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运梁便道施工方案(姜会浩已签发各工区)(成文宝)08.03

来源:六九路网
新建铁路

哈尔滨至大连段铁路客运专线

TJ-2标第三管段

运梁便道施工方案

编制审核批准中建二局哈大客专TJ-2标段第三项目经理部二〇〇八年七月

时间 时间 时间

目 录

一、编制依据、范围 ................................. 1

<一>、编制依据 ................................ 1 <二>、编制范围 ............................... 2 二、工程概况 ........................................ 2

<一>、工程简介 ............................... 2 <二>、沿线地质情况 .......................... 3 <三>、主要工程数量 .......................... 3 三、 施工安排 ...................................... 4

<一>、总体施工计划 .......................... 4 <二>、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情况 ........ 4 <三>、主要机具、设备一览表 ................ 4 四、 施工方案 ...................................... 4

<一>、总体施工方案 .......................... 4 <二>、基底处理 ............................... 5 <三>、便道施工 ............................... 5 <四>、排水及电缆管施工 ..................... 7 <五>、沉降观测 ............................... 9 <六>、施工注意事项 .......................... 9 五、影响便道施工的情况 ........................... 9

<一>、箱形涵、箱形桥 ....................... 9 <二>、路基本体 ............................... 9 <三>、过渡段 ................................. 9 六、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 10 七、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10

一、编制依据、范围 <一>、编制依据

1、项目部编制的运梁便道施工图。 2、正线设计图纸

D1K447+424.8~DK579+140路基个别设计图第一册(哈大客专沈哈施路02-02)

D1K447+424.8~DK579+140路基个别设计图第十一册(哈大客专沈哈施路02-02)

    

新铁岭车站设计图(哈大客专沈哈施站-01B)

钢筋混凝土箱形桥设计图第一册(哈大客专沈哈施箱形桥第2标段) 涵洞设计图第一册(哈大客专沈哈施涵01A~40A) 沈阳市界至新开原排水用地图第一册 沈阳市界至新开原线路详细纵断面图第一册

3、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4、单位现有的施工人员、技术力量、机械设备、物资、资金等情况及以往客运专线运梁便道施工经验。

5、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6、客专要求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7、二级公路要求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二>、编制范围

梁场场内运梁通道南端(D1K461+529)至西孤家子特大桥哈台台尾(D1K458+997.38)间(全长2531.62m)运梁便道,包括地表处理、地基处理、路基填筑、排水设施、管线预埋、沉降观测等工程。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运梁便道以梁场场内运梁通道南端(D1K461+529)为起点,沿线路左侧路基本体坡脚外设置,在D1K459+500~D1K459+600段过渡到正线路基,至西孤家子特大桥哈台台尾(D1K458+997.38)为终点,全长2531.62m。(详见“运梁便道平面布置图”)

D1K461+529~D1K459+500段便道高出原地面1.2m左右,D1K459+500~D1K459+250段为过渡段,便道从约1.2m高过渡到路基面设计标高位置,D1K458+

997.38~D1K459+250段按路基设计断面成型。(详见“运梁便道纵断面布置图”)

正线以外便道为填方形式,路面宽度10m,路堤边坡坡度1:1.5,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二级公路标准。正线内便道宽度及边坡坡度同路基本体设计断面,便道横坡2%,最大纵坡1.8%,最小曲线半径120m,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正线路基设计标准。 <二>、沿线地质情况

工点位于辽河一级阶地,地形平坦,地势开阔,水稻田广布,灌溉渠网四通八达。地表为粉质黏土,土质不均,局部夹有粉细砂薄层,顶部含有较多植物根系。厚度1.4~6.5m,属中等压缩性,II级普通土,σ0=120Kpa。

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潜水,埋深0.5~4m,补给主要为农田灌溉水、河流及大气降水。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66m。 <三>、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工程项号 1 2 目 抛填片石 宕砟填筑 级配碎3 石 (掺5%水泥) m3 4100.00 9 单位 数量 备序工程单位 m3 数量 102 备注 注 号 项目 回填砂 挖软土 φ1.0m钢筋砼预制管 过水m3 32905.50 7 m3 25074.00 8 m3 7890 m 43.2 壁厚10cm 4 水沟挖土方 管 m3 2000.00 10 C25m3 83.47 混凝土 含底座砼 5 临时用地 亩 21.60 11 换填碎石 m3 56.304 埋Ф6 60cm钢筋砼预制管 三、 施工安排

