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参考

来源:六九路网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测试题参考

一、阅读《三峡》(13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不见曦月( )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如只用“□□□□,□□□□”8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水澄澈,景*明媚。(2分)

4、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云间,千里*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二、比较阅读《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22分)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晓雾将歇()(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沉鳞竞跃。译文: (2)相与步于中庭。译文:

7.填空。*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4分)

三、阅读《观潮》(12分)

8.作者对潮水的描写由______而______,对潮水从、、、四个方面进行描绘。(6分)

9、作者引用杨诚斋的诗句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湖心亭看雪》。(15分) 10、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①是日更定()②湖中人鸟声俱绝() 1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以为妙绝b.是日,更定矣斯是陋室 c.问其姓氏其真无马邪d.上下一白而或长*一空 12.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选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景象。 b.选文第一段交代了游西湖的时间以及环境,为下文写西湖雪景做铺垫。

c.作者写作此文时,已经是清朝初年,但作者仍然沿用明朝“崇侦”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怀念。

d.“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与《*雪》一诗“独钓寒*雪”中的“独”字表达的情怀是一致的。

13.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是( )(3分)

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中“绝”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湖山封冻,人、鸟都不敢外出,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

b.本文作者张岱观察雪景,从“大雪三日”到“上下一白”,最后看到“舟中人两三粒”,采用的是定点观察的方法。

c.本文写景句采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形象、更富有魅力。

d.文章写景句语言自然质朴,不事雕琢,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清新淡雅的雪后场景,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

14.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4分) 五、阅读《桃花源记》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忘路之远近b.见渔人,乃大惊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其如土石何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17.翻译。(4分)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2分) 译文: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分) 译文:

1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芳草鲜美陶后鲜有闻 b、悉如外人悉以咨之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 d、设酒杀鸡作食食之不能尽其材 19.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20.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2分) 发现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21.“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社会理想,请谈谈你对作者这一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的认识。(2分)

六、阅读《大道之行也》

2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古代指*上的最高理想) 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修(崇尚、培养) c.是故谋闭而不兴是故(因此)

d.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大家一样) 2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文: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译文:

24.根据选文,“大同”社会有以下特征:(3分) ① ② ③

投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