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

来源:六九路网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粼粼(lín) 并蒂(tì) 荫蔽(yìn) 姊妹(zhǐ)

....

B.一霎(shà)时 贮蓄(chù) 着落 (zhuó) 匿笑(lì)

....

C.侍弄 (shì) 分歧(qí) 沐浴(mù) 徘徊(huái)

....

D.莅临 (wèi) 憔悴 (qiáo) 祷告(dǎo) 吝啬(lìng) 2.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嘹亮 呼朋引伴 疲惫不堪 各得其所 B.静谧 美不甚收 人声顶沸 截然不同 C.发髻 油然而生 恍然大悟 淅淅沥沥 D.酝酿 花团锦簇 人迹罕至 喜出望外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

B.艺术节上,花枝招展的男女同学载歌载舞,大家都沉浸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

....

C.王老师和颜悦色地说:“你说话时老是咄咄逼人,会交不到朋友的。”

....

D.云山的云雾、崀山的奇峰、南山的草甸,真是巧夺天工。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暑假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学校在放假前就加强了安全教育。 B.九月份的下雨天差不多有二十天左右,真的让人心烦。

C.通过这次失败,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粗心马虎原来就是自己成功路途最大的障碍。

D.国庆长假我们决定不出游,因为有些地方疫情还没完全解除。 5. 下面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C.《世说新语》,南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D.《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第 1 页,共 16 页

二、句子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6. 古诗文默写。

①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二章》)

④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⑤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⑥《观沧海》一诗中,诗人通过奇特想象借大海能吞吐日月、星辰来表现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的诗句是: , ; , 。

三、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 7.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七年级某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面任务。

(1)活动之前,班级为此次活动出了一期“新同学,新朋友”的黑板报,其中小标题有:交友之道,交友故事,请你再拟写一个小标题。

(2)活动过程中,将全班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搜集、阅读、整理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故事等。各组搜集到许多交友故事,“割席断交”这个故事中的两位人物是 和 。

(3)活动中要求每位同学要向朋友展示自我,要求至少要向朋友介绍自己两个方面的内容。请你写出自我介绍的内容。

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8.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 (填文体)集,原题为《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回忆了小时候在 (填地点)与自然亲近的快乐生活,还回忆了在日本仙台医专求学的经历,求学时遇上了一位老师,这位老师是 (填人名)。

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 9.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题目。

次北固山下

第 2 页,共 16 页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 写的一首 (填诗按格律分的体裁)。 (2)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因为诗句写出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六、课内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0. 简答题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

①俄而雪骤( )

..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 )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 11. 简答题 翻译下列句子。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12. 简答题

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要求划两处。 谢 太 傅 寒 雪 日 内 集。 13. 单选题

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第 3 页,共 16 页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七、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春雨梨花 李琛

①每当梨花盛开的时候,梨乡都要举办梨花节。每年的梨花节前,都会有一张素洁得如同梨花一样的请柬飞到我的案头,传达着梨花对我的召唤。 ②我在一个飘雨的日子,踏上了去梨乡的路途。

③细雨霏霏,春意阑珊,路旁是一片片青绿色的麦田,阡陌间的农人披着雨衣,烟雨中,一望无垠的绿一直铺上了西边山影朦胧的太行群峰,干旱的北方原野,此时竟有了一种江南水乡的气息和韵味。

④车到梨乡,只见濛濛细雨之中,地上一层落花如雪;再看枝上,千树万树,依旧如雪,只是有些稀薄。地上的白与树上的白浑然一体,冷香接天,梨花如海,俨然一片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让人整个身心都变得清纯而宁静。 ⑤拨开横陈的枝桠,迎着甜丝丝的细雨,我小心翼翼地走进树林,去亲近梨花。枝头上,或一丛丛一簇簇,或星星点点,或密或疏,或浓或淡,一色的浅素嫩白,有着一种令人心颤的圣洁的美。越往深处,枝与花越稠密,不时拂面擦身,留下一片水痕一抹暗香。那些可爱的梨花在雨中浸润着,花托、花瓣、花蕊、花蕾上,都挂满了晶莹的雨滴,颗颗粒粒如散珠碎玉,悬坠欲滴。丛丛梨花,在风雨中相互依偎,绽放着少女般清纯的笑靥,深情地贪看着这雨中的春光,让人不忍去触摸她们,生怕惊动了一个个美丽的梦。

