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好题》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7)

来源:六九路网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参加“筷子夹玻璃珠”游戏。如图所示,夹起玻璃珠后,左侧筷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锐角,右侧筷子竖直,且两筷子始终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保持玻璃珠静止,忽略筷子与玻璃珠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合力比重力大

B.筷子对玻璃珠的作用力是由于玻璃珠的形变产生的 C.右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弹力一定比玻璃珠的重力大 D.左侧筷子对玻璃珠的弹力一定比玻璃珠的重力大

2.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钢球,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用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挡住,处于静止状态。各个接触面均光滑,重力加速度为g,则挡板从该位置缓慢放平的过程中,球对挡板的压力和球对斜面的压力( )

A.球对挡板的压力增大,球对斜面的压力增大 B.球对挡板的压力减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减小 C.球对挡板的压力增大,球对斜面的压力减小 D.球对挡板的压力减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增大

3.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借助放满书籍的整理箱做摩擦力探究实验,发现随着水平拉力的增大,静止的整理箱开始运动,箱子运动后,发现拉动箱子反而比刚拉动时省力,若假设小明施加的水平拉力随时间均匀增加,则下列能正确反映整理箱所受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A. B.

C.

D.

4.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是( )

A.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 B.OB C.OC D.OA

5.如图所示,竖直OB顶端有光滑轻质滑轮,轻质杆OA自重不计,可绕O点自由转动,OA=OB。当绳缓慢放下,使∠AOB由0逐渐增大到180的过程中(不包括0和1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上的拉力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B.杆上的压力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 C.绳上的拉力一直减小 D.杆上的压力大小始终等于G

6.通过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我们可以知道( ) A.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B.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与速度大小也有关

D.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但不一定同时消失的

7.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拉长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5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则力F作用后木块A、B所受的

摩擦力fA、fB的大小分别是( )

A.fA0、fB0 C.fA8N、fB13N

B.fA8N、fB8N D.fA8N、fB3N

8.下列关于常见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施力物体,后又受力物体 B.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C.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是因为电灯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D.由Fkx可知,劲度系数k与弹力F成正比

9.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推力F作用下,物块A、B、C悬空靠墙且均处于静止状态,对于这三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不受到摩擦力作用 B.B总共受到五个力的作用

C.C受到的两个静摩擦力方向均竖直向上 D.C与墙壁间摩擦力的大小随推力F的增大而增大

10.物体在四个共点力F1、F2、F3、F4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F1=5N。若将F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60,求此时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 ) A.0N

B.5N

C.52N

D.10N

11.下列选项中,物体A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2.力是矢量,它的合成与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以下关于大小分别为7N和9N的两个力的合力正确不可能是( ) A.3N

B.9N

C.16N

D.20N

13.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滑块放在粗糙水平面上,两轻杆等长,杆与滑块、杆与杆间均用光滑铰链连接,在两杆铰合处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设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F一定时,θ越大,轻杆受力越大 B.当F一定时,θ越大,轻杆受力越小 C.当θ一定时,F越大,轻杆受力越小 D.当θ=30°时,轻杆受力T1F 214.明朝谢肇淛的《五杂组》中记载:电“明姑苏虎丘寺庙倾侧,议欲正之,非万缗不可。一游僧见之,曰:无烦也,我能正之。”游僧每天将木楔从塔身倾斜一侧的砖缝间敲进去,经月余扶正了塔身。假设所用的木楔为等腰三角形,木楔的顶角为θ,现在木楔背上加一力F,方向如图所示,木楔两侧产生推力N,则( )

A.若F一定,θ小时N大 B.若F一定,θ大时N大 C.若θ一定,F小时N大

D.若θ一定,不论F大小如何N都不变

15.在“研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F1、F2是用两弹簧秤同时拉橡皮筋到O点的拉力,F表示以F1、F2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F'表示用一弹簧秤拉橡皮筋到O点时的拉力。则合理的图( )

A. B.

C.

D.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用轻绳系住一个匀质大球B,大球和墙壁之间放置一质量为m的匀质小球A,各接触面均光滑。系统平衡时,绳与竖直墙壁之间的夹角为45,两球心连线与轻绳之间的夹角为15,重力加速度为g。则竖直墙对A球的弹力大小为___________,大球B的质量为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球B,则A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B对A的压力为______。

1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悬挂在轻质支架上,轻杆OA、OB与墙,AO与BO之间都通过可自由转动的铰链连接。斜梁O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设水平横梁OA和斜梁OB

作用于O点的弹力分别为FOA和FOB,重力加速度为g,则FOA=______,FOB=______。

19.如图所示,滑轮的力及摩擦不计,人重600N,木块重400N,人与木块,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现人用力拉绳,使他与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地面受到物块给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N,人拉绳子的力为___________N。

20.重8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20N的水平拉力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若改用30N的水平力拉物体,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等于______N。

21.用20N的水平力在水平地面上拉重60N的物体时,物体恰能被拉动;物体运动后只需18N的拉力即可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该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用15N的水平力拉该物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若用30N的水平力拉该物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22.两个共点力的最大值为15N,最小值为5N,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______N和______N。

23.如图所示,重20N的物块静止在倾斜的长木板上。按照重力作用的实际效果,可以将重力沿_____方向和_____方向进行分解。两个分力分别用F1、F2表示,请用作图法将重力G沿上述方向进行分解________。求得:F1=_____N,F2=_____N。

24.如图所示支架,绳子AB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和杆AC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均为1000 N,绳和杆的自重均不计,AB与竖直墙的夹角为60°,AC与竖直墙的夹角为30°,求为使绳与杆都不被破坏,悬挂物的重力G最大是____________N,如果缩短绳AB的长度,则杆所受的压力大小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绳AB所受拉力的大小____________(同上)。

25.如图所示,斜面的倾角为θ,圆柱体质量为m。若把重力沿垂直于墙面和垂直于斜面两个方向分解,则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大小为_______;垂直于墙面的分力大小为_______,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26.重为200N的木箱,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木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5,而它们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80N,当水平拉木箱的力为75N时,木箱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当水平拉木箱的力为90N时,木箱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又为__________N(g取10m/s2).

三、解答题

27.如图所示,一重为30 N的木块原来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某瞬间在水平方向上同时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力F1、F2的作用,其中F1=13N,F2=5 N。已知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当只将F1撤去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若撤去的力不是F1而是F2,求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8.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ac和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画出结点C受力示意图并求ac绳和bc绳中的拉力大小?(当地重力加速为g)

29.如图所示,一质量m6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4,原长为15 cm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于物体上,另一端施一水平拉力F。(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g10 m/s)求: (1)若当弹簧拉长至21 cm时,物体恰好向右匀速运动,弹簧的劲度系数多大? (2)若将弹簧压缩至12cm,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3)若将弹簧拉长至22 cm,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又为多大?

2

30.在研究摩擦力特点的实验中,小刘将0.8kg的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如图甲所示,用力沿水平方向向左拉长木板,将拉力F从零开始缓慢增大,直到长木板被抽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用力传感器采集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并用计算机绘制出摩擦力F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此后小刘将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换用劲度系数为20N/m,原长为10cm的轻质弹簧拉静止在长木板上的木块,如图丙所示 (1)求长木板与大木块的动摩擦因数;

(2)若将轻质弹簧拉长至15cm时,木块受到摩擦力; (3)若将轻质的弹簧拉长至30cm后,木块受到摩擦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