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完整版)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来源:六九路网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语言运用部分的考试命题特点。

2.过程与方法:掌握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原则及方法并尝试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敏锐的语感,提高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原则及方法并尝试运用。

教学难点:

掌握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原则及方法并尝试运用。

教学方法:

引导法、自主探究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时,一个性急的王员外有次宴请四个客人。可是过了约定时间了,客人只到了三个,而另一个却迟迟不露面.王员外不由得说了一句:“该来的怎么还不来?\"一客人听了心里不是味: “难道我是不该来的?”就拂袖而去。王员外 着急了:“不该走的走了.”另一个客人暗想:“原来我是该走的.”也扭头里去了。王员外不由地喊了一声:“我又没有说你!\"最后一位客人呆不下去了:“讲了半天,却是指我.”拔脚就走。只剩下王员外一人呆在那里。

请同学们想一想,可怜的王员外是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了?生活中,离不开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

二、命题特点

1、客观题型,单选形式。

2、考测的词语全在一定的语境中,且句子普遍长。

3、命题选材的时代气息浓厚。

4、不排除出现创新题型

三、语言简明

简明—-指语言的简洁、明晰,即用最少的语言符号,传递所必须表达的全 部信息,做到表达明确清晰,有条理,不罗嗦,无歧义.

(1)三个避免

避免啰嗦——不说废话

避免歧义—-防止误解

避免晦涩——便于理解

(2)使语言简明的方法

找主干,理枝叶(发现和消除歧义)

分析句间关系(发现和删除重复的语句)

把握文段主旨(发现和删除游离中心或话题之外的内容)

恰当地运用省略和称代

恰当地对某些内容进行概括和合并

四、语言连贯

连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1)语言连贯的方法指要

①话题要一致

②句式要一致

③逻辑顺序要合理

④语境要一致

⑤语意要关联

⑥音节要和谐

⑦顶真式衔接

⑧关联词搭配要恰当

(2)具体讲解

①话题要一致——任何一组句子都有一个确定的中心话题,或者叙述一个事 件,或者说明一个事物,或者阐明一个观点,或者表达某种感情。

例: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克林顿当选为美国总统,成为举世瞩目的风云人物。当谈及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总统先生不无感慨地表示: 这完全得益于中学时代的一次总统模拟活动.

A、从小立大志,定能从此走向辉煌

B、学生时代的生活经历,对人的影响实在重要.

C、要想把理想变为现实,就一定要经历生活的磨难。

D、多方面开展模仿活动,对人的成长不无裨益。

②句式要一致-—句式的一致性包括:问与答的照应,总起与分承的照应,句 子结构的照应,词语的照应。

例:与原句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B )

她年纪大约二十六七,____________ , 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

A、青黄脸色

B、脸色青黄

C、青黄着脸色

D、现出青黄脸色

③逻辑顺序要合理

例: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C )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一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____________.

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 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环保工作没人管

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环保工作没人管

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④语境要一致

例:为划线处选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B )

____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 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的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壁像一道巨大的屏障,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⑤语义要关联

例:在画线处填入一个连贯、恰当的语句( B )

____________.书能教你为人宽厚,心地善良,使你生出纯真、热情的气质。书能教你谦虚谨慎,持重内向,使你生出成熟、稳健的气质.书能教你自强不息,不畏艰难,使你生出刚毅、坚强的气质。

A、读书是一种“美容\可以使人由粗俗、鄙陋变得文雅、睿智.

B、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而人的心灵和人的气质又是相通的。

C、读书能美化人的心灵,弥补外貌的不足,培养人的内秀。

D、书能改变人的气质,优雅的气质会使人“因为可爱而美丽”.

⑥音节要和谐

例:填入画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D )

(1)每逢深秋时节,___________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____________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⑦顶真式衔接——上句结尾作下句开头(有时是前句的宾语作后句的主语) 语言表达要实现文意转换,往往借助某种词语或语句在形式上的关联,巧妙嫁引,形成自然过渡,而不致于变换仓促。

例: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D )

①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②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③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

④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 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⑧关联词搭配要恰当

例如:选择与原文衔接最好的一项( C )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_____.

