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子 〔含答案〕
一 积存与运用〔总分值30分〕
l.以下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B 〕〔2分〕
A.淙淙〔zōng〕 承载〔zài〕 侮蔑〔wū〕 创可贴〔chuāng〕 B.抽屉〔ti〕 吮吸〔shǔn〕 滂沱〔pāng〕 水涨船高〔zhǎng〕 C.孤僻〔pǐ〕 窥伺〔cì〕 伫立〔zhù〕 踽踽独行〔jǔ〕 D.堕落〔duò〕 恫吓〔xià〕 反省〔xǐnɡ〕 蹑手蹑脚〔niē〕 2.以下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2分〕 A.奇崛 玛瑙 别具匠心 措手不及 B.盛馔 酬办 首曲一指 水泄不通 C.斑斓 把柄 高瞻远瞩 先发治人 D.狼藉 栖息 家谕户晓 相提并论
3.以下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C 〕〔2分〕 A.店员看我们来来回回地斗嘴也忍俊不禁起来,忙过来给我们介绍鱼的品种习性。 ....B.文学名著常常使我陷入沉思,有时竟然流连忘返。 ....
C. 李望水当时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窍不通,你们就不要再问啦。 ....
D.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这句诗大胆地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愁〞描摩得淋漓尽致。 ....4. 以下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A 〕〔2分〕
A.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B.通过我市举办的“名师好课〞系列送教活动,促进了全市城乡教育的均衡开展。 C.“川剧进校园〞的成效并不显著,原因是对地方文化的重要性认识缺少造成的。 D.实施“校园足球方案〞,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年少足球运动水平。 5. 给以下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C 〕〔2分〕 ①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时间里的杰作!
②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在最古老的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大石球,没有一层土壤。③想一想肥沃壤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
④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一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 ⑤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 A.⑤②③④① B.③⑤①②④ C.③②④⑤① D.⑤①③②④
6.对词性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D 〕〔2分〕
在X,有街道的地方就有黄桷树。黄桷树挺拔高大,苍翠如盖,遮天蔽日。那在岩石上纠结盘虬的根,如同一只巨手,抓住了命运的脉搏。展示了生命的坚韧。虽然我只在那里住过十天,可是它的生命力已拴住了我的心灵 A.“挺拔〞“纠结〞都是形容词,“苍翠〞“心灵〞都是名词。 B.“在〞“如同〞都是介词。 C.“虽然〞 “可是〞都是连词,“只〞和“那里〞都是副词。 D. “展示〞“抓住〞都是动词。
7. 古诗文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民族文化基因。学诗文,情飞扬,人灵秀;用诗文,志高洁,品芬芳。请依据你的积存,对出下联。〔2分〕
.
优选文档
上联:渊明独采篱下菊
下联: 7. 例如:〔1〕茂叔独爱池中莲 .(2)子瞻闲赏庭前月. 8.名著填空。〔4分〕 〔1〕《名人传》表达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________、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崇高的品行和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的奋斗精神。8.〔1〕米开朗琪罗,坚韧不屈 〔2〕 以下对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D 〕 A. 《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B.《繁星》诗中发人深省的格言式小诗触目皆是,如“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鲜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C. “春江水暖鸭先觉〞是宋朝苏轼的诗句,在冰心笔下有着同样的诗句:“人在廊下,书在膝上, 拂面的微风里,了解春来了。〞
D. 《名人传》中 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说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
9.古诗文默写填空。〔12分〕
〔1〕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 〔2〕________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李白《渡X送别》〕 〔3〕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__________________?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5〕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 〔6〕 __________________,札扎弄机杼。〔《迢迢牵牛星》〕 〔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角度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陋室铭》中描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 古诗文阅读〔总分值20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第10——14题。 〔16分〕
甲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优选文档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假设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参考 译文】我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我〕低下头就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这屋有处洼坑,直径一尺,逐渐侵蚀扩展。每次经过,我总要被绊一下。起初,我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
一天,父亲来到屋子里,觉察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
父亲走后,我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坦整,我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 唉!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脚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好似平了;以至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因此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10.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词〔4分〕 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更 B.宜乎众矣 当然 .. C.每履之,足苦踬焉 踩 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告诉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2分〕 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愿乞一言而死 .. B.蹶然以惊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 .. C.命童子取土平之 使匠石斫之 ..
