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六九路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15100运输顺槽及回风联巷密闭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来源:六九路网


15100运输顺槽及回风联巷密闭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根据通防部安排,由修巷队在15100运输顺槽内距离回风联巷口往里5m处,回风联巷风门处及15100运输顺槽往里5m处各施工一道密闭,为确保密闭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二、重大危险源及有害因素辨识

1、准备施工材料期间,运料时不注意来往行驶的车辆,易造成人员伤害。

2、卸料、运料时不使用临时阻车器,易发生跑车事故造成人员伤害。

3、卸料、运料时不注意轻抬轻放,易砸伤自己或他人。

4、在平台架上施工时,搭设平台架不稳,易造成人员掉落受到伤害。

5、砸片石或支石时,其他作业人员未撤至安全地点,易造成片石或支石伤人。

6、未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易发生片帮或冒顶,造成人身伤害。

7、施工过程中瓦斯、CO浓度增大,未采取有效措施,易发生瓦斯、CO超限事故。

8、搬运回撤物件时工人步调不一致,造成伤人事故。

三、施工现场情况

1

1、1#密闭位于15100运输顺槽口距离15#煤轨道下山往里5米处(以长帮为准),作业地点采用锚网支护且支护良好,密闭规格为:4.7m宽*3.6m高。

2、2#密闭位于15100运输顺槽与回风联巷交叉口往里3米处,作业地点采用锚网支护且支护良好,密闭规格为:4.7m宽*3.7m高。

3、3#密闭位于15100运顺顺槽回风联巷风门处,作业地点采用锚网支护且支护良好,密闭规格为:4.5m宽*3.5m高。

4、1#密闭施工前,现将巷道底板左边原工作面二部皮带坑用料石砌筑至底板平面,而后在采用灰砖砌筑永久密闭,2#、3#密闭为永久闭施工材料为灰砖。

5、15100运输顺槽密闭往里有风水管路、道轨等设备,打设密闭前需将设备进行回撤。

附图《15100运输顺槽及回风联络密闭施工位置图》

四、施工材料及运输

1、施工材料:料石、青砖、石粉、水泥

2、密闭材料运输方式:由运输队将密闭材料沿运输系统运输至15100运输顺槽口卸车,然后由修巷队人工将物料倒运至密闭施工地点。

五、施工前准备

1、所有施工材料必须在施工前准备齐全。

2

2、施工人员要按规定方式随身携带施工所需工具。

3、施工前由通防部组织相关业务部室分别对密闭段进行封闭前验收,验收通过后方可封闭巷道,开工前必须向安全调度、通风调度汇报。

4、施工前必须认真学习本安全技术措施,熟悉现场情况后方可开工。

5、井下运送料石、大青砖、石粉、水泥等施工材料时及时与运输队协调好后再进行运料。

6、开工前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由外向里逐步检查施工地点前后5m的顶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生产部门联系处理好后方可开工。

7、施工时,在施工地点顶板悬挂便携式瓦检仪和便携式CO检测仪,并有专人进行监测监护。

8、密闭施工前将密闭区域内所有机电设备、各类电缆及风水管路、轨道等回撤完毕方可施工。

六、施工工艺

密闭墙打设:剪网、开帮、掏槽--拉底--砌筑墙体--留设放水管、观察管和措施管--砌筑墙体--封顶--抹面--工程收尾

七、施工要点

(一)、永久密闭:

1、施工前保证对巷道进行“四断”管理,断开所有的管路和电缆。

3

2、剪网、开帮掏槽:剪网自下而上进行,剪网宽度不小于1.2m;开帮宽度1m,硬度以见实帮为止,顺序为自下而上;开完帮后以开帮中线为标准,掏1m宽、0.3m深的槽体。剪网、开帮掏槽以1.0m高为一个循环,严格执行“四断”(断网、断管、断电、断道)管理。

