 。
10、虽然海马身体外形奇特,但是海马有 辅助运动,用 呼吸,有脊椎骨构成的 ,而且终生生活在 ,由此可以判断海马属于 。
11、兔子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和人类的相似,具有 和 的体征,因此属于 动物。
12、兔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都有发达的 和遍布全身的 ,能感受来自环境的刺激,更好地适应环境.
13、针对干燥的气候,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 散失的结构;绝大多数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 和 ;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 和 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陆地生活的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 器官和 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做出反应。
14、蚯蚓生活在含腐殖质丰富的 土壤中,通过 和 的配合使身体蠕动。 15、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这样的动物称为 . 16、蚯蚓的呼吸要靠分泌 ,始终保持 的 来完成。
17、与食草生活习性相适应,兔子的牙齿有 和 的分化。 适于切断食物, 适于磨碎食物。家兔的消化道中 比较发达。肉食性动物的牙齿与家兔的主要不同是还
有锋利的 ,适于撕裂食物。
18、对于陆地上生活的动物来说, 、 和 是基本的环境条件.
19、兔的心脏结构与人的 ,分成 个腔,分别是 、 、 和 。它的血液循环包括 和 .
20、鸟类的体表被覆 ,前肢变成 ,具有迅速 的能力;身体内有 , 高而恒定。
21、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 ,能 . 22、大多数昆虫都有 ,能 。 23、 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24、昆虫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运动器官-— 和 都生在 .
25、世界上的鸟有 中,绝大多数鸟都善于飞行,飞行使鸟类扩大了 ,有利于 和 。
26、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 ,有 和 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 的作用.
27、脊椎动物中的青蛙、蟾蜍等,幼体生活在 中,用 呼吸,称为 , 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成为 ,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 呼吸,同时用 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 .
28、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 .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 。
29、关节是由 、 、 、 、 组成的,其中在 和 上附着关节软骨。
30、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 和 组成的,骨在 的牵引下围绕着 运动,使 能够完成各种动物,从而具有发达的 能力,有利于 和 ,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31、当屈肘时, 收缩, 舒张;伸肘时, 收缩, 舒张。 32、运动是以骨为杠杆,以骨骼肌的收缩为 ,以 为支点而形成的。
33、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 ,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叫 ,骨骼肌有 的特性。
34、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 的,由动物体内的 所决定,称为 。另一类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 的作用,由 和 而获得的行为,称为 。
35、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 ,学习行为就越 ,而且学习行为在动物的全部行为活动中所占的比重 .
36、“手遇到火,马上缩回来”属于 行为;“马戏团的小狗算算术”属于 行为;“谈
虎色变”属于 行为.
37、动物的 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而 则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属于 ,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 行为。
38、小鸡从卵壳里出来就能随母鸡啄取食物,这属于 行为;老鼠走迷宫,这属于 行为。
39、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是在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 .
40、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 ,可以 。
41、鹿群的群体内,不同成员之间 ,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它们具有一系列的 行为。
42、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 ,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 ,这种现象叫做通讯。
43、在白蚁的群体中,“产卵机器”是 ,也叫 。专司蚁穴保卫的白蚁是 。 44、动物群体中的分工合作的必要条件是需要随时交流信息,请填空回答下列问题: ⑴ 动物可以用 、 、 传递信息。
⑵ 在哺乳动物黑长尾猴群中,发现不同的敌害动物时,发现者会 来作报警信号通知其他的伙伴避敌。
⑶ 通讯在社会行为中有重要意义,没有通讯,动物的个体间就 。对群体生活的动物来说,孤立的个体 都很困难,不同性别 也将受到影响。
45、我们知道的昆虫中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有 、 、 ;哺乳动物中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有 、 、 、 等。
46、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 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 、 和 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47、动物能够帮助植物 ,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 和 ,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48、动物作为 ,直接或间接以 为食,通过 和 ,将摄取的 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 ,释放出 ,同时也产生 、 等物质.这些物质又可以被 利用,而动物的遗体等被 分解,再被植物利用,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9、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密切的关系,动物在分解体内的有机物时能释放出能量,同时也产生 、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 利用;而动物的 或排出的粪便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 、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 .事实表明, 和 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50、在生态系统中 和 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也就是说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