A、就是缺少发现

B、就是要去发现

C、而是缺少发现

D、但是要去发现

五、语言得体

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即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要学会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在某种特定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

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么说效果好,怎么说效果不好。

1、做到语言得体要注意:

①用词要妥当;

②根据不同语体,选用适当的语言;

③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与之相适合的语言;

④区别说话对象,选用不会让人反感的语言;

⑤根据表达目的,选用得体的语言。

2、例题分析

①下面四句中,用语不够得体的一句是( A )

A.看到您老95岁高龄还这样硬朗,我们从心里高兴,祝您长命百岁。

B.今天是您的生日,妈妈,女儿祝您青春永驻,永远漂亮。

C。大家既然欢迎我表演一个节目,我就不怕献丑了,唱一支歌吧.

D。小芳,一次考试失败算不了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振作起来,胜利终归是你的.

②下面有两个口语交际的情景,请任选一个,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言论。

A。有人随地吐痰,别人批评他:“随地吐痰不卫生。”他貌似有理地说:“有痰不吐更不卫生。”

B。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别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他嬉皮笑 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挤劲.”

参考答案:A.①:是的,有痰不吐不卫生,但那只是你个人的卫生,你不能为了个人卫生而影响公共卫生!②:痰,当然应该吐,但不要吐在影响公共卫生的地方!B.①:人家雷锋挤的是时间,钻的是技术;而你挤的是车子,钻的是空子!②:请你把挤劲、钻劲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不要用它来损人利己!

3、知识储备――常见谦敬辞的使用

谦辞

“鄙”字一族

①鄙人:称自己。

②鄙意:自己的意见。

③鄙见:自己的见解。

“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龄小的亲属.

①舍侄:称自己的侄子。

②舍弟:称自己的弟弟。

③舍亲:称自己的亲人。

④舍间、舍下:称自己的家。

“家”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

①家父、家严:称自己的父亲。

②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

③家兄:称自己的兄长。

“敝”字一族

①敝人:谦称自己。

②敝姓:谦称自己的姓。

③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愚”字一族

①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

②愚见:自己的见解。

“拙\"字一族

①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②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

③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小”字一族

①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

②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敢”字一族

①敢问:用于向对方询问问题。

②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

③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见\"字一族

①见教:客套话,指教(我)。

②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其他谦辞

①久违:好久没见。

②久仰: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③错爱:表示感谢对方的关心、爱护.

④刍荛之见:称自己浅陋的看法。

⑤过奖、过誉:用于自己受到表扬或夸奖时的话。

⑥寒门:称自己贫寒的家庭。

⑦寒舍:谦辞,称自己的家。

⑧马齿徒增:称自己白白增长年岁.

⑨涂鸦:称自己字写得不好或画画得不好.

敬辞

“令”字一族

①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②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③令嫒、令爱:尊称对方的女儿。

④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

⑤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

⑥令阃:尊称对方的妻子.

“拜\"字一族

①拜读:读对方作品。

②拜会:和对方见面。

③拜望:看望或探望对方。

④拜托:请对方帮忙.

⑤拜识:结识对方.

⑥拜辞:告辞对方。

“奉\"字一族

①奉告:告诉对方。

②奉还:归还对方的物品.

③奉送:赠送对方礼物。

④奉劝:劝告对方。

“惠”字一族

①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②惠存:多用于送对方相片、书籍等纪念品。

③惠顾:商家称顾客到来.

④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⑤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垂”字一族

①垂问: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②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③垂询:称对方(多指顾客)对本企业事务的询问.

④垂念: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思念.

⑤垂怜: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

自己的怜爱或同情.