⑥细雨还在飘着,天空中似有千万条被揉碎的丝线,北国的雨竟然也像江南的雨一样的缠绵。身旁的花枝在雨中簌簌抖动,一不小心,不时有一阵雨珠和花瓣掉落,一层素馨飘零,如同一曲缥缈而伤感的弦乐。花浓雨密,香雾迷离,分不清哪是花,哪是雨。这雨中的花,这花中的雨,这清凉的芬芳,这芬芳的清凉,花香水色,似梦非梦。啊,这美丽而圣洁的陶醉与洗礼,竟会是如此的刻骨铭心。不由得想起一些古人吟咏梨花的诗文,李重元的“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秦少游的“梨花满地不开门”,还有洪升的“天涯谁品梨花雪”等。这花与诗,浇上这缠绵的细雨,营造出一片忧伤的美丽,让人深切地体味到人类古今相通的一种美好情感,那就是对真善美的向往和钟爱,虽年华暗替,终也不改。

第 4 页,共 16 页

⑦一年一度,花开花落。梨花的花期虽短,留给人的美却永恒。更何况花落过后,还有果实的生长,还有秋天的希望。遥望中秋时节,这片片梨园当是枝叶葱茏,黄金万点,雪梨飘香。到那时,人们就又会想起这些洁白的,在细雨中飘落的梨花。 14. 填空题

本文的行文线索是 。 15. 简答题

作者在文章的第④⑤段调动了哪些感官来描写梨花的?通过描写突出了梨花哪些特点? 16. 简答题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的划线句子。

地上的白与树上的白浑然一体,冷香接天,梨花如海,俨然一片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让人整个身心都变得清纯而宁静。 17. 简答题

品读全文,你认为作者赋予了梨花哪些美好的象征意义?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梨花什么样的情感?

母亲的绝招

周莹

①小时候,我们家住在一座大山里。那里是靠近原始森林神农架红举乡边界的安场垭,前不挨村,后不着店,而且房前屋后经常有野狼出没。

②9岁那年腊月的某天,半夜里我高烧不止。父亲不在家,母亲只好背着我举着火把,去60多里外的医院。出门的时候,爷爷用沙哑的声音嘱咐:“小心点儿,菩萨保佑,千万不要遇到狼啊!”

③我们在翻第二座山垭的小路上,就遇到了一只狼。它两只眼睛在雪夜里发出蓝生生绿莹莹的光,虎视眈眈地瞪着我们。母亲停下来扭过头,对我小声地说:“是一只母狼,不要吭声。”我口干舌燥地说:“想喝水啊”。母亲立即弯下腰抓把雪,塞进我的嘴里。

④母亲望着那只母狼,那只母狼也望着母亲。这时候,母狼一步步向我们逼近,并发出一声嚎叫。每当母狼前进一步,母亲就后退一步。母亲背着我,慢慢地后退着,退到一棵麻栎树旁。就在母狼向我和母亲扑来时,母亲迅速地抓住盆粗的树身开始拼命地攀爬。等母狼一个箭步跃到树根下时,我们已在一个枝桠上站住了。母亲告诫发抖的我,要我抓住她的背,千万不要掉了下去。母狼站在树下,把两个前爪抬起搭在树上,望着树桠上的我们,张开血红的舌头,露出尖利的牙齿,一边啃咬树皮,一边发出悠长而又深沉的嗥叫声。

