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要给学生“渔” ——《寓言二则》教学案例
人民大道小学 张爱民 2011-08-06 17:13 教学目标及重点:在阅读中教学生学习运用联系的方法来思考问题(授之以渔)
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1、我们今天学习一种新的文体,它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给我们以启发和劝告,谁知道是什么文体?(板书课题:寓言) 2、你知道他和我们读过的其他文章有什么不同吗? 揭示:寓言的含义
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常带有劝戒、教育的性质。如我国古代诸子百家著作中的寓言,如我们今天要学的这两篇;古 希腊 《伊索寓言》等。 3、今天我们学习两篇寓言,题目中哪个词表明的是这个意思?是哪两篇文章呢?理解“两则”
(很巧妙的揭示课题,直接了当,还和学生实际相联系,转入新课。让学生从自己读过的文章理解了“寓言”的含义,以及体悟到“则”的意思,解释词语方式有很多,可以讲一讲,也可以换一换。)
板书:揠苗助长 守株待兔
4、看到“揠苗助长”题目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1)理解“揠”的意思是“拔”
(2)我了解了这是讲一个想通过拔苗的方法帮助禾苗长高的人。 总结板书:“揠苗”是方法“助长”是目的 提示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来思考问题” 用这样的方式分析一下“守株待兔”这个题目 (1)理解“株”的意思是“树桩”
(2)我了解了这是讲一个守着树桩等着兔子的人 总结划线:“守株”是方法,“待兔”是目的
(亮点:“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的提出,一切本着从学生自身阅读体验出发,让孩子学会思考,从看似简单的题目中,分析思考总结出自己所能够获取的信息,长期这样锻炼,学生思维便会有很大的飞跃。本学期我从第一单元开始,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开始学生不知道如何说,我就示范——紧紧扣住课题,从课题中的每个词语入手,分析出我们感悟到的信息,如《小鹿的玫瑰花》一课,
看课题,我了解到玫瑰花不是别人的,是小鹿的;还了解到小鹿喜爱玫瑰花……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种分析方法,如他们分析《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中,讲道:课题中了解到这是讲述的一个外国小朋友的故事,这个小朋友名叫“卡罗尔”,题目中的“她”告诉我们主人公是个女孩,我们还知道她十分喜爱小猫,此文要讲述她们之间的故事……再如分析《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时,他们讲道:从题目中,我了解到这是大家在寻找“雷锋叔叔”,雷锋叔叔找不到了) 5、初步感知,你对他们有何评价?(蠢、笨、傻……) 6、你还想了解什么?
(1)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板:原因) (2)他们这样做有什么结果呢?(板:结果) 二、联系文字,品读思考
7、让我们首先来研读“揠苗助长”的原因。 (1)请大家打开书,自读,从文中找到答案。 教师巡视点评:
a、不动笔墨不读书,能拿笔圈画的习惯很好。
b、他能在原因前标出序号,看来原因是多方面的,他找的很仔细。
c、能圈出重点词语,看来他又做了深入的思考。……
(2)组间交流,将你刚才的收获小声地和周围同学进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思考。 (3)集体交流、分析评价
a、你能抓住文中句子的关键词来分析很好!
b、你看,他不仅抓住了关键词,还能联系上下文来思考,很了不起! c、他还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味文章中人物的心理,是个很棒的分析家哟!……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句子,进行对比分析,加深对文字的理解: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他在田边转来转去。
(“比较”的方法也是一种理解问题的好方法) 板书:巴望 焦急
(4)通过诵读让人感受到此人的焦急心情,再次品味文字韵味。
(此处要积极地正面评价,给学生以好的导向。) 8、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文中如何介绍? 板书:拔
(1)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办法终于有了,从文中哪里能看出他内心的激动?
(终于——不容易;急忙跑——迫不及待;一直忙、筋疲力尽——很辛苦;一边喘气一边说——迫不及待的邀功;) (2)你能读出来吗?
9、这样做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助长”,可是结果呢? 板书:都枯死了
10、读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你认为他傻在哪里?蠢在哪里? (拔苗来帮助禾苗长快——太心急!太没知识了!他也太辛苦了过后,却太失望了!)
揭示寓意:遇到问题,要积极地想办法,同时也要符合事物的规律才能办好事。相反,遇到问题,不遵循事物的规律,急于求成,就会徒劳无功,两手空空。 三、运用方法,自学实践
1、自己默读,标注词句;2、组内交流,合作完善; 3、集体交流,训练表达
出示:种田人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种田人丢下锄头,坐在树桩旁边等着。 4、诵读品味,深入理解 5、总结提升,劝解升华。 (1)你认为这个人傻在哪里?
揭示(参考书)寓意: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遇到偶然的事情,却把它当做每天发生的事情,虽然苦苦等待却会一无所获。)
(想天上每天都掉馅饼,你真是想的太美了!想不劳而获,你真是太懒惰了!为了一次突然出现的事情,竟然丢下自己该做的事情,苦苦等待,你真是太傻了!)
(2)口语训练:你想对种田的人说些什么? a、同桌练习
b、全班表演交流:(老师就是那个每天守着树桩等兔子再次撞死的愚蠢人,你想对他说什么?)
c、联系生活,想想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这两则寓言对你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启发? 四、拓展积累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成语寓言故事?课下搜集交流。 课后反思:
一学期即将结束,在二年级和三年级过度的阶段,我们的阅读教学中该如何指导学生品悟文本,应该在我们的教学中有所体现,这节课,我利用寓言故事的短小精悍,指导学生抓住故事中人物处理问题的原因——方法——结果,这一主线,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初步感知从文中找寻答案,体悟文章的深意。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表达,比参考书中的寓意要鲜活的多。希望孩子们能在这种真实的阅读思考活动中,多多受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