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菊花诗的一些鉴赏

来源:六九路网


《菊花诗》 讲师:浅墨书心

花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即使没有鲜花的日子,一只塑料假花也能带给我们无边无际的的遐想。生活中不喜欢花的人大概没有。花和爱情一样是历代文人骚客吟咏不完的主题。可以说无花不入诗。 下面给大家看一首五言: “寒露浸秋瞳, 霜风怅百穷。 蓬蒿轻贱命, 含笑待初逢”。

这是一首咏花的诗,大家能看出是写什么花的吗? 这是一首描写狗尾巴花的五言绝句!

还有一首现代诗,也是描写狗尾巴草的,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狗尾草》,分享给大家:

“总之最后谁也辩不过坟墓/死亡,是唯一的永久地址/譬如吊客散后,殡仪馆的后门/朝南,又怎样?/朝北,又怎样?/那柩车总显出要远行的样子/总之谁也拗不过这桩事情/至于不朽云云/或者仅仅是一种暗语,为了夜行/灵,或者不灵,相信,或者不相信/最后呢谁也不比狗尾草更高/除非名字上升,象星象去看齐/去参加里尔克或者李白/此外/一切都留在草下/名字归名字,骷髅归骷髅/星归星,蚯蚓归蚯蚓/夜空下,如果有谁呼唤/上面,有一种光/下面,有一只蟋蟀 /隐隐象要回答”

低矮而又毫无秀色可言的狗尾草都能写出如此优美的诗篇,更何况那些或艳丽或妩媚或挺拔或娇柔或浓艳或淡雅的奇花异草呢? 下面和大家聊聊在诗 词中常见的几种花卉。每种花卉的讲解分三个部分,一是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二是花语和相关传说,三是相关的诗词分享。

了解一种物象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内涵,营造恰如其分的意象和氛围,表达出这种物象所能代表的情感。 大家都知道,物象是文学作品中最原始的东西,由物象产生意象,意象营造意境,意境寄托情感。

作者想要通过物象表达的情感必须和这个物象有关联,正如寒蝉凄切、孤鸿哀鸣,玫瑰代表爱情,芍药表示分别,满天星代表思念,你不能用寒蝉孤鸿寄托浪漫,用芍药代表母爱,用玫瑰表达分别。

记得中学时代,学过茅盾的著名散文《白杨礼赞》: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就是通过对白杨树形象具体细致的描写,来表达对北方农民的礼赞的 花语和传说,是大家最感兴趣的,但是花语和传说也是建立在特性上的,百花入诗不能仅仅局限于花语和传说。这里不再赘述,下面分别讲解。

下面具体讲讲菊花

菊花大家都不陌生,花中四君子之一,又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我国古典文学中被大量引用。也是我国太原、开封两个城市的市花,日本的国花。

一 形态特征

宿根性花卉:所谓宿根性,就是根系经冬不死,用两句话形容:“寒霜欺叶死,春风吹又生”。

4 部分菊花品种:{略} 二 花语及传说 1 花语

菊花,别名又叫黄花、寿客、黄华、陶菊、金英秋菊等。在古神话中有吉祥、长寿的含义。 现代花语有清净、高洁、我爱你、真情、令人怀恋、品格高尚等意思。据初步统计,现有菊花品种3000多种,下面是部分常见菊花的花语: 分常见菊花的花语: 黄菊 飞黄腾达

白菊 哀悼、真实坦诚 红菊 我爱你

翠菊 追想、可靠的爱情、请相信我 冬菊 别离 万寿菊 友情 金盏菊 悲伤嫉妒

富贵菊 富贵荣华、繁茂兴盛

矢车菊 纤细、优雅、单身的幸福 瓜叶菊 快乐 六月菊 别离

波斯菊 野性美 、 少女纯情 蓝色水菊 善变固执无情的你

雏菊(又叫延命菊) 愉快、幸福、纯洁、天真、和平、希望、美人 非洲菊(又叫扶郎花) 神秘、兴奋、有毅力、适应力强

三 菊花诗词赏析

提起菊花有两个历史人物立马会浮现在我们脑海中:陶渊明、黄巢。前者因爱菊成癖,也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更露摄其英”而出名,后者因借菊花抒发大丈夫之帝王豪情而闻名于中国文学史。 1 饮酒(其五)东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有20首,这组诗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饮酒》第二十首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

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2 不第后赋菊 晚唐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第后赋菊》这首诗是黄巢科举考试失利后写下的咏物诗。虽然考试不中,黄巢却豪情倍增,以菊喻志,借物抒怀,通过刻划菊花的形象、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 3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

。“东篱”,是菊圃的代称,语出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暗香”,菊花的幽香。“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

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消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

4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此诗采用比兴手法,托物言志,抒发了作者力图主宰社会的豪迈思想。 其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它展开了充满浪漫主义激情的大胆想象:一旦自己成为青帝(春神)就要让菊花与桃花在大好春光中开放,让菊花也同样享受到蕊暖香浓蜂蝶绕丛的欢乐。这种对不公正“天道”的大胆否定和对理想中的美好世界的热烈憧憬,集中地反映出诗人超越封建文人价值观念的远见卓识和勇于掌握、改变自身命运的雄伟胆略,尽显王道之气!

5 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

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 第二句的“绕”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图。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

中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这首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让人们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因而历来被人们所喜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