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的时代价值
作者:王昭晖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1年第15期
王昭晖原赛迪顾问行业市场研究所所长、中国计算机市场动态网秘书长
我国计算机的生产应用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国产第一代“103”、“104”电子管大型数字计算机开始为国防、气象和石油工业服务,开创了新中国应用计算机的先河。
当时没有IT这个词,更不用说什么叫信息化了。那么如何体现那个时代应用计算机所带来的价值呢?无论是各级领导还是应用部门只能是觉得用上计算机有一种自豪感,觉得用了计算机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失误率几乎为零。总之,人们普遍认为计算机是个好东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产业和应用必将有更大的发展。至于如何考核它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既没有量化指标,也无人考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上述的几个行业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外,金融系统开始在几大国有银行(保险)全面上线,主要在统计、清算等领域先行,大大缩短了结算时间和统计数据的准确率,为央行全面掌握全国金融动态,及时做出决策和调控提供了依据。电力、电信、民航、交通、航天、水利、教育等也紧随其后开始逐步用计算机进行财务、人事、科研、教学等应用。这个时期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应用只在起步阶段,绝大多数公务员还没有计算机,应用也只停留在管理层面。
这个时期的IT价值表现为人们的认识,首先人们认识了应用计算机是深化行政管理、解放生产力的技术手段。在行业的应用中已经开始与生产管理相结合,像煤炭、石化、电力、钢铁等已有初步考核评价体系,计算机应用的经济效益初见端倪。
我国计算机应用全面爆发和奔向互联网应用新时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系列国家级的、以“金”字号为代表的信息化工程(金桥、金关、金卡、金税)逐步上马并开始为民服务,为国创收。这十年的IT核心价值在于各级领导和管理者们真正意识到只有应用IT技术手段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现代化管理,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创造社会财富。对企业而言,运用IT技术实现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进行传统设备改造,实现增产增收。
进入21世纪,信息化、数字化已经进入各行各业和人们的生活中,政府、行业(企业)、城市(社区)甚至到家庭和个人无不在互联网里工作、学习和生活。电子政务初步开始为民所用,网上咨询和便民服务使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改变。那么对于行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除了有行业管理的网络平台,企业通过ERP和MES等系统的应用提高了企业决策的管理,产品研发、电子商务、节能减排等方面基本实现了网络化,同时也降低了企业成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提高了经济效益。企业信息化的投入是可以用利益成本来体现的,IT价值可以用指标来考量的。
如今究竟该如何评价IT价值使之在未来的应用实践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呢?那就是这个评价体系是什么。IT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只是一种实现政府数据网络化管理,信息共享政务公开等准确、快捷、安全、高效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实用工具,但这一切都要靠各级管理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来完成,可以说IT在政府层面的价值是人。
随着IT技术更加深入的应用与发展,它的价值决不仅是手段和工具,也会表现在IT管理部门的存在价值和作用。政府部门信息中心(信息办或计算中心)30多年来在实现本单位本系统信息化建设应用和指导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承担“金”字工程和国家重大项目的部委(局)更是功不可没。他们的IT价值就是完成系统项目的建设目标,制定各项标准,保证系统安全通畅的正常运行。
现在,IT技术和产品日新月异,新形势下信息中心的IT价值应为发展和创新。以不变应万变,利用数据和与相关政府互通互联资源共享的优势,抓安全、抓培训,在电子政务外网公众平台上做足功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