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财务管理课程实验指导资料

来源:六九路网
实

分期付款买房的案例分析

验一

一、实验目的:掌握货币时间价值在实践中的灵活运用,树立正确的时间价值理念。 二、实验资料

A和B两人欲买住房,首先对产品品种进行了了解:中国农业银行目前在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方面一共提供个人一手住房贷款、个人二手住房贷款、个人住房接力贷款、个人住房循环贷款等十余种形式,但是对于像A、B两人这种购买一手住房且没有住房公积金的购房者来说,其目前可以选择的贷款产品只有个人一手住房贷款(一手住房贷款是指中国农业银行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借款人购买首次交易的住房,即房地产开发商或其他合格开发主体开发建设后销售给个人的住房的贷款。)和个人住房接力贷款(个人住房接力贷款是指以子女或父母作为所购房屋的所有权人,父母双方或一方与子女作为共同借款人而办理的个人住房贷款,对于子女已婚的,其配偶也作为共同借款人。)两种,两人想依靠自己的力量偿还贷款,于是选择了一手住房贷款。

三、实验要求: 计算分析:

1.如果两人准备以后20年每月末还6 500元,设银行贷款利率为6%,他们应当现在向银行贷多少钱? 2.由于在贷款金额方面:银行规定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最高贷款金额为所购住房成交价格的70%;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及以下的,最高贷款金额为所购住房成交价格的80%。所以,他们最高只能贷900 000×80%=720 000元。而两人现只有5万元的存款。A的父母答应为他们垫付15万元,于是两人决定首付20万元,向银行贷款70万元,贷款利率6%,20年还清,则每月末应付的金额为多少?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填写实验报告,要求完整、清晰。 2.实验过程中的体会和建议。

3.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方法。

实验二

投资决策案例

一、实验目的

对项目投资进行量化决策,有利于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益,减少经营风险。本案例要求学生通过对企业项目投资的现金流量预测和相关因素分析,较好运用净现值法进行决策。

二、实验资料

1. 利达VCD新建项目投资决策

利达VCD制造厂是生产VCD的中型企业,该厂生产的VCD质量优良,价格合理,长期以来供不应求。为扩大生产能力,厂家准备新建一条生产线。负责这项投资工作的总会计师经过调查研究后,得到如下有关资料:

(1) 该生产线的原始投资额为12.5万,分两年投入。第一年初投入10万元,第二年初投入2.5万元,第二年末项目完工可正式投产使用。投产后每年可生产VCD1000台,每台销售价格为300元,每年可获销售收入30万元,投资项目可使用5年,残值2.5万元,垫支流动资金2.5万元,这笔资金在项目结束时可全部收回。

(2) 该项目每年生产的产品总成本的构成如下:

1

材料费用 4万元 制造费用 2万元 人工费用 4万元 折旧费用 2万元

总会计师通过对各种资金来源进行分析,得出该厂加权平均的资金成本成为10﹪。

计算出该项目的营业现金流量,现金流量,净现值,并根据其计算的净现值,判断该项目可行。 (3)厂部中层干部意见。

☆经营副总认为:在项目投资和使用期间,通货膨胀率大约在10﹪左右,将对投资项目各有关方面产生影响;

☆基建处长认为:由于受物价变动的影响,初始投资将增长10﹪,投资项目终结后,设备残值也将增加到37500元;

☆生产处长认为:由于物价变动的影响,材料费用每年将增加14﹪,人工费用也将增加10﹪; ☆ 财务处长认为:扣除折价后的制造费用,每年将增加4﹪,折旧费用每年仍为20000元; ☆ 销售处长认为:产品销售价格预计每年可增加10﹪。 2. 企业新投资项目决策―――健民葡萄酒厂新生产线可行吗?

