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端午节粽子诗

来源:六九路网
端午节粽子诗

【篇一:端午节话粽子】

端午节话粽子

端午节食粽是我国南北各地许多民族共有的习俗。此俗源远流长,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西晋周处《风土记》。关于这一习俗的来源,我国较普遍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其根据主要是《续齐谐记》上的一段奇特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汩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不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患,当以楝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其实,吃粽子并不是端午日独有的风俗。《太平御览》引《风土记》载:“俗有菰叶裹糯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也说:“夏至节日吃粽,周处谓之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塞楝叶,插五彩系臂,谓为长命缕。”可见那时不只端午吃粽,夏至日也吃,梁代徐君倩写了一首《共内人夜坐守岁》诗:“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从这首诗里可以了解到六朝时有除夕守岁吃粽子的习俗。湖南湘西苗族夏历正月初一,湘南八月十五,溆浦五月十五至今仍保留吃粽过节的习俗。

外国也有吃粽子的习俗。亚洲一些国家,如朝鲜、日本、马来西亚,也和我国一样在夏天吃粽子。而在一些拉美国家,如墨

西哥、委内瑞拉、秘鲁等国,则是在圣诞节吃粽子。圣诞节前包粽子是家里的一件大事,以家庭主妇为主,一家大小齐动手,要包出几百个粽子,留着慢慢吃。每当十二月二十四日午夜做完弥撒后,全家便围在一起吃粽子。

我国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粽子不仅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粽子的种类很多,先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 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

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具,有甜有咸。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辅料的内容,则是最能凸显地方特色的部分。

我国各地的粽子,不同的地方由于地域、风俗不同粽子也就有许多差别。

闽南的粽子分碱粽、肉粽和豆粽。碱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碱液蒸熟而成,兼具黏、软、滑的特色,冰透后加上蜂蜜或糖浆尤为

可口。肉粽的材料有卤肉、香菇、蛋黄、虾米、笋干等,以厦门的肉粽最为出名。豆粽则盛行于泉州一带,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配上糯米裹成,蒸熟后,豆香扑鼻,也有人蘸白糖来吃。

北京的粽子大约可分为3种: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后蘸糖吃。另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第三种是豆沙粽,比较少见。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替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蒸熟之后,只见黄澄澄的黏黍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曰“黄金裹玛瑙”。

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质香软,分为咸、甜两种。咸的以新鲜猪肉浸泡上等酱油,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为馅。甜粽以枣泥或豆沙为馅,上面加一块猪板油。蒸熟后,猪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适口。馅料都经过专人选择,有枣儿粽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镶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粽子的味道美极了。箬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馅子,甜而不腻。它既是驱邪消暑的开胃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网友们,端午节即至,你们包好粽子了吗?(有借鉴)

【篇二:关于端午节作文诗歌:粽子】

关于端午节作文诗歌:粽子

关于端午节作文诗歌:粽子我是一只小小粽子,绿色的粽叶是我外衣,细细的绳子是我衣带。紧身的我,

来自广阔的田野,阳光雨露伴我长大,朴实清香就是我!每当端午来临时,四面八方的人来品尝。我的心儿别提有多快乐,只因我帮嘉兴美名扬。

【篇三:端午节的粽子】

端午节的粽子 端午节与粽子

农历五月初五,也叫“端午节”,俗称“粽子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于是初五可以称为端五。

端午节是个传统节日,这一天不可缺少的活动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说是为了压邪;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的三闾大夫屈原,因此端午节又被称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赛龙舟要有水面的地方才能进行,水面少的地区节日的主要内容就是吃粽子了。各地风俗不同,物产不同,粽子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竹叶,因为乾竹叶绑出来的粽子,熟了以没有竹叶的清香。北方人则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巨,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

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具,有甜有咸。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料的内容,则是最能突显地方特色的部分。 北京的粽子大约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蘸糖吃。另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第三种是豆沙粽,比较少见。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蒸熟之,只见黄澄澄的粘黍中嵌著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为“黄金裹玛瑙”。

这一类的粽子多见于北京的一些老字号餐饮企业。护国寺小吃店、锦芳小吃店等老字号餐厅,都有传统的江米小枣粽和豆沙粽,其中锦芳小吃店的粽子还被评委东城区十大名小吃,便宜坊集团还有根据自身特点做的鸭肉粽;

作为一个各地美食汇聚的美食大都市,北京当然也少不了各地的风味粽子。以小笼包闻名于世的台湾餐饮企业鼎泰丰,这个端午节保持了以往的习惯,推出湖州风味的肉粽、豆沙粽。肉粽用的是五花肉,肥瘦相间,夹在晶莹饱满的糯米中煮熟,油脂浸润了糯米,糯香混着肉香,咬一口香气盈腔,是肉粽中的佼佼者。

江南风味酒楼苏浙汇的火腿鲜肉粽,以上等糯米包裹着新鲜的火腿以及五花肉混合的馅料,配以苏浙汇的不传秘方蒸制而成。用筷子分夹四块,块块见肉,芬芳和润,酥烂嫩鲜,肥糯不腻,香味扑鼻,

回味无穷。苏浙汇还有南瓜枣泥粽、五子粽、瑶柱鲜鸡粽等品种。甜咸兼有、荤素搭配,选择还是很多的。

大三元的粽子是广味的,特点在于他们使用的粽叶是广东肇庆产的叫做“冬叶”,有一股独特的植物芳香。其中的馅料的选择也比较多,鸡肉粽、猪肉粽、腊肉粽等都有独特的岭南风格。 民间习俗

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筒粽”花样繁多。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一传统习俗,并且伴随着很多的民俗活动,其由来已久。

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诞生的,那一天便互相送粽子作为纪念,并且粽子还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一直到今天,每年农历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因各地习俗的不同,人们给粽子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在南方与北方就有着较大的差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