的 及所占 总是维持在 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
51、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比如某种动物被大量捕杀,就会 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 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2、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 。
53、在食物链“农作物→黏虫→青蛙”中,由于某地有人大量捕捉青蛙,其后果是:黏虫 ,农作物 。青蛙在生物防治中有着重要作用,生物防治就是利用 防治 的技术。
54、在“草→吃草的昆虫→吃虫的鸟”食物链中,如果草多,吃草的昆虫数量就会 ,这样使得吃虫的鸟数量也 .如昆虫数量增加,草的数量 ;鸟类的数量 ,又会使得 数量下降,进而使得草的数量得以恢复。这充分说明,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 、 的关系。
55、科学家通过对动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 .请你举出人类利用仿生学的两个实际事例: 。
56、 和 的产值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
57、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其优点是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的 ,可以减少复杂的 和 。
58、科学家模仿一种常见的动物,通过研究,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器械,使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体内的血液也能正常输送到离心脏较远的下肢.这里科学家模仿的生物是 。
59、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 、 、 、 。
60、不同细菌需要的生存条件不同,如好气性芽孢杆菌需要 的环境,而乳酸菌需要 的环境,生活在极端环境中的有 。在经过严格的 环境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 61、 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的菌落比较 ,表面 或 ;而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 状、絮状或 状,其颜色呈红、 绿、 、 等不同的颜色.
62、培养细菌或真菌,首先要配置含有营养物质的 ;琼脂是一种煮沸冷却后能胶化成为 的物质,是制作 的常用的材料之一;配制好的培养基要进行 ,冷却后,才可以使用。
63、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 .
64、用于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基和培养皿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其作用是 。 65、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中,到处都可以找到细菌和真菌。就连寒冷的极地和很热的温泉中,也有它
们的踪迹。这说明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是 。
66、从菌落的形态、 和 ,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
67、细菌是靠 进行生殖的,能形成休眠体 ,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而且还能四处飘散,落在适宜的环境中,又能萌发成 。
68、细菌没有 ,只能利用现成的 生活,其营养方式为 。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 。
69、一般地说,细菌有 状、 状、 状等不同形态;细菌是一个 ,从外向内有细胞 、细胞 、细胞 、有 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 。其中有助于保护细菌的是 。
70、最早发现细菌的科学家是荷兰的 ;最早发现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科学家是法国的 ;他还发现了 、 ,被后人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71、简单计算:假设你此刻手上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为每30分钟繁殖一代,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2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 。计算公式: 。 72、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真菌中的 使食品发霉. 73、我们平常吃的蘑菇及木耳、银耳是 。
74、青霉和曲霉的菌体是由许多 连接起来的 构成的。它们都是 的生物体,每个细胞都有 、 、 和 。 75、酵母菌是 细胞的真菌。
76、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都离不开 。
77、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 来繁殖后代的,在 和 直立状态的菌丝顶端,分别生有 、 的孢子。
78、自然界中木耳、香菇、灵芝、银耳、青霉、曲霉、酵母菌均属于 。你所见到的青霉的颜色是 。曲霉的颜色是 、 或 .
79、歌曲中描述的“采蘑菇的小姑娘”是在 后天气或 草地、树林中采集蘑菇,所以,如果有人想在家庭养殖使用蘑菇,养殖场所要保持清洁、 度和 度要适宜,同时要提供蘑菇生长所需要的 。
80、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 和 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 、 和 ,这些物质又能被 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 。可见,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
81、腐生性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它们能将复杂的 分解成简单的 ,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82、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 ,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 。
83、家庭中贮藏水果时,常有发生腐烂的现象,这是因为 和 分解了水果中的有机物造成的。
84、你可能见过一些生长在墙壁、树干或岩石上,呈灰绿色、硬壳状的植物板块,它就是地衣。地衣是
和 共生在一起形成的。
85、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人的手、足癣,水稻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等均由 和 的一些营 生活种类引起的。
86、大豆的根部,有能够固定空气中氮气的 菌与植物 。 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 能吸收的含氮物质,而 则为 提供有机物.