健民葡萄酒厂是生产葡萄酒的中型企业,该厂生产的葡萄酒酒香纯正,价格合理,长期以来供不应求。为扩大生产能力,健民葡萄酒厂准备新建一条生产线。

李明是该厂的助理会计师,主要负责筹资和投资工作。总会计师王利要求李明搜集建设新生产线的有关资料,并对投资项目进行财务评价;以供厂领导决策考虑。

李明经过10天的调查研究得到以下有关资料:

(1) 投资新的生产线需一次性投资1000万元,建设期一年,预计可使用10年,报废时无残值;按税法要求该生产线的折旧年限8年,使用直线法提折旧;残值率为10﹪。

(2) 购置该设备所需资金通过银行贷款,贷款期限为4年,每年年末支付利息100万元,第4年年末用税后利润偿付本金。

(3) 该生产线投入使用后预计可使工厂第1-5年的销售收入每年增长1000万元,第6-10年的销售收入每年增长800万,耗用的人工及材料等成本为收入的60﹪。

(4) 生产线建设期满后工厂还需垫支200万元流动资金。 (5) 所得税税率为30﹪,银行贷款的资金成本10﹪。 三、实验要求: 1.根据实验资料1

(1)分析确定影响利达VCD投资项目决策的各因素;

(2)根据影响利达VCD投资项目的各因素,重新计算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净现值等; (3)分析计算结果,确定利达VCD项目投资决策。 2. 根据实验资料2

(1) 预测新生产线投入使用后,该厂未来10年增加的净利润。 (2) 预测该项目各年的现金流量。

(3) 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以评价项目是否可行。 四、实验报告要求

2

1.填写实验报告,要求完整、清晰。 2.实验过程中的体会和建议。

3.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方法。

实验三

大宇资本结构的神话

一、实验目的:理解资本结构在实践中的意义,树立适度负债的理财理念。 二、实验资料:

韩国第二大企业集团大宇集团1999年11月1日向新闻界正式宣布,该集团董事长金宇中以及14名下属公司的总经理决定辞职,以表示“对大宇的债务危机负责,并为推行结构调整创造条件”。韩国媒体认为,这意味着“大宇集团解体进程已经完成”,“大宇集团已经消失”。

大宇集团于1967年开始奠基立厂,其创办人金宇中当时是一名纺织品推销员。经过30年的发展,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银行的信贷支持和在海内外的大力购并,大宇成为直逼韩国最大企业——现代集团的庞大商业帝国:1998年底,总资产高达640亿美元,营业额占韩国GDP的5%;业务涉及贸易、汽车、电子、通用设备、重型机械、化纤、造船等众多行业;国内所属企业曾多达41家,海外公司数量创下过600家的记录,鼎盛时期,海外雇员多达几十万,大宇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大宇是“章鱼足式”扩张模式的积极推行者,认为企业规模越大,就越能立于不败之地,即所谓的“大马不死”。据报道,1993年金宇中提出“世界化经营”战略时,大宇在海外的企业只有15家,而到1998年底已增至600多家,“等于每3天增加一个企业”。还有更让韩国人为大宇着迷的是:在韩国陷入金融危机的1997年,大宇不仅没有被危机困倒,反而在国内的集团排名中由第4位上升到第2位,金宇中本人也被美国《幸福》杂志评为亚洲风云人物。

1997年底韩国发生金融危机后,其他企业集团都开始收缩,但大宇仍然我行我素,结果债务越背越重。尤其是1998年初,韩国政府提出“五大企业集团进行自律结构调整”方针后,其他集团把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改善财务结构方面,努力减轻债务负担。大宇却认为,只要提高开工率,增加销售额和出口就能躲过这场危机。因此,它继续大量发行债券,进行“借贷式经营”。

1998年大宇发行的公司债券达7万亿韩元(约58.33亿美元)。1998年第4季度,大宇的债务危机已初露端倪,在各方援助下才避过债务灾难。此后,在严峻的债务压力下,大梦方醒的大宇虽作出了种种努力,但为时已晚。

1999年7月中旬,大宇向韩国政府发出求救信号;7月27日,大宇因“延迟重组”,被韩国4家债权银行接管;8月11日,大宇在压力下屈服,割价出售两家财务出现问题的公司;8月16日,大字与债权人达成协议,在1999年底前,将出售盈利最佳的大宇证券公司,以及大宇电器、大宇造船、大宇建筑公司等,大宇的汽车项目资产免遭处理。“8月16日协议”的达成,表明大宇已处于破产清算前夕,遭遇“存”或“亡”的险境。由于在此后的几个月中,经营依然不善,资产负债率仍然居高,大字宇终不得不走向本文开头所述的那一幕。

