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三章《声的世界》测试卷

来源:六九路网
第三章《声的世界》测试卷

(完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乐音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其中_______是由振幅决定的, _______是由发声体决定的,三要素中_______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2、科学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唯一。物理学中的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_______,而声音的“大”“小”则只用来描述_______。

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3条:①在_______减弱,②在_______减弱,③在_______减弱.

4、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晚年耳聋,他用一根棒来听取钢琴的演奏,他把棒的一端触到钢琴上,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当琴发出声音时,振动就经_______传到耳内.

6、如图所示,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发出鱼喜欢的声音把鱼诱入渔网,这表明水能够_______,如图所示的“土电话”,由两个圆纸盒,一根棉线组成,只要将棉线绷紧.两个人就可以通话了,这“土电话”是利用了_______传声的原理制成.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如图所示,将一只小门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若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内的空气,则铃声将会_______,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你就会_______,这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

8、男生说话声音较粗犷,女生说话声音较尖细,这是因为他们说话时______不同.其原因是男女同学的_______不同.

9、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出去” 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 ,这里所说的“高”“低”是指_______。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 里

1

的“高”“低”是指_______。

10、如图A所示,喇叭在“唱歌”,看到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喇叭发声时,纸盆在不停地________;而在图B所示的实验中,敲响右边的音又,会听到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同时会看到紧靠在左边音叉上的小球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表明_________,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1、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声音是沿直线单向传播的

B.声音向前传播时遇到大的障碍物会反射形成回声 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障碍物时可以绕过去 D.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12、要区别自己拍手的声音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你距离高墙的最短距离大约是 ( ) A.34m B.17m C.340m D. 170m

13、把闹钟放在钟罩内,不断地抽出罩内空气,则听到闹钟走时的声音将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确定 ( )

14、增大响度的有效办法是 ( ) A.加快物体振动的快慢 B.增大物体振动频率 C.增大人与声源的距离 D.减小人与声源的距离

15、“土电话”可说明 ( ) A.固体可传声 B.空气慢可传声

C.固体传声比空气快 D.固体传声比空气

16、利用回声不可以测定 ( ) A. 海底深度 B.两山间的距离

2

C.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 . D.敌潜艇的位置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B.上课时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是因为教室太小,不会产生回声 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登上月球的航天员即使离得很近,也必须用无线电交谈

18、声音在空气、煤油、水和铁中传播相等的距离,所用时间最少的是在 A.水中 B.空气中 C.铁中 D.煤油中 ( )

19、利用回声测海底的深度 ( ) A.只要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就行 B.只需要测出发出声音和听到回声的时间 C.利用速度公式计算 ~ D.以上ABC都需要

20、雷雨天的雷声是下列哪种物质振动发声的 ( )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液体和气体

21、先轻敲一下鼓,再用力敲一下鼓,两次听到鼓发出的声音 (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以上三者都有

22、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快些从一木梳上划过,再让它从同一梳子上慢一些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 )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以上三者都有

23、医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

A.声音的响度太小, B.声音的响度太大

C.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D.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24、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铃铛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 ( ) A.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 B.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 C.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 D.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介质

25、向远处的人喊话,喊话的人用手做成一个喇叭形状,放在自己的嘴上,

3

这样可以 ( ) A.提高声音的传播速度,减少声音损失 B.提高声音频率,听得更清楚 C.减少声音分散,听话人处响度大 D.减少声音分散,使各处响度都增大

三、解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26、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骑兵的活动,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试解释这样做的道理.

27、在不调节收音机的音量调节旋钮的情况下,把收音机从室内拿到室外,为什么听到的声音会小些?

28、如图所示,有甲、乙二人测量河岸到峭壁的距离,站在岸边,甲离乙20 m远,他们站在一条从河岸到峭壁的直线上,甲放了一枪,乙听到两次枪响,测得两次枪声的时间间隔为4 s.求河岸到峭壁的距离.(设声音传播速度为340 m/s)

29、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为开辟新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 s被探测仪接收,求:障碍物与船之间的距离.

30、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距正前方峭壁的0.45km处呜喇叭,经2.5s后,司机听到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4

参考答案

1.音调 响度 音色 响度 音调 音色 响度 2.音调 响度 ’ 3.声源 传播过程中 人耳

4· 噪声污染 水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5.棒和牙齿

6.传声 固体

7· 逐渐减小 听到铃声逐渐增大 真空不能传声 8.音调 声带振动频率 9.音调 响度

lO· 振动 空气可以传声,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听不到音声,小球紧靠左边音叉,叉股静止不动.

1l· A提示:声音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故A项是错误的.

12· B提示:人耳要区别原声和回声,它们间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 s,故s=17 m 13· C提示: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不断地抽出罩内空气,空气越来越稀少.传出的声音越来越小,故选c项.

14· D提示: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及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减小人与声源的距离可增大响度,故选D项.

15· A提示:“土电话”是由金属盒、线组成,它们都是固体,故“土电话’’可说明固体可传声,所以选A项.

16· C提示: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是利用公式s=v/t求出来的,其中时间t是从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这段时间,距离s不是利用回声测定的.故选C项. 17·D提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A项错误.上课时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是因为教室太小,人耳不能将原声和回声区分开来,回声使原声加强,故B项错误.声音的传播速度在不同介质中是不同的,故C项错误。月球上是真空的,不能传播声音,故宇航员要用无线电交谈.故D项正确.

18· C提示:声音在空气、煤油、水和铁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在铁中,由t=s/v可知,传播相等的距离,所用时间最少的是在铁中,故选C项.

19· D 提示:根据公式s=vt可知,要测海底的深度s必须知道声音在海水中

5

的速度。和测出发出声音和听到回声的时间,然后用公式进行计算,故选D项. 20.C 提示:雷雨天的雷声是空气的振动发声的,故选C项.

21.A 提示:先轻敲一下鼓,再用力敲一下鼓,两次鼓的振幅不同,听到鼓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故选A项.

22.B 提示:硬纸片在木梳上快速划过,再让它从同一梳子上慢一些划过,两次木梳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两次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选B项. 23.D 提示:医用“B超”机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人耳听不到,故选D项.

24.C提示: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铃铛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故选C项.

25.C 提示:向远处的人喊话,喊话的人用手做成一个喇叭形状,放在自己的嘴上,减少声音分散,使声音传播更远,听话人处响度大.故选C项. 26.答:马蹄踏在地面上,使土地振动发出声音,声音沿土地可以传播,且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能使侦察兵及早知道敌情.

27.答:收音机在室内时,发出的声音被门窗玻璃、墙壁等阻挡反射回来,原声和回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得到加强,听起来响亮.把收音机从室内拿到室外,我们听到的几乎只有原声而没有回声,所以听到声音小些. 28. 680 m. 29. 459 m. 30. 20 m/s.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