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滴FDP时出现注射处脉管疼痛较为多见。有人观察发现,194例静滴FDP患者,发生注射处脉管疼痛25例。脉管疼痛的程度与滴速关系密切,滴速10毫升/分钟时疼痛明显;滴速减为5毫升/分钟时,疼痛可大大减轻或消失。此外,液体型FDP的脉管疼痛反应远高于粉针剂型。静滴FDP产生注射处脉管疼痛可能与该药所含的果糖成分有关。临床使用时应掌握滴速,以20~30滴/分钟为宜,还应给病人做好解释工作,静脉穿刺时应避免注射部位液体外渗,点滴过程中要多巡视病房,反应严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 ◆致过敏反应和过敏性休克
有人报道静脉滴注FDP致过敏反应2例。患者注完FDP后即出现全身不适、疲倦、乏力、寒颤、发热,体温达40℃左右,经非那根等抗过敏处理并停用FDP,上述症状缓解。
过敏性休克是FDP较严重的不良反应。近来,有5篇文献分别报道FDP致过敏性休克共6例,患者都在入院第2~3天给予FDP静滴。药物滴入后不久,病人突感口唇麻木,继之全身麻木,伴头晕、心慌、恶心、呕吐,病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口唇紫绀、
脉搏细弱、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立即停药并予保暖、吸氧,给予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多巴胺、苯海拉明等药物救治,10~15分钟后 症状缓解,数小时后病人逐渐恢复正常。目前,药典尚未要求在静脉滴注FDP前做过敏试验,但临床用FDP时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密切观察病人。如情况允许,应专人守护观察10分钟,以便在出现过敏反应时立即停药,对症处理。 ◆致支气管哮喘
有报道,1例冠心病患者常规治疗后给予FDP静滴,输液过程中病人出现心前区不适、心悸、胸闷、喘息、咳嗽、双肺闻及哮鸣音,随后呼吸困难加重、颜面紫绀、双肺闻及更广泛的哮鸣音。紧急进行血气分析,发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确定为FDP所致性支气管哮喘。经抢救,上述症状消失。 ◆致心脏不良反应
1例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患者,用FDP5克溶于0.9%生理盐水250毫升内静滴,用药后约30分钟患者出现胸闷、心悸,心率97次/分钟,心律不齐,ECG示频发房性早搏(12次/分钟)。次日再次应用该药时,上述情况再次出现。第3天在心电监护下,再次静滴FDP,当液体输至18分钟时又频发房性早搏(13次/分钟),5分钟后停用此药,早搏逐渐消失。
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伴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患者,以异丙肾上腺素持续静滴,使窦性心律维持在50~70次/分钟。在加用FDP静滴过程中,心电监护示心率降至38~42次/分钟,且为结性逸搏心律,病
人感胸闷不适。增加另一输液通路的异丙肾上腺素静滴,心律逐渐恢复至用药前状态。8小时后再次静滴FDP,窦性心律又从60次/分钟左右降至40次/分钟左右,再次出现结性逸搏心律。两次用药观察 表明,严重窦性停搏与应用FDP有关。 ◆致新生儿低钙惊厥
有人报道,在应用FDP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发生新生儿低钙惊厥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由于脑缺氧缺血,机体抗氧化功能降低,大量氧自由基形成而损害细胞膜,引起其通透性改变,导致大量钙离子流入细胞内造成血钙降低;另外ATP合成减少,供能不足,钙泵失灵,钙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也造成血钙降低;同时严重缺氧也可造成甲状旁腺功能降低。以上几种因素均可 造成患儿血钙降低。加用FDP后,由于新生儿,特别是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肾功能较差,血磷排出减少致血磷升高,从而加重了患儿的低钙血症,以致引起惊厥。2例患儿均在给予FDP静滴的第3天突然出现四肢抽动、惊厥,急查血电解质,血钙降低至1.45毫摩尔/升和1.50毫摩尔/升,血磷升至3.90毫摩尔/升和4.68毫摩尔/升,考虑为高磷血症致低钙惊厥。因此,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在应用FDP时,应注意复查血电解质,如有异常,应及时纠正,以免发生惊厥。