87、细菌和真菌一般不含 ,只能吸收现成的 来维持生活,这种营养方式叫异养。其中有营 生活的,如痢疾杆菌;有些营 生活,如枯草杆菌。
88、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 ,真菌可以供给藻类 和 ,当两者分开时,它们都 。
89、在许多动植物体内,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其中许多细菌对生物体有利,如大肠杆菌就可以帮助人自然产生维生素 ,还有些细菌可产生维生素B12,对人体有利。这些细菌与生物体的关系是 。
90、 可以把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产生 ; 能够把葡萄糖转化为乳酸,使牛奶变成 ,使蔬菜变成有 的泡菜。
91、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 和 引起的,这些 和 可以从食品中获得 ,并在食物中 和 ,导致食品的 .
92、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
93、为了食品的安全,你去超市或食品店时,要仔细阅读食品 ,找到 的方法. 94、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 转入 菌内,对 菌进行大规模培养,使之大量产生治疗 病的药物--胰岛素.
95、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一些 菌和 菌通过 把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气体。 96、一些细菌在有氧气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成 和 使污水得到净化。
97、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 把生物划分为 和 等不同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 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 关系和 关系。 98、分类的依据是 。 99、分类的基本单位 。
100、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 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 和 。
101、根据植物是否能产生种子,可以将它们分为:能产生种子的植物为 植物,另外一类是 植物,后者又包括 植物、 植物和 植物;种子植物中,一类是外有果皮包被的,称为 植物,另一类没有果皮包被称为 植物。
102、为了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之间的 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 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103、在同一个分类单位中的生物之间,都有着一定的相似的特征.分类单位越小,它包含的生物种类越 ,物种之间的相同特征就越 ,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 。
104、马这个物种,在分类上属于 属、 科、 目、 纲、 亚门。
105、桃在分类上隶属于 属、 科、 目、 纲、 门、 亚门。 106、生物单位分类从大到小依次是 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107、随着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不断加深,“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也更加丰富,它不仅指 的多样性,还包括 的多样性和 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体现在生物圈中生物是极其丰富的;基因的多样性体现在不同的物种之间的基因差异 ;同一物种之间的基因组成也 。每一个物种就是一个 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体现出因地形和气候的多样性,导致形成多种类型的。
108、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产量很高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是利用 的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的一个典型实例。
109、对于生物的多样性的总体认识是:生物圈中有许多 的生物,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而个体之间的基因组成是有 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基因库;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相互联系.生物圈中的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们所在的 ;当生态系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 多样性和 多样性的丧失。
110、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 、 和 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 。
111、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 ”。 11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 的多样性。
113、保护 ,保护 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114、在地球上,物种最多的自然生态系统是 。
115、一个较大的国家或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 以上,而且分布均匀,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就比较优越。
116、草原是 的重要生产基地,还是 栖息场所,还能 和 。
117、草场的不合理利用,一般表现为 ,过度放牧和 .
118、我国珍稀的两栖动物一般指的是 。我国特产的、栖息于淡水中目前处于灭绝边缘的一种哺乳动物是 。
119、素有“中国鸽子树”之美称的世界著名观赏植物是 。素有“植物中的大熊猫”之美称的被人们赞誉为“活化石”的、我国特产的珍贵裸子植物是 .
120、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有 、 、 、 、 、 等.
