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环境保护

来源:六九路网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环境保护

课题:环境保护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调查、查找资料和研究的内容

帮助班级学生组建九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研究性学习课和双休日,按以下内容分配不同的任务,开展活动。 1、调查内容:

(1)在自己家庭的生活区,通过走访和调查了解生产和生活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

(2)调查本市一家有影响的高能耗企业,了解对大气保护的措施。

(3)走访当地政府部门,收集行政机关对大气环境的监测情况。 2、查找资料:

(1)通过因特网或学校图书馆,了解当今世界对大气环保的研究和治理情况。

(2)总结大气污染的种类。

(3)现阶段我国空气污染物的主要原因。 3、研究内容:

(1)化石燃料与人类进步的关系。

(2)我国治理“酸雨”应首先采取什么措施。 (3)展望新能源。 二、课堂教学过程 1、研究性学习小组汇报

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发表课前对环境保护有关的调查、收集资料和研究的有关小结报告。 2、总结环境污染的种类

通过学生各组的发言,总结环境污染的种类。

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气物污染、放射性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等。 3、大气污染情况分析

我国是以燃煤为主的国家,粉尘、二氧化硫(SO2)、氮的氧化物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NOx)成为我国大气的首要污染物。如1998年全国烟尘排放量达1452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090万吨。我国酸雨的罪魁祸首是二氧化硫。 光化学烟雾也经常有报道。

全球现大气异常现象如气候变暖、破坏臭氧层等,被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学者所重视。 4、酸雨形成的原因 讨论之后,教师总结。 教师提供环保素材的有关信息。 (1)图片

(2)录象:有关酸雨的几段录像。 5、治理大气污染的方法 (1)研究性学习小组提供方法。 (2)全体学生评价。 (3)教师评价。 参考方法: (1)提高燃料标准。 (2)开发新能源。

(3)研究煤和燃油的脱硫和脱氮技术。 (4)推广天然气,减少煤炭和燃油的使用。

(5)加大治理污染企业,如对环保增加投入和搬迁的力度。 (6)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7)完善环境保护的有关政策。 (8)鼓励低耗产品和环保产品的开发。 三、课堂教学总体评价。 1、对教学内容评价。

2、对学生课堂及课前的活动评价。 3、教师自我评价。 教案点评:

环境问题由来已久,如今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问题。本节课在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教学中结合常见的污染问题,采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安排学生在课前调查、收集并就所得信息进行研讨,从而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种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学习方式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科研、实践、协作等多种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