◆诱发痛风
临床发现FDP诱发痛风4例,均为老年男性,有痛风史3~5年,在应用FDP静滴4~7天后诱发痛风,出现足趾关节红肿热痛及全身
发热,经停用FDP及给予秋水仙碱等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因此,对老年病人,特别是男性有痛风病史者,使用FDP治疗时应慎重。 ◆致腹部不适
有人报道FDP致腹部不适6例。1例患者给药后即刻出现上腹部不适、肠鸣音增强等轻度反应;5例患者用药3~9天后,出现腹胀、恶心,严重者出现频繁呕吐,其中1例伴有面部发热、眼睑浮肿、腰痛,双肾图显示双肾中度损害。停用FDP,1周后逐渐好转,胃肠不适症状消失。其中1例于再次应用FDP后,又出现腹部不适症状,立即停药后症状消失。 ◆致舌及口周麻木
有人报道FDP致舌及口周麻木5例。患者每次静滴FDP2~3分钟后均出现舌及口周麻木,其中1例伴指端麻木,1例伴眼周麻木,2例伴头胀,在减慢滴速后,其中2例症状有所减轻。
果糖注射液 药品名称:
通用名:果糖注射液 商品名: 丰海能
本品主要成份为果糖,其化学名称为D-(-)吡喃果糖 其结构式:
分子式为:C6H12O6分子量为180.16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味甜. 药理毒理:
果糖注射液是一种能量和体液补充剂.果糖比葡萄糖更易形成糖原,主要在肝脏通过果糖激酶代谢,易于代谢为果酸,迅速转化为能量. 药代动力学:
文献报道:健康志愿者以0.1g/kg/hr的速度输注10%果糖30分钟,停止输注后血液浓度呈一级动力学形成迅速下降,清除速度常数为3.5,清除率为750ml/min, 平均为18.4分钟,2小时左右完全从血浆中清除,尿排泄量平均小于输入量的4%.果糖和葡萄糖同为糖源性能量物质,利于维持血糖水平,减少肝糖源分解以及节约蛋白质,和葡萄糖不同的是,果糖磷酸化和转化为葡萄糖不需要胰岛素参与,口服和静脉输注和葡萄糖等剂量的果糖等剂量的果糖产生血清葡萄糖波动小 尿糖少.果糖主要在肝脏 小肠壁 肾脏和脂肪组织通过胰岛素非依赖途径代谢,比葡萄糖更为快速转化为糖源.过量的果糖以原型从肾脏排出. 适应症:
1 注射剂的稀释剂.
2 用于烧伤 术后感染等胰岛素抵抗状态下或不适宜使用葡萄糖时需补充水分或能源的患者的体液补充治疗. 用法用量:
缓慢静脉滴注,一般每日5-10%果糖注射液500-1000毫升.剂量根据根据病人的年龄 体重和临床症状调整. 不良反应:
1 循环和呼吸系统:过量输入可引起水肿,包括周围水肿和肺水肿.
2 内分泌和代谢:滴带过快(≥1g/kg/hr)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 高尿酸血症以及脂代谢异常.
3 电解质紊乱:稀释性低钾血症.
4 胃肠道反应,偶有上腹部不适 疼痛或痉挛性疼痛. 5 偶有发热 荨麻疹.
6 局部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感染 血栓性静脉炎等.遗传果糖不耐受症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禁用.
警告:使用时应警惕本品过量使用有可能引起危及生命的乳酸性中毒,未诊断的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患者使用本品时可能有致命的危险. 注意事项:
1 肾功能不全者 有酸中毒倾向以及高尿酸血症患者慎用.
2 本品过量使用可严重的酸中毒,故不推荐肠外营养中替代葡萄糖.
3 使用过程中应监测临床和试验室指标以评价体液平衡 电解质浓度和酸碱平衡.
4 慎用于预防水过多和电解质紊乱.
5 过量输注无钾果糖可引起低钾血症,本品不用于纠正高钾血症. 6 本品能加剧甲醇的氧化成甲醛,故本品不得用于甲醇中毒治疗. 7 本品注射速度宜缓慢,以不超过0.5g/kg/hr为宜.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无特殊,请遵医嘱. 儿童用药:
未进行儿童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老年患者用药: 请遵医嘱.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不宜与下列药物配伍:
氨基已酸 氨苄青霉素 呋喃苯氨酸 硫酸肼哒嗪 硫喷妥 华法林等. 药物过量:
输注本品每天最多不超过300克果糖,过量输注以原型尿中排出.因大量输注能引起乳酸性酸中毒和高尿酸血症,因此也有部分国家将每天用量限定在25克果糖以内. 规格:25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