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突泥涌水应急预案

来源:六九路网
隧道突泥、涌水事故应急预案

一、应急准备 1、源辩识确认

(1)隧道穿越软弱地层(富水段),超前地质预报失误,隧道开挖工作面存在突泥、涌水的重大危险。

(2)开挖过程中,初期支护质量不符合设计或设计缺陷导致初期支护结构破坏,存在突泥、涌水的重大危险。

(3)在风化深槽影响段施工,施工面注浆预加固质量不符合要求或设计缺陷,存在突泥、涌水的重大危险。

(4)隧道超前探孔,封孔措施失效,存在突泥、涌水的重大危险。

2、措施

(1)施工组织中把超前地质预报纳入施工工序,制定严格的实施细则,成立专门的地质预测预报队伍,选择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配备先进的地质预测预报仪器(如、TSP203地震波反射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水)和超前钻探相结合的手段,负责预报工作,加强地质预测预报,探明前方地层的围岩情况和富水情况,并预测可能发生的突泥涌水。

(2)开挖前,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防止涌突,首先应对风化深槽、软岩富水段等采取全断面帷幕注浆预加固。

(3)开挖前要严格按设计进行超前小管棚及小导管的施工,

在支护效果达到设计要求前,禁止进行开挖作业。 (4)在施工过程中要防止支护不及时,造成变形和坍塌。 (5)开挖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喷、锚、网、支护或钢拱架支护,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及时封闭围岩,尽快发挥初期支护的作用,并应尽快封闭成环,改善支护结构受力条件,保证施工安全。

(6)加强监控量测,及时采集围岩和结构安全信息,并认真进行分析、处理和反馈,科学指导施工。

(7)隧道二衬(初支)施工要紧跟开挖作业,以尽快发挥其主要承载作用,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8)值班工程师或质检员应加强预注浆、超前小管棚及小导管初期支护施工等工序的质量控制,施工管理人员、监控量测人员应加强初期支护变形情况的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预防事故发生。 3、抢险设备、物资

序号 1 2 3 4 5 6 7 名 称 装载机、挖掘机 汽车(自卸式) 编织袋 注浆机 速凝剂 方木 扒钉、铁丝 数量 各1台 3台 若干 2台 1T 若干 若干 性能状态 合 格 合 格 合 格 合 格 随时更换批次,并保持在3个月有效期内 20cm×20cm×5M 合 格 8 9 10 抽水机(泥浆泵) 水泥 钢管 3台 10t 若干 合 格 随时更换批次,并保持在3个月有效期内 合 格 4、预警行动

项目部各部门、作业班组及人员发现辨识确认中的情况时,按照早报告、早处理的原则认真对待。把超前探空纳入施工工序,作业班组员工听到或发现涌突迹象时,立即报告班组长、现场值班领导或值班人员,情况明显或隐患较大时,立即向项目部主管领导汇报。项目部主管领导获得预警信息后,应立即研究部署应对措施,按照应急预案程序,通知各相关方面,做好预防和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

5、信息报告程序

详《施工安全事故/事件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中信息报告与处置。 6、应急响应、响应程序

详见《施工安全事故/事件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中响应分级和响应程序。

二、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 1、组织机构

项目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体系

现场处置:生产副经理 后勤保障:党组织书记 领导小组 项目经理

综合协调组 技术方案组 抢险救援组 宣传报道组 善后处理组 配合调查组 治安保卫组 后勤保障组 外部救援单位

2、应急职责 (1)综合协调组

组长由项目经理(工区主任)担任(因事无法在现场的,委托副职担任),成员为各小组组长、各级负责总体协调的有关人员。主要职责: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综合组织、协调、指挥抢险救援工作,启动相关保障预案,确保现场治安、医疗救援和通讯畅通,调集抢险救援急需的物资、设备等,收集、报告抢险救援进展情况。

(2)抢险救援组

组长由生产副经理担任,成员为各级负责生产组织、设备物资的相关专业人员,以及专、兼职应急抢险救援队人员。主要职责:按照应急处置方案组织救援,科学合理地提出应急物资、设备、人力配备建议;组建现场救援抢险工作组;抢救现场伤员;抢救现场物资;保证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的畅通。

(3)技术方案组

组长由项目经理部(工区)总工程师担任,成员为各级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主要职责:辨识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灾害现场监控量测方式;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技术措施和应急救援步骤,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科学、有效地技术支持;完善安全评估资料,为应急响应提供科学、

准确的依据,防止发生二次伤害事故。

(4)配合调查组

组长由生产副经理或安全总监担任,成员为各级安全、工程、设备、物资管理人员(按照主管部门分工确定)、相关专业人员。主要职责:保护事故现场,协助负有法定职责的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取证;协助开展对现场有关人员的约谈、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相关责任人提出内部处理意见。

(5)治安保卫组

组长由项目经理部(工区)的内部治安保卫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为相关工作人员。主要职责:负责事故现场保卫,协助属地政府有关部门进行道路交通、现场警戒等。

(6)后勤保障组

组长由办公室负责人、财务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为相关工作人员。主要职责:负责现场抢险救援及事故调查工作人员生活保障、食宿安排等后勤服务;提供必要的办公用品、交通工具、通讯(信)工具、器材等。

(7)宣传报道组

组长由项目经理部(工区)书记或办公室负责人担任,成员为相关工作人员。主要职责:负责新闻报道、媒体和舆情应对,发布抢险救援相关信息。

(9)善后处理组

组长由项目经理部(工区)书记或人事、工会负责人担任,成员为相关工作人员。主要职责: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接待、稳定工作;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协调工作;做好保险理赔工作和慰问伤

员及家属。

三、应急处理措施

1、生突泥涌水突发事故时,在场值班领导、工班长或安全员,应及时组织人员采取措施对突涌水进行处理,同时立即上报,当突涌水无法控制时,应立即将现场人员撤离危险区域,无法立即撤离的机械不予撤离,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2、危险场所(一般撤离至洞外)后,立即清点现场施工人员数量,查看有无人员未逃离现场等。

3、部领导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力、物力全力抢险救灾。

4、生人员伤亡时,应及时进行救护。在确保救援工作人员无生命安全威胁的情况下进行抢救工作,若自身无救援能力时,及时上报当地人民政府或上级公司救援,同时做好相关配合救援工作。

5、值班人员现场警戒或采用隔离措施,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避免灾害损失的扩大。

四、突泥、涌水事故处置方案要点 1、涌突事故发生的地点和范围;

2、撤出灾区人员,并规定受到涌突威胁地点的所有人员安全撤退的路线;

3、涌突地点的水文地质及气候条件;

4、涌突区等的相关参数及井下主要排水设备的情况; 5、判明涌突情况,设置封堵墙等,保证排水设备不被淹没,根据水情决定是否切断现场电源,防止水中带电伤人,电气设备短路烧坏;

6、能力不足时,应增加水泵和管路(包括利用其它管路作临时排水管);

7、具体情况进行阻水,如有泥砂涌出时,应建筑滤水墙,并规定滤水墙的建筑位置和顺序;

8、防止二次透水的措施,防止扩大事故; 9、所需的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10、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及物资保障; 11、下排水及受困人员救援方案;

12、、处理过程中,必须有专人检查、监视外部水系状况,防止洪流、河水及地下水持续灌入井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