第 5 页,共 16 页

⑤树下的母狼叫一声,远处就传来一片狼叫声。一阵接着一阵,此起彼伏。这时候,母亲对我说:“不要害怕,还记得以前听到的关于狼的故事里,说人只要学狼叫,就可以把狼赶跑。”她说完立刻发出了尖利的叫声。母亲急中生智的尖叫和狼的叫声几乎没有什么两样。

⑥没过多久,树下的狼果然夹着尾巴灰溜溜地走了,远处的狼叫声消失了。就在这时,“喀嚓”一声,树枝断了,我和母亲一起跌落到雪地上。母亲爬起来,再一次朝我火热的嘴里喂一把雪。然后,折一根树枝当拐杖,背起我一瘸一拐地向前走去。

⑦到医院挂上吊瓶后,医生对我说:“你妈又生了你一回,要不是她在半路上及时给你喂雪,降了你的肺火,又及时把你送到医院抢救,现在你就已经烧成重症肺炎了。”

⑧感谢母亲,给了我面对意外时坚强的力量;还第二次给了我生命! 18. 简答题

阅读全文,说说“母亲的绝招”有哪些? 19. 简答题

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的划线句子。

它两只眼睛在雪夜里发出蓝生生绿莹莹的光,虎视眈眈地瞪着我们。 20. 简答题

结合全文,说说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21. 简答题

文章第⑧段运用了那种表达方式?有何效果?

八、作文(本大题共2小题) 22. 按要求作文

上中学了,结交了许多新同学,也认识了许多新老师,半个学期过去了,你一定会对某位任课老师有很深的印象:或生活上关心过你、或学习上帮助过你、或行为上影响过你、或教学方法独特令你敬佩…… 请以“我的中学老师”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以写人为主(2)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抒真情实感。(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500字。 23. 按要求作文

第 6 页,共 16 页

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心里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让;在别人触犯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

请以“我学会了 ”为题,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抒真情实感。(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500字。

第 7 页,共 16 页

参考答案

1. 【答案】C

【详解】考查对字音的识记。

...

A.并蒂(tì)——dì,荫蔽(yìn)——yīn,姊妹(zhǐ)——zǐ; ..

B.贮蓄(chù)——zhù,匿笑(lì)——nì; ..

D.莅临 (wèi)——lì,吝啬(lìng)——lìn; 故选C。 2. 【答案】B

【详解】考查字形的识记。

B.美不甚收——美不胜收,人声顶沸——人声鼎沸; 故选B。 3. 【答案】C

【详解】此题考查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A.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不能用于学生向老师请教,使用有误;

B.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不能用来形容男同学,使用有误; C.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此处指说话语气过于强势会使人交不到朋友,使用正确;

D.巧夺天工:意思是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不能用于形容自然界的景物,使用有误; 故选C。 4. 【答案】D

【详解】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否定不当,可去掉“不”或“防止”; B.语义矛盾,可去掉“差不多”或“左右”; C.缺少主语,可去掉“通过”或“使”; 故选D。 5. 【答案】C

【详解】此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的识记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作品主题及风格等,要随学随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本项“南宋临川王刘义庆”表述有误; 故选C。

第 8 页,共 16 页

6. 【答案】枯藤老树昏鸦;随君直到夜郎西;思而不学则殆;一夜征人尽望乡;正是江南好风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详解】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藤、昏鸦、郎、殆、灿烂”等字词容易写错。

7. 【答案】(1)如:友谊名言 交友心得 (2) 管宁 华歆

(3)可介绍姓名、年龄、籍贯、性格、爱好等。

【详解】(1)此题考查拟写小标题。仿照示例,围绕“新同学,新朋友”的主题,为黑板报再拟写一个小标题,言简意赅,表达清晰即可。如:朋友风采,交友格言,网友利弊等。

(2)此题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割席断交”讲的是管宁和华歆是一对好朋友,但是他们锄草看到金子之后,管宁选择置之不理,华歆却将其拾起;读书的时候,看见有坐着有围棚的车、穿着礼服的人经过,管宁专心读书,华歆却出去观看。管宁觉得他们不是一路人,便割席与华歆断交的故事。由此可知,“割席断交”这个故事中的两位人物是管宁和华歆。