<一>、总体施工计划

m 62.4 M7.5 12 浆砌片石 m3 9 计划2008年10月1日开始架梁,则运梁便道在9月20日前完工,以此时间进行施工组织安排,具体如下:

施工准备:2008年7月25日~2008年8月5日 地基处理:2008年8月6日~2008年8月21日 便道成型:2008年8月22日~2008年9月20日 沉降观测:2008年8月21日~2008年10月20日 <二>、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情况

主要管理人员一览表

具体负责人 黄业全 赵志 陈志明 崔海珠 陈强 职 务 施工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测量负责人 道路工程师 试验工程师 序责任人 号 1 张强 2 王学竹 3 周振华 4 陈海光 5 龚道实 <三>、主要机具、设备一览表

序设备名称及号 描述 1 挖掘机 2 推土机 3 平地机 4 压路机 5 自卸汽车 四、 施工方案

<一>、总体施工方案

数 量 2 1 1 2 4 型号 PC200 TYG220 PY180C YZ25JC ND3260SCSJ 运梁便道分为正线内和正线外两部分。正线内部分按照正线路基标准进行施工。正线外部分水稻田等软塑地段采用抛填1.2m厚片石进行地基处理,其上填筑约1m厚宕砟(粒径不大于20cm),顶部填筑20cm厚的级配碎石(掺5%水泥)。在便道外侧坡脚外设土质

水沟,水沟深0.6m,宽0.8m。 <二>、基底处理

㈠、线路外便道 1、水稻田段的处理

先将表层水稻田清除,清除厚度30cm左右,然后在软土中抛入片石进行挤淤处理。具体要求如下:

⑴、片石尺寸不小于30cm,且不风化。若淤泥的流动性较大,可适当降低片石的尺寸,但小于30cm粒径的含量不得超过20﹪。

⑵、当软土地层平坦时,从便道路堤中心呈等腰三角形向前抛填,渐次向两侧对称的抛填至全宽,使软土向两侧挤出。

⑶、当抛入的片石露出原地面以上及厚度达到60cm后,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密实。

⑷、抛填片石采用22t压路机震动碾压,碾压遍数8遍。施工中每20m设一个沉降观测断面,在压路机每遍碾压后均需进行测量,当相邻两遍沉降差值小于1cm时且碾压遍数不小于6遍时,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2、其他地段先将场地整平,然后采用重型压路机压实,要求压实度≥90%。 <三>、便道施工

㈠、便道路基施工 1、填筑材料

采用宕砟填筑,粒径不大于20cm,容重不小于18KN/m3,以便日后用于正线路基堆载预压。

2、填筑施工

⑴、采用分层填筑,每层填筑厚度控制在35cm。 ⑵、要求压实度≥94%,施工中每200米检测1个点。

⑶、在第一层宕砟填筑后进行平整,然后采用重型压实机进行碾压,碾压遍数不少于15遍,并保证最后两遍碾压沉降差值不大于2cm。施工中注意涵洞及预埋管、钢管部分不得碾压。

⑷、第二层、第三层宕砟采用重型压路机进行振动碾压,碾压遍数为4~6遍(来回为一遍,具体遍数根据现场沉降情况而定),碾压搭接宽度不小于1/3碾压宽度,控制碾压速度

在3~5km/h。

⑸、填筑每一层时,每个填筑区段末端要作台阶处理,台阶宽度2.0米。 ⑹、填筑质量要求 序 号1 2 3 4 5 6 7 8 检查项目压实度 弯沉 质量标准≥94% 不大于设计值 +10,-20 100 ≥10 m 20 ±0.5 不陡于 1:1.5 纵断高程(mm) 中心偏位(mm) 宽度 平整度(mm) 橫坡(%) 边坡坡度 ㈡、便道路面施工

路面填筑20cm厚级配碎石掺5% P.O32.5水泥。 ⑴、级配碎石的规格应满足以下要求:

级配碎石的粒径级配应符合“级配碎石粒径级配范围”的规定,

级配碎石粒径级配范围

方筛边长 0.1 0.5 1.7 7.1 22.4 31.5 45 (mm) 过筛质量 0~11 7~32 13~46 41~75 67~91 82~100 100 (百分率%) ⑵、施工含水量、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机械组合,现场确定