121、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们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 或 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就是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 的措施。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
122、除建立自然保护区外,人们还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濒危物种的 (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学期期末答案(填空题)
1、脊椎动物;脊柱;无脊椎动物;脊柱
2、①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②能在水中呼吸 3、侧线;感知水流;测定方向;鲜红;鳃丝;黏结;减少 4、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模拟实验 5、鳞片;鳃;尾部;鳍
6、腔肠;口;肛门;口;消化腔;口 7、贝壳;软体动物 8、甲;甲壳动物
9、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氧气含量减少 10、鳍;鳃;脊柱;水中;鱼类 11、胎生;哺乳;哺乳 12、大脑;神经
13、水分;气管;肺;支持躯体;运动;感觉;神经 14、润湿;肌肉;刚毛 15、环节动物
16、黏液;湿润的体壁
17、门齿;臼齿;门齿;臼齿;盲肠;犬齿 18、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
19、一样;四;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体循环;肺循环 20、羽毛;翼;飞翔;气囊;体温 21、跳跃足;跳跃 22、翅;飞行 23、昆虫
24、头;胸;腹;翅;足;胸部
25、9000多;活动范围;觅食;繁育后代 26、外壳;保护;支持;水分蒸发
27、水;鳃;蝌蚪;蝌蚪;幼蛙;肺;皮肤;两栖动物 28、动物的行为;运动
29、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头;关节窝 30、骨骼;肌肉;肌肉(骨骼肌);关节;躯体;运动;觅食;避敌 31、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 32、动力;关节
33、肌腹;肌腱;受刺激而收缩
34、生来就有;遗传物质;先天性行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经验;学习;学习行为 35、复杂;复杂;越大 36、先天性;学习;学习
37、先天性;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学习 38、先天性;学习 39、组织;分工;等级 40、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 41、分工合作;社会 42、发出某种信息;反应
43、雌蚁;后蚁;兵蚁;筑巢;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
44、⑴动作;声音;气味;⑵用不同的声音;⑶无法取得联系;觅食和御敌;交配繁殖 45、蜜蜂;蚂蚁;白蚁;猴;狒狒;象;鹿 46、信息;物质流;信息流 47、传粉;果实;种子
48、消费者;植物;消化;吸收;有机物;分解;能量;二氧化碳;尿液;生产者;遗体;二氧化碳;物质循环
49、食物链;食物网
50、物质;能量;数量;比例;相对稳定 51、影响;维持;
52、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53、大量繁殖,数量增加;大量被吃,数目减少;生物;病虫害 54、增加;增加;下降;增加;昆虫;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55、仿生;冷光灯和雷达 56、畜牧业;渔业
57、费用;生产程序;环境污染 58、长颈鹿
59、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一定的生存空间 60、有氧;无氧;古细菌;高温高压灭菌
61、菌落;小;光滑黏稠;粗糙干燥;绒毛状;蜘蛛网;褐;黑;黄 62、固态;培养基;高温灭菌 63、接种 64、灭菌
65、广泛分布的生物 66、大小;颜色
67、分裂;芽孢;细菌
68、叶绿体;营养物质;异氧;分解者
69、杆;球;螺旋;细胞;壁;膜;质;DNA;核;细胞壁 70、列文·虎克;巴斯德;乳酸菌;酵母菌
4n
71、100×2=1600;细菌数×2(n代表繁殖代数) 72、霉菌 73、真菌
74、细胞;菌丝;多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75、单 76、酵母菌
77、孢子;青霉;曲霉;绿色;黑色 78、真菌;青绿色;黄色;黑色;橙红色 79、雨;潮湿;温;湿;营养物质
80、细菌;真菌;二氧化碳;水;无机盐;植物;有机物;分解者 81、有机物;无机物
82、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共生 83、细菌;真菌 84、真菌;藻类
85、细菌;真菌;寄生
86、根瘤;共生;根瘤;植物;植物;根瘤菌 87、叶绿素;有机物;寄生;腐生
88、有机物;水;无机盐;不能独立生活 89、K;互利共生
90、曲霉;酵母菌;二氧化碳;乳酸菌;酸奶;酸味 91、细菌;真菌;细菌;真菌;有机物;生长;繁殖;腐烂 92、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93、标签;保存食品
94、基因;大肠杆菌;大肠杆菌;糖尿病 95、杆菌;甲烷菌;发酵 96、二氧化碳;水
97、相似程度;种;属;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亲缘;进化 98、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99、种
100、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
101、种子;孢子;藻类;蕨类;苔藓;被子;裸子 102、亲缘;相似 103、少;多;近
104、马;马;奇蹄;哺乳;脊椎动物
105、梅;蔷薇;蔷薇;双子叶植物;种子植物;被子植物 106、界、门、纲、目、科、属、种;种
107、生物种类;基因;生态系统;较大;不尽相同;基因库 108、基因
109、种类;差别;生态系统;种类;基因 110、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第三位 111、裸子植物的故乡 112、基因
113、生物的栖息环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14、热带雨林 115、30%
116、畜牧业;一些野生动物;调节气候;防治土地被风沙侵蚀 117、不合理开垦;破坏草原植被 118、大鲵;白鳍豚 119、珙桐;银杉
120、金丝猴;朱鹮;白鳍豚;扬子鳄;银杉;珙桐 121、陆地;水体;自然保护区;最为有效 122、种质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