D.京师号为“卧虎〞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1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①我唯独喜欢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清洗过却不显得妖媚。 ②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②〔父亲〕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
13.用“/〞给《习惯说》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2分〕 13.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
14.《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志〞? 《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3分〕 14.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
.
优选文档
〔二〕阅读古诗,答复第15-16 题〔4分〕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15.末句的“放过〞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2分〕
15.这两个词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写得生动,富有情趣。 16.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2分〕 16.人生哲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问题出现在眼前,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用“行山路〞这个意象来隐喻“人生充满矛盾〞的这一哲理.
三 现代文阅读〔总分值40分〕
〔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7-21题。〔22分〕
天色已晚
朱山坡
①我已经三个月零十七天没有吃肉了,母亲总算容许祖母生日这天吃一顿肉。为此,她将地
里能卖的东西都贱卖了,总算凑足了六块钱。这是三斤肉的钱。午饭后,我撇开双腿,往镇上的肉行飞奔。每到镇上,我总喜欢坐在肉行临街的长椅上,倾听从街对面的电影院传出来的人物对白,想象每一个角色的言行举止和观众各异的表情。
②屠户们看到我,对我说,小子,卢大耳说了,从今天起,“听电影〞也要收费了,因为电影里的门门道道都被你听出来了。我才不信托他们的鬼话。我说,我今天不是来听电影的,是来买肉的,今天是我祖母生日,我必须买三斤肉回家。屠户们大为意外,纷纷夸自己的肉,从没如此大方地给我那么多的笑容和奉承。我对每一个肉摊的肉都评头品足一番,却没有掏钱。我了解等到快打烊的时候,那些剩肉往往被他们忍痛贱卖。我得跟他们耗时间。时候还早。反正我不缺时间。屠户们看不见我的城府有多深,浅薄地对我冷嘲热讽,特别是老宋,说我妄想用六块钱买一头猪回家。我不管他们,像往常那样,坐在肉行临街长椅上,安静地“听电影〞。
③电影刚好开始。一听片头音乐,便了解是日本电影《伊豆的舞女》。这是一年来我第三次“听〞这个影片了。怪不得今天的电影院门口冷冷清清的,似乎连检票的卢大耳都不见踪影。但当我听到薰子说话的声音时,心还是禁不住狂奔乱跳甚至浑身发抖。她从遥远的日本来到我的小镇,每次都只是和我相隔一条简陋的街道,一堵破败的墙,甚至只隔着粗俗猥琐的卢大耳。她已经第三次来到我的身边,也许是最后一次了,我觉得我应该和她相见。
④入口实在没人把守,畅通无阻。我拣一个角落把身子掩藏在座位里,马上就能看到薰子了!我下意识地直了直身,伸长了脖子,睁大了眼睛。还快速地整理了一下仪表,双脚相互搓掉对方的污垢……
⑤突然一只手将我从座位上拎起来,是该死的卢大耳!他低声地对我吼道:“我早料到你是一
.
优选文档
个小偷,今天偷到电影院来了!〞卢大耳把我拖出电影院,扔到门外的大街上,还大声喊叫,言语里充满了轻薄和挑衅。我本想跟卢大耳争辩,但……在剩下的时间里,她一共对着我笑了十一次,我确信,她已经看到了我,已经向我示意。我们开始了漫长而伤感的辞别…… ⑥电影院的灯光突然亮了起来。卢大耳站在后面迫不及待地嚷道,电影结束了!