⑶、采用砼搅拌站集中拌和,拌和好的混合料尽快运到现场,并在4h内进行摊铺碾压。 ⑷、填筑按验收底层、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修整“四区段”和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六流程”的施工工艺施工。

⑸、施工区段长度控制在150m左右。

⑹、施工时在基底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方格网纵向间距10m,采用推土机、平地机进行摊铺。

⑺、摊铺后及时采用人工进行修整,以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⑻、修整后当摊铺表面处在湿润状态时立即进行碾压。若表面明显干燥失水,则在表面喷

洒适量水分,再进行碾压。

⑽、质量要求

级配碎石压实标准

动态变形模地基系数K30变形模量量Evd (MPa/m) Ev2(MPa)(MPa) ≥190

空隙率n ≤18% ≥120 ≥50 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序 号1 2 3 4 5 检 查 项 目中线高程 宽 度 横 坡 平整度 厚 度 允 许 偏 差±10mm ≥10m ±0.5% ≤10mm -20mm <四>、排水及电缆管施工

㈠、砼预制圆管 1、位置、尺寸

便道预埋砼预制管一览表

序号 里程 内径长度(cm) (m) 60 60 60 33.6 14.4 14.4 备注 两排,每排七节 一排,每排六节 一排,每排六节 1 D1K460+885 2 D1K461+033 3 2、施工要求

D1K461+510 ⑴、埋设在便道底部,在砼管底部设30cm厚的碎石垫层和20cm厚C25砼底座,两侧及上部回填中粗砂,上部回填厚度不小于20cm。

⑶、在砼预制圆管上部回填进行机械碾压时,要保证不被破坏。

⑷、现场施工时可根据流水面调整管底面标高,以达到排水要求,但同时要满足砼管顶面埋深不小于50cm。

㈡、D1K461+033位置过水钢筋砼圆管

为解决D1K461+033水渠从便道过水的问题,设置3根直径1米的钢筋砼圆管做为过水通道,长度14.4m,具体形式如图1。

D1K461+033水渠过便道断面示意图

图1

⑴、过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壁厚不得小于10cm,裂缝荷载不小于50.7kN/m,破坏荷载不小于76kN/m。

⑵、过水管并排放置,底部设20cm厚C25砼底座。钢筋砼圆管安置完成后,浇筑1.8m厚C25砼将管体包裹。

⑶、两钢筋砼圆管中心距1.4m,左右各有30cm砼保护层。 ⑷、钢筋砼圆管购买成品,但各项性能指标要达到要求。

⑸、每6m设一道沉降缝,沉降缝采用沥青麻筋填塞,外部铺设沥青麻布。 ⑹、在安置钢筋砼圆管和浇筑砼时要注意对管体的保护,如有破裂损坏及时更换。 ⑺、砼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进行其上方的填筑。填筑碾压采用静压,不可采用振动碾压。

⑻、现场施工时可根据流水面调整过水管底面标高,以达到排水要求,但同时要满足砼管顶面埋深不小于50cm。

⑼、涵管与该处正线路基设置的D1K461+033 1-6.0m箱形涵采用浆砌片石水渠形式连接,便道外侧(靠水渠侧)出入口采用浆砌片石将水渠铺设2m长,以防止冲刷。

㈢、D1K460+600箱形桥

D1K460+600箱形桥基础埋深达5.3m,目前因地下水较高,进行基础施工困难较大,便道设计时为保证日后该箱形桥施工工作面,运梁便道在该处绕行,如箱形桥基础能在8月20日前完成,则该段便道就可直行,便于运梁车通行。

<五>、沉降观测

1、D1K458+997.38~D1K459+500段路基按设计要求进行沉降观测。

2、正线外便道路基每100米设1个点,便道成型后每天观测1次至运梁车正常运营1个月为止。

<六>、施工注意事项

1、D1K458+997.38~D1K459+500段路基在施工中将管段内电力过轨管按设计要求埋设。

2、D1K458+997.38~D1K459+250段路基填筑时按设计位置埋设综合贯通地线,D1K459+250~D1K459+500段根据便道断面标高计算,路基本体填筑到埋设贯通地线的段落注意预埋。贯通地线由相关电力单位施工,应注意提前通知,避免影响工期。