3、拉底:拉底宽度1m,拉底至见巷道底板,再拉底300mm深,浮煤要清理干净并及时装车上井,拉底后底板要平整。

4、砌筑墙体:底、帮拉好后开始铺底,铺底时将水泥、河沙按1:3的比例调配好,在底槽上铺60mm的灰浆。砌筑墙体时灰份要调匀,不宜过稀,手捏不渗水不松散。墙体四周与煤岩接实,吊挂垂线和水平拉线,要层层拉线作业,垂线保持不变,通过移动水平拉线砌墙,确保墙体平整。大青砖摆放整齐,层与层之间要互相咬口,做到无空缝、重缝。砌到1米高后重复第一道工序,以此循环砌墙。墙体高度超过1.5m后要搭设工作台,工作台使用梯子和木板搭设。

5、安设放水管、观测管、措施管、束管。为有效排出采空区内积水,观测采空区内气体气样情况,在砌筑永久密闭墙时,按设计图在相应位置留设4寸管孔,分别为:1个排水孔、1个观测孔管和1个措施孔及1个4分钢管束管孔。排水管内要添加适量的水,保证封闭的密封性。观测管、措施管、放水管根据设计图要求在相应位置留设,在管路外端要安设开关阀门。

6、封顶:墙砌到巷道顶板时,要将顶网逐断剪开,剪网宽度1m。剪完网后要及时用长柄工具将顶板活煤、活矸清理干净,将顶挑到实顶为止。顶板封口时由里往外填充,青砖与顶板要留有一定空隙,用瓦刀或其它工具将灰浆一点一点填好,做到缝隙严密不漏风。

7、抹面:永久密闭墙体砌好后,用水泥沙浆(比例:1:1)对墙体抹面,做到严密不漏风,永久密闭墙体要对所抹的面进行打光压实,做0.2m的标准裙边,抹面次数不得小于2次。

4

8、工程收尾:施工结束后永久密闭墙外5米范围内杂物清理干净,剩余材料要装车上井或运至其它用料地点备用,密闭墙外打设标准化栅栏,在栅栏上挂禁止入内牌,在密闭墙钉挂密闭管理牌和瓦斯检查牌版。

9、工程质量:永久密闭施工要严格执行《永久密闭施工现场控制票》,现场负责人要逐项认真落实施工工序和施工质量,确保密闭高标准完成。

10、工程完成后由通防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

附图《15100运输顺槽及回风联巷1#、3#密闭施工示意图》

附图《15100运输顺槽2#密闭施工示意图》

八、劳动组织

1、跟班队干一名负责对现场工程质量验收,填写验收记录。

2、每班必须有班组长一名,负责组织施工,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3、工程班每天三班作业,每班作业时间为8小时,每班出勤8人。

九、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井下运料、卸料必须执行温庄煤业辅助运输管理制度的要求,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

5

2、井下卸料时,将车辆支设牢固,作业人员严禁进入运输区段,严格执行大巷运输封闭管理规定。

3、井下卸运料时施工人员要互相照应,靠巷帮堆放材料,要整齐,要挂牌管理,不得影响运输、通风、行人。

4、施工前要把所需的施工工具和施工材料准备齐全,小型工具按规定随身携带,避免利刃伤害自己或他人。

5、当墙体高度达到1.5m高时用平梯、50mm厚双层木板搭设平台架,平台架搭设要平稳 ,并要有专人扶梯和看护安全施工,作业人员要使用保险带。

6、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对应位置安装排水管、观测孔管、措施孔管,两处密闭放水孔安设完毕后要安装放水阀门。

7、砸片石或支石时,其它作业人员应躲避至安全地点,同时砸片石人员应配戴护眼罩,以免飞溅片石伤害自己与他人。

8、施工结束后,要将密闭前后5m范围内杂物清理干净,剩余材料要靠帮堆放整齐,装车上井,工具随身携带上井。

9、作业人员要搞好现场安全互联保和自主保安工作,队干要抓好现场安全监护和工程验收工作。

10、回收物件要用运料的空车运出,回收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以减少回收物件的损坏。