大宇集团为什么会倒下?在其轰然坍塌的背后,存在的问题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有财务杠杆的消极作用在作怪。

大宇集团在政府政策和银行信贷的支持下,走上了一条“举债经营”之路。试图通过大规模举债,达到大规

3

模扩张的目的,最后实现“市场占有率至上”的目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大宇集团已经显现出经营上的困难,其销售额和利润均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而与此同时,债权金融机构又开始收回短期贷款,政府也无力再给它更多支持。

1998年初韩国政府提出“五大企业集团进行自律结构调整”方针后,其他集团把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改善财务结构方面,努力减轻债务负担。但大宇却认为,只要提高开工率,增加销售额和出口就能躲过这场危机。因此,它继续大量发行债券,进行“借贷式经营”。

正由于经营上的不善,加上资金周转上的困难,韩国政府于7月26日下令债权银行接手对大宇集团进行结构调整,以加快这个负债累累的集团的解散速度。由此可见,大宇集团的举债经营所产生的财务杠杆效应是消极的,不仅难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反而因巨大的偿付压力使企业陷于难于自拔的财务困境。从根本上说,大宇集团的解散,是其财务杠杆消极作用影响的结果。

三、实验要求: 结合实验资料分析 1、什么是资本结构?

2、“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 应如何理解?取得财务杠杆利益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3、何为最优资本结构?其衡量的标准是什么?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填写实验报告,要求完整、清晰。 2.实验过程中的体会和建议。

3.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方法。

实验四

用友软件的高额现金股利分配案例

一、实验目的:理解股利分配在上市公司理财决策中的意义和作用,掌握不同股利政策的优缺点。 二、实验资料:

北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5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在2002年的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01年度分配方案为10股派6元(含税)。刚刚上市一年即大比例分红,一时之间市场上众说纷纭,董事长王文京更是由于其大股东的地位成为漩涡中心,因为按照王文京对用友软件的持股比例推算,他可以从这次股利派现中分得3312万元!

2001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707万元,主营业务利润30,444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56.2%和55.9%,主要财务数据见表1。

表1 用友软件1999~2002年中期主要财务数据

时间 项目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主营业务利润(万元) 其它业务利润(万元) 营业利润(万元) 投资收益(万元)

2002中期 20,490.44 18,561.04 7.55 2,821.98 - 2001末期 33,348.32 30,443.66 1.25 5,010.51 - 2000末期 21,288.53 19,523.85 18.85 2,632.84 -61.14 1999末期 18,514.36 16,740.18 40.86 4,226.28 6.95 4

补贴收入(万元) 营业外收支(万元) 利润总额(万元) 所得税(万元) 净利润(万元) 获利能力指标: 销售毛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率(%) 销售净利润(%) 总资产报酬率(%) 净资产收益率(%) 营运能力指标: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货存周转率(次) 固定资产周转率(次) 股东权益周转率(次) 总资产周转率(次) 偿债能力指标: 流动比率(倍) 速动比率(倍) 资产负债比率(%) 股东权益比率(%)* 固定资产比率(%) 发展能力指标: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营业利润增长率(%) 税后利润增长率(%) 净资产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 现金流量指标: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额(万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万元)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万元)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占主营收入比例(%) 1,781.47 7.36 4,429.54 504.82 4,011.88 3,132.90 -110.94 7,923.94 916.12 7,040.06 2,030.18 85.83 4,687.70 689.73 4,004.29 118.13 -14.31 4,337.05 827.50 3,506.56 92.56 90.58 19.58 3.56 3.85 93.21 91.29 21.11 6.03 7.02 93.37 91.71 18.81 24.64 47.76 94.03 90.42 18.94 27.04 45.22 6.85 5.54 - 0.20 0.18 12.00 9.74 5.59 0.61 0.50 9.09 7.20 3.66 2.64 1.46 11.33 7.85 3.17 2.38 1.40 12.46 12.43 7.27 92.44 6.61 6.60 6.58 13.82 85.82 5.49 1.13 1.11 48.17 51.60 33.99 1.12 1.07 39.96 59.80 47.02 53.66 31.54 37.69 2.09 4.78 56.65 90.31 75.81 1,095.45 618.69 14.98 -37.70 14.19 8.11 25.31 43.81 60.40 60.00 -0.99 -3.98 -9,024.47 1,543.79 23,153.14 112.99 67,300.56 10,329.34 40,116.22 120.29 1,724.52 4,764.64 24,163.62 113.51 - - - - *由于根据合并报表数据计算,所以股东权益比率中的分子数(股东权益比率)未包含少数股东权益在内,致使资产负债率与股东权益比率相加并不等于1。