(3)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自我介绍时首先要向大家打招呼并介绍自己的姓名,然后把重点放在介绍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上,语言要亲切自然,简洁流畅。如:大家好,我叫XXX,很高兴来到这个新的大家庭。我性格开朗,喜欢交朋友,我的爱好是看书和打篮球。希望我们以后能一起快乐地学习、玩耍,愿我们成为最好的朋友。

8. 【答案】 散文; 旧事重提; 百草园; 藤野先生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作者在百草园与自然亲近快乐的玩耍,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在《藤野先生》中写藤野先生为我添改讲义,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工作的极其负责任和对作者的热心帮助;为我纠正解剖图,表现了藤野先生要求严格,一丝不苟;关心我的解剖实习,说明藤野先生热情诚恳、体贴入微;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问题,体现他严谨求实的治学态

第 9 页,共 16 页

度。回忆了在日本仙台医专求学的经历,求学时遇上了一位好老师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

9. 【答案】(1) 王湾 五言律诗 (2)D

【详解】(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五言律诗,全篇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间两联须作对仗。

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2)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

D.尾联句意是: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捎到远方的洛阳。尾联紧承颈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此项“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说法有误; 故选D。

【答案】10. 一会儿 大体 相比 趁、乘

11. ①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②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12.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13. D

【详解】10.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

(1)“俄而雪骤”的句意是:不久,雪下得大了。俄而:一会儿。

..

(2)“撒盐空中差可拟”的句意是: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

(3)“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句意是: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因:乘,趁。 11.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何(什么)、似(像)”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第 10 页,共 16 页

(2)句中的“未若(不如)、因(乘,趁)、起(飞舞)”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12. 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的意思是: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根据主谓之间、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一般要停顿,正确的句读是: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13.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D.“公大笑乐”是在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和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之后,由全文来看谢太傅对两个孩子的回答,并没有做优劣评定。选项“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的理解错误。 故选D。

【答案】14. 梨花

15. 视觉与嗅觉。 突出了梨花花色洁白、花味清香、花态繁茂、花质娇嫩的特点。

16. 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梨花比作海,写出花数量多、花态繁茂,“银装素裹”写出花的洁白,“浑然一体,冷香接天”写出“地上的白与树上的白浑然一体”,清香芬芳。

17. 象征生活中纯洁、美好的事物(或象征生活中的真善美);流露出作者对梨花的喜爱、赞美之情 。

【详解】14. 考查对文章行文线索的把握。

联系文章标题“春雨梨花”,第①段“每当梨花盛开的时候,梨乡都要举办梨花节。每年的梨花节前,都会有一张素洁得如同梨花一样的请柬飞到我的案头,传达着梨花对我的召唤”,第④段中“车到梨乡,只见濛濛细雨之中,地上一层落花如雪;再看枝上,千树万树,依旧如雪,只是有些稀薄”,第⑤段中“拨开横陈的枝桠,迎着甜丝丝的细雨,我小心翼翼地走进树林,去亲近梨花”,第⑥段中“细雨还在飘着,天空中似有千万条被揉碎的丝线,北国的雨竟然也像江南的雨一样的缠绵。身旁的花枝在雨中簌簌抖动,一不小心,不时有一阵雨珠和花瓣掉落,一层素馨飘零,如同一曲缥缈而伤感的弦乐”,第⑦段中“一年一度,花开花落。梨花的花期虽短,留给人的美却永恒”的内容可知,本文围绕“梨花”来进行叙述,“梨花”即行文线索。

15.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一问,联系第④段中“车到梨乡,只见濛濛细雨之中,地上一层落花如雪;再看枝上,千树万树,依旧如雪,只是有些稀薄。地上的白与树上的白浑然一体,冷香接天,梨花如海,俨然一片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让人整个身心都变得清纯而宁静”的内容可知,“只见濛濛细雨之中,地上一层落花如雪;再看枝上,千树万