⑦电影院的大门哐当一声关上了。此时我才为刚刚花掉了的两块钱发愁。母亲一再警告我,不要把钱花在别处,也许这是祖母这一辈子最后一次吃肉了,肯定要拿着三斤肉回家。我把口袋里的四块钱捏得紧紧的,快步穿过寂寥的街道。然而,肉行已经打烊了,屠户们早已经不见踪影,干干净净的肉台散发着淡淡的肉味,两三只老鼠肆无忌惮地在我面前蹿动。我惘然不知所措,一屁股坐在临街的长椅上,对着电影院嚎啕大哭。
⑧卢大耳在我的肩头上拍了三次我才觉察。我抬眼看他。他没有幸灾乐祸的意思,把一块肉送到我的面前,说:“三斤!〞我不明就里,不敢接。“老宋贱卖给你的。四块钱。你把钱给我,我明天转给他。〞卢大耳说,“老宋说了,就当是他请你看了一回电影。〞卢大耳不像开玩笑。我依旧将信将疑。“你不要?那我拿回家去,我也很久没吃肉了。〞卢大耳转身要走。
⑨我马上跑起来,把肉从他手里抢过来,把钱塞到他的手里,没等卢大耳反响过来,我已经飞奔在回家的路上。 〔选自《朔方》,有删改〕 阅读材料
17.小说的情节曲折有致,富于变化。请用简洁的言语分条概述。〔4分〕
17.①借买肉之机去听电影;②偷看电影却被抓;③因看电影而错过买肉;④受人援助买到肉。〔4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8.小说的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8.①交代了当时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极度匮乏的社会背景;②初步展示“我〞痴迷于电影的性格特点;③为下文看电影以及买不到肉大哭的情节埋下伏笔。〔3分,每个要点1分〕
19.文中画线句子都运用了描写,请指出具体方法并分析其效果。〔6分〕
A.我下意识地直了直身,伸长了脖子,睁大了眼睛。还快速地整理了一下仪表,双脚相互搓掉对方的污垢……
19.A句运用动作描写,通过“直〞“伸〞“睁〞“整理〞“搓〞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我〞马上与熏子见面时的冲动、渴望和诚恳。表现我对电影的痴迷。 B. 肉行已经打烊了,屠户们早已经不见踪影,干干净净的肉台散发着淡淡的肉味,两三只老鼠肆无忌惮地在我面前蹿动。
B句运用环境描写,渲染了肉行打烊后冷清、寂寥的气氛,衬托了“我〞期望落空后茫然无措、孤立无助的心情。〔方法1分,效果2分〕 20.小说中“卢大耳〞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4分〕
20.①是线索人物,串联了“买肉〞和“看电影〞;②使故事情节曲折,跌宕起伏;③从侧面突出了“我〞对电影的痴迷;④反映了特定年代存在的人间温情。
〔4分,每点1分。从小说内容、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等方面,答出三点即可得4
.