3、现场施工中出现方案中未尽事项,及时与工程部联系,现场解决。 五、影响便道施工的情况 <一>、箱形涵、箱形桥

1、D1K459+344 1-2.0m钢筋混凝土箱形涵需在08年8月13日前完成箱身及防水层,20日开始进行过渡段施工。

2、D1K459+600~D1K460+421段箱形涵、箱形桥基础在08年8月10日前完成,其中D1K460+204 1-8.0m钢筋混凝土箱形桥基础因埋深深度较大,可在8月20日前完工。

3、D1K460+600 1-12m+1-22m+1-12m钢筋混凝土箱形桥因地下水位高、基础埋深深等原因,基础在8月底以前顺利完成困难,且成本较大,便道在该处绕行,施工中如条件具备,尽量将基础在8月底前抢出,以使便道顺直。

4、为使路基成型,便于施工,D1K461+033 1-6.0m箱形涵需在8月底前完工,然后使该处水渠从涵洞中通过,路基本体范围内不再进行临时过渡。 <二>、路基本体

路基本体填筑需在08年9月15日前完成以下工作:

1、D1K458+997.38~D1K459+250段路基填筑至设计路肩标高。

2、D1K459+250~D1K459+500段为过渡段,按便道设计的路面标高位置将路基

成型。

<三>、过渡段

西孤家子特大桥哈台台后过渡段需在08年9月15日前完工,D1K459+344 1-2.0m钢筋混凝土箱形涵两侧过渡段须在9月5日前完工。 六、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本工程虽为便道,但整体质量要求较高,在施工中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对各道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施工工区要由专人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要严把原材料关。

⑴、挤淤用片石的尺寸、强度満足要求;

⑵、路基填筑用宕砟的粒径、容重要达到要求,以保证其承载力;

⑶、路基中埋设的过水管、钢管的尺寸、材质要满足要求,以免在施工中破损为后续施工造成影响;

⑷、砼的各项原材料要满足砼规范要求;

⑸、便道面层级配碎石的各项指标满足要求,水泥掺量要严格控制。 3、施工过程严格控制

⑴、片石挤淤碾压要按方案执行,压实到位,以沉降差和碾压遍数共同控制碾压质量;

⑵、路基填筑、碾压要按方案实施。第一层要碾压到位,现场要有技术人员进行监督控制,并对压实遍数等重要数据进行记录。三层施工以沉降差和碾压遍数共同控制碾压质量。

⑶、碾压过程中注意对过水管、钢管的保护。

⑷、便道面层级配碎石的级配要严格按照试验配合比施工。 ⑸、面层施工按方案严格执行,完成后各项指标要满足表中要求。

4、便道施工完成后要按照方案中的观测点位、周期进行沉降观测,同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施工工区,以采取相应措施。 七、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管理机构和设立专职或兼职的安全检查人员。

2、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教育,熟知和遵守本工种的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定期接受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准持证上岗操作。对于从事电气、起重、焊接、车辆驾驶等特殊工种的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获得合格证书后,方准持证上岗。

3、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按照规定穿戴防护用品。施工负责人和安全检查员随时检查劳动保护用品的穿戴情况,不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的人员不得上岗。

4、施工所用的各种机具和劳动保护用品,定期进行检查和必要的检验,保证其始终处于完好的状态,不合格的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严禁使用。

5、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志,任何人不得擅自拆除。

6、测量钉桩要注意周围行人的安全,不得面对面使锤。钢钎和其它工具不得随意抛掷。 7、机械在边坡、边沟作业时,与边缘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使轮胎(履带)压在坚实的地面上。

8、配合机械作业的清底、平地、修坡等辅助工作与机械作业交替进行。机上、机下人员必须密切配合,协同作业。当必须在机械作业范围内同时进行辅助工作时,停止机械运转后,辅助人员方可进入。

9、对油料等易燃易爆物品指定专人负责,并按其形式设置专用库房分类存放,并制定油库区域工作制度,油料库房周围严格控制火源,控制明火作业,严防金属互相撞击产生火花,防止动力设备产生火星和防静电放电等。

10、施工作业前必须全面对机械和电路系统进行一次检查,空转确认电气、制动以及环境情况良好后,才能进行施工操作。施工时各机构不可超载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