第 11 页,共 16 页

树,依旧如雪”运用了视觉描写;联系第⑤段中“越往深处,枝与花越稠密,不时拂面擦身,留下一片水痕一抹暗香”的内容可知,“一抹暗香”运用了嗅觉描写。 第二问,联系第④段中“车到梨乡,只见濛濛细雨之中,地上一层落花如雪;再看枝上,千树万树,依旧如雪,只是有些稀薄。地上的白与树上的白浑然一体,冷香接天,梨花如海,俨然一片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让人整个身心都变得清纯而宁静”的内容可知, 突出了梨花花色洁白的特点;联系第⑤段中“拨开横陈的枝桠,迎着甜丝丝的细雨,我小心翼翼地走进树林,去亲近梨花。枝头上,或一丛丛一簇簇,或星星点点,或密或疏,或浓或淡,一色的浅素嫩白,有着一种令人心颤的圣洁的美。越往深处,枝与花越稠密,不时拂面擦身,留下一片水痕一抹暗香。那些可爱的梨花在雨中浸润着,花托、花瓣、花蕊、花蕾上,都挂满了晶莹的雨滴,颗颗粒粒如散珠碎玉,悬坠欲滴。丛丛梨花,在风雨中相互依偎,绽放着少女般清纯的笑靥,深情地贪看着这雨中的春光,让人不忍去触摸她们,生怕惊动了一个个美丽的梦”的内容可知,突出了梨花花味清香、花态繁茂、花质娇嫩的特点。 16. 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解答时,结合句子内容,按照题干要求的角度进行分析。 联系“地上的白与树上的白浑然一体,冷香接天,梨花如海,俨然一片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让人整个身心都变得清纯而宁静”的内容可知,把梨花比作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梨花数量多、花态繁茂的态点;“银装素裹”突出了花色的洁白,“浑然一体,冷香接天”写出“地上的白与树上的白浑然一体”,花的味道清香芬芳。

17.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会。

第一问,联系第⑥段中“不由得想起一些古人吟咏梨花的诗文,李重元的‘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秦少游的‘梨花满地不开门’,还有洪升的‘天涯谁品梨花雪’等。这花与诗,浇上这缠绵的细雨,营造出一片忧伤的美丽,让人深切地体味到人类古今相通的一种美好情感,那就是对真善美的向往和钟爱,虽年华暗替,终也不改”的内容可知,作者由描写梨花的古诗词,发现“让人深切地体味到人类古今相通的一种美好情感,那就是对真善美的向往和钟爱,虽年华暗替,终也不改”。由此可见,作者用梨花象征生活中纯洁、美好的事物,用花后的果实象征生活的希望;

第二问,仔细阅读文章,联系第④段中“只见濛濛细雨之中,地上一层落花如雪;再看枝上,千树万树,依旧如雪,只是有些稀薄。地上的白与树上的白浑然一体,冷香接天,梨花如海,俨然一片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让人整个身心都变得清纯而宁静”,第⑤段中“拨开横陈的枝桠,迎着甜丝丝的细雨,我小心翼翼地走进树林,去亲近梨花。枝头上,或一丛丛一簇簇,或星星点点,或密或疏,或浓或淡,一色的浅素嫩白,有着一种令人心颤的圣洁的美。越往深处,枝与花越稠密,不时拂面擦身,留下一片水痕一抹暗香。那些可爱的梨花在雨中浸润着,花托、花瓣、花蕊、花蕾上,都挂满了晶莹的雨滴,颗颗粒粒如散珠碎玉,悬坠欲滴。丛丛梨