“贵”字一族

①贵姓:询问对方的姓。

②贵庚:询问对方的年龄。

③贵恙:称对方的病。

④贵干:询问对方干什么。

⑤贵子(含祝福之意):称对方的儿子。

“高”字一族

①高就:询问对方在哪里工作。

②高龄、高寿:指老人家年龄。

③高见:指对方的见解。

④高攀:和他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

⑤高堂:称对方父母.

⑥高足:称对方的学生或徒弟。

“光”字一族

①光临:称对方到来。

②光顾: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

“宝”字一族

①宝号:称对方的店铺。

②宝眷:称对方的家眷。

“呈\"字一族

①呈正:指把自己的作品送交别人批评指正.

②呈报:指用公文向上级报告。

③呈请:指用公文向上级请示。

其他敬辞

①璧还:用于归还对方物品.

②俯就:请对方同意担任某一职务。

③斧正:请对方修改文章。

④恭候:用于等待对方.

⑤借问:用于向别人打听事情。

⑥千金:称别人的女儿.

⑦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

⑧鼎力:用于向对方表示感谢。

⑨华诞:称对方的生日.

⑩海涵:用于请人原谅时.

⑪大作:称对方的著作。

⑫玉照:对方的照片。

六、随堂练习

1、把游离于话题之外的一句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①春花秋月,夏云冬雪,造化多情,大自然的色彩是美好的.②人类应该为永葆大自然的色彩美做出自己的努力,让大海永远蔚蓝,让草原永远青翠。③但是人类不以自然美为满足,艺术美的着意创造,有待心灵的加工,注入艺术家的豪情。④色彩只有注入了画家的情感,才能成为审美对象。

参考答案:② 理由:本段文字谈的是自然色彩美和艺术美的关系问题,但是②句谈的是环保问题,游离于话题之外,删掉它,语言就简洁了。

2、本着语言表达简明的原则,修改下面错误示例.

这艘新舰艇,机器性能良好,如果按照措施上规定的延长机油使用期的方法,来延长机油使用期,就可避免

不必要的人力和机油的浪费.

参考答案:这艘新舰艇,机器性能良好,如果按照措施上规定的延长机油使用期的方法来做,就可避免人力和机油的浪费.

3、假如你获得了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有人向你祝贺,请你根据不同语体的要求,作出表示谦虚、上进的回答.

(1)使人感到亲切而易于接受的日常口语体。

(2)庄重、严肃的正规口语体。

(3)含蓄、富有文采的口语体。

(4)给你的辅导老师发一则短信,报告获奖情况和自己的心情。

参考答案:(1)嗨,没什么,学无止境,我还要继续努力才行.或:多谢了,这点成绩不算什么,我还得继续努力。

(2)谢谢(您的)鼓励,我还有许多不足,还得继续努力。

(3)这仅仅是开始,是我人生乐曲中的一个小小音符罢了。我一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奏响我人生的凯歌。或:谢谢您的夸奖。虽然我现在在大海中找到了一颗珍珠,但大海中还有千万颗美丽的珍珠等待我去寻觅.

(4)老师,请您和同学们为我骄傲吧,我获得了一等奖。感谢这么长时间以来您对我的辛勤培育和同学们对我的帮助,谢谢你们!

4、日常交际中,“得体\"是语言表达的一项基本要求.完成①②题。

①下文是一份请柬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 )

(甲)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18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会”。(乙)您是著名民俗专家,对民俗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丙)今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为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做出认真的指导。(丁)敬请届时光临。

A.(甲) B.(乙) C.(丙) D.(丁)②午宴上,某中学生遇到父母的朋友劝酒,下列回应得体的一项是( A.下午还有两门考试呢,别劝了,行不?

B.谢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准许我喝酒。

C.不喝,不喝。中学生不是不能喝酒吗?

D.谢谢,谢谢!我年龄还小,不能喝酒。

参考答案:①C ②D

七.课后作业

《核按钮》P273-274“专题集训20\"

八、课后反思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