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遣农才儿FUJIAN NONGJI_
蚵究与棵索
城市轨道交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刘成娟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系,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蓬勃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对技能型人才的培 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对其发展现状及前景、人才 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轨道交通;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 中图分类号:U239.5-4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福建省大力推动交通跨越式发展,继快 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后,轨道交通建设已成为福建省 基础设施投资新热点。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飞 跃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 大,人才培养需求与培训资源供给矛盾不断显现。 如何培养出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成为 城市轨道交通高职院校的紧迫任务。
型居住区,对于缓解中心城区东西向交通压力,引导 大学城、工业区和居住区的开发和改造建设具有重要 作用。2016年11月,福州地铁6号线正式开工建 设。这一系列进展标志着福州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迈 人了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依据2015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的《福州市城 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15-2021年)》,福州 市远景规划建设9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约 338.12公里,设置车站215座,其中换乘站26座,呈 “有环放射式”结构。规划至2021年,福州市区公共 交通占机动化出行量比例达到38%,轨道交通占公共 交通的比例达到30%。2011-2050年福州市城市轨 道交通规划如表1所示。
2018年1月,厦门地铁1号线开通试运营。依据 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2011-2020年)、第二期 (2016-2022年)建设规划,到2020年,厦门市城市轨 道交通线网将由6条线组成,总长度约267公里,共设 车站139座,含换乘站18座,形成“中心放射、环湾发 展”的轨道交通网络。
继福州、厦门之后,泉州市地铁1号线也预计于
1福建省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2008年1月,国务院批准福州市列入9所第二批 建设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城市;2009年6月,国务 院批准《福州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8- 2016)》;2009年12月27日,福州轨道交通1号线动工 建设,福州地铁1号线位于城市南北发展主轴,是福 州市轨道交通骨架网核心线路和南北交通主要通 道;2017年1月6日,福州地铁1号线全线开通试运 营,福州迈入地铁时代。随着地铁1号线的动工, 2014年11月,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也正式开工建 设。轨道交通2号线沿福州市东西向主客流布置,连 接主要文教科研区、工业区、历史文化发展中心、大
作者简介:刘成娟(1983 — ),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车辆和模具CAD/CAE研究等。
— 40
—
FUJIAN NONGJI
岬究与裸索
2018
表1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表(2011-2050年)
删
项目名称福州地铁1号线
线路长度 /公里28.929.3新建41.36新建24.2新建24.6预计35.35预计45.7
2015-2050
福州地铁8号线福州地铁9号线
预计49.83预计24.4
项目规划中
建设
年限/年2011-20162014-20182016-20202017-20212018-2022
总投资 /亿元201.00196,22277.16184.36192.88
主要工作
进度目标建成通车建成通车建成通车开工建设开工建设
FUJIANNONGJI
遣农杌
早期建设规划
福州地铁2号线福州地铁6号线
近期建设规划
福州地铁4号线福州地铁5号线福州地铁3号线福州地铁7号线
远期建设规划
2018年开工建设,根据2009年11月泉州市政府批复 的《泉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泉州市将建设6 条轨道交通线网,呈现出环放式的线网形态,规划线 路总长度约270.9公里,其中环湾核心区的线路里程 约204公里。
研究表明[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1亿能直接 带动2.63亿的GDP增长。随着福建省城市轨道交通 建设的大力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 理人才和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同时,也 为“订单式”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了实践和发展的大 好时机。
福建省城市轨道交通网尚处于规划和建设时期,虽然 福州地铁经过一年的通车运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由于各项培训资源和手段,如培训设备、现场实践 和跟岗作业等都还处于储备阶段,面临着培训设施不 足,培训课程开发、人才培养质量和速度与培训能力 不足的矛盾。有必要借鉴较早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 路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深圳、郑州 等城市广泛采用的地铁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培养“订 单式,,人才的教学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根据合作企业 生产岗位的具体需求,委派教师前往合作企业深人调 研,同时,邀请行业领域的专家召开“订单式”人才培 养模式论证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共同 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校企合作、工学 结合,共同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科学合理的“订单 式”人才培养可以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和社会的“多 赢”[3]。对企业而言,缩短了岗前培训成本及管理成 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对高职院校而言,有利于 高职院校找准办学定位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也 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招生规模和学校的发 展升级;对学生而言,能较早明确就业单位和岗位需 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参与到校内 外实训等培养环节中;X村土会而言,“订单式”人才培
2城市轨道交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城市轨道交通是集多工种、多专业于一体的复杂
系统,涉及运输、机械、电气、电子信息、环境控制、土 建等专业。其中,仅运营管理所需知识就涵盖10多 个知识门类、30多个专业领域[2],需要大量从事轨道 交通运营、调度、车务(站务、票务)、车辆技术、自动 化控制、综合机电等设备运营的髙技能人才[2]。随着 福建省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需求与培 训资源供给两方面的矛盾不断显现:每年新员工的技 能培训和老员工的在岗技能培训量呈大幅度增长;而