第 12 页,共 16 页

花,在风雨中相互依偎,绽放着少女般清纯的笑靥,深情地贪看着这雨中的春光,让人不忍去触摸她们,生怕惊动了一个个美丽的梦”,第⑥段中“不由得想起一些古人吟咏梨花的诗文,李重元的‘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秦少游的‘梨花满地不开门’,还有洪升的‘天涯谁品梨花雪’等。这花与诗,浇上这缠绵的细雨,营造出一片忧伤的美丽,让人深切地体味到人类古今相通的一种美好情感,那就是对真善美的向往和钟爱,虽年华暗替,终也不改”的内容可知,作者描写了梨花的美好,尤其是梨花带雨的娇美情态,并引用大量的古诗词赞美梨花,从字里行间可以品味出作者对梨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答案】18. ①爬树避狼 ②学狼叫 ③往我嘴里塞雪

19. 该句描写了狼的神态,表现了狼的凶恶和贪婪,从而衬托了母亲坚强无畏,母亲为了救我不顾一切,更好的突出了母亲对我深深的爱。 20. 爱孩子、 坚强、 勇敢、 沉着、 机智。

21. 抒情。作者直抒胸臆,抒发了对母亲的感谢之情,也是对母爱的赞颂,卒章显志,突出文章中心。

【详解】18.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

联系第④段中“就在母狼向我和母亲扑来时,母亲迅速地抓住盆粗的树身开始拼命地攀爬。等母狼一个箭步跃到树根下时,我们已在一个枝桠上站住了。母亲告诫发抖的我,要我抓住她的背,千万不要掉了下去”可概括为:爬树避狼;

联系第 ⑤段中“树下的母狼叫一声,远处就传来一片狼叫声。一阵接着一阵,此起彼伏。这时候,母亲对我说:‘不要害怕,还记得以前听到的关于狼的故事里,说人只要学狼叫,就可以把狼赶跑。’她说完立刻发出了尖利的叫声。母亲急中生智的尖叫和狼的叫声几乎没有什么两样”可概括为:学狼叫把狼赶跑; 联系第⑥段中“树枝断了,我和母亲一起跌落到雪地上。母亲爬起来,再一次朝我火热的嘴里喂一把雪。然后,折一根树枝当拐杖,背起我一瘸一拐地向前走去”,第⑦段中“到医院挂上吊瓶后,医生对我说:‘你妈又生了你一回,要不是她在半路上及时给你喂雪,降了你的肺火,又及时把你送到医院抢救,现在你就已经烧成重症肺炎了’”可概括为:往我嘴里塞雪为“我”降肺火。

19. 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解答时,结合句子内容,按照题干要求的角度进行赏析。 联系“它两只眼睛在雪夜里发出蓝生生绿莹莹的光,虎视眈眈地瞪着我们”的内容可知,本句运用了神态描写,“虎视眈眈地瞪着我们”,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狼的凶恶和贪婪,结合后文母亲不顾一切来保护我,衬托出母亲的坚强无畏和母爱的伟大。

20. 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联系第③段中“我们在翻第二座山垭的小路上,就遇到了一只狼。它两只眼睛在雪夜里发出蓝生生绿莹莹的光,虎视眈眈地瞪着我们”,第④段中“母亲望着那只母

第 13 页,共 16 页

狼,那只母狼也望着母亲。这时候,母狼一步步向我们逼近,并发出一声嚎叫。每当母狼前进一步,母亲就后退一步。母亲背着我,慢慢地后退着,退到一棵麻栎树旁。就在母狼向我和母亲扑来时,母亲迅速地抓住盆粗的树身开始拼命地攀爬。等母狼一个箭步跃到树根下时,我们已在一个枝桠上站住了。母亲告诫发抖的我,要我抓住她的背,千万不要掉了下去”的内容可知,面对狼,母亲不顾一切的保护我,突出了母亲的坚强、勇敢和对孩子的爱;