11、施工材料要靠巷帮整齐堆放,不得影响通风。

6

12、下井前,跟班队干和班组长必须配带便携式 瓦检仪和便携式CO检测仪,施工过程中,要在施工地点吊挂便携式瓦检仪和便携式CO检测仪,以便实时监测作业地点瓦斯变化情况,当瓦斯浓度达到0.8%或CO浓度达到24ppm时,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向生产调度、安全调度、通风调度和队部汇报,在指定地点等待指示,进行处理。

13、运料及施工过程中,严禁损坏通风设施、风水管路及瓦斯管路,以免造成瓦斯事故。

14、每班必须安排专职瓦斯检查员对密闭内外瓦斯、CO、二氧化碳、温度进行检查,避免密闭前出现瓦斯积聚现象。

15、密闭施工前将密闭区域内所有机电设备、各类电缆及风水管路及时回撤,由各相关业务部室现场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密闭施工作业。

16、密闭所需的料石运输到位后将轨道回撤完毕方可施工。

17、密闭施工完成后,由通防部组装业务部室对密闭进行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必须按通防部要求安设密闭管理牌板。

18、未尽事宜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其它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十、人员站位管理

(一)、轨道运输作业人员站位管理及安全要点岗位描述

1、轨道运输作业期间,严禁有人在轨道运输区段内作业,严禁在运行车辆下方行走或站立。

7

2、绞车运行时,绞车司机必须站立在绞车操作方向。绞车运行或停运但处于张紧状态时绞车司机严禁离开操作岗位。

3、绞车运行时,任何人员不得在绞车前方站立或作业,钢丝绳两侧严禁站人,严禁跨越钢丝绳。车辆未停稳,任何人员不得进行打、卸、关、开防跑车装置。

4、把钩工摘挂钩时,作业人员要站在车辆宽敞一侧作业,用铁钩将连接装置提至车辆碰头上方,然后进行车辆连接,严禁将手伸入碰头之间或身体伸入两车之间。把钩工在车辆未停稳时,严禁站在车辆两侧站立。

5、信号工作业时,始终站在信号前,手不离信号,目视车辆运行情况。

岗位危险源:

1、跑车伤人。2、摘挂钩时车辆挤伤人员 3、车辆落道伤人或上道时二次侧翻伤人。4、绞车拉翻转及钢丝绳绷弹伤人。

(二)、垒密闭作业人员站位规定

1、垒密闭时根据作业人员在各个作业工序中确定作业人员的安全站立位置。

2、垒密闭墙时人员站立位置距墙不得小于300mm;垒里层时人员站立在外层上距里层墙不得小于300mm;掏槽时人员站立位置距掏槽处不得小于500mm,用镐掏槽时,掏槽人员后不得站人;挑顶时人员站立位置距挑顶范围内侧不得小于500mm(包括搭设的平台),用撬棍去除帮上活煤时,作业人员不得正对煤帮,距离煤帮不得小于500mm,回柱时,人员应站在支护完好的棚梁下,清理好退路,监护人员站在距施工点1米以外。打料石片时,作业人员距离料石不得小于300mm,防止碎石伤人,除

8

挑顶人员外其余人员全部撤到距离挑顶处2m以外的地方。

十一、避灾路线

(一)、15100运输顺槽及回风联巷密闭施工地点:

1、火灾、瓦斯、煤尘事故避灾路线:

15100运输顺槽作业地点(回风联巷施工地点)→15100运输顺槽→15#煤层轨道下山→15#煤层甩车场→主斜井→地面。

2、水灾、顶板事故避灾路线:

15100运输顺槽作业地点(回风联巷施工地点)→15100运输顺槽回风斜巷→15#煤2#回风下山→集中回风巷→回风立井→地面。

3、其它地点发生灾害时,根据调度室指挥,按指定路线撤退。

附图《15100运输顺槽及回风联巷密闭施工避灾路线示意图》

十二、事故案例

事故案例一:甘肃2012.9.25斜井人车跑车事故

9

一、事故经过:2012年9月25日0时10分,甘肃省白银市屈盛煤业公司煤矿发生钢丝绳断绳跑车事故。34名井下作业人员在煤矿副井筒人车提升过程中距井口约80米处,钢丝绳断绳,人车下滑至距井口约230米处侧翻,造成人员伤亡。发生事故的副井筒总长度704米,坡度28度。经施救34人分五次全部升井,其中20人死亡,14人受伤。

二、事故直接原因:严重超员的斜井人车在提升过程中掉道,随即与巷道巷帮底部的钢管法兰盘发生碰撞,致使磨损锈蚀严重的提升钢丝绳负荷突然增大超过其承载极限而断绳,导致人车跑车,跑车后的人车在快速下滑过程中与巷道发生强烈撞击,造成斜井人车严重变形、乘车人员伤亡。

三、事故间接原因:

1.现场安全管理混乱。井底车场没有配备安全员维持乘车秩序,带班矿领导、跟班人员和人车跟车工对工人违章挤乘人车未加制止并参与违章,人车超员严重,核定乘坐20人,事故发生时实乘34人。

2.运输安全管理不规范。轨道敷设规格偏小,铺设质量差,导致提升中的车辆频繁掉道;浮煤、淤泥将道心和枕木掩埋,导致人车跑车落闸后插爪失效;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增加车辆超负荷提升,加剧钢丝绳疲劳损伤。

3.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钢丝绳检查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落实,对提升过程中车辆经常掉道未及时查明原因进行整改;安全投入不足,副井绞车保护装置不全、钢丝绳磨损锈蚀严重均未及时更换,仍继续使用。

4.监管监察指令执行不到位。矿井没有严格执行监管监察部门下达的执法指令,违规使用安全性能不符合规定的副井绞车提升人车;回收报废巷道钢棚支架期间,作业人员为增加出煤量,违规放顶采煤。

10

5.督促检查落实不扎实。平川区人民政府部署落实安全生产相关规定不全面,指导检查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履行职责工作不细致。白银市、平川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煤矿日常监管不严不细,未严格督促落实煤矿停产整顿、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

四、综合防护措施

1、新建及改扩建矿井不得再选择斜井人车系统,倾斜井巷运送人员系统优先选用架空乘人装置。

2、斜井人车运行前必须严格执行辅助运输工作流程票制。

3、斜井人车运行前,每班必须认真检查车辆连接装置、防护链和防坠器等安全设施,并放一次空车,确保安全运输。

4、防坠器每班进行一次手动落闸试验、每月进行一次静止松绳落闸试验,每年进行一次重载全速脱钩试验。

5、斜井人车必须有跟车工,跟车工必须坐在设有手动防坠器把手或制动器把手的位置上。

6、斜井人车必须设置使跟车工在运行途中任何地点都能向司机发送紧急停车的信号装置。

7、跟车工严格把关,按照核定人数乘车,杜绝超载。

8、斜井人车由固定检修工进行日常检修。

事故案例二:大兴矿“1992.11.15”片帮事故

11

一、事故经过:1992年11月15日白班,掘进二队处理北一采区403工作面回顺吊装峒室,准备维护帮顶,工长、班长蹬上棚梁观察帮顶,这时发现帮顶有响动掉碴,邱某某贴着帮撤出,孙某某跳入棚下,上帮片落的岩石把棚推倒,将孙某某埋住,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

1、由于巷道受断层影响,帮顶破碎,右侧有隐蔽滑面无法发现,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班长孙某某工作经验不足,观察帮顶时没有考虑退路,躲闪位置不当,也是这次事故的一个原因。

三、防范措施:

1、在处理帮顶时,首先要认真仔细观察帮顶,并选择相应的安全退路,然后才能进入观察。

2、要对全矿职工进行一次安全思想意识的再教育,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增强自主保安能力。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