FUJIAN NONGJI
— 41 ~ 含V
2018
1’l>遣农才儿FUJIAN NONGJI_
养模式搭建了良好的就业平台,大量高职学生能够毕 业就直接上岗,X才发挥高职教育作用,促进经济社会 和谐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3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福建省城市轨道交通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进
行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训的高职院校较少,“订 单式”人才培养处于探索阶段。因此,积极探索“企业 全程参与,三方协同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订 单式”人才培养的优势,培养出符合福建省城市轨道 交通事业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刻不容缓。3.1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采用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方 式,对订单班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在学做结合的过 程中,掌握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同 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4_5]。根据办学条件,可 以邀请地铁公司的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 兼职教师,向学生传授更加贴近生产实际的案例和解 决方案,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组织专职教 师利用寒暑假到地铁公司进行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的学习,加强理论与实践教育的融合与统一。
同时,加强校外实习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前往地 铁公司实习,以“正式员工”带“准员工”、以“老”带 “新”的方式,让学生逐步熟悉相应岗位的操作规章、 工作流程以及故障的处理办法。3.2完善对接标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订单班学生需接受学校和地铁公司的双重考核, 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商讨制定适合订单班学生的综合 测试与评价标准,同时,企业全程参与考核过程并定 期检查学校教学情况。
毕业考核验收时,由企业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学 习情况(包括笔试成绩、实践操作成绩和面试成绩及 体检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择优选择适合的人
— 42 — FUJIAN
NONGJI
蚵究与棵索
才到企业就业。
几年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对“订单式”人才 培养模式不断地摸索与改进,在制定的企业用工标 准、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等方面不断完善, 绝大多数经“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学生,都能较好地解 决就业问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福建省轨道交通人才 紧缺的现象。
3.3加强师资建设,提高师资队伍质量
加强教师对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操作与技能培 训,提高教学环节优化设计的能力;利用寒暑假组织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教师到地铁公司进行挂职锻炼,可 以有利于教师收集大量教学案例和具体解决方案,有 效应用到学校课堂教学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 力;此外,还可以组织教师前往相关高职院校进行实 地调研和技能培训,多渠道多方法组建一支具有丰富 实践经历的教师队伍,提髙师资队伍质量,增强教书 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不断完善适应“订单式”人才 培养模式需求的人才队伍。
4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效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内陆续建成城市轨道交 通模拟驾驶系统、沙盘、行车调度信号模拟仿真系统、 自动售检票系统、屏蔽门维护与检修等实训室。开展 与培养计划课程相适应的实训课程,安排学生到地铁 企业进行校外实训,提高了学生职业技能和动手能 力,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工学结合”;通过“订 单式”人才培养方式,将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和企业需 求相结合,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师资、教学设施等资源 互补,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实用型技能人才,提 高了学生就业率。探索出了一条既有利于学校和学 生,又有利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订 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缓解福建省轨道交通人才紧 缺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岬究与裸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伯遣农杌
第1 期
■ FUJIAN
NONGJI
参考文献:
[1] 杨艳.厦门市地方高校轨道交通行业人才培养探析[J].厦门 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4,16⑷:7-11.
[2] 刘瑶.关于厦门轨道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经营管理 者,2013(11):121.
[3] 胡宏亮.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
学,2013.
[4] 冯丽丹.高职轨道交通类专业“半订单班”式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一
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2016,29(1): 41-43.
[5] 单磊,陈乐平,唐磊,等.高职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与实践——
以我院轨道交通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9) : 273-274.
(上接第23页)
[7] 李晶,王健.大学物理实验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 版社,2017_
[8] 张三慧.大学物理学:力学、电磁学(第3版)[M].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9.
[9] 马文蔚等•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0] 内蒙古工业大学物理系编.大学物理[M].呼和浩特:内蒙
古大学出版社,2002.
[11] 内蒙古工业大学物理系编.物理实验(第三版)[M].呼和浩
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
[12] 祁关泉等译.物理学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13] 尹鸿钧.基础物理教程丛书(力学...)[M].合肥:中国科学
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
[14] 顾建中•力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5] 梁昆淼.力学(上、下册,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80.
FUJIAN
43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