联系第⑤段中“树下的母狼叫一声,远处就传来一片狼叫声。一阵接着一阵,此起彼伏。这时候,母亲对我说:‘不要害怕,还记得以前听到的关于狼的故事里,说人只要学狼叫,就可以把狼赶跑。’她说完立刻发出了尖利的叫声。母亲急中生智的尖叫和狼的叫声几乎没有什么两样”,第⑥段中“没过多久,树下的狼果然夹着尾巴灰溜溜地走了,远处的狼叫声消失了”的内容可知,母亲学狼叫赶走了狼,突出了母亲的沉着,机智。

21. 考查对表达方式的理解和作用分析。

联系第⑧段中“感谢母亲,给了我面对意外时坚强的力量;还第二次给了我生命!”的内容可知,作者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作者饱含深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母亲的感谢之情,也是对伟大母爱的赞颂。同时,收束全文,卒章显志,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22. 【答案】例文:

我的中学老师

她的脸圆圆的,经常穿着漂亮的裙子,笑的时候眼睛眯眯的,好看极了。在我们做错事的时候,她会严厉地批评、及时地纠正我们;在我们取得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进步的时候,她都会毫不吝啬地表扬我们。她就是我们最亲爱的语文老师——林老师,她教我们初一语文。

林老师是一个富有爱心、谆谆善诱的好老师,她又温柔又幽默。有一次,由于我们的数学老师钱老师去参加教研会,整个上午都上语文课。有的同学开始坐不住了,有些调皮的同学在下面悄悄讲话,林老师暂时停下讲课,给我们讲了几个有趣的笑话,让我们体会到不认真听讲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也会影响到别的同学听课。有时,林老师为了鼓励我们认真听讲,就和我们说一些生动幽默、趣味盎然的故事让我们提起精神,通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我最喜欢参加林老师的班队活动课。林老师主持的班队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又有趣,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我们的班队活动气氛总是很活跃,教室里不断地发出欢乐的笑声。别班的同学都好奇地问我们:“你们的班队课在做什么,那么开心?”我故做神秘地说:“这是我们的秘密。”

每到期末总复习的时候,总是最紧张最累的时候。有一天,我们班的一些“淘气包”又在上课时动来动去,非常不认真。老师忍不住地大喝一声,把同学们吓了一跳!林老师马上发觉气氛不对,于是她灵机一动,拿起一把鸡毛掸在空中挥动了

第 14 页,共 16 页

几下,换了一种口吻,说:“难道你们非要把你们的老师变成一个老巫婆,一个整天拿着鸡毛掸敲着桌子,或者追着打你们的老巫婆吗?老师是很爱美的,我可不想当老巫婆!我只想当美丽温柔的仙女呢!”然后还故作滑稽地跳了跳,逗得全班哄堂大笑!“可你们这个样子,叫老师怎么温柔呢?我好想你们把我变成一个美丽、温柔的仙女呀!”于是同学们赶紧坐得端端正正,认认真真地重新开始了学习。

林老师不仅教会了我们许多课堂知识,更让我们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她很注重对我们德、智、体的全面培养。

我爱我们的林老师,一个又可爱又可敬的老师。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审题可知,以“我的中学老师”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注意的是,一定要选择初中的老师,不能写小学、幼儿园等其他老师。可根据你对初中老师的观察,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老师,抓住他最突出的特点,选择两三件事展开描写,表达你对老师的喜爱之情。或选取一件你印象最深刻的事展开描述:或生活上关心过你、或学习上帮助过你、或行为上影响过你、或教学方法独特令你敬佩……也可以对初中的科任老师们进行一个群画像,针对每个老师最突出的特点进行描述,向大家介绍你的初中老师们。无论选择那种方式展开记叙,立意上要表达出你对老师的喜爱、敬佩之情。

构思选材。这是一篇简单的写人作文,难度系数低,我们要力求出彩,写出新意。如采用小标题形式安排文章结构,选取最突出的几件事,逐一展开描述;如采用“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先写对老师种种行为的不理解,再话锋一转,写出背后的深意,表达你对老师的赞美;或对各位科任老师进行画像描写,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体现每个老师不同的特点……选材上,一定要选取最深刻的事例,选取最能突出老师特点的事例展开描写,加上适当的描写和议论、抒情,为大家描写出一个立体的生动的老师形象。 23. 【答案】例文:

我学会了关心

关心可以是一句暖人心的话,也可以是一个让人欢喜的举动。关心可以是许许多多的东西,我不知道我是否是一个会关心人的孩子或者说我就是一个只知道索取,而不会去关心别人的坏孩子,但是这一切都随着这一天而改变。

今天我独自去上课,走在被风吹的冰凉的路上,路上的人很少,走到一棵树下,树上的叶子在刀子似的寒风中顽强坚持着,有些已然坚持不住了,飘了下来,有几片飘在了我的身上,我心里想:我的生命树已经掉下了第12片叶子了,可是我还是没有学会关心别人,只会索取、要求别人关心我。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个拄着拐杖的老爷爷,穿着一件几乎褪了色的棉衣,带着一顶有些破烂的帽子。可能我们顺路吧,我和他一起走了一段落,见到前面有一个只穿着一件衬衫的乞丐在寒风中讨钱。我正在想着我该不该施舍一些给他呢?这

第 15 页,共 16 页

时候,前面的老爷爷停了下来,看着那位乞讨者,我想他是在踌躇该不该给他一些施舍吧。我也站住了,我想看看会不会出现课本里的那种感人情形——都在贫困潦倒中的人互相帮助。

过了许久,他们都没有动也没有说话,只有乞讨者的破旧录音机在响着。我依然在后面等待着老爷爷的抉择,约莫过了三分钟吧,老爷爷把他那枯瘦的手伸进了口袋里,掏出了10元的一张钱,抬起头向四周看了看,我还以为他是要把钱找开再给那乞讨者,可是他并没有去旁边的商店换钱,而是直接把10元钱放入了乞讨者面前的口缸里。

我的鼻子陡然一酸,这个老爷爷看起来也不是怎么富裕,或者说连一日三餐都不能保证的人,他居然能施舍这么多的钱给那萍水相逢的乞讨者,或许这是他几天的菜钱,或许这是他仅剩的一点钱,可是他给了萍水相逢的乞讨者。我的心灵受到了沉重的撞击,这就是关心吗?在这么冷的天气里,那个乞讨者只穿着这么一件衣服,实在是太可怜了,我应该给他一些施舍!

于是我掏出我口袋里仅有的3元钱往他的手里一放,只见乞讨者不住地点着头,说着谢谢,我的心情豁然开朗,天气是冷的,但是我的心却是火热的,因为我学会了关心。

关心真的很简单,只用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行,不需要太多,只用自己认为的一点点,但是这一点点对别人的帮助也就不是这一点点了,或许很大很大。 【详解】此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此题是半命题作文,要求以“我学会

了 ”为题,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首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根据提示语“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心里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让;在别人触犯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横线上可以填“理解、忍让、宽容、关心、生存、真诚、尊重、坚强、乐于助人、合作共赢”等,无论选择哪一个短语,都要写成以第一人称“我”来叙事的记叙文,通过“我”的经历或所见所闻,传达出积极健康向上的立意。

构思选材:此题要求写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可采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从一个相对较小的素材(学会的东西)中表现较为深刻的道理。可以记叙一个故事,通过自己的经历,学会了某种精神品质,感悟出某种道理,如相互团结才能成功,相互理解人际关系才能融洽等。例如写“我学会了尊重老师”,要体现出从“不尊重”到“学会尊重”的过程,可能是自己的认识和觉悟提高了,也可能是受外界的感染和引导,也可能是二者兼有,无论什么原因,都要叙述清楚,文章才会有真实感。本文适合前半部分使用记叙表达方式,文章最后以议论收尾,照应标题,夹叙夹议也可。注意细节描写必不可少,特别是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一定要使用,才能使文章生动可读。

第 16 页,共 1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