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河北省沧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来源:六九路网
沧州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

七年级语文试题(人教版)

第一部分(1—4题20分)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题。(4分)

春夏秋冬四时转换,每个季节贮蓄的美自然不同。春天最美的是清晨,小花悄悄地绽放,贪婪地(吮吸/吸取)着甘露,鸟儿早早起床,(呼朋引伴/呼朋引类)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把人们从梦中叫醒。夏天最美的是夜晚,不管白天是下了一场(倾盆/渐沥)的大雨,还是持续了一整天的燥热,等到夜晚来临,晚风轻拂,乘凉的人们抬头一望,夜空中的繁星向大地眨着眼睛,瞬间,人们便沉浸在那片柔和与天真之中。秋天最美的是午后,阳光倾洒下来,全无夏日骄阳的咄咄逼人,温暖而舒适。澄澈的碧宵如洗过一般,更是让人心旷神怡。冬天最美的是雪飘的时刻,空中的雪花如鹅毛般自由飞舞,此时,整个世界停止了喧闹,就连平时(人声鼎沸/人迹罕至)的街区也安静下来,天地之间仿佛只剩雪花飘落的轻柔。(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贮蓄(chù)燥热C.咄咄逼人(duō)碧宵

B.绽放(zhàn)倾洒

D.澄澈(dèng)心旷神怡

)(2分)

B.吸取 呼朋引类 淅沥 人迹罕至D.吸取 呼朋引类 淅沥 人声鼎沸

)(2分)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吮吸 呼朋引伴 倾盆 人声鼎沸C.吮吸 呼朋引伴 倾盆 人迹罕至

2.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每空1分,共6分)

(1)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2)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通过丰富想象,借月抒发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禹锡的《秋词》这首诗中不仅表现秋天的生机和素色,也表现了诗人高扬的精神和开阔的胸襟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记者到一处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点进行了采访。下面是对受访人员的采访记录,你认为表述最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某社区干部说“疫苗接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要坚决杜绝不接种行为,居民必须无条件接种!”B.一位等待接种的小学生说;“我不想接种疫苗,太疼了!我又不出远门。”C.刚接种完疫苗的李奶奶说:“这个疫苗是免费的,别人我不管,反正我打了。”

D.现场的医务工作人员说:“接种疫苗能保护自己,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希望大家尽快接种。”

4.综合性学习(7分)

刚跨入中学大门,一切都是新的,你们也肯定认识了不少新同学,结交了新朋友。当然也会有新感受,下面就请同学们以“交友”为主题完成下列任务。

(1)交友故事。活动过程中,将全班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阅读、搜集、整理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等。请举出一个交友的典故,并简要说说典故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交友利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上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你认为互联网交友是利还是弊?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5―19题5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5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0题。(14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乙】

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①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②,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③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

(选自《世说新语·夙愿》)

注:①魏武:曹操。②方:方形。③庐:房屋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期日中_______________

(2)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

)(2分)

(3)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4)人问其故_______________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B.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C.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D.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概括【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面填空。(4分)

2

两文记载的都是聪慧孩子的故事。【甲】文中,陈元方的聪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何晏的聪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1—13题。(9分)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1.选段最后“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是指什么精神?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如果把画横线的句子改成“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17题。(14分)

老海棠树

①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③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⑤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3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⑦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⑧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作者:史铁生,选文有删改)

14.阅读第④~⑦段,仿照示例,完成填空。(4分)

春天,奶奶在海棠树下糊纸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奶奶扫院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4分)

(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的画线句。

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语境,赏析第⑦段中加点词语。

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文章追忆了与奶奶相关的往事,文中多次写到老海棠树,谈谈“老海棠树”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18—19题。(8分)

18.(1)根据情节填空。(3分)

《西游记》围绕唐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僧四人前往西天______________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

(2)经典小说中的人物常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是因为这些人物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真实可信。请你从(1)题所填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小说具体情节,分析其优点和不足。(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___________(填文体)集,原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回忆了小时候在百草园与自然亲近的快乐生活。(2分)

第三部分(20题 50分)

4

20.作文(50分)

请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全文不少于500字;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沧州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人教版)

1.(4分)(1)(2分)

B(2)(2分)A

(4)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2.(每空1分,共6分)(1)非志无以成学(2)逝者如斯夫(3)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3.(3分)D

4.(7分)(1)(3分)管鲍之交、刎颈之交、高山流水、管宁割席等。(典故只要能说清人物及事情即可。)(2)(4分)示例一:我认为网上交友有利。网上交友范围广,山南海北皆朋友,只要志趣相投,地域不是障碍。而且网上的朋友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流,不像与身边的朋友交谈总有所顾忌,怕说真心话。示例二:我认为网上交友有弊。网上的朋友互相之间不熟悉,难得有真心话说,而且网上所说的与现实生活总会有差距,如果把握不好还有可能上当受骗。

5.(3分)“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

6.(2分)思念故乡。

7.(4分)(1)约定(2)离开(3)同“否”(4)缘故、原因8.(2分)A

9.(4分)(1)友人很惭愧(羞愧),下车去拉(牵)元方,元方头也不回的进了家门。(2)因为何晏在曹操府第内长大,曹操想要把他认做儿子。

10.(4分)甲:元方用“礼”和“信”有理有据地反击了友人,捍卫了父亲的尊严乙:曹操想要认何晏做儿子,他用画地自处的方式,婉拒了曹操。

11.(3分)指“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12.(3分)对比。将白求恩和一些党内人士进行对比,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13.(3分)原句选用两个双重否定句,加强肯定语气,强调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动的事实,这比一般的陈述句更能突出白求恩精神的感人至深。(意对即可)14.(4分)夏天,奶奶在海棠树下补花和洗菜

冬天,奶奶在灯下学习(看报)

15.(4分)(1)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在树上接碗筷的动作敏捷,表现了“我”的顽皮淘气。(2)“竟”是“竟然”的意思,用在这里写出奶奶面对我的冷淡回应竟然没有对我责备,出乎我的意料,表现了奶奶的宽容以及我内心的惭愧。

16.(3分)多年过去,奶奶已经离开人世,我和奶奶在海棠树下一起度过的往事将永藏在我的记忆深处,而

5

当奶奶问我“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时我对奶奶的冷淡,也将是我内心永远抹不去的痛,表达了对奶奶深深的思念和抹不去的愧疚。总结全文,深化主题,言有尽而意无穷。

17.(3分)文章以老海棠树为线索,写了在老海棠树下奶奶糊纸袋、补花、洗菜、学习等往事,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老海棠树”作为文章线索,使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18.(1)(3分)孙悟空 猪八戒(猪悟能) 取经

(2)(3分)示例1:孙悟空优点:从三打白骨精的情节中可以看出他疾恶如仇,爱憎分明;从大闹天宫这一情节表现他敢于挑战天宫的权威、桀骜不驯的特点。不足:孙悟空与如来斗法失败被困在五行山下,可以看出他骄傲自大。

示例2:猪八戒的优点:从孙悟空经常捉弄他看出能够给西行的路上制造欢乐,并且心胸宽广,不斤斤计较。善良,关爱弱小。憨厚淳朴,知错就改。缺点从他被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抓去,猪八戒为了保住自己的耳朵居然出卖了他的大师兄,看出他胆小怕死。从一遇上困难就说散伙,看出他意志不坚定。从他调戏嫦娥,强娶高老庄的玉兰小姐看出他好色。19.(2分)散文 20.(50分)略

旧事重提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