公司200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本公司2001年度净利润为70,400,601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7,040,060元,提取法定公益金3,520,030元,上年度结转利润286,436元,期末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60,126,947元。公司在2002年度对2001年度净利润进行一次分配,每10股派发现金6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6,000万元,占本次可分配利润的99.79%,剩余126,947元利润留待以后年度分配。此次分配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金。本年度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

5

根据上文用友软件主要财务数据表,可以发现用友软件2001年确实有能力、有理由派发如此高额的现金股利:

(一)财务状况良好 1.偿债能力

公司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高于6,远远超过一般认为的2或1的标准,资产负债率也只有0.13,长、短期都没有偿债压力,财务风险很低。

2.经营成果

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在90%以上,净利润的绝对值也达到7,040.06万元,高于准备发放的现金股利。 3.现金流量

公司2001年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为67,300.56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更有10,329.34 万元,说明净利润是有真实的现金保证的。公司的发展状况良好,有乐观的盈利预期。

(二)投资项目并不急需资金

虽然用友软件在上市之前曾表示,公司早在两年以前就对募集的投资项目进行了论证,并已通过政府的项目审批,资金缺口为8.03亿元,此外公司还有多个项目在进行谈判。但是由于按照公司募集资金投资使用计划,这些资金将在3年内陆续投资使用,故在2001和2002年度将会有部分资金处于阶段性闲置状态,那么在募集到巨额资金并取得良好收益后,将多余的资金以股利形式发放,也是无可厚非的。

(三)其他原因

1.高股利现金分红后,降低了公司的净资产规模,提高了净资产收益率,给予投资者积极的信号,促使股票价格上涨。

2.稳定的高股利现金分红能够充分吸引投资者的主意。 3.保持控制权的稳定。

当然,用友软件的这次高额分红也不能排除控股股东为回避风险,尽快收回投资的短期化行为,而且这种行为是在法律和市场规则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的。

董事长王文京并不直接拥有用友的股票,但却几乎控股用友所有的法人股股东,上市之初,王文京间接持有用友软件5,520万股法人股,占用友软件总股本的55.2%。在这次分红中,他作为大股东独自分得了3,312(600055.2%)万元的庞大金额。根据这样计算,王文京两年就可以收回投资。而其余小股东只能拿到总额为1,500万元的现金。这样看来,派现的好处基本上落在大股东的身上。

这是由于企业的股权结构造成的不公平现象。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中,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事实上已经变成了不同的股,具有可流通与不可流通的不同权利,但这不同权的普通股又具有同等的投票权和分红权。由于三分之二的股权不流通,尽管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买入的是高溢价的股票,决策权还是落在投资成本很低的非流通股股东手中。这样,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决策自然只会是有利于非流通股股东。

三、实验要求: 结合实验资料分析

1. 10年前,究竟用友公司这样高额的现金股利发放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下酝酿出炉的,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是否符合用友软件的企业发展思路,是否具有大股东套现的嫌疑呢?10年后的现在,用友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发生了哪些改变?为什么?(要求学生自行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6

2. 我国当前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状况。 3. 如何规范我国当前上市公司股利分配?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填写实验报告,要求完整、清晰。 2.实验过程中的体会和建议。

3.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方法。

实验五

铜峰电子财务报表分析

一、实验目的:综合理解掌握企业的融资、投资和股利分配活动,三者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认识财务报表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二、实验资料:铜峰电子最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和相关资料

三、实验要求:要求学生自行上网查阅铜峰电子最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和相关资料,并进行实际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对该公司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方面进行财务分析,并对其融资、投资和股利分配活动进行分析评价。

四、实验报告要求

1.填写实验报告,要求完整、清晰。 2.实验过程中的体会和建议。

3.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方法。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