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卷第4期・总第156期 20 1 3年2月・下半月刊 参考文献 [1]周建妹,胡申江,于恩彦,等.老年冠心病合并失眠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观察 [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9,9(3):194. 京:74-76.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_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13:238,375. [2]王丽娜,赵岳,周郁秋,等.冠心病住院失眠患者心理行为干预的效果分析及模 型构建[J].护士进修杂志,2011,9(26):1542—1545. (本文校对:王志华收稿日期:2013-01—10) [3]郑筱萸.中药新药l临床研究指导原则[J_.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北 消囊汤治疗卵巢囊肿66例 梁武英 (四』II省攀枝花市十九冶医院药剂科,攀枝花617023)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消囊汤对卵巢囊肿的影响。方法将131例卵巢囊肿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治疗组66例。 对照组采用口服红花片联合抗生素消炎治疗;治疗组66例患者在月经后采用自拟中药消囊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 卵巢囊肿的直径变化。结果 经用药3~5个月,跟访5个月,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具有显著的临床综合疗效(P<O.05);两组经 治疗后,其卵巢囊肿直径都有减少(P<O.05,P<O.01),而治疗组的卵巢囊肿直径显著小于对照组(P<O.01)。结论 中药消囊 汤治疗卵巢囊肿具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消囊汤;卵巢囊肿;中医药疗法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3.04.019 文章编号:1672—2779(2013)一04—0032-02 卵巢囊肿是妇科的常见疾病,20 ̄50岁女性发病率 较高。卵巢囊肿患病初期,其囊肿一般较小,临床上无 明显症状,唯有经剖腹探查或者妇科检查时才能够被发 腹部出现肿块;经超声检查能够确诊。 1.3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红花片联合抗生素 消炎治疗,用甲硝唑、头孢类进行静脉滴注,红花片口 服3片/次,3次/天,8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 程。治疗组患者自拟中药消囊汤治疗,1剂/天,1个月 为1个疗程。治疗原则是行气利水、活血化瘀、软坚散 现_1j。卵巢囊肿多是良性肿瘤,而随着囊肿的增长,患 者会出现腹胀感或者下腹不适感,严重时,出现蒂破裂、 扭转以及感染的并发症。自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 对66例卵巢囊肿患者采用中药消囊汤治疗,效果良好, 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结。中药消囊汤组成:丹参25g,薏苡仁lOg,桃仁8g, 茯苓8g,白芍8g,海藻lOg,黄芪25g,昆布lOg,郁金 8g,赤芍8g。气虚者补加党参lOg,瘀血者补加三棱8g, 莪术8g,湿重者补加苍术8g等。 1.4检测项目患者每周复诊1次,以观察临床症状改 善情况;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每2周复查1次,以观察 囊肿的大小。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囊肿消失患者, 随访2个月,以复查病症复发情况。 1.1一般资料131例卵巢囊肿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 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65例;年龄33 ̄54岁; 病程6个月至5年;其中有生育史的53例,无生育史的 12例。治疗组患者66例;年龄31~45岁;病程8个月 至4年;其中有生育史的57例,无生育史的患者9例。 两组患者均经过妇科检查,单侧或者双侧的附件区能够 触及大小不同的囊性样包块,其表面光滑,具有活动性。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患者单侧或者双侧均有囊 性包块,具有完整的包膜,患者的囊肿体积为(25ram* 34mm)~(70ram*66mm)。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以 及妇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方面进行比较,其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7O.05),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经诊断 1.5统计学处理2结果 论文资料均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 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Y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1疗效判定标准临床上症状无显著变化或者减轻趋 势,经妇科检查以及B超诊断囊肿减小1/2以下,则判 定为无效。临床上症状有显著变化,经妇科检查以及B 超诊断囊肿减小1/2以上,则判定为有效。治愈:l临床 上症状消失,经妇科检查以及B超诊断囊肿消失。 2.2临床疗效两组患者经过1个月治疗后,对照组无 均排除患有卵巢恶性肿瘤。 1-2诊断标准 L 2.1中医诊断及判定标准 患者小腹位置有囊状包 块,而且按之不坚硬,具有活动性,经问询痛感频率较 高,或者有些患者有下坠感,同时伴有腰膝部位酸软, 乏力,脉弦滑。 效率20%,有效率50%,痊愈率10%,总有效率80%; 治疗组无效率5%,有效率15%,痊愈率75%,总有效 率95%。 3讨论 1.2.2西医诊断标准妇检发现患者子宫单侧或者双侧 有球形囊性肿块,具有活动性且表面光滑;囊肿较小, 生长缓慢,大多患者无自觉症状,而囊肿较大者,其下 卵巢囊肿作为妇科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临床上表现 上下腹部坠胀疼痛,月经淋漓不净且量多,不孕。主要 病理机制多为五脏功能紊乱失调,脾病引发湿盛且积聚 第11卷第4期・总第156期 2 0 1 3年2月・下半月刊 ◎ 参考文献 (4):51. 晨 [1]刘涛,翟淑敏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卵巢囊肿加例[J].内蒙古中医药,2O07,2;26. [2]张亚平,徐磊.