优选文档
分〕
21.第⑤段的省略号包含了哪些内容?当时“我〞会怎么想,怎么做?请你展开想象,写一段话,不少于100字。〔5分〕
21. 电影院里传来了薰子的声音,那声音如此甜美、清亮、纯洁,此刻更代表着慈爱和正义。薰子在呼唤我了。我必须和她相见!但是,电影票怎么办?怎么办?我不是小偷,我买票,让卢大耳看看,让薰子看看,我不是小偷!才两块钱,少买点肉,我一块也不吃了,都给奶奶吃!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22-27题。〔18分〕
月落乌啼霜满天
⑴在严寒季节的清晨,草叶上、土块上常常覆盖着一层白霜,在初升的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等太阳稍稍升高,满地的白霜就融化不见了。人们常把这种天气现象叫做下霜。其实霜不是从天空降下来的,而是在贴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形成的。
⑵人们还把窗霜、树挂、地冰花也都看作是霜,这实在全都是误会。了解了霜、窗霜、树挂、地冰花形成的条件和成因,就不难解除误会,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了。
⑶形成霜的条件是地面物体外表温度很低,而地面物体外表附近的空气温度却相比照拟暖和,这样在空气和物体外表之间就存在一个温度差。这时候较暖的空气和较冷的物体外表相接触,贴近物体外表的空气就会冷却,到达水汽饱和的时候,空气里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
⑷霜一般形成于每年的晚秋、冬季和初春的夜间。在夏季,物体外表虽然夜间也会辐射冷却,但温度降不到零摄氏度以下,于是形成露,而不能形成霜。
⑸夜空的云层对地面物体的辐射冷却有阻碍作用,所以冬夜里夜空如果有云,就不利于霜的形成,第二天清晨一般见不到霜。霜大多出现在冬季晴朗的夜晚,即地面辐射冷却强烈的时候。 ⑹刮大风的夜晚往往也不能形成霜。假设刮起了大风,空气流动得很快,接触冷物体外表的时间太短,在温度还没有来得及降低的时候就移过去了,于是形成不了霜。 ⑺有一些貌似霜的现象,实际上是其他气象条件造成的,不能算是霜。
⑻比方,有些地方冬季本来温度比较低,各种地面物体的温度也就比较低,一旦遇到天气突然变暖,有些大而重的物体却不能一下子变得跟周围的空气一样暖,于是在这物体和周围空气之间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温度差。只要这物体温度仍在零摄氏度以下,就会在这物体上形成冰霜。这叫硬凇。冬天玻璃窗上的窗霜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硬凇跟霜都是由于空气和地面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而形成的,但是形成硬凇的温度差是由天气变暖引起的,它们所反映的天气条件不一样,附着物也不尽相同,窗霜跟真正的霜反映的是不同的天气现象。
⑼又比方,冬季在有过冷却物的时候,特别有利于冰晶在地面物体上增长,于是在电线上、树枝上形成了白色的冰花,这叫雾凇,也叫树挂。雾凇也不是霜,因为雾凇跟霜的形成条件和成因不一样。
⑽再比方,冬季有时候暖和的天气急剧变冷,田间土壤外表已经低于零摄氏度,但比空气还是要暖和得多,土壤深层的暖和空气顺着土壤的缝隙上升的时候,跟过冷的土壤外表相接触,就有多余的水汽在土壤外表凝成冰晶,这叫地冰花。大片土地上出现的像霜似的地冰花也不是霜。
22.霜形成的根本条件是什么?哪些时间段能形成霜?〔4分〕
22.地面物体外表温度很低,而地表附近的空气温度比较暖和,空气和物体外表之间存
.
优选文档
在一个温度差;每年的晚秋,冬季和初春的夜间。 23.文章主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4分〕
23.霜的成因和霜与窗霜、树挂、地冰花之间的区别。
24.文中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哪两种?说明顺序怎样?〔3分〕 24.作比较,举例子
25.在同等条件下和相同时间内,不能形成霜的两个原因的是:〔2分〕 〔1〕 夜空有云;
〔2〕 夜晚刮风 26.第⑻⑼⑽顺序可否颠倒,为什么?〔2分〕 26.不能颠倒。每段开头有“比方〞、“又比方〞、“再比方〞的顺序标志,而且和文章第⑵内容照顾。
27.说说文章标题好在哪里?〔3分〕
27.引用张继《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做标题,既提示了文章的说明内容,又显得生动雅致,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四 写作〔总分值60分〕
28.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假设选〔一〕,请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假设选〔二〕,请自拟文题,然后作文。 〔一〕题目: 在我手上
〔二〕题目:梦想梦想催化行动,行动成绩梦想。因为有了梦想,小草破土而出,展现新绿;因为有了梦想,蝴蝶破茧展翅,翩然起舞;因为有了梦想,人生多姿多彩;因为有了梦想,国家繁荣兴盛…… 请以“梦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恰当的运用表达方法。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迹工整、美观,书写清楚,卷面整洁。〔到达此项要求,可奖励2分。〕 4.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