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66例[J].现代中医药,2005,25 [3]孙舸.中药热敷治疗卵巢囊肿20例[J].医护论坛,2009,6(20):150. [4]魏若菡.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212例分析EJ].现代医药卫生,2008,23 (24):3531—3532. 成痰,痰瘀交阻而引发囊肿,气血失调,病症的根本为 肾脾虚弱,而表象是肝郁瘀阻乜],同时伴有情志失调、 过劳等,这些因素互相影响口]。 中药消囊汤方中丹参具有凉血消痈以及活血化瘀的 功效,茯苓利湿消浊、清热凉血[4 ;白芍缓急止痛、养 血柔肝L5 。黄芪益气,赤芍祛瘀止痛且清热凉血,具有 加强臣药的活血化瘀的功效[6]。本方行气活血、解郁疏 肝、调理冲任,能够促使囊肿消散口]。 综上所述,中药消囊汤治疗卵巢囊肿有效、安全, 但其治疗机制还需要更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_5]李丹,黄汉明.中医药综合治疗卵巢囊肿口].福建中医杂志,2O05,27(3):205-206. [6]方文贤,宋崇顺,周立孝,等.医用中药药理学[h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 [7]林晰瑜,包国安.彩超介入酒精硬化治疗卵巢囊肿的l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社 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21(1O):90. (本文校对;王志华收稿日期:2013-01—12) 疏肝扶阳运脾汤治疗肝硬化腹水60例 齐 盛 (河南省新野县中医院,新野473500) 摘要:目的观察疏肝扶阳运脾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肝硬化腹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例用疏肝扶阳 运脾汤治疗,对照组40例用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3O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总结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o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O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肝硬化腹水疗效肯定。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疏肝扶阳运脾汤;中医药疗法 疏肝扶阳运脾汤治疗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3 04.020 文章编号:1672-2779(2O13)一04—0033—02 近年来,笔者根据辨证运用自拟疏肝扶阳运脾汤治 疗肝硬化腹水60例,并与西药治疗组40例相对比,结 果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10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 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男31例,女29 例;年龄35 ̄70岁,平均46.6岁;病程1个月至5年, 平均1.2年;其中甲型肝炎后肝硬化者9例,乙型肝炎 后肝硬化者32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者4例,酒精性肝 硬化者8例,药物性肝炎后肝硬化者5例,不明原因者2 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3~67岁,平均 48.5岁;病程15天至6年,平均1.5年;其中甲型肝炎 后肝硬化者4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者20例,丙型肝炎 后肝硬化者5例,酒精性肝硬化者5例,药物性肝炎后 肝硬化者4例,不明原因者2例。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病 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 中有关标准拟订,并经B超或 CT检查确定有腹水者。排除癌性、心源性、肾源性、结 核性或其他原因出现的腹水。临床表现为腹部胀大,甚 或青筋裸露,泄泻,面色青黑,食欲不振,肢体水肿, 舌体胖、有瘀点瘀斑。 1.3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限制水、钠摄入;卧床休息;饮食以高 热量、高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全 部患者均用自拟疏肝扶阳运脾汤治疗,药物组成:柴胡 15g,茯苓30g,黄芪60g,薏苡仁60g,桂枝15g,丹参 50g,制附片lOg,鳖甲30g,车前子30g,郁金15g,大 腹皮30g,白茅根60g,炒麦芽15g。加减:胸痛胁胀加 郁金、瓜蒌;腹水重加泽泻、猪苓、益母草、小茴香; 腹泻重加山药、儿茶;恶心呕吐加藿香、半夏;黄疸重 加茵陈、栀子、虎杖;谷丙转氨酶高加五味子、白术、 苦参。上药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30天为1个疗 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后总结疗效。 1.&2对照组辅酶Q10 lOmg,每日3次口服;秋水仙 碱0.5g,每日2次,每周服5天;双氢克尿噻50rag,每日 2次口服;螺内酯40mg,每日2次口服;维生素C 0.2g, 每日3次口服;复合维生素I32片,每El 3次口服。肝功能 异常者,配服甘草酸二铵胶囊和门冬氨酸钾镁片;腹水严 重者,酌情使用人血白蛋白;肝昏迷者,可用支链氨基 酸;纠正电解质紊乱,防止并发症。疗程同治疗组。 2结果 2.1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有关标准拟定。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 B超或CT检查腹水消失,肝脾肿大缩小或稳定不变,随 访1年病情稳定;有效:主要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B 超或CT检查腹水减少,肝脾肿大稳定不变,肝功能指 标明显下降;无效: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改善不明显或 无改变,甚至加重。 2.2临床疗效治疗组60例中显效27例,有效28例, 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40例中显效8例, 有效1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5.00%。两组总有效 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 显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